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帆



摘要:目前汽車產業需要復合型技術能產業工人,新型國家職業鑒定也正處于探索階段,通過走訪調研汽車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結合教育部和人社部對職業鑒定相關要求,借鑒職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類大賽理念,落實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加強“崗課賽證”融通,創新汽車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為職業教育汽車類人才培養提供新路徑。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needs workers in the compound technical ability industry, and the new national vocational appraisal is also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Through visit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ability needs of automobile enterprises for skilled talents,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for vocational appraisal, learn from the concept of vocational skill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and implement the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 system,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innovate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of automobil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rovide a new path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utomobile tal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關鍵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課程體系;崗課賽證;人才培養
Key words: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curriculum system;post class competition certificate;personnel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2)05-0241-03
1 ?“崗課賽證”研究現狀
2021年4月,“三教”改革和“崗課賽證”,在教育部各類文件和官方會議被多次強調,尤其是在于北京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被重點解讀,全面提升職業教育培養效果,增加學生獲得感與“三教”改革和“崗課賽證”息息相關。通過查閱中國知網相關文獻,搜索“崗課賽證”相關論文,涉及此內容的論文有117篇。主要是從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的實施層面來論證“崗課賽證”融通培養的問題,僅有1篇文章對實施“崗課賽證”融通培養的重要性及取得成效進行了剖析。在中國知網以“1+X證書”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共有中文核心期刊77篇,主要是結合理論和廣義層面研究1+X證書制度的意義、目的、內涵特征,以及將來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認可度、普及度和問題、阻礙等[1-2]。盡管一些研究者對專業崗課賽證教學改革有若干實踐和理論思考,但就1+X證書制度視域下“崗課賽證”育人模式研究較少,對人才培養體系及新變化、課程內容的組建、滿足企業需求的復合型技術技能產業工人等方面具體研究也有所欠缺,因此需要結合企業需求對相關內容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2 ?整體研究方案
結合我校汽車工程學院現有汽車類1+X證書三個制度試點(分別為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油漆調色與噴涂、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測試),根據職業教育教師、教材、教法的改革要求和崗位、課程、技能競賽、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的相關要求,分析1+X試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優化崗位技能要求優化課程體系,借鑒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類大賽理念培養高技能人才,落實1+X證書制度,加強課證融通,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探索汽車類人才培養新路徑。重點圍繞汽車類1+X證書制度試點,校、企、商(經銷商聯盟)、行(評價組織)四方協同探索與實踐“崗課賽證”校企合作開展研究。共同研究包含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汽車裝配與試驗技術專業職業等級證書試點考核實施標準,創新實踐“多元共育、分層培養、任務驅動、課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新模式,開發“課證融通、教培一體”的崗群化、模塊化、能力遞進課程體系,提升人才培養水平、開展對外培訓服務。如圖1所示。
3 ?比亞迪汽車校企合作
2018年,我校與比亞迪售后服務體系部共同開展“精誠英才”合作項目,2020年與比亞迪制造廠共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培養制造領域技術技能人才。根據國家對職業教育“崗課賽證”的要求,結合比亞迪汽車技術發展,創新了校企雙元育人,按照不同崗位需求,以新能源汽車技術任務驅動,課程和證書融合的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依托比亞迪汽車技術中心優化了訂單班的課程體系,并修訂了比亞迪汽車維修方向和生產方向課程標準。
3.1 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聯合比亞迪汽車,提出“雙元共育、分類培養、任務驅動、課證融通”的汽車類專業群“崗課賽證”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新模式,通過實踐探索有效實施路徑,根據1+X考核站反饋的考核結果完善培養細節。
