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雙減”政策實施后,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功能更加突出,需要承載更多的育人責任,課后服務也應運而生。小學英語課后服務對發展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由于課后服務發展的時間較短,英語課后服務課程實施不夠成熟,質量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因此“雙減”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后服務質量是學校和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雙減”政策縮短了小學生的校內學習時間,小學生放學接送矛盾變得更加突出。由于放學時間較早,很多家長無法及時接送和看管孩子,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安全隱患,學生的學習行為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課后服務的實施為學生看護托管提供了途徑,學校內環境場所安全,家長不用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同時課后服務中還包含課后輔導、文藝體育活動等內容,豐富了學生的課后生活。此外,學校的課后服務也大大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因此課后服務在學生的看護托管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小學生放學后的生活都比較沉悶和單調。一方面是作業負擔比較繁重,需要花費較多時間來完成;另一方面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很多小學生沉迷于各種小游戲和小視頻。這樣的課外生活不利于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學校實施課后服務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內容和資源。除了個性化作業輔導外,學校還會提供藝術、體育、科學等方面的課程活動。在校內課后服務時段,學生除了完成學業,彌補課內學習不足之外,還可以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促進身體素質、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藝術素養的全面提升,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發展綜合素質,這也是“雙減“政策的最終目標。因此,課后服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
“雙減”政策出臺之前,教育資源不均衡現象尤為突出,教育焦慮無處不在。城區的家長或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為了孩子的學習不惜余力,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好的教育資源,經濟方面也盲目付出,而農村地區或收入不高的家長只能接受最基礎的學校教育,兩極分化明顯,嚴重影響了教育的均衡發展,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雙減”政策實施后,校外培訓機構以及由此帶來的教育“內卷”得到全面控制,與此同時,學校課后服務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教育質量。學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內容以及良好的成長空間,讓所有學生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資源。因此,課后服務的實施對推動教育公平也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英語教師是小學英語課后服務的主導者和執行者,教師對課后服務的理解認知以及執行理念直接影響到英語課后服務的質量。對于英語教師來說,課后服務是他們新的工作領域,很多教師對課后服務的定位、目標等認知存在偏差,影響了英語課后服務的質量。一方面,很多英語教師認為課后服務就是解決學生的看護托管問題,給學生提供看護場所,保證他們的安全,因此在提供課后服務時只局限于看護職能。另一方面,部分英語教師受到應試思維的影響,將課后服務作為提升學生英語成績的途徑,在課后服務過程中一味地強調英語課后作業,忽視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的認知偏差窄化了課后服務的功能和目標,不利于課后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英語課后服務實施的時間較短,大多數教師都沒有經驗,因此在英語課后服務的內容和形式設計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內容枯燥且形式單一。首先,當前小學英語課后服務的內容局限于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如課本朗讀、單詞背誦、完成習題等,對學生的實踐缺乏合理安排,課后服務的內容比較匱乏。其次,小學英語課后服務的形式主要是以班級教學的方式輔導學生完成課后作業,有的教師會針對學生學習的薄弱點進行講解,還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但較少組織其他形式的英語學習活動,這不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提升。因此,英語課后服務的內容和形式還需豐富和完善。
當前,小學的課后服務工作都由本校教師承擔。英語教師除了英語教學工作,還要全面負責對學生的看護、輔導以及活動的組織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心理和生理負擔都明顯加重。首先,課后服務增加了英語教師的工作時間。課后服務一般在1.5~2 小時左右,這必然會壓縮教師備課、教研和日常生活的時間,給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定的壓力。其次,課后服務缺乏激勵。當前很多學校的課后服務收費較低,教師雖然增加了工作時間,但獲得的報酬、補貼非常微薄,因而工作熱情不高,對于創新課后服務的內容和形式缺乏積極性。再次,課后服務缺乏專業支持。課后服務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需要教師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課程并提供指導。但是當前英語教師在綜合指導方面大多專業能力不足,對于如何提高課后服務的質量感到力不從心。
