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菲 袁洪君
服務育人導向的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探索——哈爾濱工程大學后勤集團樣本研究
畢 菲 袁洪君
[哈爾濱工程大學]
在“三全育人”工作中,高校后勤是“服務育人”的主力軍。如何引導后勤員工主動參與并勝任服務育人工作,是“三全育人”關鍵一環(huán)。哈爾濱工程大學結合本校“自辦后勤”模式的優(yōu)勢,不斷探索服務育人規(guī)律,創(chuàng)新服務育人管理機制,特別重視后勤人力資源隊伍在服務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后勤員工全員參與服務育人的優(yōu)秀樣本。
服務育人;高校后勤;人力資源
“服務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xiàn)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1]高校服務部門是學生學習生活必需品的提供者,具有參與人員多、服務過程長、服務內容廣等特點,具有服務育人的巨大優(yōu)勢。通過系統(tǒng)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手段,以廣大后勤員工的有效參與為保障,挖掘服務工作中的育人資源,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全方位融入后勤服務工作,在潤物無聲中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
服務的本意是指使他人受益的一種有償或者無償?shù)幕顒印8咝5慕逃龑傩允垢咝5姆展ぷ鞅毁x予了教育學生的特殊任務,通過教育服務,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教育的意義。“服務教育是大學教育系統(tǒn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對人進行教與學擴展的一部分,并且通過服務人員的行為、制度,環(huán)境和實踐來體現(xiàn)其教育能力”。[2]在不同的高校,服務育人工作的難點和不足各有不同。但總的來說,“后勤管理制度制定不夠科學合理、服務者水平與服務對象的整體差距較大,市場性與公益性之間的矛盾阻礙了后勤育人的功能”[3]。基于服務育人的光榮職責,確有必要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手段,大力提升其育人能力,并激發(fā)其服務育人的自覺性、積極性和有效性。
目前哈爾濱工程大學后勤服務實行的是“自辦后勤”模式,全部后勤服務由學校直接提供和管理。“只有做到服務育人,辦師生滿意的后勤,才實質上抓住了高校辦后勤企業(yè)的精神實質”。[4]“自辦后勤”模式實行業(yè)務自管、人員自聘,在實現(xiàn)“三全育人”中具有強大的優(yōu)勢。
首先,能夠確保教育公益屬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自辦后勤”直接隸屬于高校,高校的公益屬性決定、保障了后勤的公益屬性。在此條件下,高校后勤更能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出發(fā)而不是利益最大化角度出發(fā),來開展服務工作,為實現(xiàn)服務育人提供了先決條件。
其次,能夠統(tǒng)籌教育資源,用行政手段落實育人職責。在學生享受公寓、飲食、物業(yè)、環(huán)境以及其他教育輔助服務過程中,挖掘自身的育人資源,從學生生活、學習和科研等全過程全方位部署和履行服務育人工作,實現(xiàn)全方位育人。
再次,能夠采取多種人力資源管理手段,確保育人工作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落實。“自辦后勤”所有服務內容均由學校直接聘用的人員完成,其突出優(yōu)勢是能夠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手段,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后勤保障系統(tǒng)得到貫徹落實。
參與后勤服務的管理、監(jiān)督和評價,是學生鍛煉成才的一種校內便捷渠道,學生對后勤服務業(yè)務提出管理建議、監(jiān)督員工服務行為、評價員工服務質量,后勤員工能夠主動回應學生的服務需求,進而實現(xiàn)好服務育人的目標。哈爾濱工程大學在學校層面設立學生校務參事機構,是一個學生學習成長、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校務參事參與服務質量的監(jiān)督。學生也可以直接通過報修投訴平臺對后勤服務提出意見建議。后勤集團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建立學生公寓微信群、運營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和渠道征集學生意見,及時公布整改措施。針對學生提出的每一條合理訴求,后勤集團都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及時改進,全面消除學生疑異。這種近似社會生活的“大思政課”,能夠給學生提供生動的生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后勤集團已形成了成熟的管理制度60余項,大部分制度體現(xiàn)服務育人的政策導向,在制度上保障了服務育人的主體責任、職責任務、考核評價和責任落實。
服務工作需要借助一定的資源條件才能夠實現(xiàn)育人目標。后勤服務部門梳理建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資源、業(yè)務資源、物質資源清單,系統(tǒng)總結后勤集團成立20年來在思想政治、服務育人、后勤文化建設工作中的理論、案例,匯編教學教案。建立服務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標準化體系,把“服務思政”要求到后勤服務全員、貫穿于服務工作全過程、嵌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
文化是深層次的育人資源。后勤集團成立20年來,堅持在服務育人工作中培育和弘揚后勤服務文化,形成“服務至善 育人至真”為統(tǒng)領的后勤文化,形成“以至真至誠服務教育養(yǎng)成,以至善至美品行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后勤文化建設成果獲中國教育后勤協(xié)會“高校后勤文化建設優(yōu)秀示范單位”。后勤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員工精神,也在潛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學生。
