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梁晴
山東人才集團已經與濟南、青島、泰安、濰坊、日照等市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獵+育+投”的商業模式逐漸清晰
近年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就業形勢,山東省屬企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將穩就業擺在“六穩”“六保”之首,力保員工規模和招聘數量穩定,幫扶重點地區重點人群解決就業難題,多形式全方位穩崗保就業。
山東人才集團堅持直接引才、柔性引才“雙輪驅動”,匯聚2.8 億多條人才信息,先后選聘70 名引才大使,推薦引進各類人才1 萬余名。先后推動設立4 只人才基金,首期規模5 億元的海洋人才發展基金率先在青島設立,規模4.5 億元的山東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已順利運行。在管基金規模達到80億元,儲備優質人才項目100 多個。
山東人才集團作為“本地人才工作的總承包商”,是政府營商環境服務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一個創新創業生態營造、人才資源交流培養的平臺,可以根據需求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同時無縫對接多個政府部門,使人才只需面對一家企業,就可以獲得全流程、全周期的服務。目前,山東人才集團已經與濟南、青島、泰安、濰坊、日照等市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獵+育+投”的商業模式逐漸清晰:創新高端獵聘服務,向企事業單位輸出定制化服務,為地方黨委政府提供一攬子人才解決方案;創新教育培訓服務,引入一流資源,開展企業家、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培訓;創新股權和項目投資服務,聚焦院士等高層次人才項目落地,采取股權直投、基金投資等方式提供支持。
山東特檢集團積極參與“山東-名校人才直通車”和“國聘行動”,通過多種招聘形式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招聘信息。其次,在維持原有的公司、集團官網招聘方式以外,還通過專業招聘網站、抖音短視頻、微信朋友圈、校企直通車等方式開展招聘工作。
山東高速股份公司按照山東高速集團的統一組織,每年開展春季和秋季招聘兩次,深入研究招聘的需求分析、計劃編制、組織實施、效果評估方面,拓展招聘方式,通過多途徑、多渠道豐富人才招聘形式,在校園推介會、人才市場招聘等常規校招和社招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招聘形式,通過組織線上“云招聘”、跟隨“山東-名校人才直通車”進校園等形式,充分挖掘和吸引適合企業發展的有志之士加入山東高速股份公司。
山東農擔公司黨委圍繞專業化人才“擴增量、優存量、提質量”的總體思路,堅持唯才是舉,拓寬選才渠道,在補充“新鮮血液”方面實施了三大工程。一是“青苗”人才集聚工程。面向高校、社會開展“人才優選計劃”,引進農業、金融、大數據等各類專業人才98 人,其中“雙一流”和國外知名大學人才26 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50 人,有效改善了人才隊伍結構。二是校企合作培養工程。與省內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擇優引進實習生,開設農業信貸擔保專業課程,聯合開展訂單式培養,打通高素質專業人才精準輸送通道,為優秀畢業生穩崗就業貢獻國企擔當。連續兩年舉辦齊魯青年鄉村振興創新創業活動,集聚儲備一批在鄉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的優質“三農”人才。三是管理精英引進工程。針對公司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管理人才短缺問題,先后與全省重點市、縣委組織部、國有企業對接聯絡,組織推薦考察,遴選總部中層以上管理人才5人、權屬公司專業化管理人才2 人,有效充實了中堅力量,穩固了“四梁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