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周寧縣第一中學 葉貴希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日漸發展,信息化生活實踐成為我們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發展成果不僅使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充分享受到便利快捷的新技術和大數據,而且也帶來了某些不可忽視的信息倫理缺失和道德失范等不良現象。根據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要求,在高中階段教師應注重選擇利用多樣化的教學途徑,順應素養教育的需求,加強學生社會責任素養的培養。為了促進高中生健康全面成長,更好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要求,教師尤其要緊密鏈接學生的實際生活,重視活化教育教學形式,加強對學生進行信息社會責任素養教育,有效挖掘教育教學素材,推進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力求使學生主動接受信息技術創新成果,養成積極正面的學習態度,不斷增強信息安全意識,豐富信息倫理和道德觀念,孕育形成科學理性的價值判斷能力和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良好素質。
信息社會責任是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展現了在信息社會環境中個體應具備的文化修養,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自律等責任和綜合素質。在教學中,培養信息社會責任素養,即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教育,樹立應有的信息安全意識,能主動參與信息社會活動,認識信息社會特征,自覺遵守信息法律法規,信守信息社會的道德和倫理準則,在現實生活和虛擬空間中都要積極遵行信息社會規范,負責地、有效地參與社會活動,不僅能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能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以及社會公共信息安全,還能敏銳關注現代信息化發展所引發的社會、環境、人文等問題,了解信息技術發展最新成果,樂于認識新觀念和新事物,逐步成長為善于從事數字化學習、創新學習的新時代青年學生。
信息社會責任意識是現代社會公民應具備的信息公共安全認知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構建人們美好生活的基礎。在信息化時代,不少高中生正面臨和接觸到海量的、多元化的信息要素,但他們尚缺乏足夠的正確判斷和選擇能力,使得他們經常受到各種負面信息要素的影響,甚至導致他們思想和品格的扭曲,制約了應有的社會責任素養的形成。優化開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社會責任素養,能增進學生的認知,使學生充分認識信息安全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具有的重要影響,并認識到遵守規范行為、踐行信息社會責任是文明社會的基本準則,妨害社會信息安全是違法犯罪行為,從而增強信息社會責任的良好意識。
指導學生掌握好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技術和技能,培育信息社會責任,能使學生明辨各種信息,應對各種網絡信息環境,自覺剔除各種偽科學和迷信、暴力、色情、反動等信息;能通過網絡合理表達觀點、宣泄情緒,增強抵制不良信息誘惑的能力和自控能力,學會理性地參與網絡交往,正確把握網絡生活和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積累有效的生活和社會經驗,理智面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壓力,正確處理好權利和義務、自由和責任的關系,培育形成獨立的思想和主體意識。
培育信息社會責任素養必然要付諸實踐,不僅有助于學生習得必備的信息法律法規知識,學會自覺遵循相關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明確理解現代信息社會對個體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激勵學生身體力行,強化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們將信息社會責任與現實的社會實踐行動緊密聯系起來,堅持指向信息社會責任,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真正過上健全圓滿的信息社會生活。
當前,現代信息技術日益發展,極大改變了高中生的生活和娛樂方式,拓寬了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擴大了知識視野,使他們的學習教育愈發輕松便捷。高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極強,但由于大量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的沖擊,一些學生缺乏應有的辨識能力,深受“網絡垃圾”的腐蝕和侵害,他們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缺乏應有的信息社會責任意識。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優化“信息技術基礎”“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網絡技術應用”“數據管理技術”“人工智能初步”等模塊教學,增進學生認知,使學生充分了解信息社會責任的內涵和價值,增強信息社會責任意識,能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積極融進具體社會活動中去。
良好的信息社會責任意識是建立在豐富的信息技術學科知識基礎上的。例如,在“信息技術基礎”模塊教學中,教師精心選取、設計“防范電信詐騙知識你了解多少”的議題,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問題,合作搜集案例素材,開展探索研究學習。經過議題探究,學生們了解到電信詐騙就是利用網絡改號軟件,給“落地網關”預設好所要顯示的號碼,然后通過運營商的通信網絡發送至被叫網關,達成來電號碼的更改。經過深入討論分析,學生們從多角度了解了信息系統的優勢及存在的局限性,有效積累了防范電信詐騙知識,學會在信息社會活動中要有主動預判信息安全風險、自覺提高信息安全的意識。
信息社會責任能力體現的是社會成員在履行責任的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技術技能和應達成的效率。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能切實鍛煉、掌握好數據及信息系統安全的技術和操作方法、計算機病毒防治和個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案例教學形式,開展案例討論學習,在師生互動交流中促使學生學會自覺遵守信息社會責任方面的辦事規程和行動準則,提高自身的信息社會責任能力。