后勤集團利用自有資源搭建服務育人平臺和載體,為大學生提供生活實踐機會,在勞動教育中實現(xiàn)服務育人。充分利用勞動資源和實踐資源,發(fā)揮好勞動教育功能,設有勤工助學實踐教育、新生公寓勞動實踐課、“走進后勤”系列活動等。持久開展“光盤行動”,用“女神套餐”小份菜和“光盤俠”等活動教育學生杜絕餐飲浪費。舉辦公寓文化節(jié)、中秋燈謎會、寢室美化大賽、食堂糕點培訓等,用先進的后勤服務文化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校園生活的豐富實踐中上一堂“大思政課”。
后勤服務人員在業(yè)務工作中,始終貫穿育人職能。明確員工日常工作中承擔的服務育人職責、服務員工思想政治教育職責,應詳細列入《崗位說明書》,并將服務育人工作作為部門和員工年度考核主要指標,壓實員工服務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責任。鼓勵發(fā)揮個人特長和崗位優(yōu)勢,如一位門衛(wèi)利用優(yōu)秀的毛筆書法作品,每周堅持在樓宇大廳寄語師生,獲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服務育人,其重心所在是育人之“德”。服務人員的選人用人標準,要建立在價值確定和價值選擇基礎上,員工的價值觀和組織的價值觀相匹配,是選人用人的前提條件。為了實現(xiàn)服務育人的目標,必須將后勤服務員工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質要求作為招聘標準,在員工招聘過程中,要了解其思想狀態(tài)、工作經歷等情況,在重要崗位招聘中開展背景調查、無犯罪記錄詢證等,確保擬聘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符合育人要求。在后勤集團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將道德素質作為首要要求,考察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中履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情況。要將黨員配置在服務育人關鍵崗位。
“三全育人”要求全員參與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之中。但全員參與并不等于同等參與,要體現(xiàn)崗位差別、能力差別和資源差別。形成后勤全員參與服務育人和骨干員工為關鍵隊伍引領服務育人和思想政治工作,兩個群體在服務育人過程中相互促進、相互教育、相互補充的全員育人方法和途徑。 “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少數(shù)和全員參與相促進,以關鍵少數(shù)帶動全員育人。”[5]特別是要抓住管理干部關鍵少數(shù),促進其發(fā)揮引領作用、示范作用、帶頭作用和輻射影響作用。
用培訓手段全面提升員工服務育人能力,后勤集團每年人均培訓學時均保證30學時左右。
培訓教材是落實員工培訓工作的主要載體。后勤集團編印《理念文化讀本》《員工培訓手冊》《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匯編》《人力資源服務手冊》等員工培訓教材,將育人文化、育人技能、育人制度融入培訓內容,為員工培訓提供基本遵循。讓培訓內容具有大學風格、大學氣派和大學底蘊,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指向,系統(tǒng)地提升員工育人能力。
員工入職時起強化育人能力。后勤集團在完善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系統(tǒng)、全面、及時地開展新聘員工培訓。在新員工入職一個月內,對員工開展校情教育、后勤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紀律教育,使之具備初步的服務育人履職能力。
管理干部是落實服務育人的關鍵力量。常態(tài)化地讓干部“走出去”與師資“引進來”相結合,開展管理、黨建、教育等方面的理論和實務培訓,提高管理干部的育人能力。
充分調動后勤干部員工的積極性,不斷提升精氣神。在“三全育人”大背景下,如何構建推動干部員工勤勉干事、擔當干事、激情干事的動力機制,使員工主動參與到服務育人工作中,需要建立具有明確育人導向的激勵機制。
技術服務是后勤服務的關鍵。履行服務育人職能需要一支攻堅克難、善于攻關的技能人才隊伍。后勤集團從提高服務質量、滿足學校服務需求、確保服務技術安全的角度出發(fā),在全集團技能崗位推行“特聘技師”選拔聘用工作。按照所聘技師等級,分別另外給予4萬元/年、3萬元/年、2萬元/年的崗位津貼。形成了愛學習、善鉆研、拼貢獻的良好氛圍。
后勤集團設立專項基金,表彰在愛崗敬業(yè)、見義勇為、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員工。在年度優(yōu)秀員工評選中,突出強調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務育人成效。
后勤集團高度重視員工育人成效與職業(yè)發(fā)展之間的正向激勵。一方面,將具有發(fā)展?jié)撡|的青年干部配置在育人重要崗位;另一方面,重點提拔重用在服務育人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青年干部。后勤集團現(xiàn)職中層干部中超過半數(shù)具有學生公寓和學生食堂工作經歷。可以看出,在與學生密切接觸并取得優(yōu)秀育人成績的服務育人關鍵崗位工作的員工,更容易獲得重用和提拔。
[1]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17):14-16.
[2]馮麗麗.高校服務育人的內涵與實踐路徑研究[J].商業(yè)文化,2021(05):125.
[3]李桂霞.論實施高校后勤育人的有效途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4(09):84-86.
[4]俞月華,王莉波.新時代高校后勤服務育人工作的若干思考——以浙江農林大學后勤集團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9(12):11-13.
[5]袁洪君:“服務思政”視域下高校服務型人力資源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21(05):31.
哈爾濱工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課題:高校編制外人員參與“三全育人”管理模式研究。
(責任編輯:張寶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