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包裹立法技術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修法中的應用探討

2022-03-01 22:41:43曹瀚予
人大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法律

曹瀚予

在法制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是預防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應有之義。對此,有學者提出可以采用“打包修法”的方式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傳染病防治法》等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案進行一攬子修改[1],倡導同時將幾部法律的修改放在同一個修法過程中完成。所謂“一攬子修改”和“打包修改”的修法技術或模式被我國立法學者稱為“包裹式立法”。隨著我國法律體系的全面建成,立法也由大規模立法轉向了精細化修法階段,包裹式立法作為2015年《立法法》修改時新增的立法技術,可以為特定情況下的修法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對包裹立法技術在國內外立法活動中的運用的考察,分析其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緊急修法中的優勢,探討這一立法技術在類似立法過程中的適用問題。

一、逐一立法模式與突發事件立法需求的矛盾

在19世紀之前,各國處于大規模立法時期,修法活動并不常見,因此其對法律發展的影響極為有限[2]。但進入20世紀以后,現代社會發展節奏不斷加快,人類社會活動節奏呈現高速倍增化趨勢,伴隨而來的是日益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社會管理和民眾需求,此時各國法律體系已初步形成,但囿于國家立法的普適性、穩定性和滯后性,應對不足或失靈的情況時有發生,修法活動開始受到立法者的重視。“所有制度的優勢都會隨著受眾數量和復雜性的不斷增加而在能力上逐漸趨于失靈,基于人口少、復雜度低的簡單社會中得到的解決方案,來解決那些人口多、復雜度高的大型社會中的難題,往往是行不通的。”[3]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復雜、多元的社會關系下,社會治理面臨著極大挑戰,日益增多的突發公共安全或衛生事件暴露出許多常態下隱藏很深或不被關注、但因非常態事件引發的問題,給相關法律的規制能力帶來極大挑戰,原本行之有效的規范措施在此背景下逐漸顯現捉襟見肘之勢,治理效能大大降低,此時就需要對不合時宜的規則加以修正以應對突發事件。雖然此次疫情的爆發是極為罕見的,但類似的突發事件卻屢見不鮮,SARS事件、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甲型H1N1流感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時有發生。類似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呈現出突發性、公共性、危害嚴重性、不確定性、緊迫性等諸多特性,性質的獨特性決定了應對工作的特殊性,尤其對修法活動提出了特殊要求,涉及的相關法律往往出現數量多、內容相似、聯系緊密的情形,常規的逐一立法模式往往難以滿足此類事件修法的需求。

法律公布實施后,由于各方面情況發生了變化,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已不適應發生變化的情況,這時法律需要經過修改以適應新的情況[4]。按照《立法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 ,法律修改作為立法完善手段,是對已經頒布實施的法律進行部分內容的改變,是重要的立法活動,程序與制定法律相同,同樣適用立法的有關規定,包括“提案—審議—表決通過—公布”四個環節。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的法律修改都是采用如此的常規立法模式,即逐一逐件修改的模式,這種模式在不同環節有以下幾個特點:(1)提案階段,一個立法議案只涉及一部法律的制定或修改,即有權的提案主體提出“關于修改xx法的建議”,如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2018年1月26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依照法定程序提出憲法修正案議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這一提出議案中涉及的法律修改是作為一個獨立議案提起的,審議和表決的過程采用較為典型的常規立法模式。(2)審議階段,立法主體只針對一個議案進行審議,即使其他法律中也有相關條款需要同時作出修改,但除該提出議案中涉及的法律以外,不涉及其他法律。如為了貫徹2003年通過的《行政許可法》,第十屆全國人大委員會在2004年8月28日一次性對《漁業法》《票據法》等9部法律中的相應條款進行了修改,盡管這9部法律的修改被納入了同一個議案,但實際上在審議和表決階段最終也都是逐條進行的,有些還被納入了當屆全國人大的立法規劃之中[5]。(3)表決階段,立法主體只針對一部法律的修改進行表決,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修改地方組織法時,雖然同時決定對《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進行修改,但最終仍采取了分別修改的方式[6]。(4)公布階段,修改后的法律名稱保持不變,仍是以獨立法律的名稱進行公布。

