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林 張輝
(菏澤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 山東菏澤 274015)
通過對2021年菏澤學院4個年級本科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進行整理分析,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便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改革,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測試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為增強學生體質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表1 和表2 是指被測對象BMI 指數對應的評價等級,及每種等級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男生標準體重所占比例比女生低20%;超重人數所占比例隨著年級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平均比例比女生高10%;肥胖比例比女生高7%。在高校中,雖然男生總體的運動頻率遠遠大于女生,而他們的肥胖比例遠遠大于女生;女生運動少,但超重比例平均比男生低10%。

表1 男生身高、體重評價等級統計表

表2 女生身高、體重評價等級統計表
從表3 看出,男生肺活量從2019—2021 級平均數值依次降低,說明2021級大一新生在測試時,可能在方法技巧方面存在欠缺,或者沒有引起重視等,導致測試數值最小,2019 級男生肺活量平均值最大,達到4140.90mL,這個數據按照男生肺活量單項評分表來看,對應75 分,也只是達到及格等級的上等水平。大一男生的肺活量為3858.70mL,達到及格等級的上等水平。大一女生平均肺活量為2490.10mL,這個數據按照女生肺活量單項評分表來看,對應69 分,達到及格等級的中等水平。大一男女生的肺活量在近4年的學生中最低。

表3 男女生肺活量測試統計表
由表4可知,就標準差來看,僅有2019級大三學生的男、女生和其他3 個年級具有較大的差距。總體來看,立定跳遠男生的平均值為224.78cm,根據男生立定跳遠單項評分表,對應69 分,達到及格等級的中等水平。立定跳遠女生的平均值為166.34cm,根據女生立定跳遠單項評分表,對應70 分,也是達到及格等級的中等水平。男、女生立定跳遠平均水平都是達到及格等級的中等水平。

表4 男女生立定跳遠測試統計表
測試50m跑,其目的在于測試學生速度、靈敏素質及神經系統靈活性的發展水平。從表5看出,2018級、2019 級學生的男、女生和其他2 個年級在標準差方面具有較大的差距,說明2018 級、2019 級學生之間的差距要比2020 級、2021 級學生之間的差距更大,這可能和學生在測試時的體育態度有關,如沒有做好準備活動,或者沒有盡力跑等??傮w來看,男生的50m 跑,其平均值為7s75,根據男生50m 跑單項評分表,對應73分,達到及格等級的上等水平。女生的50m跑,其平均值為9s53,根據女生50m 跑單項評分表,對應67 分,達到及格等級的下等水平。男生達到及格等級的上等水平,女生達到及格等級的下等水平。

表5 50m跑測試統計表
男生1000m跑屬于兼顧人體有氧耐力與速度的項目。從表6 可以看出,2021 級到2018 級學生的成績平均值依次增大,說明高年級的學生對于該項目的測試越來越不重視,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在于教師對學生1000m跑成績的評定問題,不與學業成績相聯系,不與各種獎學金的評定相聯系,學生測試該項目的態度不端正,導致成績不斷下降。大三學生標準差數值較大,說明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大,原因在于大三學生到校外進行實習,平常運動鍛煉的時間、次數受到一定的影響,導致學生之間的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從1000m 跑的成績平均值來看,根據男生耐力跑單項評分表,4min29s,對應62 分,屬于及格等級的下等水平。由此來看,男生的速度耐力問題令人擔憂。

表6 男生1000m跑測試統計表
從表7 看出,2021 級到2018 級學生的成績平均值依次增大,高年級學生成績依次較差,這一點和男生1000m 跑的測試情況一樣,由此說明體育測試的可信度較高。從800m跑的成績平均值來看,根據女生耐力跑單項評分表,4min17s 對應66 分,屬于及格等級的中等水平,比男生總體水平稍好,女生的速度耐力項目也不令人滿意。針對女生耐力訓練,除了要抓住耐力項目訓練的敏感期以外,還要結合女生生理特點,進行區別對待的訓練和指導。

表7 女生800m跑測試統計表
引體向上主要測試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為男性上肢力量的考查項目,是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力的懸垂力量練習,是最基本的鍛煉背部的方法,也是衡量男性體質的重要參考標準和項目之一。
從表8 可以看出,男生平均值為5.35 次,對照男生引體向上單項評分表,5.35次對應的分數為10分;2019級學生引體向上平均為6 次,對照男生引體向上單項評分表,6 次對應的分數為20 分,按照等級劃分,這兩種情況屬于不及格等級,而且屬于最低層次。引體向上測試成績差的原因,有些學生由于身體肥胖,影響引體向上成績;有些學生的身體體重處于正常狀態,完成引體向上的次數也較少,這反映了男生的上肢力量的確有待加強和提高。

表8 引體向上(男生)測試統計表(個)
從表9 可以看出,男生平均值是15.2cm,對照男生坐位體前屈單項評分表,15.2cm 對應的分數為76 分,按照等級劃分屬于及格等級的上等水平;女生平均值是18cm,對照女生坐位體前屈單項評分表,18cm 對應的分數為78分,按照等級劃分也屬于及格等級的上等水平。

表9 坐位體前屈測試統計表
從表10 可以看出,大一到大四學生的仰臥起坐成績依次提高,可能與該項目的特點有關系,1min完成的次數不需要耗費太大的體力。另外,該項目還具有節奏性、連貫性強的特點,因此,即使大四學生發揮了自己正常水平,結果成績相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不錯的。總體上來看,處于及格等級的中等水平。

