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在大多數普通人的眼里,外科手術就是開刀。其實,不論是大手術還是小手術,都需要在麻醉狀態下進行,一方面可以消除術中疼痛,另一方面有助于穩定患者的情緒,讓手術順利進行。手術結束后,隨著麻醉藥物的藥效逐漸消失,來自創口的疼痛會越來越明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為了減輕術后疼痛,達到一個無痛或者患者可以承受的最低疼痛限度,外科術后可能會給患者使用自控鎮痛泵,這對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但許多患者對自控鎮痛泵的使用方法不是很了解,下面給大家來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什么是自控鎮痛泵
患者可根據疼痛程度,自行借助鎮痛泵將鎮痛藥物輸送到體內,從而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自控鎮痛泵具有以下優點:
(1)能夠及時、快速緩解疼痛,鎮痛效果比較理想,使得患者能早日下床活動,早期進行功能鍛煉,減少長時間臥床導致的深靜脈血栓風險。
(2)有利于抑制機體過于強烈的應激反應,促進患者免疫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還能夠改善微循環,促進傷口愈合,加快術后康復,減少住院天數,節省費用。
(3)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維持循環功能穩定。
(4)有助于提高術后舒適感,減少疼痛不適感對正常生理活動的影響,如進食、排便等,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需提醒,鎮痛泵中的藥物多為阿片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和局部麻醉藥,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副作用的大小因人而異;且自控鎮痛泵并非讓患者完全自己處置,使用期間醫護人員會加強安全管理。
自控鎮痛泵的使用方法
有過外科手術經歷的患者都知道,當意識清醒后,會發現身邊多了一只鎮痛泵,連接在靜脈留置針或者背部的硬膜外導管。這個鎮痛泵的作用不可小覷,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行給藥,以達到術后止痛的效果。傳統鎮痛方法效果普遍不理想,因為每個人對止痛藥的反應不一樣。為了安全起見,使用止痛藥物時需要緩慢滴定,直至找到一個適合的藥物劑量,這個過程通常需要數天。也就是說,患者在這一段時間內需要忍受劇烈的疼痛。自控鎮痛泵避免了這一問題,可以在4~12 h內達到滿意的鎮痛效果。在手術室里,麻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設置一個基礎的持續鎮痛藥物量和給藥速度,這個量不一定能夠達到完全的止痛效果。如果患者仍能感覺到明顯疼痛,只要在鎮痛泵的按壓手柄上按壓一下(3~5 s),鎮痛泵會額外加一次藥,從而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如果疼痛沒有明顯緩解,可以過15 min再按壓一次,直到感覺疼痛控制滿意為止。可能很多患者認為,持續給藥對健康不利。這個無須過度擔心,因為鎮痛泵有一個安全保護機制,每隔15 min以上按壓鎮痛手柄才有效。另外,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使用情況,調整下一次藥物的劑量,確保在安全可靠的情況下達到滿意的止痛效果。在使用自控鎮痛泵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有明顯睡意屬于正常現象,如果感覺呼吸困難或不順暢,則要及時聯系醫師。
(2)鎮痛泵不僅可以放置在床頭,還可以放置在衣服口袋里或懸掛在胸前,無須高舉,以避免摔到地上;妥善固定留置導管,避免脫落。另外,患者下床活動或搬動患者時,應注意防止針頭及管道與泵的接頭處發生脫落。
(3)為了安全起見,不要隨意撥弄電子數控部件或打開電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4)保護好固定背后導管的膠布,注意是否存在出血、漏水、膠布脫落等情況。如果發現鎮痛泵管道中有回血,千萬不要自行處理,應立即與醫護人員取得聯系。另外,倘若導管脫落或接頭部位脫落,也要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5)手術后鎮痛泵一般可使用24~48 h,如果藥液用完,會發出“滴滴”報警聲并亮起紅燈,這時,患者可自行長按“電源”鍵關閉本產品。須注意,患者及家屬不要自行拔除,以免發生意外。如果長按“電源”鍵不能關閉,要立即聯系醫護人員。
(6)鎮痛泵藥物用完后,如果患者仍感覺有明顯疼痛,可考慮加藥。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管好原鎮痛泵,便于護理人員加藥。
不良反應護理措施
呼吸困難
麻醉及止痛類藥物對外科手術治療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但是這些藥物有可能引發較危險的不良反應,如抑制腦干的呼吸中樞,導致呼吸衰竭,尤以嗎啡為甚。雖然自控鎮痛泵在使用過程中很少發生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不過還是要提高警惕,因為這種不良反應的危害性很大。呼吸功能損害表現為開始時呼吸頻率減慢、通氣量減少,呼吸運動不規則,而后出現呼吸抑制,每分鐘呼吸少于10次,甚至停止。一旦出現上述表現,應立即聯系醫師并采取急救措施。
惡心、嘔吐
這是外科術后常見的不良反應,誘發因素有很多。其中,阿片類藥物能夠使延髓的嘔吐中樞化學感應區產生興奮,這可能是引起嘔吐的主要原因。術后嘔吐可增加腹壓,引起傷口出血,加劇疼痛,影響食欲。患者術后如果出現惡心、嘔吐等情況,要選擇平臥頭側位,防止嘔吐物誤入氣管,同時及時向醫師匯報,以免發生危險。
尿潴留
外科手術后可能會引起尿潴留,這與膀胱括約肌痙攣有著很大關系。為了防止術后出現尿潴留,患者不可急于拔除導尿管,待鎮痛結束之后根據實際情況拔除。另外,做好導尿管的護理,也可以減少尿潴留的發生。
皮膚瘙癢
瘙癢是由于組胺釋放而引起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蕁麻疹和癢疹,通常局限于頭頸部,也可散發于軀體。患者可以在口服抗組胺藥物的同時,可局部涂搽爐甘石洗劑,能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癥狀。
腰骶部紅腫硬塊
部分患者使用自控鎮痛泵的初期,即術后24 h內,出現骶尾部紅腫硬塊。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鎮痛后患者活動少、局部受壓、血循環受阻有關。所以,術后家屬要幫助患者定時翻身,并協助其活動肢體,可有效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
總而言之,疼痛是患者受到手術傷害刺激后的一種反應,而切口持續疼痛可使患者產生緊張、焦慮等負面心理,不僅影響其正常休息,而且還有可能影響各器官的生理功能。自動鎮痛泵作為一種新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外科術后鎮痛中,具有安全、可靠、并發癥少的特點,提高了術后鎮痛效果,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通過患者自行給藥,可以達到快速止痛的目的,且自控鎮痛泵支持持續穩定的泵注藥物,避免了口服藥物藥效不穩定的缺點,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藥物的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