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嬌 姚兆月
(喀什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新疆·喀什 844000)
在新時代教育環境下,班本課程在幼兒園中的構建已經成為常態。基于此,作為時代發展下的一名幼兒教師,要意識到構建班本課程的重要意義。班本課程的開展就是以所在班級為單位,教師與幼兒共同開發富有特色的班級課程,主要優勢就是將教學內容與所在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必要性的調整。
班本課程是針對幼兒實際性格特點以及能力為基點出發的一種教育模式。《3-6 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為幼兒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境。”[1]開展班本課程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來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觀察班級中幼兒的表現、興趣愛好來實施不同的教學模式。如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來設定多模塊的區域游戲,根據多數幼兒喜愛的事物來設定主題游戲,并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幼兒的能力和所長,讓幼兒在自身感興趣的環境中快樂地完成學習內容,這樣更加容易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由于班本課程模式是師生共同建立完成,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幼兒建立一種平等互動的和諧師幼關系,讓師幼溝通更加順暢,并建立較好的對話環境,獲得幼兒的信賴,這對開展幼兒深度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深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幼兒圍繞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通過深度學習,讓幼兒把握學科的本質及思想方式,形成積極內在學習的動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深度學習能夠讓幼兒形成探索意識、善于思考等多項綜合能力,讓幼兒在興趣中擁有主動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將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因此,培養幼兒深度學習的能力在學前教育時期是十分重要的。[2]
對于3-6 歲的幼兒來說,其主要特點就是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專注力不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幼兒為主體,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來設計相關課程內容,以達到提高幼兒的專注力,進行深度學習的教學目的。但在傳統教學中多是以教師為主導,忽略了幼兒自身的興趣發展,導致幼兒多存在被動接受教學內容的現象,由于幼兒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會造成部分幼兒因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逐漸對學習喪失興趣,甚至會在活動中進行“搗亂”等舉動。
班本課程的優勢就在于具有靈活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幼兒為主體,觀察幼兒實際能力與發展水平以及幼兒的興趣愛好,來合理地開展班本課程,并且對于班級中所擁有的資源如玩具、環境等也可以進行充分的利用,這樣對教學內容具有更強的實際操作性。如有的幼兒比較喜歡情景游戲的學習模式,經常幾個幼兒在一起扮演做飯、做家務等小游戲。如果進行傳統的教學,可能會將教師的觀念帶入進去,影響幼兒的本真性格和探索精神,而采用班本課程,可以觀察幼兒在進行情景游戲中所展現出來的特質和優勢,并根據其不足進行合理有效的干預,同時結合班級現有的資源,開展相關的教學內容。如幼兒模擬照顧娃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語言上的引導,如先詢問幼兒說:“小朋友們,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呀?”有的幼兒會說:“今天有太陽公公”,有的幼兒會說“今天天氣很熱”,然后教師再進行引導說:“天氣熱了,我們給‘寶寶’做一把扇子好不好”?很多幼兒便開始積極起來,這樣將班本課程內容融入幼兒游戲情景中,讓幼兒更好地進行深度學習,對培養幼兒的多元化發展和核心素養有著較大的作用。
另外,班本課程對幼兒進行深度學習具有極高的實施價值。首先,班本課程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深入挖掘幼兒的潛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滿足幼兒個性化發展的同時促進幼兒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利用生活資源作為教學資源,選擇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由此可見,在深度學習的基礎上開發班本課程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和優勢。
在班本課程中,教師要明確幼兒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在課程中不斷滿足他們的需要,始終堅持課程的設計必須滿足他們的需要。為了確保班本課程在實際過程中的實效性,應當了解不同幼兒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劃分成多個小組,并根據其能力設定不同的難度任務,如此可讓幼兒更加深入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并取得明顯的進步。
班本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具有靈活性,可讓幼兒在快樂和放松的環境中全身心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以達到提高幼兒的創造、思維、邏輯、語言等多項能力的目的。
幼兒由于生長環境、興趣愛好、理解能力都存在著個體差異,在打造班本課程的過程中,教師不應加以過多干涉,可進行科學的引導。如在串珠子的手工活動中,教師設定有20 顆珠子,讓幼兒自由分配,共穿成兩條項鏈。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凸顯出幼兒的個體差異。有的幼兒將20顆珠子平均分配,每條項鏈各10 顆珠子;有的幼兒開始設計不同的款式,根據珠子的顏色來進行設計;有的幼兒還在珠子與珠子之間打一個結作為間隔,還有的幼兒先將一條項鏈串滿,剩下的珠子再串第二條項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表現,來引導幼兒進行不同深度的學習。可以引導將珠子平均分配的幼兒嘗試顏色區分或者調整珠子個數加入蝴蝶結等設計項鏈的款式;對于將珠子串滿的幼兒,可讓其試著將珠子間隔開來完善項鏈設計樣式;還可引導幼兒在設計項鏈的過程中融入其他材料,如超輕軟土、細蕾絲等來豐富項鏈設計內容。這樣根據幼兒對項鏈的初始設計來進行不同的活動安排,讓幼兒進行深度學習,提升了自身的創作力和想象力。
