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佳 諾樂德維麗絲
(內蒙古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大學體育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體育課程作為體育教學的基本單元,是實現體育教學計劃的重要載體,所以體育課程設置創新在體育教學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政府下發了眾多文件促進體育課程設置。2011 年,教育部下發的《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要不斷優化課程結構,加大課程創新力度。進入新時代,在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戰略背景下,加強體育課程的創新力度愈加關鍵。2018 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提出,體育課程設置是當前學校體育急需解決的問題。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和完善體育課程設置,拓寬課程領域,豐富課程內容[1-2]。
體育課程設置不是簡單的內容疊加,而是將體育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計劃、評價等進行系統合理的設置,使體育課程體系更加科學、高效、實用。內蒙古自治區有著博大精深的民族特色體育文化,包括博客、賽馬、射箭、摔跤等特色項目,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教育性和觀賞性。因此,該研究通過深入探討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的創新路徑,推進內蒙古高校學校體育工作改革與完善。
該文將內蒙古自治區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對象為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體育職業6所院校。
1.2.1 文獻資料法
針對該文的研究主題,筆者查閱并收集了相關文獻資料。主要借助中國知網、萬方等數據庫以及內蒙古師范大學和內蒙古大學圖書館,以體育課程設置、課程設置創新、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等為關鍵詞,搜索和查閱與該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
1.2.2 專家訪談法
為進一步了解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情況,該研究設置了相關問題,對所選專家和體育教師進行了訪談,見表1。

表1 訪談專家一覽表
訪談提綱如下。
(1)您認為當前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存在哪些缺陷?
(2)您認為當前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有哪些優勢?
(3)您認為當前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4)您認為當前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的價值是什么?
(5)您認為當前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創新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1.2.3 問卷調查法
該文對6所設有體育教育專業的內蒙古高等院校進行了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和教師對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滿意度和課程設置情況。問卷包括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共發放學生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80 份,有效問卷180 份;發放教師問卷24 份,回收24份,有效問卷24份,見表2。

表2 調查問卷設計一覽表
1.2.4 邏輯分析法充分運用邏輯思辨的研究方法,將文獻資料與專家訪談有機結合,通過演繹推理、分析歸納,探析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創新的情況,為促進內蒙古高校學校體育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隨著學科綜合素養的不斷深入發展,各領域學科愈發多元化。體育學科課程可分為專業學科課程和非專業學科課程,其中非專業課程是通識類課程,包括政治、歷史、英語、教育等科目。內蒙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數量如表3所示。

表3 內蒙古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數量(門)
由表3 可知,內蒙古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數目最多,其次是內蒙古大學和民族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相對較少。調查得知,內蒙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共有的專業基礎課程包括運動生理、運動解剖、運動訓練、體育史、學校體育、體育教學論、體育科研與方法、三大球(籃、足、排)、田徑、體操、羽毛球、乒乓球、體育社會學、武術等,其余是各學校開設的一些特色和優勢項目課程,如內蒙古師范大學的摔跤、射藝等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是對專業的拓展和延伸,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完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同時也能夠體現出地方特色體育文化。例如,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以及內蒙古民族大學開設的博客、布魯、內蒙古民族舞蹈課程等。
該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級量法評分標準(5=很滿意、4=滿意、3=一般、2=不滿意、1=很不滿意),理論均值為3,主要從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通識類課程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見表4。