表10 仰臥起坐測試統計表(個)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新時代的大學生,物質生活也更加豐富,學生在飲食結構方面變化較為突出,消費較高,又由于身體鍛煉時間和次數較少,所以肥胖者的數量及比例逐年提高,這種狀況不僅對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在進行體育項目測試時也會有一定的不便。因此,控制體重受到學生的高度關注,主要從調整飲食結構方面著手,還可以進行經常性的體育鍛煉。近些年來,隨著一系列體育法規政策的實施,高校體育鍛煉場地設施的數量不斷增多,質量不斷提高,這一優越的體育環境為在校大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提供了良好的體育基礎條件[1]。一方面,控制飲食;另一方面,加強體育鍛煉,練就強健的體魄,大學生在進行測試時能更加從容地應對,并取得理想的體育測試成績。
加強有氧項目鍛煉對于改善心血管系統的機能和提升肺活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經常參加足球、籃球、長跑、游泳等項目,長期不間斷進行這些項目的鍛煉能有效改善大學生心血管系統的機能狀況,這種狀況的改善直接影響學生的臺階測試和800m 或1000m 跑的測試。臺階測試是一項定量負荷機能測驗,測定被測者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通過數據也能反映被測者機體的耐力。因此,為了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體質測試相關項目的成績,廣大學生應積極參與羽毛球、足球、籃球、長跑、游泳等項目。大量研究實驗表明,這些項目屬于耐力性項目,對于提高和改善心肺功能,對于劇烈運動后心率的恢復以及提高臺階測試成績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肺活量測試在整個的體質測試過程中是重點項目內容,也是體質測試中的難點問題[2]。研究表明,經常參加中長跑和游泳項目,可促使個體的肺活量達到6000mL 以上,大大改善心血管以及呼吸系統的功能。而游泳項目對于多數大學生來說花費較高,家庭經濟情況緊張的學生不利于利用該項目提高成績,而中長跑項目的練習比較方便,不僅投入少,且不需要標準的練習場地,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進行鍛煉,可以提高肺活量的測試成績。
體質測試項目坐位體前屈主要是反映人體柔韌性的測試項目。柔韌性通常是指人體在完成動作時,關節、肌肉、肌腱和韌帶等的伸展能力。柔韌素質與健康具有一定的關聯,柔韌性的提高,不僅可以提高運動技能和運動技術,還有利于發揮力量、速度等素質以及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最為重要的是可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由此可見,柔韌性對人的健康極其重要,尤其對于經常參與運動和健身的大學生來說。
坐位體前屈項目作為體質測試項目之一,它的作用就是通過測試來了解被測者的柔韌性情況。因此,為提高大學生坐位體前屈的測試成績,需加強柔韌素質的練習,而柔韌性的練習需要持之以恒,不能間斷,結合大學生的實際特點,其中廣播體操則是一種比較簡單易行、實用性較強的方法。廣播體操是一項大眾化的、群眾性的體育運動項目,是一種不需要任何器械的徒手操練習,整套動作涉及上下肢以及軀干,既有轉體,也有伸曲,還有跳躍、平衡等環節,通過這些鍛煉對矯正窄胸以及輕度的駝背也很有益處[3]。對于學習任務較重的大學生,高??梢岳谜n間操練習,不僅緩解疲勞,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等[4]。
第一,最為主要的一種是利用體育教師在上課時進行體質測試。從我國高校整體來看,多數高校僅在大學一、二年級開設體育課,這樣隨堂測試就是針對大一、大二的學生。一般情況下,完成本次課的教學內容和任務后,在體育教師組織下,體育骨干協同配合對學生進行測試,組織學生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對測試項目應注意的事項進行強調,這樣組織有序、快捷,利于提高測試效率,縮短測試時間,最終測試中,會發揮學生較好的水平。第二,把權力下放到各院系,由院系通過小型運動會的形式進行測試,既能促進系里活動的開展,也能測試出學生比較理想的成績,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等[5]。第三,利用俱樂部的形式進行測試,就是學生在每學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隨時進行測試,由測試中心組織測試并保留成績檔案。3 種形式的測試各有利弊,各學校應結合本單位特點,自由選擇。
對于高校大學生體質測試員來說,綜合素質能力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是組織協調能力,主要指把參與測試的學生高效地組織起來,并維持好測試秩序。另外,還能夠妥善處理測試過程中發生的突發事件,如測試中學生突然受傷,系與系之間、班級之間、學生之間產生糾紛等,這些問題對于測試人員來說是一種挑戰[6]。
提高測試員的組織協調能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平時要加強觀察能力和廣闊的思維能力培養,以便提高捕捉現場信息的能力;(2)平時加強與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溝通,適應不同層次大學生的交流特點,提高自身溝通的技巧,以便更好地和學生進行溝通;(3)明確測試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做到有的放矢;(4)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提高生活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生活能力和效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5)培養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心態,以便消除消極的、懶惰的生活思想,提高工作熱情,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這些能力的提高,在工作中能達到較好的工作效果,給被測對象重要的心理作用,從而提高測試效率和測試成績。
學校從各系中抽出體育骨干,成立學校測試委員會,對測試進行宏觀管理。另外,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進行宣傳,如每天下午的課外活動校園廣播,還可以利用校報及學校大學生體質測試網站對體質測試的相關事宜進行宣傳,還可以開展關于體質測試的講座,要體現測試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體質測試的好處[7-8]。還要建立個人測試信息檔案,將體質測試的成績記錄為學生的體育成績檔案,這樣有利于比較,提高學生平時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
大學生體質測試是教育部規定的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從《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無論形式和內容如何變化,都旨在強調大學生需要加強體育鍛煉。體測不僅是為了提高成績和獲得學分,最終目的是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健身意識和鍛煉習慣。大學生體質測試在很大程度上也關系到高校體育的順利發展,理應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關注,作為體育教師要認真上好體育課,加強對大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指導,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