例如,在“信息系統安全風險防范的常用技術”教學中,教師引用了“北京瑞智華勝公司泄漏數據”“圓通速遞泄漏數據”等典型案例,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分析,理解到重視信息系統安全問題是為了更好地保障信息在存儲、處理和傳輸過程中免于遭受偶然或惡意的非法泄密、轉移或破壞,防范一些來自非法訪問、脆弱口令惡意代碼等威脅,并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來進一步強化計算機安全,如通過安裝防火墻和防病毒軟件,加強漏洞掃描和入侵檢測,及時更新和修復計算機漏洞,配設PKI公鑰基礎設施等安全措施,來檢測和減小計算機用戶因執行未授權活動所造成的不利后果,有效緩解來自黑客、恐怖分子、信息戰、自然災害、電力中斷等威脅,進而保障網絡空間和信息資源的安全。又如,在同一節課中,教師繼續圍繞“信息系統安全風險防范”議題,將信息系統安全的問題引申到個人的信息安全防護,設計了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計算機,如何做好個人信息安全防護?”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并要求他們自主歸納出具體辦法。通過互動探究,學生們深入了解了危害信息安全的各種表現和成因,提出了許多富有見地的主張。有的學生認為必須科學安裝、使用殺毒軟件,做好病毒監測和掃描;有的學生提出不能向他人透露登錄密碼,必須設置安全密碼,要定期更新密碼等。這樣,學生在合作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習得了許多信息社會學知識,掌握了信息安全知識和技術,并自主提出了解決方法,發展了應有的信息社會責任能力。
信息社會責任行為是信息責任意識的外化,是在一定思想觀念影響下而展示出的實際活動表現。健全的信息社會責任行為必然要求社會成員能清晰理解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的身份差異,在社會交往活動中能積極維護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搭建多樣化的活動平臺,開展活動性教學,激勵學生在活動中參與信息交流、傳遞、評價等系列化過程,塑造形成積極向上的信息社會責任行為。首先,要融合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定期開展教育學習活動。例如,選取“信息社會道德與網絡倫理”教育主題,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文明上網七條底線”“文明上網自律公約”等相關規定,熟悉信息安全法規和道德規范,促使學生積累起豐富的網絡道德和法治知識,端正信息社會責任行為。其次,要加強信息社會責任的宣傳教育活動。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學校的信息管理系統,了解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運行、管理、維護等過程,深入認識信息管理系統的效能,更好地理解加強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從而鼓勵學生塑造形成自覺良好的信息社會責任行為。再次,要靈活開展生動有趣的體驗活動。例如,適時利用校園文化藝術節的有利時機,選擇新穎鮮活的現實生活題材,組織學生參與扮演“網絡安全你我他”小品劇,參加網課培訓學習,聆聽專題報告會,觀賞網絡犯罪題材的電影等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更好地規范、指引學生的網絡言行。最后,要指導學生善于總結參與活動的體驗和感受。學生要正確遵循社會輿論,能冷靜應對網絡信息事件,不盲目跟風,合法合理地參與發表網絡評論,理性審視自己的言行;學會自我調節,主動糾正不合理、不正當的行為,培育形成健全文明的信息社會責任行為,成為一個勇于擔當的現代青年學生。
信息社會責任素質展現的是社會成員在信息社會活動中堅持以責任為核心的價值共識與價值認同。教師優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必須重視引領學生實施拓展學習實踐,創建形成優秀的信息社會責任文化,促進高中生全面認識信息技術發展給現代社會所帶來的環境和人文問題,樹立對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積極態度。
一方面,學校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營造健康向上的信息社會責任文化氛圍,激勵學生們廣泛參與實踐,加強合作與交流,學會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合法獲取信息資源,合理選擇信息加工和處理方式,恰當真實地表達信息化思想和主張,組織和管理好自己的信息化學習生活。例如,為了加強高中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珍愛生命、擁抱青春——做網絡的主人”心理健康講座,重視學生的網癮防治問題,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健康疏導和援助,促進學生文明上網、依法上網。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緊扣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在拓展學習實踐過程中主動踐行信息社會責任,深入了解信息技術熱點事件,探索信息技術發展對現代社會發展的影響,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實踐素質。例如,指導學生合作開展“文明上網”宣傳海報設計與評選活動,通過參與動手實踐,使學生們切實體驗到集體實踐活動的樂趣,鍛煉他們收集案例素材、處理信息、操作photoshop軟件、制作圖標、完善設計等技能,鍛造堅毅的品格和意志,形成樂觀進取的精神風貌,齊心協力共育良好的信息社會責任素養。
高中生是信息技術和知識的享受者,又是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的探路者。在深入推進信息技術素養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始終聯系現代高中生的學習和生活,重視創新信息技術課教學,革新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學科認知和學習成果,優化設計案例探究,創設體驗活動教學,引領拓展學習實踐,進而將信息社會責任素養的培養教育落實落細,真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發展成為品學兼優、遵規守紀的新時代好學生,為他們健康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