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曉熙(特邀撰稿人) 肇暉(本刊記者)
2003年1月16日,在國有企業混改歷程中具有特殊意義——這一天,國藥集團、復星集團在上海共同投資組建“國藥集團醫藥控股有限公司”(國藥控股前身),先行“試水”混合所有制改革,邁入大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階段。
物換星移,光陰荏苒。時至今日,國藥集團國藥控股已經成長為中國藥品、醫療器械、醫療保健產品的龍頭分銷商和零售商,以及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位居2022年《財富》中國500強第24 位、中國品牌價值500 強醫藥行業第一位。
21世紀初,歷經多年改革開放,計劃經濟被打破,市場經濟得到充分發展,中國醫藥流通業競爭日趨激烈,大批民營資本紛紛涌入,小型藥品分銷公司遍地開花。同時,隨著2001 年12 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醫藥流通行業迎來對外擴大開放的歷史性機遇。
作為傳統的國有企業,國藥集團此時充分認識到,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以轉換經營機制為重點的企業改革將是企業新一輪發展的前瞻選擇——這一決策恰好與具有機制活力和資金優勢但急需嫁接優質資源和行業平臺的復星集團高度吻合。
2003 年1月16日,國藥集團、復星集團共同投資正式組建“國藥集團醫藥控股有限公司”,以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傳統優勢和民營經濟的活力,實現雙方“資本、管理、市場”的深度融合,在新形勢下謀求企業的健康發展。
“通過混改,我們在企業運營機制上進行了大膽探索和研究。首先是決策機制,董事會由兩集團成員共同組成,使其在戰略視野上得到了極大拓展;其次是激勵機制,薪酬與業績掛鉤,勞動人事的用工制度由原有的單位人轉變為市場的聘用制,大大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國藥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于清明說。
奮輯者先,引領行業資源整合。國藥控股成立后,以打造網絡最全、規模最大、效益最優的中國醫藥流通行業龍頭為戰略目標,聚焦主業規劃“作戰圖”,明確了集聚行業要素,圍繞醫藥流通主業做強做大,補短板、強弱項,完善產業布局,優化醫藥供應鏈,快速打造有利于主業發展的生態圈的戰略路徑,讓改革真正發生了“化學反應”。
2004年,國藥控股收購深圳一致藥業,市場覆蓋面從廣東擴大到廣西、福建、湖南等區域。此后,又一鼓作氣接連收購湖北、山西、江蘇、浙江、河南等地區的多家藥品分銷和零售代表企業。同年,還相繼承接國藥集團化學試劑經營業務,成立了國大藥房和國藥物流。
2006 年,國藥控股又以上海、廣州、天津、沈陽、北京原五大醫藥采購一級站為支點,迅速布局覆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圈的全國藥品分銷網絡。當年營業收入達到 238 億元,市場份額從創立之初的4%擴大到10%,實現了經營業績由改革前的躊躇不前到盈利連創新高的“華麗轉身”,初步確立中國醫藥分銷領域龍頭地位。
為持續快速發展,2008年10月,國藥控股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9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上市當日,以每股16港元招股定價,收盤報收于18.52 港元,漲幅15.8%,以國有企業在香港上市的最高估值、超額570 多倍的認購價格募集到百億港元。
對于國藥控股而言,如果說2003—2009 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水期,那么2010年起則是縱深推進、全面落地的新階段。通過IPO及后續4次在二級市場增發,國藥控股吸引資金約214億元,為持續布局分銷零售網絡、搶占優勢競爭地位提供了資金支持。與此同時,通過對大型投資并購項目的引導和推動,不斷實現全球優質資源的引入和配置。
截至2021年10月末,國藥控股全級次控股企業1 170余家,合作股東方1 085個,另有參股企業105家,營業收入從成立前2002年的不足70億元、利潤不足2 000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5 210億元、凈利潤超130億元,藥品分銷網絡覆蓋居全國首位,醫療器械業務收入超過1 000億元,零售門店突破了1萬家。
“總體而言,每一個重要發展節點都與引進行業領先的戰略合作伙伴密切相關。”于清明表示,國藥控股的發展歷程,實際上也是公司不斷深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借助資本市場不斷融入優質資源,進而完善網絡與業態布局,確立行業領先地位的過程。
國之重器,使命必達。國藥集團始終積極踐行醫藥央企的責任與使命,全力護佑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和生命健康。
作為集團核心企業,國藥控股的專業醫藥物流“點強網通”,藥品分銷零售“星羅棋布”,核心業務橫跨藥品分銷、器械分銷、零售服務、物流服務四大板塊,形成藥品分銷、零售診療、醫療器械、物流冷鏈、醫療機構綜合服務、化學試劑、醫藥電商、金融服務、健康管理等多元業態協同發展的一體化產業生態鏈,為全國約60萬家醫院、零售藥店、基層醫療機構等終端客戶提供醫藥供應鏈服務。
