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慧,朱 歡,肖杰文
(湖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恩施 445000)
隨著小康社會的建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家庭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的膳食結構和運動方式也在發生改變。與此同時,肥胖人群的數量與日俱增,特別是青年群體肥胖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1]。肥胖作為最常見且明顯復雜的身體代謝失調癥狀,能夠對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產生影響,如果肥胖沒有得到制止并繼續發展,會對青年群體的健康和成長產生危害[2]。研究表明,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病人數猛增,發病的人群從中年群體逐漸演變為青年大學生群體[3]。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高校采取了居家線上授課模式,使學生的體力活動大幅度減少,加之飲食結構的變化,導致疫情期間學生體重快速增長。此外,疫情發生后,部分高校采取了封閉式管理并禁止學生大規模聚集,導致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減少,學生體育運動不足,進一步導致肥胖的加劇,嚴重損害學生的身體健康。后疫情時代大學生的肥胖與疫情期間大學生肥胖的特點具有一定區別:疫情期間,學生居家且出行限制,因此高脂飲食、運動不足是導致肥胖發生的主要原因;而后疫情時代,學生的肥胖首先基于疫情期間肥胖發生的基礎之上,同時體力活動不足,進一步使學生肥胖程度加劇,后疫情時代學生的肥胖較疫情期間更為嚴重,亟待科學的運動減肥?;诖?,本文以湖北民族大學為例,對后疫情時代大學生肥胖發生情況進行調查,并指出大學生肥胖的原因及不足,最后從促進運動減肥的角度出發提出運動、飲食以及心理方面的減肥建議處方,以增強大學生運動減肥的效果。
以湖北民族大學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采用線上問卷調查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問卷一共設置了22道題目。發放問卷640份,收回有效問卷50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79.22%。問卷的α信度系數>0.85,可見問卷的可靠度較高。題目包括性別、年級、專業、身高、體重以及肥胖原因、減肥經歷及目的、運動減肥方式和時間等方面。采用不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在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乒乓球場等運動場合以及學校教學樓干道附近發放問卷。問卷作答時間集中在下午放學后鍛煉時間、晚上以及課間休息時間。
本次調查男生245人,占48.32%,女生 262人,占 51.68%,男女比例1∶1.07,男女基本持平;受訪者覆蓋全部年級,包括大一到大四學生及研究生,其中大一受訪者71人,占14.00%,大二受訪者153人,占30.18%,大三受訪者220人,占43.39%,大四受訪者44人,占8.68%,研究生及其他19人,占3.75%;文科類專業122人,占24.06%,理工類專業184人,占36.29%,藝術類專業152人,占29.98%,其他類專業49人,占9.66%。

圖1 調查對象身高情況

圖2 調查對象體重情況
從圖1~2可以看出,身高1.6~1.7米的人數為280人,占55.23%,這個區間女生居多,但也存在部分男生。>1.7~1.8 米的人數為100人,占19.72%,該區間男生居多,考慮到湖北女生的身高比南方女生如廣東地區稍高,在>1.7~1.8米區間的女生也不少。身高在1.6米以下的占18.93%,1.8米以上的占比最低。體重85~120斤的330人,占 65.09%;體重>120~150斤的113人,占 22.29%;體重150斤以上的 33人,占6.51%;體重85斤以下的31人,占6.11%。

表1 調查對象肥胖發生原因
表1顯示,有70.22%的人認為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是肥胖的原因之一。

圖3 調查對象減肥情況
從圖 3可見,61.34%的學生表示有過減肥經歷,38.66%的學生表示沒有減肥經歷。

表2 調查對象減肥目的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在眾多的減肥人群中,74.60%表示為了提高自身形象,61.41%表示為了穿漂亮衣服,54.98%表示為了身體健康,而為了自尊、人際吸引、其他的學生占比分別為32.15%、31.19%和 9.32%。

圖4 調查對象減肥方式
圖4顯示,44.37%的人表示通過運動和節食減肥,而單獨采用運動減肥和單獨采用節食減肥的分別占29.90%和24.12%,其他方式(如吃減肥藥等)僅占1.61%,可見運動結合節食是主流的減肥方式。

