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 呂恒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寫話教學應培養學生“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1]。由此可見,在寫話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對寫話的興趣,讓寫話活動充滿趣味。本文基于低卷入學習模式,探究寫話教學的實踐路徑。
卷入(involvement)是一個社會心理學概念,是指個體與特定事物的相關程度,即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的態度,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自我概念或是他對該事物重要性的評估。相較于積極主動、參與度高的高卷入,低卷入更注重外部刺激,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不需要收集相關信息,在這種模式下,人的防御是很低的[2]。低卷入學習模式最早應用于廣告學中,是赫伯特·克魯門于1965年提出的,指在低卷入水平下低卷入媒介對消費者有著重要的影響[3]。低卷入學習模式具有的隱性教育特征,對低學段學生的寫話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低卷入學習模式應用于寫話教學模式是:學生通過教師設置的低卷入情境產生對寫話活動的興趣;課前學生通過差異化的自學模式,豐富課前積累;課上教師搭建寫話支架,通過多重刺激促使寫話行為產生。
根據其內涵,低卷入學習模式的理論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是情境化。廣告源貼近受眾生活才能起作用,實踐證明低學段學生年齡小,更易被直觀的、能直擊感官的事物吸引。在低卷入課堂中教師在課堂上創設卷入式情境,讓學生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就參與到寫話活動中。二是低難度。這里的“低”是針對低學段學生提出的,低門檻、低難度、低要求。低學段學生在這種學習模式下不需要耗費過多的精力,借助教師提供的低卷入支架做出選擇,產生寫話欲望。三是差異化。不同的廣告源會對受眾產生不同的影響,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個體差異開展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另外,差異化的評價也將為學生的寫話持續賦能。四是趣味化。教師對學生寫話作品的評價相當于產品的售后服務,優質的服務會讓受眾今后更易接受該產品,同樣有效的評價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更愿意思考,也更愿意動筆。
低卷入學習情境的創設,能有效激發兒童寫話興趣。實踐證明,低學段的兒童年齡小,更易被直觀的、能直擊感官的、有趣的情境吸引。在輕松的情境氛圍中,學生們會降低防御、減少對寫話活動的抵觸情緒。要以兒童訴求為出發點,發揮情境對兒童的作用,讓學生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參與到寫話活動中。
正如不同的廣告對不同的受眾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一樣,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個體差異開展差異化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低卷入學習倡導差異化的自學模式,教師要針對差異提出針對性方案,在課前提供學習單縮小差距,設計個性化的作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低卷入學習模式應用于寫話教學中,學生并不需要細心地分析和收集相關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寫話難度的。完成寫話學習任務的同時也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在不花費大量功夫的前提下引起學生的態度變化。通過聽、說、讀、寫四部曲對學生進行低卷入刺激,從而促使寫話行為的產生。
在低卷入學習課堂中,卷入的不僅僅有學習者,還有教師無處不在的積極的、趣味化的評價。評價的對象不再是單一的文章,更應該關注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和成長。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評價策略也應當進行改變,要創新評價形式,利用好網絡平臺,增加趣味性。
低卷入情境的設計,首先是從兒童的“童心”出發。多樣化的情境設置能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卷入”課堂;適切性的情境創設則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年齡特點,為兒童提供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情境,喚醒兒童的生活體驗;充滿童趣性的情境將兒童帶入想象的世界,激發創造思維。
1.情境創設的多樣性,讓學生“卷入”課堂。多樣化的情境可以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能觸動自己的點。首先表現在對已有的教育資源的改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材原有插圖的基礎上增加音頻、視頻,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進入寫話訓練的大門。其次,還可以創設兒童熟悉的生活場景,讓其參與情境活動,如排練情景劇、采訪、有獎游戲等,通過演、玩、練,引導學生觀察細節,體驗情節,通過充分地“卷入”課堂,激發學生創作的靈感與熱情。
