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慧
(鄭州工業安全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大眾對化工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由此對化工產品質量檢測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相較于其他產品,化工產品不管是在功能方面,還是在特性方面,都表現出顯著的不同,現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質,并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為保障化工產品的安全性,對化工產品開展質量檢測至關重要。然而,因為化工產品的特殊性,在對其實施質量檢測時,會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比如原材料、質檢人員、技術環節等,使化工產品質量檢測水平大打折扣,進而影響人們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人們的身體健康[1]。為切實向人們提供安全可靠的化工產品,必須要對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確保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這既是社會經濟發展對化工企業生產提出的要求,也是社會大眾對化工產品使用提出的要求。
在改革開放不斷推進、市場經濟發展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化工產品不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實現了顯著提升。為緊隨時代發展腳步,化工企業對化工產品質量的重視度也不斷提升,竭力滿足社會大眾對化工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化工產品主要是指依托化學方法對相關物質的組成、結構進行改變,或對相關新物質進行合成而獲得的產品,依據化工產品的應用類別,可將其分成有機化工產品、無機化工產品、礦物化工產品、精細化工產品、化學化肥等。另外,化工產品還涉及一些合成藥物,如解熱鎮痛藥物、抗腫瘤藥物、維生素藥物、心血管系統藥物等。隨著化工、醫學領域的不斷發展,化學合成類藥物種類逐步增多,并在醫療衛生領域得到推廣。面對這一情形,開展好對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的研究,對推動化工產品的安全、廣泛應用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廣大化工企業在生產經營發展中,不僅為人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還為人們提供了多樣豐富的化工產品,并且這些化工產品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密不可分。不管是在能源生產領域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各類塑料產品,都與化工產品有著緊密聯系。雖然我國近年來在經濟發展中收獲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當前仍處于發展階段。化工產品在我國各行各業中均得到了廣泛應用,也深入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2]。換言之,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各式各樣物品都與化工產品密切相關,人們對化工產品有著極強的依賴性,只有確保化工產品的質量安全,方可讓化工產品切實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
化工產業在我國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為讓化工產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保障化工產品在市場中的推廣,必然要不斷提高化工產品的質量標準。現階段,我國在對化工產品開展質量檢測時,雖然相應的檢測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依然推行傳統的檢測方式,引入先進技術開展質量檢測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比如在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系統方面,沒有建立全面統一的規范標準,導致我國開展各類化工產品質量檢測時,采用的方法或檢測的標準表現出明顯的差異,進而出現化工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局面,由此必然會讓一些不達標的產品進入化工產品市場,最終引發化工產品質量安全問題[3]。
隨著我國化工行業的迅速發展,對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技術人員應結合化工生產實際情況,推進質量檢測工作的多元化、現代化發展。針對現階段在生產生活中推廣的化工產品,強化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可保障化工產品的安全應用,并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有序健康發展。在化工產品質量檢測中,第一步就是明確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的相關影響因素,以便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我國化工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當前,我國化工產品質量檢測水平仍處在粗放型階段,尚未建立完善的化工產品質量檢測體系。首先,在化工產品生產中,為確保產品質量,應對原材料比例進行嚴格控制,科學合理地設計加工流程,這對保證化工產品質量很重要,化工企業應開展好對原材料使用運輸過程的管理工作。然而,在生產實踐中,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創造營收,對原材料的選擇不夠重視,選用一些質量不過關的原材料,對化工產品的生產及質量檢測工作造成了不利影響。其次,由于化工產品原材料的化學性質相對活潑,在轉運、存放時極易發生變質、泄漏等問題,技術人員應對原材料建立科學完備的轉運、存放規劃。現階段,一些企業對原材料轉運、存放過程不夠重視,相關人員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對原材料的轉運、存放方案進行優化,導致原材料變質問題時有發生,對化工產品的生產及質量檢測工作造成不利影響。
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對質檢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依據當前的化工產品質量檢測規范,質檢人員首先應對化工產品開展抽樣測試,確保樣品質量具有代表性。在檢測期間,質檢人員應對相關資料進行全面登記,并要嚴格依據合理的操作流程開展檢測工作,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然而,在現階段的化工產品質量檢測中,一些質檢人員并未能明確自身所擔負的重要職責,缺乏良好的檢測素質,對實際的質量檢測流程不熟悉、操作不規范,對質量檢測結果造成了不利影響。另外,一些檢測人員還缺乏良好的數據記錄及處理能力,無法對檢測數據開展有效分析,導致檢測過程及結果難以如實反映產品生產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的準確性。
