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曙分局 羅亞萍 謝作衷
為縱深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精神,浙江省首創“林長智治”概念,目標以全省數字化改革優勢為牽引,集成“一張圖”“一體化”“一網通”林業智治數據并形成多跨協同場景,從而實現“智”治。寧波市海曙區林地面積達到46.7 萬畝,森林面積為44.6 萬畝,森林覆蓋率約50%,肩負著維持全市區域內森林資源生態安全的重大責任。對此,該區立足自身在森林防火上風險隱患點較散、預防能力相對較弱等多方面的客觀壓力,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抓緊謀劃,積極創新,以科技賦能加快構建打造“慧眼森林”跨場景應用平臺,開啟了森林防滅火現代化“智管”新模式。該系統一期共投資了2700 萬元,自投入試運行的近半年以來,通過自動識別功能共接收疑似火警4000 余次,且誤報率接近為零,為今年夏天極端高溫天氣下林區安全保障和森林火災“打早、打小、打了”目標的實現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
平臺設計主要圍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預防在前、提升能力”方針,壓實“屬地管理、監督管理、經營管理、護林員管護”四大主體責任,聚焦林火預防、火情處置、基礎保障等三個多跨子場景,實現“多跨協同、共建共享、重構重塑、群防群治”,從全程三個階段的管理上實現全生命周期的“閉環”處置與監管。一是災前預警包含森林防火一張圖模塊、火情預警模塊,利用高清云臺監控技術和煙火智能檢測算法,可全天候、全角度地對安裝點周圍數公里范圍內的森林火點情況進行監測。二是災中處置包含快速通知、撲救預案、輔助決策三個邏輯子模塊,通過智能圖像識別軟件自動完成對森林火點的分析、識別并將信息迅速傳到到監控中心及責任人,精準調度事發地人員、物資并對出現的火情進行快速處置,且通過監控視頻流、無人機影像等將前端實時動態清晰的展現在監控中心便于輔助決策。三是災后管理包含災后評估與火災檔案模塊,可通過全過程的高清視頻高效存取信息,為森林火災事件定責保留第一手現場資料,提供決策、分析評估依據,幫助完善應急處置預案。
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從廣度、精度和深度上切實引入現代化防滅火技術手段,切實解決好日常工作中火情發現不及時、火源無法精準定位、發現火災后響應不夠迅速等問題。一是廣布點,實現林區重點區域基本覆蓋。系統分兩期共建設92 個前端智能監控點位,將使全區林區覆蓋率達98%以上。其中一期建設64 個點位的布設并投入使用,監控設備不僅可以對各畫面進行360度旋轉、上下跟蹤拍攝,自動識別煙霧并報警,還可以根據需要隨意拉近監控距離,并實行24 小時全天候視頻遠程監測預警,告別以往人眼查看的模式。二是重投入,有效提升前端監控效率。系統一期建設中共投入64 套森林防火前端感知系統,10 套移動巡護終端和3 項無人機巡護服務等軟硬件技術保障,能遠距離感知火情信息并向監測中心提供全面、清晰、可操作、可錄制、可回放的現場實時圖像,且具備熱成像報警功能,遇林區出現煙霧或者溫度異常便自動向監測中心發出報警信號。系統試運行以來,已在林區、林緣處自動識別了75630 余條疑似火情,有效幫助完成火場前期偵查任務。三是強運算,科學提供決策管理基礎。系統采用了“端-邊-云”協同檢測算法架構的AI 識別算法,將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森林防火,打造“人防”+“技防”一體化智能監測預警處置管理體系,為實施精準科學防控提供“閉環”支撐。自系統試運行以來,在系統識別基礎上結合人工核查,已及時化解16 起疑似森林火情,有效保證全區在全省處于森林火險橙色預警期間實現“零火情”。
一是認真開展工作部署。截至目前,已就平臺建設、運用和完善等事宜在森防指全體成員范圍內完成工作部署,同步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牽頭,在應急管理、氣象、大數據等相關部門間對接并完善完整閉環流程,實現跨部門視頻圖像信息資源的整合和互聯互通,爭取進一步為應急指揮調度、社會管理等業務提供基礎服務和應用支撐。二是明確下步定位目標。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協同開展二期詳細規劃,適時啟動二期28 個點位的建設,爭取整體的監控覆蓋率由80%提升至98%以上,并將衛星實時輔助、工業級無人機自動巡護等新技術應用到項目中。同時,通過深化演進平臺架構、應用模塊、聯動機制,進一步提升森林防火的智能化水平、森林防火的管理調度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有力提升森林防火系統的安全等級。三是深度完善配套建設。目標打造林業現代化先行區,重塑森林防火快速處置業務流程,加快創建森林防滅火分級處置、多級聯動機制,逐步將“數據孤島”轉變為“數據互通”、從單部門業務分散轉變為多部門業務協調的工作模式,并持續完善森防領域監督考核機制和政策制度,督促各責任主體單位完善配套建設,全面提升防滅火能力。為進一步發揮好護林員“前哨”功能,下一步將聯合開展護林員專題培訓,把“慧眼森林”平臺真正用活用好,并讓越來越多的森防指成員單位用起來。
“慧眼森林”系統融合了智能設備、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能通過視頻分析、智能管控、高清衛星圖以及決策指揮等模塊的組構,以“一張網、一平臺、一中心”為架構,真正實現一種全覆蓋、一體化、智能化的智慧森林防火監測管理體系的搭建,有助于解決森林火災預防、撲救和保障三大體系的智慧化建設難題。
首先,寧波市海曙區森林防火原有單純以人工辨別為主的基礎設施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大面積森林資源衍生而來的消防需求,通過搭建前述系統及其各項子模塊,構建起“天、地、人”立體網絡的高新硬件監控網,實現了區域森林防火系統基礎硬件上的全面升級。
其次,森林火情的察覺遲滯,會導致火災撲救組織的不及時。系統搭建的監測體系及AI 算法,能讓平臺如同預警“管家”,在第一時間偵察到火情,實現對森林火情的發現、定位、報警、預案、決策、指揮到災損統計的一個完整的閉環管理,有效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效率和速度。
最后,針對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在應對火情時協同工作較難的問題,充分結合“林長制”基礎保障,以“慧眼森林”跨場景應用為契機,匯聚林業資源“一張圖”數據歸集,形成“區—鎮—村—護林員”的網格化管理,并借力五級林長網格化制度,完善“一網通”的業務協同體系,融“匯”貫“通”省級林長智治應用場景,促進各部門信息實現及時有效的互聯互通。
下一步,寧波市海曙區還將在一期建設及實際應用基礎上,繼續深化林長智治,積極謀劃二期建設,爭取將林區監測覆蓋率由80%提升至98%以上,并將衛星實時輔助、無人機自動巡護等新技術也應用到項目中。同時,進一步優化多跨流程,協同綜合執法、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森防指成員部門打造資源高度共享體系,形成一個更為完善的防滅火一體化的機制,并以慧眼森林為基礎探索建設森林資源、林地保護、古樹名木管理等模塊,打造更為完善的林長智治應用場景“海曙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