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 楊斌 魏巍 杜歡
(一)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重要陣地。2019年初頒布的《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yè)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1年6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教育法(修訂草案)》,同樣指出職業(yè)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深入落實黨史學習,完成“立德樹人”使命,必然是題目要義。高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所承擔的職責和任務與本科院校相同,但在發(fā)展目標、辦學層次、人才培養(yǎng)、服務面向等方面與本科院校不同,高職院校黨史學習的內容、形式等也不盡相同。立足于新時代高職教育所呈現出的新的矛盾,有的放矢地在高職院校中推進黨史學習,必然要求在理解兩種不同類型高等教育共性特征的基礎上,重點討論高職教育的特殊性,把握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方面的規(guī)律,這就必然要通過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的方式加以分析討論。
(二)高職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參與者。高職院校黨史學習教育最終要落實到學生身上?!秶衣殬I(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把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優(yōu)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yǎng)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鄉(xiāng)新增勞動力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始于2019年的高職擴招,使退役軍人、下崗失業(yè)人員、農民工等八類人員按照計劃單列進入高校,并按照“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原則做好分類教育管理工作。擴招主導下的高職學生群體結構迅速變化,前所未有,呈現出四個基本特征:一是生源多元化趨勢更加明顯,單一高考生源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二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非學齡學生大量進入高職院校,其教育背景、生活背景不一,生源質量參差不齊趨勢更加突顯;學習需求、學習能力、價值判斷多樣已漸成趨勢。三是與多元生源相匹配的教育管理模式對傳統(tǒng)高等教育認知形成的沖擊。四是高職教育與繼續(xù)教育合流的趨勢加強帶來的對高職教育的認知問題等,都直接和間接影響著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高職青年成長發(fā)展的過程貫穿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事關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黨史學習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起著思想穩(wěn)定器作用,是“立德樹人”工作常態(tài)開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青年大學生運用科學思維,加強黨史學習,接受思想教育,才能適應改革發(fā)展需求,做好投身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的準備。當下要想通過黨史教育做好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然要面向具體的教育對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抓主要矛盾,為不斷提升高職學生黨史學習質量,不斷促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奠定基礎。
(三)高職學生學習黨史是達成“立德樹人”目標的必然要求。一部百年黨史是為人民謀幸福的奮斗史,與每一個中華兒女息息相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人民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tài)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青年高職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歷史學習特別是黨史學習教育要貫穿整個成長生涯。在大學階段,在黨史學習教育統(tǒng)一目標要求下,根據高職學生群體特征,回答好為何要學黨史,如何學,學什么的問題,直接關系到高職學生黨史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關系到學習質量,最終關系到青年一代的培養(yǎng)質量。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對立與統(tǒng)一是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各要素的兩種基本關系或兩種基本屬性,同一性與斗爭性相互依存。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作為指導學科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對高職大學生黨史學習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準確認識學習主體。正確認識學習主體,是開展一切教育活動的前提。首先,高職學生作為特定的教育對象,同接受高等教育的所有學生一樣,都經歷過學校系統(tǒng)的歷史學習,對中國歷史、對黨史有著較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這就決定了高職學生在黨史學習過程中,不能對已有知識進行簡單的重復和羅列。而要在鞏固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對已有知識背景的梳理、邏輯的梳理,加強對歷史的因果聯系的認識。其次,更要認識高職學生群體的個性特征。高職學生與本科大學生存在明顯差別。從學生自身看,與本科學生相比,高職學生知識體系相對薄弱,對知識理解的深刻程度不同,其自學自律能力不同。從培養(yǎng)方向看,高等職業(y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高技術應用型人才,是培養(yǎng)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以面向基礎一線的具體行業(yè)崗位的教育。同樣是高等教育對象,高職學生黨史學習不能簡單盲目照搬本科學生方法,靠知識的系統(tǒng)積累、系統(tǒng)思辨等方式展開。因此,在高職學生群體中開展黨史教育,在看到高職學生和本科學生同一性的同時,更要看到高職學生群體的個性特征。只有準確抓住高職學生群體特征這個“牛鼻子”,才能夠為準確制訂適合高職學生的學習教育方案打好基礎。
