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格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 內蒙古興安盟 137400)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酒店行業對職業技術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高水平的職業素養是酒店企業選擇人才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在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中,必須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上。職業素養是指從事專業工作的人必須具有的綜合素質。酒店管理專業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專業思想、職業素養、職業發展能力、職業行為習慣等都是符合產業需要的。優秀的職業素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從而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職業素養本質上是指在工作中所展現的自信、能力、溝通以及創造內容。信心反映在工作中的心態和激情,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工作。依靠自己,同時具有很好的承受力,工作上不會輕易被擊垮。能力是人在社會上立足的前提。培養自己的才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怎樣與別人進行有效的溝通,清晰地表達你的觀點。新時期的發展需要創新。只有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學生才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得到發展和提高。
在當今的工作環境中,通常需要工作人員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也就是所謂的合作。在社會服務領域,許多公司由于招不到足夠的人員而減產,與此同時,大多數學生畢業等同于失業,主要是因為服務業的勞動強度大,且收入不高,還有許多人覺得服務行業就是服務員,不想踏足此領域。服務行業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工作中的每個環節都有顧客抱怨的地方,因此,要把服務行業搞好,所有人都要齊心協力。
當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職業素養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現有的職業訓練模式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職業素養普遍不能適應現實的工作需求,導致了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現對其現狀和成因進行了分析。首先,目前的職業素養偏向于專項訓練,而在綜合性培養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欠缺。一是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為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提供專業生涯規劃指導、相關專業能力及應用能力的培養。二是加強實訓和交流。高職學院每個學期都會延長一至兩個星期的實習,而在大學三年級的上半段和下半段內,他們將會把這段時間用于實習,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并在工作中積累一定的經驗,從而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三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強化校企合作,強化教學與生產的結合。例如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到酒店、餐飲企業幫忙,共同培育符合社會需求的職業經理人。然而,上述的模式都是一種專項的訓練方式,側重于教授專業技術,積累專業經驗。大家都知道,職業素養是一個全面的技能,不是單純的職業訓練就可以達到的。其次,目前的職業素養主要集中在職業技能等顯性的職業素養上,而忽略了諸如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等隱性職業素養的培養。職業素養可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類型。大學生的外在形象、知識、技能等是顯性職業素養,只占總體職業質量的一小部分,而大學生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態度等則是隱性職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關注外在的專業素養,而外在的專業素養更容易被評估和體現。然而,隱性職業素養往往被人們所忽略,但它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最后,現行的職業素養培養制度忽略了教育模式,也就是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自我約束能力差、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機不強、學習成績不關心、組織紀律意識薄弱等。主觀上了解自身的專業素養與習慣。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常常受到老師傳授的專業知識和就業信息的影響,離構建自己的職業素養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就需要對教師進行職業素養教育的再思考。
第一,推動酒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酒店行業的需要,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通過有目標的部門教育與職業訓練,能夠迅速提高員工的服務能力。職業素養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酒店管理專業注重學生的職業素養,是適應當今酒店產業發展的需要,是提高酒店服務品質和促進酒店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第二,對大學生的專業發展是有益的。隨著酒店行業的激烈競爭,酒店在招聘和提升人員時,更加注重員工的職業素養。他們具備較強的職業素養,能在眾多的應聘者中脫穎而出,并能更迅速地融入酒店的工作環境、融入團隊、與同事交流、自我調節、主動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自身的提高,使其能夠在酒店行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人才培養目標是酒店管理培訓中的一個標準。酒店管理是一種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應用型專業,在教學中要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針對酒店業發展的新動向,必須立足自身的優勢,兼顧市場與酒店的需求,調整培養方案,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高素質的人才。要從實際出發,兼顧酒店行業發展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重視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動手能力方面,運用了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全程評估制度。在制訂培訓方案時,校企合作,把酒店業的優良專業精神與職業素養納入培訓流程,以提升人才的職業素養,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酒店業的需要。經過多年的實踐,酒店管理專業已形成了“走訓住訓,理實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走訓”要求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在學校上課,周末和節假日在酒店里做一些輔助類的工作,到了晚上再回到校園里去。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工作態度、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住訓”是指在大學三年級時,對學生進行校外實習和在職實習的工作場所統一安排,同學們在公司里吃飯和住宿,酒店還設有幾個先進的項目,由學校和酒店的指導老師共同承擔培訓和評估工作。