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聶滿堂(西京學院 陜西西安 710123)
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需要符合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并尊重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并對我國教育教學改革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升華,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新型人才,實現我國創新人才不斷發展涌現的新局面。在創建創新國家和教育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對我國現有的人才培養教育體制進行改革和完善,不斷的完善教育思想,發展個性化和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模式,找出科學的創新人才培養重要途徑和辦法,為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目前,我國高校相同專業的學生會有著相同的培養方案,但是學生們在畢業之后,卻需要進行自主選擇就業行業,很多學生們就業的行業和崗位并不符合學校學習的專業和受教育方向,造成很多大學生們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不能很好的滿足于社會的需求,造成我國畢業生就業困難,一些學生在畢業之后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企業也招攬不到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
而個性化發展教學模式主要是指要按照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來實施開放性的教育,并把主動實踐作為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方法,讓教育教學的模式和學生們個性化發展的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相統一,這種模式主要是要對高校學生們的個性化教育方式進行探討,重點是培養具有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高等教育方式[1]。
個性化發展的教育思路,主要是以每個學生的性格愛好、興趣、成長環境和先天素質、已經形成的個性、學識、知識、能力、心理結構以及大腦的固定思維方式等為基礎的,針對每個學生們的差異性特點來采用不同的個性化培養模式和教育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以及考評機制[2]。
針對不同的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們建立起一個適合個性發展的環境和氛圍,并鼓勵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互動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創新想法,積極主動的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在相關的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要以見微知著的方式去指導和引導學生,提高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充分的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優勢。此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們創建一個足夠的創想空間,鼓勵他們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建立規劃,激發他們對夢想的追逐,以此來培養學生們的好奇心和創新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要對學生們進行專業性的指導,為學生們建立起個性化發展的良好環境。
學生們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才可以更加主動和積極的對自己的個性化特長進行發展和拓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專業化素養和綜合素質。例如,對于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們來說,他們需要有一個完善的實驗學習環境,并設置專業性的課題,讓學生們在輕松和開放性的空間和環境中思考解決問題,并把每位學生都調動起來,讓他們各自去尋找和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自己進行計算,得出結果。
在培養學生們個性化發展模式的教學過程中,要設置個性化的教育教學課程。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自己的選擇和發展的權利,改變傳統被動學習的模式,向著學習主動和開放性的學習模式發展。在我國教育不斷創新和改革的過程中,要把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實踐活動融入到個性化的課程設置中,重視學生們個性思維發展的不同,以個性化思維發散課程設置為基礎,完善課程教學[3]。例如,環境專業未來就業方向中的氣象站、水污染處理、水文站、垃圾填埋等等,讓學生們在課程實踐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符合自己需求的研究方向和發展空間;可以對統一專業理論知識從不同的方向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個性化培養模式的自由度和彈性值,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們把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中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們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構建,同時也讓學生們實現卓越個性的發展和綜合素養的發展。
在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卓越個人培養模式教育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采用一些個性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可以以不同專業的社會發展需求為基礎,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動成才作為培養方案,由學生們自主選擇輔修和雙修課程,自主選擇交叉學科、自主選擇中英文課程等等。在教學方式方面,也需要從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中向著個性化和自主化的教學方式上發展,打破學生固有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們發散式的學習思想[4]。此外,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和指導學生們對網絡課程體系的使用方法進行完善,構建學生們自由的知識學習框架,通過開放式的教學和學習來豐富和拓展學生們的學習思維,實現學生們個性化發展過程中的卓越個人發展。
在培養學生個性化卓越個人發展的過程中,個性化的教學課程和教學方法需要完善的個性化考評機制。在以往的考評機制中主要是以考試分數來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和評價,這種考評方式是非常不合理的,對學生們卓越的個性化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和新時代下的教育改革目標是不相匹配的。以往的考評機制主要是通過試卷的方式來對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情況進行考核,這種方式比較呆板,靈活性缺失,只要學生們上課聽講,考試之前,對教師所劃的重點進行背誦,考試就可以取得很好的分數,而考試的內容也大多是教師課堂上教授的內容,所以,無論是從考評的內容上,還是考評的方式上,都缺乏創新性和針對性,這對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要想培養學生們卓越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完善個性化的考評機制。第一,要調整和糾正考評的目的,考評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要把學生們分為好學生,或者是壞學生,而是通過考評的方式來讓學生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問題,調整和完善學生們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激發出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們合理發揮出各自的優勢和特長,因此,在設置考評機制的時候,要明確考評的目的,所有的考評都要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主,以此來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第二,在考評的方式方面,要改變原來以考試試卷為評價的方式,要加強考評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在進行考評的時候,可以添加論文的寫作、課堂小測驗、學生個人實踐體會、個人成就展示,團隊合作任務完成情況等等,通過綜合考評方式來對學生們進行評價,讓學生們認識和了解到自己所擅長的內容,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第三,也要對考評的過程進行合理的調整,在每個學期期末考評的時候,要把本學期學生們的進步情況、認真學習程度情況等融入到考評內容中,對學生們整個學期不同階段的表現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考評,而不是以期末的學習成績來定“輸贏”,這樣可以更好讓學生們把自己的所長體現在考評中,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們在教師面前并沒有表露出自己的興趣點,學生們即便是有自己的特長,也不會在教師面前進行展示,所以,需要創建起一個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們盡情互動的平臺,這樣才可以更好的讓教師了解學生,而學生們才可以把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展現在教師面前,而教師也可以更好的根據學生們的興趣和優勢情況,培養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激發出學生們的發展潛能,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建立起一個留言箱,而這個留言箱,只有教師可以打開,學生們只要把自己想和教師說的話寫出來,放到留言箱中;之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們的留言,回答學生們的問題和疑慮,加強教師和學生們的溝通,也可以讓教師了解到學生們的長處和優勢,教師也可以把自己想對學生們說的話,告訴學生們。另外,在這個師生互動平臺上,教師要多關心學生,多和學生們進行交流和溝通,實現彼此的交流和互動,從而制定可以促進學生們個性化發展的教學計劃。
現代教育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和有方法的對學生們進行心理、身體和技能方面的教育,對其身心產生豐富的影響,讓學生們的內在個性、潛力得到充分的完善和發展。在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卓越個人發展模式培養過程中,需要了解學生們需要什么,教育者才可以更好的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來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讓教育的真正目的得以實現,滿足社會發展和國家發展的需求。因此,不斷完善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卓越個人教學模式,為學生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平臺,才可以推動學生們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創新型和復合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