在時間充足、情況不甚緊急的情況下,逐一立法模式對多個法律法規修改案逐件審議、表決,自然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所修之法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往往關系到整個社會和公民的安危,需要采取特別措施來有效應對和處理,否則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造成的損失會越來越大,對時間的把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應對措施的有效性,加之此類事件往往涉及多部法律修改且修改內容具有緊密聯系性或相似性,此時常規的逐一立法模式就因其逐件修法程序的復雜而略顯拖沓,往往難以滿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工作的修法需求。一是逐一修法模式一次只對一部法律進行修改,在涉及多部法律修改時,總修改時間會因議程的重復而大幅延長,立法成本也會隨之增加,很難實現效益最大化。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往往急需對現有法律更新以應對新情況,沒有充足的時間對多個法律單獨修改。二是常規的逐一修法模式在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面對多部法律中相似或緊密聯系的內容急需修改的情況,難以及時保證法律內容上的統一性和同步性。我國各種現行法律在整體上是彼此協調、內在統一、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也正是完整協調的法律體系會使得法律修改“牽一發而動全身”,一件法律的修改往往涉及其他法律的調整。此時逐一立法模式難以滿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法律修改提出的緊迫性要求。

立法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第一道制度動力和防線,在事件爆發時需要在短時間內對相關法律法規加以完善,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公共衛生法律體系,特別是補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法律供給側不能有效保障的短板和弱項。以《野生動物保護法》為例,就存在野生動物法律概念名錄過窄、禁食規定有局限、監管防控不嚴等結構性問題[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變,其應對措施在變,立法的模式和理念也應隨之改變,二者的交融或吻合意味著公共衛生事件乃至所有突發事件法治的完善。

二、國內外包裹立法技術的實踐與思考

(一)作為立法技術的包裹式立法

2015年《立法法》的修改除賦予了設區的市以立法權外,還新增了兩個重要的法律制定或修改技術,即第四十一條的“重要條款單獨表決”和第四十三條的“多部法律涉及同類事項的個別條款合并表決”,后者便是與常規的逐一立法模式相對的“包裹式立法”模式。這一模式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舶來品,起源于德國,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稱呼和概念不盡相同。在德國、奧地利及瑞士等國家議會內規之議事規則(Geschaeftsordnung)中,并未對此種立法技術規定一個專門的用語,但立法機關在立、修法時,會將數個法律中的條文,像包裹(Paket)一樣加以處理,因此逐漸稱之為“包裹立法”(gesetzespaket)[8]。在瑞士則有時用使用“包裹(packet)”,有時用“立法包裹(Gesetzgebungspakete)”來描述[9]。還有一些德國立法學者稱其為“大衣立法”(Mantelgesetz),這是形容此種立法技術是把立法之各個法律規定,像“大衣”(Mantel)一樣“蓋住”,這一說法是德國稅法權威貝克教授(Enno Becker)在1919年起草德國稅法通則后,在稅法通則注釋書中提出的:“以往缺乏一部大衣立法來減輕立法的負擔,以其或多或少包含共同的規定,能夠平衡矛盾,填補漏洞及提供某些規范性之規定及行之程序”[10],自此“大衣立法”逐漸見于德國學界。此外,還有一種名稱叫“公車式立法”(Omnibusgesetz/Omnibusbill),這種稱呼更廣泛應用于美國立法學界,形容這種立法方式像公共汽車一樣,開著大門讓各式各樣的乘客上車,將各個不同的法律一起修正。但是這種立法模式是否可以將性質不同的法律條文一并修正?德國立法學界是采否定說,亦即一次“公車式立法”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有關包裹立法的說法雖未見諸我國的法律規范,但其作為一個隱喻式的立法術語,在立法研究和數次立法實踐中也偶有涉及,我國學者對包裹立法的解釋是:為了達到一個整體的立法目的,在一個法律性文件中對散布在多部法律內的有關規定,一次性地作出“打包”修改[11]。