酒店為學生提供的實習補貼,主要訓練學生在酒店有關工作中的自我服務、分析、解決問題、效仿酒店的管理方式,并培養與實際生活環境相匹配的經營思想與觀念。“理實并重”是在大學的頭兩年,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教學服務能力,同時也要重視對管理學的研究。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持續的學習為學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一模式以“工學結合”的方式,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力為重點,同時兼顧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的職業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種長期的、無形的過程。對道德、意識、行為的理解、接受,尤其是內化的過程,要比獲取專門的技術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對個人的幸福感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時,他們今后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的特殊性,也更易被社會上的腐敗觀念所腐蝕。為此,高職院校必須建立起一套科學、完備的職業素養教育體系,以實現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高校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是高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體現。在制定酒店專業課程體系時,必須充分考慮酒店產業發展的需求,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調整,使之有機結合起來,確保其科學性。定制課程的時候,要跟上產業的發展,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技能的基礎上,加強自身的發展,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并對課程體系進行科學的調整。學生要拓寬專業的選修范圍,包括職業規劃、酒店倫理、服務心理學等。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在不同學科教學中融入職業道德需求,使教學環節與專業發展相結合。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必須對自身的日常行為進行嚴格的規范,此時正是培養其職業素養的最好時機。根據“酒店員工”在新形勢下的工作要求,將其納入日常工作中,使其在遵守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加強對其的管理。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和無私的情操。對酒店行業的熱愛是酒店的基本道德準則。在酒店工作,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意義,做到“做好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酒店服務是一種綜合性的服務,其品質依賴于各個部門與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團隊精神需要學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顧全大局、密切合作。在教學中,老師們通過任務設定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合作。其三,要加強學生的服務意識的培養。在課堂內外,以多種方式和途徑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讓學生有機會為同學、家庭、學校、社區服務,培養學生主動、熱情、體貼的意識。其四,加強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隨著社會、經濟、酒店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學生的素養、專業能力、勇于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手段、鼓勵學生進行反思、探索式學習等方面入手。比如,酒店的經營就是按照酒店的等級來進行的。酒店行業的硬件和軟件都是有星級的。所以,我們可以從宿舍的衛生、紀律、清潔、文明、文化等五個層面來進行宿舍評價。“星級宿舍”是培養學生文明、衛生、團結、合作精神的一種方式。加強常規管理,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促進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及道德水準的提高。
酒店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是一項潛移默化的素質,必須經過長期的培訓,所以,在酒店環境中建立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對于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職業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平時的訓練中,要用酒店工作人員的語言講話,要用酒店的職業素養和行為標準來做事。職業意識、職業精神、職業情感,是通過不斷傳播和培育形成的,并在學生中形成一種意識和修養。
要想造就一支好的師資隊伍,作為一名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就必須具備豐富的理論和實際工作經驗。除了學歷的需求外,學校在聘請老師時也要考慮到其是否具有在酒店的工作經歷。對在崗的老師,可以安排他們到酒店進行短期培訓,讓他們更好地了解酒店的運營狀況,了解酒店的發展狀況,并與他們的同事、經理進行交流,讓老師能夠更好地教學。在老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能更好地認識酒店產業,并能更好地認識酒店產業的發展,進而提高其專業認同度,并能更好地按照自己的職業發展。同時,要在專業領域開展專題培訓、情境模擬培訓、小組任務培訓等形式,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通過校企之間的深化合作,進一步加強產、教的結合。產教融合在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應將其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過程等多個環節,從而實現多種資源的共享。在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中,企業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專業成長。當前,高校與企業的合作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并沒有更深入、更靈活的合作機制。因此,學校與企業要勇于創新產學研結合,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讓學生對酒店的工作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并能在工作中積累專業知識,親身體驗到工作中的敬業精神、團隊精神。例如學校可以邀請合作企業中的優秀人員向學生講述自身的職業發展故事,或者分享一些自己經歷的經典例子,從而使學生在了解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現狀的同時培養職業素養。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酒店管理人才的職業素養的提高,需要社會、學校、學生的共同努力和協作。“新形勢”給酒店管理人才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高職高專是生產鏈條中的高素質人才,應按照“新形勢”的要求,對學習目標進行正確的定位,對知識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結合高校的特點,科學規劃教學大綱,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要想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和前途,必須具有過硬的職業素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