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雅心






摘要:為了篩選出防治葡萄白粉病的新型綠色藥劑,對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24%晴苯唑懸浮劑、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和20%三唑酮乳油5種殺菌劑進行田間藥效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在葡萄白粉病發病初期采用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10ml/667m2和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1000倍液噴霧防治,可有效控制葡萄白粉病的發生,平均防效分別為84.2%和84.8%,同時與未施藥的對照相比產量提高59.6%和64.6%,推薦在葡萄白粉病防治中使用。24%晴苯唑懸浮劑和20%三唑酮乳油兩種藥劑的平均防效都沒有達到70%,不推薦使用。
關鍵詞:葡萄白粉病;氟菌·肟菌酯(露娜森);吡萘·嘧菌酯(綠妃)
葡萄白粉病是由葡萄鉤絲殼菌引起的,葡萄上發生最為嚴重的病害之一。該病主要危害葡萄葉片、花芽、新梢等幼嫩組織,也可侵染果實,以幼嫩組織受害最為嚴重。葉片受害,首先在葉片上出現較小的圓形病斑,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逐漸擴大,正面覆蓋白粉,嚴重時,整個葉片上都是白粉,最終導致葉片提早脫落。果實受害,在果面上會產生灰白色粉狀霉層,將霉層擦去,會看到過時表皮上有褐色的網狀花紋。幼果受害后生長極其緩慢甚至停止生長,特別容易脫落。大果受害后會果粒變得堅硬、畸形、開裂,失去商品價值。
葡萄白粉病菌與其他病菌的發生條件有一些不同,屬于“高溫低濕”型,在夏季氣溫達到28~32℃,氣候較干旱時葡萄白粉病發生嚴重。該病在阜新地區每年都有一定的發生面積,由于阜新地區夏季氣候相對較為干旱,所以白粉病的發生更為嚴重,往往會造成20%-40%的經濟損失,有些年份甚至更重,因此白粉病的防治就尤為重要。
白粉病的防治除了采用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加強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農業防治措施以外,還是以化學藥劑防治為主。在之前的白粉病藥劑防治中一直存在著病菌抗藥性增強、老藥劑防效偏低等問題,為了滿足生產上的需要,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防治白粉病的藥劑,由于種類繁多,農戶選擇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防效往往得不到保證,為了篩選出防治葡萄白粉病的新型綠色藥劑,切實提高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本試驗選用吡萘·嘧菌酯(綠妃)、氟菌·肟菌酯(露娜森)、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等5種殺菌劑進行田間藥效試驗,以期篩選出防效好,安全性強的藥劑。
1 試驗條件及地點
1.1 作物和栽培品種的選擇
試驗作物為葡萄,品種為遼峰。
1.2 試驗對象
白粉病。
1.3 試驗地點
阜蒙縣富榮鎮。
1.4 試驗條件
溫室:棚長90m、棚寬8m,供試品種遼峰,種植年限為四年,白粉病發生嚴重。
2 試驗設計和安排
2.1 試驗藥劑
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
24%晴苯唑懸浮劑 美國陶氏益農公司
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 意大利意賽格公司
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 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0%三唑酮乳油 河北國美化工有限公司
2.2 對照藥劑
設清水對照。
2.3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分別是處理1: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10ml/667m2、處理2:24%晴苯唑懸浮劑1500倍、處理3: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1500倍、處理4: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1000倍、處理5:20%三唑酮乳油75ml/667m2。以清水為對照。試驗地面積540m2,共18個小區,每小區面積為30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
3 試驗方法
白粉病發生期6月25日開始施藥,施藥的方式為噴霧,每隔7d噴一次藥,共施藥2次。試驗采用WD0818背負式電動噴霧器,每667m2兌水60kg常規噴霧,葉片的正反兩面都要噴到。
4 調查方法
在每個處理中定點選擇30個葉片,于施藥前(6月24日)調查發病指數。于施第一次藥后7d(第二次施藥前)、第二次藥后7d根據葉片為害分級標準記載發病情況,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于葡萄收獲期,計算每個小區的產量,并折合成畝產量。
4.1 葡萄白粉病的分級標準(見表1)
4.2 防效計算方法:
病情指數=100×Σ(各級病葉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葉數×最高級代表值)
白粉病的防治效果=(1-施藥前對照病情指數×施藥后處理病情指數/施藥后對照病情指數×施藥前處理病情指數)×100%
5 結果與分析
葡萄白粉病發病初期噴施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24%晴苯唑懸浮劑、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和20%三唑酮乳油進行防治(第一次施藥),施藥后7d調查病葉數,并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效。從表2中的結果中可以看出,采用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24%晴苯唑懸浮劑、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和20%三唑酮乳油防治葡萄白粉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防效最高的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藥前病情指數為26.6,藥后為7.2,防效達到了83.2%,其次是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藥前病情指數為28.6,藥后為8.8,防效達到80.9%。另外,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對葡萄白粉病防效也較高,達到了72.5%。而24%晴苯唑懸浮劑和20%三唑酮乳油對葡萄白粉病的防效相比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和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這三種藥劑要低一些,防效分別為66.0%和63.1%,效果不太理想。