家校合作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教師和家長加強溝通合作,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從目前來看,英語課后服務的實施使得家校合作有所減弱。課后服務的開展延長了學生的在校時間,學生的作業大多在學校完成,家長課后輔導的壓力大大減輕,對學生學習的關注也相應減少。很多家長只關心學生的作業是否完成,不太關注學生英語閱讀、聽說及其他能力的發展,認為課后服務階段的學習輔導對學生來說已經足夠,沒有必要再進行額外的家庭輔導,因此與教師的溝通交流減少。家長很少去了解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及課后服務中的表現,教師也無法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英語學習情況,這樣家校之間就無法很好地溝通。家校合作的不足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是影響課后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
課后服務是促進“雙減”政策落實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要保證課后服務的效果,使課后服務真正發揮育人作用,就必須對課后服務有正確的認知,制定明確的目標。英語課后服務是課后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后服務時不能簡單地看護學生、輔導作業,而是要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除了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內容,還要利用課后時間來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聽說、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在開展英語課后服務時,不能一味地以提高成績作為安排課程和活動的目標,過于重視知識講解和做題,而要全面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真正實現英語課后服務價值。
小學英語課后服務的重要目標是發揮育人功能,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要積極思考,豐富小學英語課后服務的內容和形式,為不同學生提供個性化發展的機會。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日常觀察、調查等全面了解學生的英語能力,如優勢、薄弱點、需求等,然后按照學生需求安排不同的課程和活動。不同學生在英語聽說讀寫方面的需求不同,充分了解學生的不同需求可為課后服務的設計提供依據。其次,教師要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從不同渠道搜集英語教學資源,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后服務課程,包括課內教學、討論,課外的表演、游戲等,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例如:有的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較差,可以選擇上英語閱讀課或加入閱讀小組等;有的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較弱,則可以選擇參加英語角、英語表演、英語游戲、小組合作討論等活動。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英語學習需求選擇課后英語服務課程和活動,提升綜合英語水平,英語課后服務的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發揮。
自從課后服務實施以來,英語教師的工作強度和壓力加大,因此學校要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首先,要減輕英語教師的工作壓力,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課后服務工作要合理安排,可適當實行彈性上下班制度,保障英語教師的工作時間和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們可以輕松高效地工作。也可以號召有相應能力的家長參與課后服務,以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其次,針對英語教師制定科學合理的課后服務激勵措施。例如:制定考核制度,定期評定英語教師在課后服務中的工作量,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調動英語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再次,重視提升英語教師在課后服務中的專業能力。課后服務包含各種英語課程和英語活動的設計安排,這是很多英語教師的薄弱點。因此,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英語教師課后服務能力的培訓,另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自主學習,學習如何進行課后服務管理,如何創新英語課后服務的內容與形式,從而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英語課后服務。
“雙減”政策下,學校和家庭應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課后服務的實施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長的教育負擔,但這并不意味著家庭可以對學生的教育放任不管,家校協同育人是教育中必須堅持的核心原則。基于此,在小學英語課后服務實施過程中,學校要積極打造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促進課后服務的順利開展。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家長的宣傳引導,宣傳“雙減”政策的內容、要求、目標等,防止家長出現盲目的焦慮或恐慌,指導家長在“雙減”背景下科學地引導和教育孩子。學校還要向家長宣傳課后服務的意義與價值,了解家長對各科目課后服務的需求,和家長共同合作確定英語課后服務的方向和目標。另一方面,教師和家長之間要搭建英語課后服務的溝通平臺,如小程序、微信群等。英語教師可以將學生在課后服務中的表現發布在平臺上,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課后服務中的表現,便于家長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家校協同合作共同促進課后服務的完善。
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后服務在英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學校和教師要積極研究英語課后服務的實施策略,從思想理念、內容方式、家校協作、師資建設等方面進行建設和完善,以推動小學英語課后服務的順利實施,不斷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