醫藥流通業態中,零售是與百姓生活最為密切的窗口。國藥控股旗下的社會化藥房和專業化藥房超過1萬家。分布于大街小巷的國大藥房在滿足百姓購藥用藥需要和藥品穩價保供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去年5月12日,國藥控股國大藥房龍華東路店開業,這是首家集健康、美麗、專業、便捷、智慧于一體的一站式購物新零售概念店。無論是商品品類還是消費體驗,新概念藥店均令人耳目一新:引入健康品、藥妝、功能性日用品以及個性化健康監測評估、遠程咨詢等服務,全店經營品種規格超過5 200種,還有羅森便利店、營養研究、藥妝等多業態的品牌店鋪和健康管理室。門店內還有24小時自助售藥機、電子購物屏、AI智能檢測系統,以及多種新特藥、進口藥、腫瘤藥、肝病藥和心腦血管藥等銷售,實現了24小時無人值守購藥功能。同時,國藥控股旗下的專業化藥房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為廣大患者提供重癥慢病管理、康復管理、互聯網醫院處方流轉、健康管理、保險經紀等專業服務,初步形成“醫、藥、患、險”相互融合的商業模式,全力支持國家建設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讓更多國內患者盡快用上新藥、好藥,國藥控股依托上海、北京、廣州、成都等國內多個進口口岸的政策優勢,加強與海關、藥監等政府部門溝通協調,著力打造進口總經銷、進口代理、多口岸聯動等多種藥械進口模式,進口能力、工作效率在業內有口皆碑,創下了藥品從進口落地、清關、藥檢到銷售僅8個工作日的進口藥品上市紀錄。
另外,為滿足國內不同患者群體的治療需求,特別是小眾和罕見病患者的用藥需求,國藥控股近3年引進了12個進口新藥、罕見病藥品種,通過高效完善的供應鏈服務,有效保障了罕見病患者用藥的可及性,使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救治。
與此同時,國藥控股還與百濟神州、信達、君實、再鼎、和記黃埔、復宏漢霖、云頂新耀、基石、騰盛博藥等國內創新藥企建立了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提供“以患者為中心,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以加速本土創新藥企業商業化布局,讓更多優質的創新藥更快更好地惠及患者。
國藥控股強大的專業物流體系,是保證藥械配送高效及時的關鍵基礎。截至目前,國藥控股在全國構建的樞紐中心、省級中心、地市級中心、零售中心和器械中心有600余家,遙遙領先于全國醫藥流通企業,“點強網通”的優勢持續凸顯。
“十四五”期間,創新驅動力是國藥控股著力強化的戰略方向。當前,國藥控股正在不斷聚集創新動能。去年,公司成功上市了無水乙醇等新藥,并在器械工業板塊與青島海泰新光建立了合資企業,將共同拓展中高端微創診療器械,力爭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2022年,全球疫情出現反彈,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作為中央醫藥物資儲備單位,國藥控股充分發揮“點強網通”“一盤棋”跨省聯動等資源優勢,全力以赴保障地方抗疫、醫院運轉、居民用藥、方艙急需等各方需求,累計為各地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供應防疫物資16億件(物流件數),再次踐行了醫藥央企的責任擔當。
在大上海疫情保衛戰中,國藥控股圍繞“保醫療機構正常運轉、保防疫物資供應、保人民群眾就醫用藥”三大重點任務,不講條件、不計代價貢獻央企力量。在上海防控物資最吃緊的關鍵時期,國藥控股及時調集全國藥械供應鏈,補足防疫物資缺口,被上海市納入疫情防控醫用物資重點保供單位,先后為上海各區、方艙醫院、社區一線及企事業單位等提供超過3.5億件防疫物資。
彼時,大量小區封閉管控,在不能面對面就醫的情況下,國藥控股為解決百姓用藥急需,迅速組建了近百人的“送藥小分隊”。這些志愿者與全市16個區240多個街鎮搭建起溝通聯絡網,確保互聯網醫院藥品“最后一公里”及時送達,并充分發揮“批零一體”網絡優勢,探索推出以國大藥房為前置倉和服務點的“國藥驛站”配送模式,努力解決“最后一百米”的配送難題。
疫苗作為特殊產品,如何讓百姓安心、放心接種,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一份責任擔當。作為上海疾控系統的疫苗倉儲配送服務商,國藥控股上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控股生物公司”)保障著數百家接種單位的用苗安全,成功打造了深具行業影響力的疫苗管理“上海模式”。
早在2012年,國藥控股生物公司就針對醫藥冷鏈物流存在的風險問題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建立了目前上海最高水準的冷鏈倉庫,完善了疫苗倉儲運輸的冷鏈配置,并開發出冷鏈“全溯”系統,向全市提供疫苗信息化冷鏈物流服務。
每一支疫苗都被賦予了一張“身份證”——追溯碼,可實時顯示訂單、冷鏈、物流、質量等信息。“全溯”管理平臺上閃動的幾千個綠點,每一個代表位于倉庫、冷藏車、保溫箱等冷鏈節點上的溫度傳感器狀態,一旦超溫立即自動報警,所有疫苗運輸車輛都能得到全流程跟蹤追溯,有力保障了“針尖上的安全”。
“經過20年的發展,國藥控股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面臨著更深層次的變革。國家對醫改的高度重視與強力推動,以及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對醫藥流通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于清明表示。
行而不輟,萬里可期。“十四五”期間,國藥控股將緊緊圍繞國藥集團“四梁八柱、百強萬億”總體戰略,對標世界一流,按照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進一步做大做優“點強網通”的全國布局,做精、做細醫療器械、藥品零售、化學試劑、大健康產品等細分領域,持續強化科技驅動和行業引領作用。
面向2023年,國藥控股即將迎來在滬成立20周年的重要時刻。新征程上,國藥控股將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從“一粒藥片”“一次配送”“一項創新”做起,實現更多從“1”到“N”的轉變,為健康中國、健康上海貢獻更大的國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