表4 學生滿意度評分(n=180)
通過對內蒙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對課程設置的滿意度調查得知,專業必修課的滿意度均值為4.23,專業選修課的滿意度均值為3.89,非專業必修課程(通識類課程)的滿意度均值為4.06。理論上,學生的滿意度均值為3,由此可以看出,內蒙古高校學生對體育教育課程設置的滿意度為滿意。
課程目標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導向,指引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3]。施良方將課程目標劃分為行為目標、展開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但當前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目標取向較為單一,以某校開設體育教學論這門課程為例(在調查中眾多教師提出這門課程設置的缺陷),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客觀認識體育教學的本質,掌握體育教學方法與技能。然而,該課程設置的計劃都以理論授課為主,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進而造成課程目標單一,只體現了展開性目標,忽視了行為目標和表現性目標,進而導致學生缺乏實踐能力。
課程內容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各高校都進行了課程改革,由單學科向多學科方向發展,課程設置也更加多元化[4-6]。就內蒙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內容設置來看,盡管專業課程設置項目多樣,但也僅僅是內蒙古師范大學的專業課程設置內容多,而其他高校設置內容依然較少,不夠全面,從而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專業選修課程內容少,學生掌握的課外拓展知識較少,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體育課程項目較少。此外,課程設置的內容和形式模糊,致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認識也很模糊。
內蒙古地區位于我國中西部地區,地域廣闊,有著悠久的民族特色體育文化。內蒙古自治區最有特色的體育文化是那達慕運動,蘊含了競技、娛樂、歡聚等內涵,那達慕運動項目內容豐富,包括了賽馬、武術、摔跤、博客、布魯、射箭等13 項運動[7],體育氛圍濃郁,這也對內蒙古高校學校體育的發展起著助推作用。
近年來,在西北大開發以及西北特色計劃等政策的帶動下,眾多特色體育項目被挖掘,內蒙古眾多高校也引入了當地特色的民族體育項目,并將其納入學校體育課程內容,大大豐富和完善了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滿足了廣大高校師生的需求,也促進了我國民族文化的發揚與繼承。同時,各高校將當地特色體育文化與體育教學相融合,彰顯了體育課程的創新特點,如眾多高校引入那達慕騎馬射藝運動,并設置了射藝課。因此,豐富的特色體育文化、廣闊的地域和濃郁的民族文化是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的主要優勢。其次,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也給予了高度的支持,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了很大幫助。
自2002 年開始實行的《全國普通高等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為高校學校體育的發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首先,《綱要》指出,各高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合理設置課程內容,形成能夠反映本校特色、科學合理、動態開放的體育課程體系。內蒙古有著豐富的民族特色體育文化,繼承和發揚這些特色體育文化的最佳方式就是教育。內蒙古有眾多高校設有體育專業,學校將當地特色體育文化融入教學中,以課程的形式傳授給學生,能夠起到體育文化的傳承。因此,創新內蒙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能夠弘揚民族文化。
其次,《綱要》指出,大學體育課程設置類型要多元豐富,明晰選修課與必修課的功能,讓體育課程類型更加細化、分明、操作性更強。內蒙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通過設置特色的選修與必須課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斷完善學生的運動能力和綜合素養,傳承和守護了當地的體育文化。
最后,體育課程創新彰顯了人文關懷。體育不單單是一門技能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極具人文性。俗話說,“教育有法,但無定法,重在得法”,這句話深刻體現了課程設置創新的重要性;就是說教育要有方法,但沒有特定的方法,只要原因是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就可以創造方法。體育課程亦是如此,通過體育課程設置創新,用不同形式的課程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體育課程設置創新傳承了人文。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各類教學也向著綜合育人的方向發展。大學體育教育不再是單純的技能教學,課程設置創新突顯了其較高的實用性、目的性、教育性。體育課程設置創新重在發展、細化與完善。近年來,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內容和形式不斷增加,更多民族特色體育項目進入高校,豐富了體育課程,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其次,大學體育教育要求分為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最高要求3 個層級,即不同層級的教學要求有不同的難度,當前內蒙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教學要求仍然模糊,導致學生能力提升緩慢。通過創新體育課程設置,設計不同級別的課程要求,學校和院校可根據人才培養和學生的個體需求,針對性地設置課程,而學生也可以更好地結合自身能力選擇合適的課程教學。所以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創新能更好地完善課程模式。
最后,課程設置創新是網絡課程與實際課堂教學課程銜接的橋梁。眾所周知,新時代網絡數字媒體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逐漸融入社會各行各業,對人類的教學、生活等眾多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體育新課改明確要求加強智能體育教學,所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體育教學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和相關部門給予各高校大量的資金投入,開設大量課程,完善場地器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內蒙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創新不斷完善了網絡媒體課程教學,促進了內蒙古高校學校體育的發展。
豐富的課程項目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與技能,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更能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內蒙古高校體育特色項目的內容相對較少,且眾多體育項目也缺乏民族特色,這與當地的社會文化發展不相符。內蒙古的傳統體育一直受到全國民眾的廣泛關注,熱鬧的那達慕不僅彰顯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也展現了中華兒女的智慧與精神。因此,當地政府部門和學校應該給予高度重視,不斷豐富和完善體育課程項目,讓中華文化扎根在青年一代的心中,并得以繼承與發揚。
我國高校在體育課程設置上,大多遵循目標引領的基本原則,只模糊規定了教學內容的框架,對具體內容沒有明確規劃,這就造成體育教師不知道教什么,學生也不知道學什么,進而導致了教師和學生體育興趣的降低。在內蒙古高校中,這一問題引起了學校和學院的重視。因此,必須明確和細化教學內容。例如,在田徑、三大球的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設置不同時段的教育內容,從而使各時段的教學內容環環相扣,教師也能明晰教學內容,而不是為了完成教學計劃,零碎地設置課程內容。對于一些傳統體育項目,要明確和細化課程內容,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了解民族特色體育文化的精髓。
大學體育課程作為體育教學的基本單元,是實現體育教學計劃的重要載體,所以體育課程設置創新在體育教學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內蒙古高校課程設置項目中一些民族特色項目有待進一步完善和豐富,課程內容缺乏多元化。內蒙古作為傳統特色體育文化的聚集地之一,體育課程創新有很大的優勢。基于傳承與發展的價值邏輯,內蒙古高校要不斷豐富特色體育項目,明確和細化教學內容與目標,加強內蒙古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創新。該文通過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內蒙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及對策進行了研究,但研究對象相對較少,希望在之后的研究中能夠擴大研究范圍,全方位了解內蒙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