表3 調查對象運動減肥方式
表3顯示,大學生選擇跑步這種運動減肥方式的人數最多,占 77.49%,49.35%選擇打球,25.54%選擇轉呼啦圈減肥。

圖5 調查對象運動減肥時間
圖5顯示,35.93%的人每天花費不到50分鐘運動減肥,34.63%每天花費不到30分鐘運動減肥,每天花費≥50分鐘運動減肥的學生占29.44%。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種,從身體內部因素到外部的環境因素都會導致人體產生肥胖,如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不運動、體質因素及其他因素。根據調查結果顯示,70.22%的人認為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根據肥胖的定義可知,由于攝入的食物和能量較多,如果沒有及時消耗,則會在體內積累產生脂肪,逐漸增長則會變胖而讓體態變形。目前,大學生喜歡點外賣、吃夜宵、吃高熱量食品,如炸雞漢堡、薯條、奶茶等,年輕人喜愛的是肉類食品而非蔬菜。此外,不吃早餐、午餐吃多點、晚飯吃多點、晚上吃夜宵成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主流思想,以上不健康、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肥胖。不運動是選擇最多的肥胖原因,占75.35%,這也是很多人選擇運動減肥作為有效減肥方式的原因。
進入大學后,很多學生會出現懶惰、拖沓的情況,而且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超重和肥胖的問題也隨之出現,缺乏運動、身體素質變差、體態變形等現象頻發,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加強運動來解決。運動可以加速體內代謝,消耗體內的脂肪,因此,養成運動的習慣也是一條減肥的路徑。56.21%的人認為體質因素是肥胖的原因,15.98%的人認為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不可否認,有的人是易胖體質,所謂“喝水都會胖”就是很形象的描述,相較男生而言,女生更容易變胖。部分人攝入食物后消化良好,體內能量消耗也快,則不容易蓄積脂肪,而部分人群由于代謝水平低,能量消耗慢,因此容易積累多余的脂肪在體內,造成肥胖。
本研究中61.34%的人表示有過減肥經歷,38.66%的人表示沒有減肥經歷??梢钥闯?,受訪者中大部分人有減肥經歷,可能是中途沒有堅持而導致減肥計劃中止。由于減肥是一個長期過程,短期效果可能并不明顯,需要長期堅持。沒有減肥經歷的學生可能是上了大學后才肥胖,也可能是減肥意識不強烈。
本研究中,維護自尊、增加人際吸引、保持身體健康等并不是減肥的主要目的,穿漂亮衣服和提高自身形象才是減肥的最主要目的。折射出當代大學生追求身材美,對于自身的外在形象以及身材體型尤為重視,這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對減肥的理解和認知是較為片面的。
本研究中運動結合節食是主流的減肥方式,原因可能是采用運動減肥可以加強身體素質,提高體能,隨時隨地可以開展,不受年齡、性別和愛好等限制。但如果單純靠運動減肥可能效果不太理想,因為運動會消耗體力,容易產生饑餓感,在運動后胃口大開,如果沒有結合節食減肥同步進行的話,可能體重不降反升。因此,需要運動減肥結合節食減肥的方法,但相比節食減肥的方法而言,選擇運動減肥的人更多。
運動減肥能夠使體型健碩,身材變美,是很多減肥群體的常用方法。本研究中,大學生選擇跑步這種運動減肥方式的人數最多,占77.49%,這是因為跑步經濟性較高,不僅可以鍛煉心肺功能,而且能夠讓身體變柔韌。此外,在跑步過程中,可以讓肌肉得到鍛煉并消耗脂肪,從而實現減肥目標。49.35%的人選擇打球減肥,缺點是受運動場地的限制較大,沒有場地不利于這項減肥運動的進行。29.44%的人選擇健美操減肥,相比前兩項而言,女生選擇健美操的較多,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男生也開始選擇健美操,因為健美操可讓全身肌肉參與運動,通過健美動作讓肌膚更加緊致。25.54%的人選擇轉呼啦圈減肥,呼啦圈能夠鍛煉腰腹,一方面實現減肥,另一方面讓女生小腹變小,穿衣顯得更美,但呼啦圈減肥不太受歡迎。同時由調查可以看出,運動減肥的大學生并非選擇單一的運動方式,而是多種方式并用,但跑步依舊是選擇最多的。
運動減肥是一項長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獲得明顯效果,需要每天堅持鍛煉方可成功。本研究中,48.05%的人每天花費不到50分鐘進行運動減肥,34.63%的人每天花費不到30分鐘在運動減肥上,每天運動減肥≥50分鐘的人占29.44%。可見,絕大部分人每天愿意花費至少30分鐘在運動減肥上。根據文獻研究得知,當運動時間在40~60分鐘之間可以較為明顯地減輕體重,運動時間增加,則身體采用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就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