(二)厘清主次要矛盾,準確選定重點學習內容。所謂抓住重點,就是要始終圍繞高職學生群體特征確定學習內容。要具體分析學情,要把高職學生對黨史知識掌握整體情況與黨史學習的目標相結合,制訂適應高職學生的黨史學習方案。一是解決“知”的問題。這是基礎的、首要的。要把重點放在知識體系的構建上,從多年的教育教學中我們發(fā)現,高職學生對近現代史的掌握普遍存在知識零碎且缺乏系統(tǒng)性,從知識維度方面構建準確的、系統(tǒng)的認識體系,是高職學生黨史學習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二是要解決“信”的問題,要在“是什么”的基礎上,講清楚“為什么”。要把系統(tǒng)理論與學生了解的個別歷史事件整合,把理論與具體的歷史背景整合,把知識與價值取向整合。只有把理論知識還原到具體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下,把高度概括的理論生活化、通俗化、形象化,學生才能根據已有知識經驗做出深刻反思并深入領會,形成正確的價值態(tài)度。三是要重點聚焦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時期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靈魂,成為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的強大精神動力,這些都是重要的學習內容。
(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科學組織學習形式。有什么樣的學習主體和學習內容就需要什么樣的學習形式,學習形式是對學習主體和學習內容的反映,三者緊密聯系。
1.知識掌握和學習能力的參差不齊決定了堅持集中學和自學相結合。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在處理集中學習與自學關系方面,應堅持以集中學習為主,以自學為輔。高職學生知識積累不夠、系統(tǒng)構建能力弱、學習習慣差等因素,需要通過集中學習補足知識。又由于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個體間差異大,自學可以做到量體裁衣,更有針對性。
2.生源多元化和學習方式的靈活性決定了堅持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相結合。特別是在經歷新冠疫情后,在線學習已逐漸被師生接受認可,成為線下教育的一種重要補充。而對不同生源類型的學生,充分發(fā)揮網絡平臺和網絡資源在黨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要高度重視黨史網絡學習宣傳的重要性,加強平臺建設,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網、學校黨政工團網絡平臺、二級教學單位網站、微信平臺等校園網絡平臺,有目的、有計劃地展示黨的文字音影資料,與線下學習教育協同統(tǒng)一,步調一致。
3.高職學生“工學結合”的培養(yǎng)方式決定了黨史學習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奥毥潭畻l”提出,高職教育是以產教融合為典型特征的教育,學生學習是以目標為導向,采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高職學生黨史學習要在理論積累的基礎上,以各自的專業(yè)領域為背景,以職業(yè)要求、職業(yè)精神為先導,在課程實踐、生活實踐和專業(yè)實踐實訓等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深入融合黨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所產生的理論知識和偉大精神,在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不斷升華思想道德水平和理想信念。
4.實踐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黨史學習需要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相結合。深入開發(fā)利用本地紅色資源,把校內黨史教育延伸到校外,以實景、實物、實例為教育載體,搭建黨史教育學習的校外大課堂,使學生在與革命人物、歷史事件、革命精神的學習中,實現觸及思想、深入靈魂的反思與洗禮,使黨史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正視矛盾的普遍性,合理構建學習目標。要實現學習目標的多元化,避免目標設定單一化。一是完成系統(tǒng)知識構建。高職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黨史知識,是悟思想的前提,是辦實事、開新局的精神支撐,是學黨史的首要目標。二是提升學習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高職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普遍存在問題,在黨史學習中貫穿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習能力的提升。三是提升個人思想境界。通過黨史學習,學會辨別是非、美丑、榮辱,加強道德修養(yǎng)、強化道德約束,升華思想境界、匡正人生追求,直至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四是要提升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通過對黨史的學習,掌握基礎知識,增強理論信仰,習得學習方法,在學習生活工作中不斷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思考所面臨的問題,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基本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在不斷地學習與實踐中增長想問題、辦事情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黨史教育作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載體,是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升高職學生黨史學習實效,要在對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中把握高職學生的普遍性、特殊性,在重點把握高職學生群體特征的基礎上,要抓住這一學生群體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目標中的主要矛盾,解決重點問題和關鍵問題,才能為有效提升黨史學習質量提供良好基礎。因此,黨史學習的頂層設計必不可少。一是要把黨史學習常態(tài)化,這是保持學習教育活動質量的前提。二是要做好學情分析,滿足學生成長所需要。充分的學情分析是解決高職生源日趨多元,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求學需求,以及各有差別的價值取向學生教育需要的必要前提。三是在普及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院校所面向的行業(yè)領域及其相應行業(yè)領域要求,把黨史所蘊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jié)、民族勇氣、智慧方法、價值追求深度融入高職學生教育培養(yǎng)。四是科學搭建學習架構,黨史學習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處理好黨史學習與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時間分配,處理好內容間的區(qū)別聯系并做好銜接糅合,處理好黨史學習與思政課程以及課程思想的關系,培養(yǎng)大思想教育理念下的合格師資隊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這都是科學學習構架構建的重點。五是要落實考核,包括對教師隊伍的考核和對學生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