權艷云

摘要:目的 觀察專病定制護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21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就治的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82例為研究樣本,以隨機數字表法將之均分為41例試驗組、41例對照組,對照組按精神分裂癥常規施護模式開展照護,試驗組接受專病定制護理干預,對兩組干預后的各觀察指標進行比較。結果 試驗組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干預后護理依從性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采用專病定制護理對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施加干預,可顯著促升其護理依從性、解除其焦慮抑郁情緒困擾,深得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高度認可。
關鍵詞:專病定制護理;精神分裂癥;老年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在我國老年精神分裂癥病例數量龐大,對該類老年群體形成突出的認知、生活、社會功能負效應影響,其精神狀況穩定性的缺失,使之處于生活品質下滑、生命安全遭受嚴重威脅的困境之中。其慢性病種屬性決定了老年精神分裂癥者的長期用藥特點,漫長療程、疾病本身所致負面心境,皆使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處于就治依從性顯著不佳狀態,預后轉歸質量極不容樂觀,探討適用于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的優質見效護理模式的必要性得以凸現。專病定制護理指以某特定病種為護理專案進行最佳照護方案的研究、定制與落實[1],具備較高的護理目標促達成效應。本研究嘗試采用專病定制護理對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施加干預,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選擇2021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就治的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82例為研究樣本,納入標準:精神分裂癥確診,年齡60歲以上,病程達2年以上,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肝腎心肺嚴重障礙,認知障礙,并存其它類型精神病種,拒絕參與。以隨機數字表法將82例觀察樣本均分為41例試驗組、41例對照組,對照組年齡均值 (68.45±6.53)歲,精神分裂癥病程均值 (7.45±2.27)年,男女比例為21:20,試驗組年齡均值 (68.67±6.43)歲,精神分裂癥病程均值 (7.29±2.51)年,男女比例為22:19,兩組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在年齡以及病程、性別之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實施方法
對照組按精神分裂癥常規施護模式開展照護,含用藥照護、健康生活照護、良性心態維系、健康指導等,試驗組接受專病定制護理干預,具體實施方式為:于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入住病區后,責任護士主動引領其進行住院環境的熟悉適應過程,助力其按計劃完成各類檢查任務,與其展開技巧性的訪談與內心溝通交流,盡可能突破老年護理對象堅固心防,爭取其信賴與認可,以適用的宣教方式開展符合患方期待與訴求的疾控教育活動,促升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的治療信念感,開展針對性特點鮮明的心理疏泄指導,捕捉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心緒之動態變化,強化溯源溝通與對因紓解,自患方角度出發提供實用性與可行性較高的關愛呵護與情感障礙疏導支持,對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的家屬加強指導引領,使之于正確認知親人疾病特點的基礎上,以積極的態度模式、正確的陪伴照料方式,為患者創設強有力親情疾控后盾體系。
1.3評價方法。統計比較兩組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干預后的護理依從性、焦慮抑郁及護理滿意度。護理依從性賦分范疇為1至3分,提示完全不依從護理至完全依從護理,焦慮抑郁陽性評分界定值分別為50分與53分,大于上述分值即認定為焦慮抑郁陽性,分值的高低與測評對象焦慮抑郁嚴重度呈正相關,護理滿意度賦分范疇在0至10分,分值愈高提示該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的護理滿意度愈高。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 )表示,兩組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護理依從性評分、焦慮抑郁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的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護理依從性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系由多因素促成,發病者并無器質性病變,可于多個維度呈現出功能障礙問題,大腦存在嚴重性、慢性殘疾,做為最具嚴重度的精神病種,會給發病者本人、家庭及社會皆帶來沉重疾控負荷。本研究結果表1數據顯示,試驗組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護理依從性、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專病定制護理在改善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依從性、情緒心境、護理滿意度方面皆具備積極性。本研究中,護理工作者專門針對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特點展開具備鮮明針對性的照護干預,置該類病例于護理從業者全程關注之下,引領激勵其參與科室組織的定期/不定期、形式豐富的活動,促成了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對住院不適感的快速消解,使之感受到充分的安全安心依托感,歸屬感較高,對其護理依從意愿及行為模式可起到可靠的促升效應[2],依托于護理依從性的提高而積極作用于精神癥狀控制領域,促進疾病轉歸康復進程,引領家屬面向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提供可靠強大的親情支持,實現較好的焦慮抑郁情緒紓解之效,為護理對象心身健康度的恢復與維系奠定了堅實護理基礎,精神分裂癥老年病例的護理體驗良好,護理滿意度有所促升[3]。
參考文獻:
[1] 王丹熙,周妮妮,張仁霞.護理專案行動對提高門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24):3694-3697.
[2] 劉丹丹,劉衛紅.針對性護理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情緒狀態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02):102-104.
[3] 陳妍瓊,施麗琴.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對其康復及回歸社會的影響情況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4):2602-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