在班本課程中,很多幼兒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比如,在串珠子的過程中,有些珠子不“聽話”,總愛掉落,而幼兒對相同事物也能體現出不同的差異性。如有的幼兒具有一定的耐心,反復多次也不見著急和不耐煩,反復思考珠子掉落的原因,這時教師可以不加干預,讓幼兒充分的思考;有的幼兒珠子掉落一兩次就明顯開始不耐煩,這時教師就應給予適當的引導,如:“你一個珠子一個珠子地串試一下?”“把珠子排好隊,是不是更好串?”等等,以達到引導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的同時,還能夠讓幼兒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品質,以此提高幼兒深度學習的能力。
打造班本課程有利于讓幼兒進行深度學習,在這一階段要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在進行班本課程中,可與自主游戲相結合,選擇適合幼兒的年齡、理解程度和學習能力來進行指導,而不應當站在一個成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嚴禁出現一些傷害幼兒的話語,如“這你都不會”,“我都講了很多遍了”,等等,以免導致幼兒的自尊心受挫,有的會喪失學習興趣,有的會產生報復心理,比如擾亂課堂紀律、欺負其他幼兒等等不良行為。
在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和理解幼兒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水平,合理的評價尤為重要,應當站在幼兒的角度給予合理的評價。如對表現較為積極主動或者進步比較大的幼兒給予及時的鼓勵,對于在活動中積極性不高的幼兒,應當及時了解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學習方式,并站在幼兒學習習慣的角度來給予相應的指導。如在開展數學活動時,讓幼兒觀察奧運場館“水立方”,幼兒通常會說是由多個正方形構成的立方體,因為顏色是藍色的像水一樣,所以叫水立方,但是有個別幼兒說它像肥皂泡,在這時,教師不應立即給予否定,應當站在幼兒的思維模式上進行觀察,并采用詢問的方式,問其他幼兒覺得像不像,較好地引發幼兒之間的思考。這時,有的幼兒說,藍藍的、圓圓的、鼓鼓的,確實有點像,有的幼兒說我還是覺得像藍色的水,這樣你一言我一語,提高了幼兒的發散思維和對事物認知的積極性。因此在打造班本課程的過程中可引導幼兒之間的討論,來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良好品質。
不論是班本課程,還是基于深度學習的目的,動手實踐能夠讓幼兒的手、眼、腦、口等多種器官共同參與,把幼兒學習的知識“外化”為感性知識,如在認識簡單數字的過程中,單一靠集體認讀等方式,很難把數字內化成幼兒自身的認知結構。而充分利用活動中的工具,引導幼兒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對充分調動幼兒對數字學習的積極性有著較好的效果,是強化學習主體意識,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數字學習中,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操作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深度學習的過程。
如教師在數學活動中教幼兒認識數字1-10 時,可以將其比喻成一個個有趣的動物,如把數字1 比喻成長頸鹿,數字2 比喻成小鴨子,并利用簡筆畫的方式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是否能畫出來,同時還可以采用組合數字的模式進行繪畫。教師可以說:“我可以用數字畫出一只小鳥,你們想不想看”,由于多數幼兒都對動物和繪畫感興趣,教師這樣一說,很多幼兒的都會積極響應,于是教師用2、3、4 相結合的模式畫出一個簡筆的小鳥(如圖1),鼓勵幼兒利用1-9 的數字組合成其他動物的樣子。這樣通過在動手繪畫的過程中,不斷掌握1-10的數字寫法,同時對提高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起著一定的作用。

圖1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因此在打造班本課程中,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創造力和對事物的探索能力,教師應當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如專注力、勇于探究能力、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如果在教學中忽視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只是一味地追求幼兒掌握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對幼兒的健康發展是有害的。
在班本課程的設計中可通過游戲內容培養幼兒良好的遵守規則的品質,首先教師制定明確的教學目的和規則,然后讓幼兒在活動中,發揮其創造力和探索欲,如在吹畫內容教學中,教師首先設定規則,讓幼兒通過吹氣,來畫出葉子、花朵等形狀,不能用手和其他輔助工具。然后讓幼兒發揮自主能力,有的幼兒開始找不到要領,要不吹氣的力度過大,要不顏料一直停留在原點,達不到預想效果。這時有的幼兒開始喃喃自語,說“為什么不動呢”?教師可先進行關注,但不要馬上進行引導,給幼兒留出充分思考的時間。有的幼兒開始不斷調整自己吹氣的力度,經過幾次實驗后,終于吹出花朵的樣子,這時教師可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有的幼兒吹好了樹木和花朵之后,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還吹出了孔雀的樣子。由此可見,通過自主游戲的設定,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嘗試和探究,發揮創造力等多方面的優良品質,更加有利于幼兒進行深度學習。
幼兒園是幼兒成長階段的重要場所,打造班本課程,提高幼兒深度學習的能力是培養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實施班本課程的過程中,要立足于幼兒深度學習的基礎上,開展適合幼兒各項能力發展的班本課程,促使幼兒的教育模式更加完善,發揮班本課程的真實意義,讓幼兒得到更好的發展。如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開發幼兒創造性思維,注重幼兒學習品質等班本課程的有效性策略,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實踐,探索的空間,加強引導、啟發,轉變教學方式,切實凸顯深度學習的教學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