(二)國內外包裹立法技術的實踐考察

在國外立法實踐中,包裹立法技術早已被大量廣泛地應用,無論是在以英國、美國為代表的英美法系,還是以德國、瑞士為代表的大陸法系,都被立法機關運用已久。歐美國家實施現代意義上的議會政治最久者有二百余年,少者亦有過百年,立法中采用包裹立法技術似乎也和制定法律的歷史同樣長久。盡管多個國家都在運用包裹立法技術,但運用的最多乃至成為常態的當屬作為起源地的德國。德國在1896年頒布的德國民法施行法(Einführungsgesetz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e)屬于最為典型、具體的包裹立法模式,其中修改了17部與民法相抵觸的聯邦法律,共73個條文,還廢止了1部法律。

美國和日本也在很早就將包裹立法技術應用到了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中。美國在1980年國會通過《公車預算協調法》(Omnibus Budget Reconciliation legislation)至1994年十五年間,一直采用包裹立法技術進行立法修法活動[12]。例如1988年制定的《綜合貿易暨競爭力法》中修改了《購買美國貨法》《貿易法》《國防生產法》《關稅法》以及《國外貪污行為法》。雖然在日本的立法政策學、立法學等有關著作中,沒有明確提出包裹立法模式,但從日本立法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此種立法技術已被普遍應用。例如日本在1988年制定的《稅制改革法》中就同時對《地方稅法》《消費稅法》《地方交付稅法》《所得稅法》以及《消費讓與稅法》進行了相關調整[13]。

回顧新中國的立法史,在我國的立法活動中也曾多次進行過包裹式立法模式的嘗試。200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曾試圖采用“打包修法”方式對與《行政許可法》規定相抵觸的《公司法》等9部法律中的相關規定予以修正,在一個議案中提出修改9部法律,但最后采用的仍是常規的逐一立法模式,分別審議,發布了9個主席令。這次立法活動可以算作我國對“包裹式立法技術”的首次嘗試, 但最終由于審議的逐一性,并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包裹立法。我國真正首次采用包裹立法技術進行立法活動是2009年8月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中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該決定共修改了59件法律法規中的141條規定,這是新中國立法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大一次包裹立法。第二次采用包裹立法技術是在2013年6月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關于修改〈文物保護法〉等十二部法律的決定》,國家最高立法機關一攬子審議修改了包括《文物保護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傳染病防治法》在內的12部法律。再如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修改〈海洋環境保護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對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和11項行政審批項目的下放作了取消決定[14]。除了幾次大型包裹立法活動外,還存在數次范圍較小的包裹立法實踐。當然,這種打包修改的立法技術不僅在對法律的修改中使用,也較多運用于國務院對行政法規的修改之中,例如2016年國務院對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價格改革和實施普遍性降費措施涉及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一次性修改了66部行政法規中的部分條款。

(三)包裹立法技術的適用領域及特征

通過對國內外包裹立法實踐的梳理,可以發現包裹立法模式呈現出三個鮮明特點:

一是適用領域比較集中。包裹立法作為一項立法技術或模式,只要有立法目的和立法政策的需求,都可以采用包裹式立法。結合國內外立法實踐和學者的研究,可以歸納出四個經常采用包裹立法技術的領域,分別是:(1)預算領域立法,預算相關法案是許多國家最常使用包裹立法的領域,由于預算相關立法往往會涉及社會福利支付、公共稅率、公務員薪資,因此德國、奧地利等國的預算類立法會將涉及的法律一并修正,此種法案多取名《預算結構法》等,以此保障預算的有效實行。例如德國1975年通過的預算結構法修正案,涉及修正法律38部、廢止法律1部及制定法律3部。奧地利在1996年的《結構調適法》一并修改相關法律多至98個。(2)財稅領域立法,這一領域更是各國立法機關運用包裹立法技術的熱門領域之一,由于財稅法律必須十分嚴密、彈性地隨國家經濟、貿易、國民收入等情形而做調整,因此涉及的法律數量較多,立法機關大多會采用包裹立法技術進行修法。以英國在1996年通過的財政法案為例,一共同時修正了數十個法律;還有德國在1996年的稅法修正案也同時修正了38個法律。(3)國際關系領域立法,目前各國都在朝著經濟全球化、自由化的方向努力,許多國家會為了加入某個國際組織必須對國內很多法律進行修改,這時立法機關往往就會采用包裹立法技術進行修法。如瑞士在1994年為加入世貿組織通過的瑞士法就同時修正了16部法律[15]。(4)突發公共事件下的修法活動亦是最適合采用包裹立法技術的領域,因為當國家面臨突發公共事件時,基于緊迫性的屬性,需要及時調整相關法律,采用包裹立法可以節省立法時間并且可以整體性解決相關法律問題。

