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順
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的“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堅持統籌兼顧,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類設計、穩步推進,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等要求,2022 年4 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方案新課標)。新方案新課標高度重視課程評價工作,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要求根據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需要,確立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組織課程實施,進行學業質量評價。
新方案新課標在課程評價方面總體上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更新教育評價觀念,推進評價目的和原則的多樣化;二是創新評價方式方法,推進評價策略與方法的多元化;三是提升考試評價質量,推進評價內容的標準化。新方案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全面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要求,切實在結果評價、過程評價、增值評價等方面開展實踐探索,著力推進評價觀念、評價方式方法改革,提升考試評價質量。注重動手操作、作品展示、口頭報告等多種方式的綜合應用,關注典型行為表現,推進表現性評價。推動考試評價與新技術的深度融合,增強評價的適應性、有效性。
在中國教育、中國特殊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時刻,認真研究、創造性地貫徹落實新方案新課標,準確把握義務教育階段時代新人培養的具體要求,深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是特殊教育戰線必須高度重視的一項重要任務。如,新方案新課標專門增加了“學業質量”部分,細化了評價和考試命題建議,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和廣度,為特殊教育學校完善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提供了參考。特殊教育學校要以新方案新課標的實施為契機,樹立科學成才觀念,著力改革教育評價,完善德育評價,強化體育評價,改進美育評價,加強勞動教育評價,準確理解學業標準,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促進殘疾兒童青少年核心素養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