化工產品質量檢測涉及諸多技術環節,并且各個環節相互影響、緊密相連。技術環節作為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在檢測實踐中會由于外部環境、時間、空間等因素的轉變而轉變。首先,各技術環節應與質量檢測要求相符,特別是場所、環境條件應與檢測標準、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相匹配。其次,應對各技術環節的環境條件進行全面監測、控制。倘若缺乏對安全、環境等因素的考慮,未對不相容活動的相鄰區域進行隔離,可能造成干擾或交叉污染。
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儀器、試劑材料的選用,同樣對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有重要影響。在檢測化工產品質量時,應結合產品生產原料的實際配比,選用不同的試劑材料,這對化工產品整體質量的檢測至關重要。然而,在檢測實踐中,一些質檢人員在選擇試劑材料時,并未充分了解化工產品,由此出現所選試劑材料與檢測標準不相符的情況,進而導致質量檢測結果產生一定偏差。另外,在化工產品質量檢測過程中,一些檢測儀器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導致最終獲得的質量檢測數據不準確,對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工作造成了不利影響。
因為化工產品原材料影響著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所以要求化工企業在生產實踐中,切實遵守產品生產的規章制度,推進對原材料的全面管理,從源頭上保障化工產品整體質量。首先,為在真正意義上保障原材料質量,在工作實踐中應選用質量好的原材料。在對原材料進行選購時,應挑選資質、信譽等各方面都過硬的供應商,并開展好前期的質量檢測工作,確保原材料在進入庫房前質量可靠,符合化工產品生產要求,進一步保障化工產品的生產質量[4]。其次,在對化工材料進行轉運的過程中,應建立科學完備的轉運體系,防止化工材料在轉運時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由此既可保障運轉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又可提高化工產品的生產質量。再次,在化工產品原材料存放管理過程中,應了解各式各樣化工產品原材料的性能及存放條件,并通過對光線、溫濕度等因素的綜合考慮,開展好對庫房環境的管理工作。比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異丙醇等化工產品的原料應存放在陰涼、通風位置,存放環境溫度應在30 ℃以內,并與氧化劑、酸類、堿類分開。最后,還應注重進行實時巡查,確保原材料存放的合理性、規范性。
在化工產品質量檢測過程中,質檢人員的綜合素質影響著質量檢測成效。為此,化工企業必須要提高質檢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企業應適時對質檢人員開展技能培訓,并建立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技能考核機制,唯有通過考核方可投身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同時,還應帶領質檢人員加強對先進檢測技術的有效學習,滿足企業生產、管理的需求。還應向質檢人員傳達嚴謹科學的工作理念,使其在工作實踐中加強經驗總結,秉持團隊協作理念,樹立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其次,建立科學完備的質檢規章制度,提高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的規范性,并注重對質檢人員的工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檢,開展好監督管理工作,及時處理質量檢測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提升質檢人員的檢測水平[5]。最后,應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鼓勵質檢人員不斷加強自我學習,增強創新意識,優化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質量檢測的效率、準確性,進一步提升整體檢測水平。
對化工產品質量檢測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化工產品質量檢測水平,為此,建立健全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管理體系至關重要。首先,應不斷提升對化工產品質量檢測各環節的綜合管理能力,建立配套的管理標準,讓每位質檢人員可切實依據標準開展工作,進而有效降低工作失誤概率。其次,對于質檢人員在工作中因疏忽造成失誤的情況,應結合失誤所導致的后果,酌情讓質檢人員做自我檢討,或給予相應的懲戒,讓每個人都為自身的行為負責,更好地肩負起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的重要職責。除了對產品質量開展檢測工作,質監部門應結合實際情況對中間產品質量實施監管,科學制定中間產品的質量規范標準,在符合質量標準的前提下方可將中間產品轉移至下一生產環節,如果不符合質量標準,則應依據不合格情況予以處理,切實保障化工產品生產質量[6]。
在化工產品質量檢測中,檢測儀器是否專業、科學影響著質量檢測結果。為此,化工企業在開展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的過程中,應革新經營管理理念,選用精準適用的檢測儀器。在選擇檢測儀器的過程中,應秉承科學合理的原則,也就是結合化工產品的性能、種類以及適用的領域、途徑,選擇性價比較高的檢測儀器,并且要注重對檢測儀器進行定期調試、校準,考慮校準時給出的修正值。比如某化工產品的水分含量是一項重要指標,所以對其水分含量檢測的準確性至關重要。在檢查過程中,選用的恒溫干燥箱在校準期間存在±5 ℃的溫度偏差,如果質檢人員在使用該檢測儀器時沒有考慮修正值,可能會讓檢測數據與實際值相偏離。與此同時,化工企業還應密切關注檢測儀器行業的發展情況,加強對相關檢測結果精準同時成本相對較低的儀器的及時引進。在檢測試劑選用方面,同樣應秉承科學合理性原則,保證檢測試劑的規格、性能不會對化工產品造成不利影響,進而有效地輔助檢測和數據采集、分析,保證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的準確性。比如尿素的檢測指標之一縮二脲,依據GB/T 2441.2—2001,將純縮二脲作為試劑制備標準溶液并繪制標準曲線。檢測得出,標準物質縮二脲的質量分數在標準物質保證值之上,引發該種情況的原因是縮二脲的試劑純度不足。接著質檢人員選取氨水、丙酮以及水洗對縮二脲進行處理,經烘干處理提純后,對該標準物質進行再次檢測,得到合格的檢測值。由此可見,試劑的選用對化工產品質量檢測至關重要。在化工產品質量檢測中,應切實保障試劑質量,根據實際情況,依照相關標準對試劑進行檢測。
當前,化工產品整體質量影響著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化工產品質量檢測水平,既是社會經濟發展對化工企業生產提出的要求,又是社會大眾對化工產品使用提出的要求。鑒于此,化工企業應進一步提高對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的重視程度,全面分析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的影響因素,從推進對原材料的全面管理、提高質檢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健全化工產品質量檢測管理體系等方面入手,切實提升化工產品質量檢測水平,促進化工企業的有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