二是采用包裹立法技術的修法活動并不局限于某一具體法律部門,無論所涉及的法律屬于刑法、民商法還是行政法,亦不論是程序法還是實體法,都可以采用包裹立法模式。例如,德國1994年通過的《法務官法及其他法律修正法》中,涉及的就有《法院組織法》《法官法》《總執行法》《稅法》等各個分屬不同法律部門、不同性質的法律修改,從我國2009年至2013年包裹立法的實踐中也可以發現,法律修改涵蓋了七大法律部門。

三是包裹立法形式多樣,既有通過條文的方式修改的,也有以附則的形式修改的,甚至還會采用“一覽表”的形式(如德國1995年三次大型包裹立法都以“修改一覽表”的方式呈現)。

從我國數次采用包裹立法技術進行修法活動的實踐來看,通過這種“打包”“一攬子”的修法模式,較好地解決了“現行法律中明顯不一致、不適應”等“硬傷”問題,而諸如“沒有制定配套法規”“行政處罰規定過于原則”等“操作性不強”的問題,則需另行處理,不應放入“包裹”之中。我國通過借鑒國外包裹立法模式進行了幾次包裹立法技術運用的嘗試,總結出了“中國經驗”。有些國家所用的“包裹立法”,通常只限于一個領域,比如民法、稅法,但我國這幾次修法實踐幾乎將所有部門的法律涵蓋其中,這在立法理論上是一個突破[16]。除涉及法律部門并不限于某一領域外,采用包裹立法技術的修法活動涉及的法律法規條文內容或涉及的法律關系相對比較簡單,可以進行打包修改。以2020年市場監管總局打包修改的30部規章為例,修改的內容大多是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修改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刪去建議性條款”等[17],并不會引起權利義務關系發生重大變化。

總之,包裹立法技術往往適用于有著同一個立法目的、可以涉及多個部門或性質的法律法規,所要修改的條款或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換言之,只要立法目的相同并且在同一層級(即立法主體相同),即使法律類型或法律部門不同,也可以放入同一包裹采用包裹立法技術進行制定、修改或廢止。

三、包裹立法技術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立法中的優勢

既然包裹立法技術在世界多個國家立法活動中廣泛適用,其可行性也在我國多次修法活動中得到了驗證,這種模式與常規的逐一立法模式相比,也有其獨特優勢,本文嘗試以此次疫情防控為例,找尋包裹立法技術在此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修法中的優勢所在。

(一)維護法律體系協調,保證立法統一

我國作為一個統一的超大型國家,法制統一是維護國家統一、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立法統一是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央集權的國家,立法者必須使所立之法具有一致性”[18]。在當下中國,“全國一盤棋”“法制統一”“舉國體制”這些用語十分流行,這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和優越性。在國家法治觀下,推行自上而下的法治發展道路,既可以保證中央政府的權威和治理效率,確保在同一法律體系下對國家進行有效管理和整合;又可以維護法制統一,在全國范圍形成統一的中央立法體制,以確保上下政令統一,形成強大的規模效應;還可以培養公民、社會對國家法治的信任感,從而增強對國家的整體認同感和忠誠度,以達到增強國家管理的聚合度,鞏固國家統治的目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往往復雜多變,涉及的社會關系也錯綜復雜,因此以社會關系為調整對象的法律法規也變得復雜。但是由于法律之間的關聯性和整體性,法律援引情形較為普遍,同一個法律概念經常會出現在不同法律規定中,這就使得法律修改往往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對一個法律條文的修改可能會導致多部法律內容發生變動。例如在此次疫情治理過程中,已有專家學者呼吁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中“野生動物”的概念和名錄進行更新重制,而一旦對“野生動物”進行修改,如果《傳染病防治法》未作相應調整,就可能會出現法律不一致或沖突的現象。在各類領域法律修改活動中,這種法律沖突的客觀狀況時有發生,如不能進行統一修改,不僅會破壞法制的統一性,也會影響法律的可執行性和實施效果。將涉及相關內容的幾部法律放在一起審議討論,進行修改,可以幫助維護法律體系的協調性,保證立法統一。

