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鵬
(廣西南寧市第十八中學 廣西南寧 530000)
素質教育尤為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全面發展與提升,而在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想要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能力,需要教師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課程教學中的融入和滲透。然而,在傳統教學觀念的作用和影響下,很少有教師將體育課程的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關聯,嘗試去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一些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體育活動,導致學生雖然積極踴躍地參與了教師所舉辦的各類體育競技活動,但是收效甚微。另外,初中體育教師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缺失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滲透。盡管初中體育教師有著極強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教師的強項,且他們在平時也很少去接觸這一方面的知識,導致相關的教學經驗較為缺乏,難以讓初中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面對此種情況,本文從六個方面來進行舉例和論述,希望能夠為初中體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導和建議。
面向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初中教育當中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尤其是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當中,教師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在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加以體現,讓學生能夠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的同步進行[1]。
例如,教師在開展初中體育課程教學工作期間,一方面,需要擯棄傳統且落后的教育理念,選擇適合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比如,根據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來針對性地為學生設計和制定課程教學的目標和確立教學的計劃,從而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課程的教學中去,并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受到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則需要努力為學生試著去構筑一個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這就,需要教師深度開發體育活動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利用體育活動的開展來實現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為了讓學生密切和其他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增強其團結力和集體意識,讓更多的學生充分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教師根據現階段初中學生接受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辦了一場具體的拔河比賽活動。在本次拔河比賽活動當中,教師需要準備一條比賽用的長繩,并將一條細繩綁在這條長繩的中間。接著,教師可以把學生以6人為一組進行分組,并將同一小組的學生安排到一起,然后,讓各個小組兩兩進行比賽,比賽獲勝的小組繼續參加下一輪的競賽,直至決出最后的優勝者。
在當前初中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民族體育則是學生體育教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在全校范圍內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同時對于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提升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其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對于體育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養成一定的民族體育意識。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體育課程教學工作期間,就需要嘗試為學生開發民族體育方面的內容[2]。
例如,教師將傳統民族體育活動引入初中體育教育當中,不僅可以達到鍛煉學生身體、強健體魄的目的,更可以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我們的體育教師應該認識到,在教學當中引入民族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有意識地在教學活動當中引入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進而調動學生加入體育鍛煉的興趣。例如,很多學生都看過武俠電影,對于功夫有著極大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種情況,在教學當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播放一些有關太極的影片,進而讓學生對于太極有所了解。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給學生講解太極的武術動作和技巧,進而讓學生不僅更好地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而且還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實現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在于學生,而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在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是很難滿足當前學生受教育需求的。因此,為了順應教育事業發展的潮流,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通過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資源,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滲透到教學當中,通過整合教學資源,進而實現對初中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3]。
例如,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文字、圖像、聲音等諸多優勢條件,進而給學生帶來更加直觀的體驗,進而激發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興趣,實現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讓學生觀看冬奧會上奧運健兒們馳騁賽場的矯健身姿,從而在觀看的過程中感受奧運健兒身上所展現出來的頑強拼搏的精神,為了國家和個人的榮譽而戰的良好精神品質。另一方面,則可以讓學生借助信息化的交互平臺,在互聯網上試著分享自己進行體育運動后的心得和感受,并及時與其他學生取得交流和聯系,在共同勉勵的過程中實現進步和提升。
初中體育作為一門能夠增強學生體質,鍛煉學生意志和耐力的學科,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就當前的初中體育的授課情況來看,有些教師不重視體育方面的教學,進而導致體育這門學科逐漸成為了初中眾多科目中的“冷門”。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在展開課程教學工作期間,充分意識到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融入到課程教學當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多嘗試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指導,通過為學生創建一些具體的體育競技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參與體育競技活動的過程中養成頑強拼搏的精神[4]。
例如,在展開初中體育課程教學工作期間,一方面,為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師以足球為基礎,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了像是年級對抗賽、初中校園聯賽等不同類型的足球競技活動,通過學生們的積極踴躍參與,從而在同臺競技和對抗的過程中感受到團隊的力量,在提升自身體育競技精神的基礎上,讓更多的學生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升。另一方面,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起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品質,教師則根據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需要,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了一次具體的“田徑運動會”活動。在此次“田徑運動會”活動當中,教師可以讓各個班級的學生選擇自己所擅長的一個田徑體育項目進行報名和參與,從而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比如,有些學生比較擅長跳遠,那么這些學生就可以參報跳遠的項目,比較擅長跑步,就可以參報100米跑、400米跑以及跨欄跑等項目。學生通過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各類田徑運動當中,并在運動過程中揮灑自己的汗水,從而真正在參與競技活動中受到教育。借助此類競技比賽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其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參與的熱情和動力,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競技意識,讓學生能夠在競技的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
初中體育教師在課程教學期間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其不僅能夠更好地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融入到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讓更多的學生在參與體育課程的過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逐漸養成好的心理素質。同時,還可以充分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和帶頭作用,借助教師的自我學習和提升來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讓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學生進步的有效舉措。對此,在課程教學期間,教師需要牢牢把握當前初中體育教育的發展趨勢,努力去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5]。
例如,為了讓初中體育課程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一方面,教師巧妙地借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交互優勢,借用信息化的交互平臺,及時去其他教師取得了溝通聯系,相互之間就“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融入到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如何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作用?”等問題相互之間交流一下心得,以此來提高教師展開初中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師則可以積極踴躍地參加由教育部門或者學校所組織舉辦的各類培訓活動,著重去學習和掌握一些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方法和經驗,從而在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基礎上,更好地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融入到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并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造成影響和熏陶。此外,教師還應該在體育課堂上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可以參照和學習的標桿,利用標桿的帶頭作用來影響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
在整個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和滲透,不僅對于學生學好體育這門課程的幫助是巨大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有效地避免學生消極情緒的產生。對此,為了讓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的作用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還需要教師在整個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結束之后,對整個教學全過程進行反思和回顧,從而在反思和回顧的過程中找出課程教學上存在的問題,進而及時地將心靈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改良和優化,使其更加適用于現階段初中學生對于體育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6]。
例如,教師在展開初中體育課程教學工作期間,一方面,需要巧妙地借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微課優勢,將整個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以視頻錄像的方式試著進行錄制和保存,并在課下去反復觀看和研究所錄制和保存的視頻錄像,從而在反復觀看和研究的過程中找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體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及時地對融入的方法和手段做出一定的調整和改變。比如,教師很難去挖掘體育活動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進而造成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難以在體育課程教學當中得到落實。面對此種情況,教師就需要在接下來的體育課上深度開發不同體育活動當中所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并將其作為學生教育的核心要素,滲透到課程教學的各個階段。另一方面,教師則需要多鼓勵和引導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結束階段,充分利用每課一評、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來對自己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從而在評價的過程中充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參與體育課程期間存在的不足,進而在接下來的體育課上做出一定的轉變。
總體來說,在現階段的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融入到課程教學當中,選擇更加適合學生的方式和手段來展開教學工作,其不僅迎合了素質教育對于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真正實現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全面發展與提升。同時,也為接下來初中體育課程的開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研究依據。對此,在體育課程的教學期間,既需要教師從培育和養成學生的體育競技意識和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入手,多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一些極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體育競技活動,通過學生的積極踴躍參與,從而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提升。又要求教師加強自身的建設,努力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從而為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融入提供支持。此外,想要讓體育課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不錯的效果,還需要教師在整個體育課程教學工作結束之后,對教學的全過程進行反思和回顧,從而在反思和回顧的過程中找出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當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期間存在的問題,并對滲透的方式做出一定的改良,從而讓初中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