依托學院“比亞迪汽車產業學院”、“比亞迪精誠英才”售后項目等校企合作項目,與新能源汽車測試與裝調1+X評價組織對接,聯合開展職業等級證書試點工作,創新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并全面結合職業鑒定相關標準,實施書證融通新路徑,以專業群建設為契機,對專業與職業能力動態調整,構建“崗課賽證”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3-4]。如圖2所示。
3.2 優化校企合作課程體系
實施比亞迪訂單班課程體系迭代升級計劃,突出職業能力培養,打造“課證融通、教培一體”的模塊化、職群化專業課程體系,通過分年級、分專業實踐研究“融入式”、“接口式”課程體系對1+X證書通過率的提升作用,并進行診斷與改進。
適應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和汽車裝配與試驗技術專業(機電、噴涂方向)的發展,與比亞迪深度融合,構建突出職業能力培養,“拓展+核心+基礎”動態迭代的模塊化、職群化課程體系。創新專業課程開發路徑,依托比亞迪汽車技術中心共同制定職業崗位標準,對標1+X標準,校企合作開發內容動態更新的發動機電控、汽車電器、自動變速器等技術前瞻課程,打造“課證融通、教培一體”的專業課程體系。
不同專業,課證融通的體系有不同類型,我校汽車專業群課證融通課程體系主要有兩類:一是融入式,適用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對企業進行走訪調研,將企業的需求歸納總結,與X要求的考點融合,全部納入本專業課程體系,X證書所涉及的知識要點、技能、素質要求均與日常教學銜接,做到X證書與專業相融入。二是接口式,適用于汽車裝配與試驗技術專業:X證書所涉及的知識要點、技能、素質要求在日常教學中大部分都有所涉及,且課程中包含了X證書主要的考核點,但考核時需要根據設備、環境要求進行強化訓練,當學生完全掌握了X證書理論和技能要求時方能進行考核。
課程體系包括基礎認知共享模塊課程、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復合型/工匠型工作崗位專長定向模塊課程以及頂崗實習四個層次,同時在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專長定向模塊課程中落實1+X證書教育要求。復合型/工匠型專長定向模塊課程模塊中,復合型模塊課程分為智能網聯功能調試、后市場經營銷售、整車制造與測試三個子模塊,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選擇其中二至三個子模塊課程進行專業群學生綜合素質拓展培養;工匠型模塊課程主要以現代學徒制試點的校企合作項目課程為主,培養學生掌握對應企業的核心技術、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等,使學生具備的職業技能與企業崗位需求契合。課程體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軍工文化、工匠精神和勞動意識等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推進三全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如圖3所示。
3.3 修訂校企合作課程標準
實施比亞迪汽車維修方向和生產方向課程標準修訂計劃,校企深度合作,基于工作崗位,融入大賽理念,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等制定基礎課程互選機制,根據各個專業的核心要求,分設不同重點課程,在拓展和延伸領域,允許跨專業選擇,增加學生職業能力廣度。研究1+X證書制度試點課程改革對“崗課賽證”校企合作的促進作用,并進行優化改進。
與比亞迪生產及維修標準深入對接,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依據專業教學標準,授課過程中所使用的項目均來自于企業標準操作任務和實際生產需求,并融入了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理念,使汽車專業課核心知識點與教育部、人社部對職業技能的標準相契合。課程均采用模塊化設計,包含定位、培養目標、項目情景、考核測評方式、素材資源等五大核心要點,項目模塊大小為8-24課時。
在模塊化設計的基礎上,把汽車產業鏈的技能要求提煉成專業課程,把技能大賽考核要求和職業等級證書考核要求總結歸納為復合和創新課程,在實際授課環節中融入競賽理念和技能考核標準,推行學分銀行制度,使學生在通過職業等級證書考核的同時,獲得相應課程的置換學分,使課程和證書考核全面銜接,從而促進“崗課賽證”校企合作。
4 ?實施三教改革
在校企合作項目中實施“三教改革”計劃,建設結構化教師團隊、開發課證融通新型活頁式教材、改進多元化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能力導向,探索結構化教師團隊、課證融通新型活頁式教材、多元化教學模式與“崗課賽證”的有機結合。
結合當下汽車專業多學科融合,實踐技能要點多,知識體系涉及面廣的特點,建設“教育、專業、實踐、研究”“四力綜合型”教師團隊,不僅將專業課教師打造成雙師能力型講師,還需要對教師進修企業培訓師資認證,使教師可以對企業員工、下崗職工等進行培訓,全面服務產業升級,并為企業進行橫向技術服務,并能滿足1+X認證需求,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認證培訓。
在教學模式和課堂改革層面,通過引入來源于企業的真實任務,學生完成企業標準工單,以工作的實際問題為邏輯起點,完成生產任務為邏輯終點,構筑新型教學模式。在混合動力汽車故障診斷、新能源汽車電池與電機等技術類課程中主要探索實施車間式、小組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在汽車銷售實務和汽車市場營銷策劃等服務類課程中主要探索實施情境式、案例式課堂教學模式,在汽車制造工藝基礎等基礎類課程中主要探索“專業課堂+生產現場”聯動授課。在授課過程中,學生是主角,教師作為問題的解決者,通過強化學生團隊意識、創新意識,借助大學生慕課、信息化授課等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獲得感。實施即時評價、成果發布、小組互評等多種評價手段的評價機制改革。同時校企共建精品在線開放課,發揮校企教學資源共享庫功能,面向學校、企業、社會進行線上+線下的組合學習模式。
5 ?結論
“多元共育、分層培養、任務驅動、課證融通”的專業群“崗課賽證”校企合作培養新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開展汽車類專業群基礎認知共享模塊課程、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復合型/工匠型工作崗位專長定向模塊課程以及頂崗實習四個層次課程改革,研究1+X證書制度試點課程改革對“崗課賽證”的促進作用。實施“三教改革”,探索結構化教師團隊、課證融通新型活頁式教材、多元化教學模式與“崗課賽證”校企合作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孫善學.對1+X證書制度的幾點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7).
[2]唐以志.1+X證書制度:新時代職業教育制度設計的創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6).
[3]劉力,申寧寧,姚軍,格朝卿.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汽車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5).
[4]卞建鴻.建設品牌專業群 培養國際視野汽車專業人才[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