此外,包裹立法技術可以一次性討論多部法律,修法工作如果能同步完成,可以有效避免發生前后矛盾或遺漏現象,亦可以避免立法適用的時間差和適用上的分歧,從而保持相關法律的彼此協調,這對突發事件的應對有極大幫助。如果以逐一立法模式對相關法律進行逐一審議、表決,則必須等相關法律均完成修改后一起公布實施,才能使法律同步生效,而這可能會使立法效果大打折扣。

(二)提高立法效率,實現規模效益最大化

規模效益和立法效率是包裹立法技術應用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修法時最大的優點,這一立法技術被各國廣泛采納應用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節省時間”“可以在立法程序保持不變更的原則下節省大量立法時間和立法成本,從而提高立法效率”[19]。常規的逐一立法模式是一個法案處理一個法律,從前期的修法動議,到中期的立法審議、表決,再到后期的法律公布和立法后評估,這每一個立法階段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后,面對各種緊急情況的出現,許多公共衛生防控工作都急切需要對法律法規進行調整和完善,包裹立法技術在一個立法過程中可以同時處理多個法律案,這種“打包”審議表決方式,花費的時間必然會遠遠少于數個小型法案花費的時間,特別是涉及的多部法律在橫向關系上有共同規范問題,一次集中“打包”處理無疑會大大節省立法成本,實現立法活動規模效益的最大化。

(三)保證立法質量,避免立法疏忽

立法質量是一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問題,是一國法治狀況的重要標尺,直接代表了國家法律制度的發展水平,“從立法質量可以一窺一個國家立法乃至法律文明之全貌”[20],而立法技術是直接影響立法質量的因素之一。在我國的《十一五規劃綱要》和《立法法》中都提出了“科學立法”的要求 。科學立法是評判一個國家法律體系是否完善的重要價值標準,體現在立法活動的多個方面,其中就包含了立法技術的科學性。包裹立法技術是一項被世界各國驗證且在我國立法實踐中卓有成效的科學立法技術。包裹立法所修之法是將基于同一立法(修法)目的下的法律條文一并加以修正,將所有相關的法律同時進行審議,此舉可使立法者從整體的角度出發一窺全貌,將法案所涉及的法律當作一個“規范的整體”來看待,便于其作出全局性的考量。按照常規的逐一模式,對法律法規進行單獨修改、逐件審視,雖然也可以保障立法質量,但有時會因立法視角的局限性,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窘境。包裹式立法技術的運用,實際上也是告誡立法者(起草者和審議者)在起草、審議一部法律案時,要將其納入整個法律體系,對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全盤思考,對該領域的相關法律進行一次徹底的檢查與審視。

四、包裹立法技術在公共衛生立法領域的可行途徑

在我國現有立法實踐中,尚未有以公共衛生領域法律制定、修改或廢止為直接目的而采取包裹式技術的事例,均是基于憲法或其他法律某些條款修改后,對相關法律法規作出相應修改的活動。例如200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中,涉及了對《衛生檢疫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紅十字會法》的修改;2013年6月《關于修改〈文物保護法〉等十二部法律的決定》對《傳染病防治法》進行了修改;2013年12月《關于修改〈海洋環境保護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對《藥品管理法》進行了修改。目前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相關的法律,如《野生動物保護法》《傳染病防治法》《衛生檢疫法》等,在疫情發生后,雖提出了修改草案,但仍采用常規的逐一立法模式,這種“一案一法”的模式固然可以最大程度增加立法質量,但在立法成本、立法效率和多個相關法律的一致性和協調性方面,可能很難更為及時地應對、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此時包裹立法技術的運用不失為一劑良方。