2.情境創設的適切性,為學生量體裁衣。教師創設的情境符合兒童認知特點、與生活相關,才能讓學生成為寫話活動的參與者,從而真正地卷入其中。在統編教材二下《語文園地二》的寫話“寫自己的好朋友”的教學中,外貌描寫是重難點。可以設置游戲環節,讓學生將自己朋友(班級內)的外貌按照提示寫出來并放入箱子。接著請一位同學作為主持人上臺抽取一個讀出來,讓同學們猜猜寫的是誰。答對的同學則闖關成功,紙條的主人也會因為自己的清晰表述獲得獎勵。將謎底變成我們身邊的朋友,學生們你說我猜,全員卷入,人人都是寫話活動的參與者,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完成了本次寫話的提綱,稍加整理,一篇小作文便完成了。通過為學生量體裁衣地設計課堂活動,更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3.情境創設的童趣性,使學生產生表達欲望。學習情境的創設不僅要多樣、符合兒童認知特點,更要充滿童趣、吸引兒童參與其中,產生表達欲望。如二年級上冊教材要求學生寫《貓和老鼠》的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看動畫片,也可以讓學生講故事,但最有趣、最能吸引學生的就是演情景劇。在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小組交流談論,想象一下會發生什么故事,然后設計臺詞進行表演,臺上的“演員”樂此不疲,臺下的“觀眾”也是興趣盎然。將教學通過對話的方式開展,不僅使學生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而且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望。
1.課前縮小差距:差異化的自學模式。學生的積累是有差異的,可以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來縮小生生差距。在自學前教師要根據習作內容給學生準備一份自學單,內容包括查找相關資料、寫話技巧、準備范文、擬寫提綱,不僅讓學生對寫話主題有大概的了解,也讓學生去觀察寫話對象,有所儲備。學生邊收集、邊記錄,有計劃地去寫,可以縮小彼此的差距。
2.課后持續賦能:個性化的作業設計。低卷入學習模式的作業設計要有針對性、個性化,不局限于書面的作業,還可以擴展到生活方面,形式更要多種多樣。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通過觀察生活、走訪、采訪等多種方式積累素材,然后把學生做的摘抄、學習檔案、筆記等成果在小組內分享。
1.于聽中捕捉信息。在低卷入學習前期的情境設計中,通過播放視頻、情景劇、講故事等方式,借由聽的過程為學生搭建寫話支架,訓練他們對信息的理解和提取能力。如《貓和老鼠》的寫話中,通過同學們表演時的對話就可以得到貓和老鼠之間的交流,通過表演者的語氣就能捕捉到神態,通過聽就可以知道情節走向。學生通過聽,捕捉信息,為寫話搭建支架。
2.于說中規范語言。說是對口頭表達進行訓練,鼓勵學生表達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到文,搭建寫話支架。這一步是書面表達的基礎。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先張開嘴,再動起筆,借助口頭語言促進書面語言更好地呈現。如統編教材二下《語文園地四》中的看圖寫話教學,教師首先提問:“孩子們,小動物們周圍的環境怎樣呢?”學生回答:“在草地上。”教師再追問:“那草地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回答:“綠色的,綠油油的。”最后教師要求學生把場景連貫地表達出來:“小蟲子、螞蟻和蝴蝶三個好朋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玩耍。”
3.于寫中加工文字。當教學鋪墊充分后,接下來的寫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首先將碎片化的回答、一晃而過的靈感捕捉、串聯起來,然后將口頭語言轉化、加工成書面語言。在此過程中教師除了要不斷地引導、及時答疑、幫助學生們清理“攔路虎”(如不會寫的字),還要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
4.于讀中潤色文章。讀的形式較為豐富,可以在反復的閱讀中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在以往的課文朗讀中,學生已經初步培養了語感,通過讀可以找出自己所寫文章中的語病,由此語句不通、語序顛倒等問題很容易被發現,寫話質量得到提高。
為了更好地達成目標,讓學生將所學內容內化提升,創新評價機制可以起到穩固“卷入”的效果,進而提高寫話幸福感。
1.評價態度積極化,鼓勵學生表達。首先,肯定兒童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當積極肯定學生的經歷,鼓勵學生表達。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對于學生而言都是大事,都可以成為寫話的素材,得到正向反饋后學生會愿意更加積極地觀察生活。其次,保護“胡言亂語”。低年級學生自制力較差,難免會出現“胡言亂語”的課堂表現,這時候教師切不可認為這是搗蛋,批評一通。鼓勵可以讓發言學生確認自己是安全的,以后在課堂上可以暢所欲言,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最后,設立獎勵機制。設計評比紅花表,學生可以根據所得的紅花朵數兌換獎品,以此調動學生的寫話積極性;還可以評選“寫字能手”“表達能手”“創作明星”等,每次批改后,頒發獎狀,以此提升學生的寫話幸福感。
2.評價視角過程化,關注階段性成長。首先,關注學生長處。針對不同的學生作出不同的評價,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著眼于其進步,考查他的書寫是否工整認真,是否有錯別字,拼音是否使用正確,是否經過跳一跳進入了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取得了階段性成長。其次,調動多元主體。利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家長點評、教師改評等評價,而不僅僅局限于教師的批改。在交給教師批改之前,學生們可以先進行多種形式的評價,不斷完善作品,增加多維度的評價視角,使評價更加過程化,體現出學生不同階段的成長。最后,豐富評價對象。在低卷入學習的過程中,評價對象可以是寫字——誰的書寫更工整美觀;也可以是發言——誰在課堂上的發言次數多;還可以是詞語——用的新鮮詞語多……對不同任務的評價,使評價過程更豐富,學生階段性的成長也因此得到更多關注。
3.評價方式現代化,搭建展示平臺。首先,巧用網絡資源。開設班級微信公眾號,展示學生的作品。定期將學生的優秀作品向相關報刊、公眾號推薦投稿,提升學生的寫話幸福感。其次,活用社交軟件。使用微信、QQ、釘釘等,將學生作品以圖片形式上傳到班級相冊,讓家長也能及時欣賞到學生的作品。在作品中可附上教師的評語,客觀且鼓勵性的評價能提升學生的寫話幸福感。最后,妙用多媒體設備。在評講作文時,將優秀作品進行投影展示;拍攝學生朗讀優秀作品的視頻,利用班級門口的展示牌進行播放。這樣不僅可以激勵學生創作更好的作品,還能讓其他學生學習借鑒,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