在第一次施藥后7d進行第二次施藥,第二次施藥7d以后再次調查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24%晴苯唑懸浮劑、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和20%三唑酮乳油這幾種藥劑對葡萄白粉病的防效。從表3中可以看出,第二次調查,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24%晴苯唑懸浮劑、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和20%三唑酮乳油這五種藥劑對葡萄白粉病的防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其中防效最高的是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防效達到了87.5%,比第一次的80.9%,提高了6.6%。其次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達到了86.4%,比第一次的83.2%,提高了3.2%。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的防效為73.1%與第一次的72.5%相差不大。24%晴苯唑懸浮劑和20%三唑酮乳油對葡萄白粉病的防效相差不大,都在70%左右。
根據兩次調查的防效數據,計算出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24%晴苯唑懸浮劑、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和20%三唑酮乳油這5種藥劑對葡萄白粉病的平均防效,結果見表4。從表4中可以看出本次試驗的5種藥劑中,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和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對葡萄白粉病的防效都很高,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的平均防效為84.2%,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的平均防效為84.8%。24%晴苯唑懸浮劑的第一次防效為66.0%,第二次防效為70.7%,平均防效為68.4%,相對較低,不能滿足防治的需要,不推薦使用。20%三唑酮乳油第一次防效為63.1%,第二次防效為70.1%,平均防效為66.6%,是試驗的5種藥劑中最低的,不推薦使用。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的平均防效為72.8%,在沒有更好藥劑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
表5是采用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24%晴苯唑懸浮劑、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和20%三唑酮乳油這5種藥劑防治葡萄白粉病后葡萄產量的對比表,通過該表可以看出,通過不同藥劑處理防治白粉病后葡萄的產量要比沒有用藥的對照有著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處理產量最高,小區產量為100.1kg,產達到了2225kg/667m2,比對照提高了873kg/667m2,增幅為64.6%。其次為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小區產量為97.1kg/667m2,產達到2158kg/667m2,比對照提高了806kg,增幅為59.6%。24%晴苯唑懸浮劑、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20%三唑酮乳油處理后與對照相比也提高了一定的產量,產量分別為1829kg、1985kg和1820kg,增幅分別為35.3%、46.8%和34.6%。
6 結論
通過對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24%晴苯唑懸浮劑、4%四氟醚唑水乳劑(朵麥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和20%三唑酮乳油5種殺菌劑防治葡萄白粉病有效性的篩選,發現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和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對葡萄白粉病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這兩種藥劑對葡萄白粉病的平均防效都達到了85%,其中最高的是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的平均防效為84.8%,其次是42.8% 氟菌·肟菌酯懸浮劑(露娜森),平均防效為84.2%。通過對葡萄產量的調查,發現噴施這兩種藥劑防治白粉病后,與未施藥的對照相比產量分別提高59.6%和64.6%,效果可以說非常顯著,這兩種藥劑推薦在葡萄白粉病的防治上使用,推薦濃度分別為10ml/kg/667m2和1000倍液,發病初期開始用藥,7d防治一次,連續防治2次,可有效控制葡萄白粉病的發生及蔓延。
24%晴苯唑懸浮劑和20%三唑酮乳油兩種藥劑的平均防效分別為68.4%和66.6%,都未達到70%,在生產上不推薦使用。
另外,需要注意,為了保證藥劑的防治效果,施藥的方式方法的正確性也很關鍵,在白粉病噴藥防治時,一定要做到細致均勻,葉片的正面、背面和幼嫩組織等隱藏部位都要噴到。
參考文獻
[1] 徐方媛,阿地力·沙塔爾,夏依熱,等.吐魯番市葡萄白粉病發生特點及無公害防治藥劑篩選[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15,38(4):6.
[2] 日孜旺古力·阿不都熱合曼.不同藥劑對葡萄白粉病的防治[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4(10):58.
[3] 朱曉華,馬俊義,帕提古麗,等.葡萄白粉病發病規律研究及防治技術[J].新疆農業科學,2011,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