通過對國內外已經開展的包裹立法實踐的考察,可以按照立法方式將包裹式立法大致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在制定或修改一部主要法律之后,以附則或注釋之形態規定對其他相關法律條文所做的修改或廢止。通常此種類型所立或所修之法有所謂的側重之分,我們可以稱之為傳統的包裹立法模式,這一類型常見于小幅修改相關法律。例如我國針對37件法律中關于刑事責任的規定作出的修改,這些法律均存在引用《刑法》條文與1997年全面修訂后的《刑法》不銜接的問題。在對這些法律進行修改時,首先依據《刑法》的相關條款修改原本對“投機倒把”的規定;其次,將“刑法”的表述,替換為原本法律所引用的有關懲戒犯罪的決定名稱;再次,將“依照刑法有關規定的表述”替換為“依照”或“比照”刑法具體條文;最后,對原來法律中涉及刑事責任的多個條款進行逐條修改。第二種類型是基于一個共同的立法目的,同時作出對數個法律的部分條文的增加、修改或廢止,這些法律之間并無側重或主次之分。我國目前已進行的包裹式立法實踐大多是這種類型。

針對我國的公共衛生領域的立法現狀,結合對包裹立法實踐的考察,我們可以綜合采用以上兩種不同類型。一是制定綜合性的公共衛生安全法典,將分散雜亂的公共衛生立法統一在綜合的法典之中。借此次疫情事件,轉換立法思路,將只體現原則與政策的抽象立法加以改造,在創制新法的同時一并將防疫治疫相關多部現行法律納入其中,捆綁在一個法律包裹之中,制定出一部統一的公共衛生法典。一方面可以填補我國相關領域立法在法律體系中的缺漏、重復、不協調、不一致甚至沖突;另一方面在執法層面也可以統一公共衛生或防疫治疫管理預防體制,整合相關資源或管理職能,避免資源調用和法律、行政命令執行的沖突,還有助于公共衛生或防疫治疫綜合目標的價值功能實現。二是可以在修改某一部單行的法律時將與之相關的法律規定統一“打包”修改。在未來的防疫治疫領域以及公共衛生領域立法中,一旦制定或修改了某一部法律(如《野生動物保護法》),應將相關的法律(如《傳染病防治法》)統一考慮,將相關法律法規納入包裹中一并進行修正、增補或廢止。這是典型的第二種類型的包裹立法模式,采取這種方式,可以大大減少突發事件下的立法時間,提高立法效率,實現規模效益最大化,還有利于我國防疫治疫立法及公共衛生立法的統一協調,有效避免因一部法律制定或修改、廢止后對其他相關法律法規造成的不配套現象發生。

此外,包裹式立法作為一種立法技術,其運用不必局限于中央立法層面,也可以將之運用到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或修改活動中,這種情形在國外屢見不鮮。以德國為例,除了包裹立法外,還有“大衣命令”(Mantelverordnung),顧名思義就是包裹式立法技術在行政命令中的運用。我國地方層面也有使用這種“打包”方法的實踐,例如2020年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于對《上海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等12件法規進行簡易修改的決定。我國的地方立法在層級上分為省級地方立法和設區的市級地方立法,相較而言,省級立法對立法效率的需求稍大,涉及法律數量較多,立法人員的素質能夠滿足包裹式立法的要求,可以嘗試采用這一立法技術。但設區的市級立法由于立法機關人員較少,意見較為集中,擁有的立法權限和立法事項要同時受到“不抵觸原則”“三大事項范圍”等限定,涉及法規數量不多,采用包裹立法模式的必要性不大。

包裹立法技術雖然在某些情形下具有常規逐一立法模式不具備的優勢,但其對于“人”的要求極高,即對立法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否則會出現“掛一漏萬”的情形,甚至所立所修之法可能淪為粗制濫造之法。正如張文顯教授在提議進行“一攬子修法”的同時,建議“在立法機關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委托法律專家或法學社團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包裹立法技術的運用如同其他立法技術所共有的缺點一般,皆在“人”的問題之上。當然,這些與其說是“缺點”,倒不如說是挑戰。如能滿足這些高要求,則包裹式立法技術的運用就有了保證,勢必可以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乃至常規立法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法案起草者和審議者應當重視包裹立法技術的運用,充分、合理地使用這種立法技巧并發揮其優勢,此為上策。

注釋:

[1]張文顯:《依法治疫 長治久安》,載北大法律信息網:https://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FullText.aspx?ArticleId=112068,2021年11月16日。

[2]【英】阿蒂亞:《法律與現代社會》,范悅等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頁。

[3]【美】考默薩:《法律的限度——法治、權利的供給與需求》,申衛星等譯,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214頁。

[4]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家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解讀》,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第216頁。

[5]汪全勝、黃蘭松:《包裹式立法模式考察——以教育法律包裹式修改為考察對象》,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

[6]阿計:《以“包裹立法”推動法律清理常態化》,載《公民導刊》2009年第11期。

[7]楊朝霞:《野生動物保護法漏洞凸顯 修法勢在必行》,載澎湃新聞網: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 ward_6015950,2021年9月23日。

[8]H.Kindermann.Ministerielle Richtlinien der Gese tzestechnik[M].Vergleichende Untersuchung der Regelungen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in ?sterreich und der Schweiz.1979.

[9]M.Keller.Die Situation in der Schweiz.in.W.Mantl(Hrsg.)[M].Effizienzder Gesetzesproduktion.Wien 1995:219.

[10]H.W.Kruse. Die Abgabenordnung 1977-Eine Kritische Wuerdingung[J].Jahrbuch der Fachanwaelte fuer Steuerrecht.1976/1977:47.

[11]鄭淑娜:《包裹立法:解決中國法律體系中的“硬傷”》,載《光明日報》2009年7月16日。

[12]R.Keith.E.Davis. Omnibus Budget Reconciliation legislation:The Tinming of Legislation Action[J].CRS report for Congress. Nov 30.1994.

[13]中國法學會能源法研究會:《中國能源法研究報告》,立信會計出版社2011年版,第413頁。

[14]劉風景:《包裹立法的中國實踐》,載《法學》2014年第6期。

[15]王洪宇:《看國外的“包裹立法”》,載《中國人大》2009年第13期。

[16]信春鷹等:《法律清理工作成果顯著 建議先通過關于廢止部分法律的決定草案》,載中國人大網: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lfgz/lfdt/2009-07/01/content_1508918.htm,2021年9月25日。

[17]《打包修改30部規章!市場監管總局正征求意見》,載市場監管半月沙龍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909526811292428&wfr=spider&for=pc,2021年11月18日。

[18]【法】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董果良譯,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182頁。

[19]古登美:《立法理論與實務(修訂三版)》,臺灣國立空中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401頁。

[20]黃文藝:《論立法質量——關于提高我國立法質量的思考》,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參考文獻:

[1]《立法法》第五十九條:“法律的修改和廢止程序,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法律被修改的,應當公布新的法律文本。”

[2]盡管在1987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上一次性廢止了111件法律,但是當時的程序十分簡單,只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出具一份法規清理報告,并未嚴格按照法律修改或廢止的立法程序進行,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一活動并不算包裹立法模式的嘗試。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規定:“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法》第六條:“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作者系青島大學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地方立法的精細化研究”〔項目編號:17BFX162〕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法律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棗莊探索公共衛生醫聯體
中國衛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6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國衛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
公共衛生服務怎加強
中國衛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0
公共衛生監督不是“陪襯”
中國衛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亚欧美国产综合|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色成人综合|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激情综合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国产欧美日韩91| 欧美在线天堂| 午夜精品区|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欧美| 国产精品青青|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www视频|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精品91在线|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5388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无码高清专区| 99视频全部免费| 69av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91麻豆国产视频|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亚洲精品在线91|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欧美黄色a| 亚洲人在线|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