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崇責 崔燕
2022年是數字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應乘勢而上,加快推動改革落地落實落細,以“快躍遷”迎接“大變樣”,進一步形成“滾雪球”改革效應
數字化改革是浙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數字中國”建設部署的行動,是邁向現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的“船”和“橋”,也是在“無人區”對現代化本質的一次先行探索。2021年,浙江以數字化改革拉開“十四五”現代化征程的帷幕,同時明確了“一年出成果,兩年大變樣,五年新飛躍”的總時間表和任務圖。經過一年的探索,彰顯浙江辨識度“硬核”成果不斷涌現,初步形成“大潮涌動、亮點紛呈”的良好開局。2022年,如何堅守初心、堅定信心,探索創造性張力,加快實現思維、認知和應用“兩年大變樣”至關重要。
系統架構基本成型。浙江數字化改革聚焦黨政機關、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法治五大領域,對標現代化先行、高質量發展和提升競爭力,構建“1+5+2”工作體系,努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大標志性成果。經過一年的演進和迭代提升,平臺的底座不斷夯實,基礎設施、數據供給、組件支撐、前端集成、網絡安全等能力全方位提升,應用支撐體系強大有力;五大應用系統“操其要于上”的頂層設計和“分其詳于下”基層落地不斷碰撞,“四梁八柱”立體搭建,“四橫四縱”的架構基本成型,一體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
話語體系和跑道基本規范。堅持體系化、規范化思維推進,五大領域準確把握定義內涵并先后出臺相應的定義集,全省統一、標準的話語體系逐步形成。“在跑道中爭先創優”成為風景,“152”的大跑道中細化并規范子跑道,迭代形成全省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一本賬S1”目錄,助力各地各部門找準定位、跑出加速度。
重大應用成果持續涌現。各地各部門以“三張清單”為有力抓手,以小切口謀劃大場景,在接住規定動作的同時,積極創新自選動作,創新形成了七張問題清單、浙江公平在線、藥品安全智慧監管“黑匣子”、 浙里民生“關鍵小事智能速辦”、 社會矛盾風險防范化解等一批典型做法和特色應用,貫通增效、服務提質和群眾滿意等成效明顯。聚焦需求重要性、場景集成性、改革突破性、建設規范性、績效顯著性,省委改革辦公布了兩批共55個“最佳應用”,推動各地各部門進一步把握數字化改革本質要求。
浙江數字化改革聚焦黨政機關、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法治五大領域,對標現代化先行、高質量發展和提升競爭力,構建“1+5+2”工作體系,努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大標志性成果。
理論和制度成果不斷提煉。數字化改革把實踐過程深化提煉總結為理論成果、固化上升為制度規范,各地各部門加強理論研討、思維碰撞,形成了一批理論成果,各領域催生出一批法規規章、政策文件、地方標準、規范指南等制度成果。其中,《浙江省公共數據條例》《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浙江省電子商務條例》等一批專項成果在全國范圍內屬于首創。

2022年是數字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應乘勢而上,加快推動改革落地落實落細,以“快躍遷”迎接“大變樣”,進一步形成“滾雪球”改革效應。
工作機制不斷健全。全省上下圍繞著“頂層設計+增量開發+迭代升級”的推進模式,以試點先行、總結提煉、復制推廣的推進路徑,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建立了任務清單動態管理機制、協同執行機制、閉環管理機制、迭代完善機制和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機制,不斷打破內部條塊壁壘,拓展深化重大任務集成應用,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協調、執行有力的高效執行鏈。
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數字化改革涉及深層次、整體性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推進工作中也存在部分不足。一是重大任務和重大需求銜接匹配還不夠;二是城市大腦支撐應用的功能還不夠健全;三是數據價值的挖掘和數據安全的管理仍有待深化。
回望2021年,數字化改革話語體系不斷強化、應用架構不斷迭代、重大應用不斷豐富,為2022年開啟“大變樣”浪潮夯實了基礎、積蓄了能量、醞釀了動力。2022年是數字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應乘勢而上,加快推動改革落地落實落細,以“快躍遷”迎接“大變樣”,進一步形成“滾雪球”改革效應。
從省級部門領唱向全省大合唱的“快躍遷”。進一步壓實責任鏈條,全省上下兵團作戰,營造“大合唱”氛圍,不斷推動浙江數字化改革從破題開局到全面開花,不斷走深走實。橫向上,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協同發揮最大的整體效應;縱向上,強化貫通,著力推進,加快形成整體聯動高效協同的強大工作合力。
從打造應用為主向以推廣應用為主的“快躍遷”。按照“以用促建、共建共享”的原則,找準數字化改革的跑道,從重大需求中謀劃切入點,構建解決問題的多跨協同模式,實現解決方案的量化閉環。聚焦應用的使用成效,實戰實用,提煉推廣管用、實用、好用的最佳應用,在推廣使用過程中提質提效。
從政府為主向多方共發力的“快躍遷”。進一步探索數字化改革分工模式,建立政府與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的分工合作關系,形成政府牽引、市場主體和社會參與的政企社高效協同、互促互推的格局。一方面,加快政府從條塊分割、以流程為導向的組織架構轉向高效協同的框架,建設變革型組織,為五大領域的建設提供基礎秩序、制度支撐和要素保障;另一方面,探索為市場、社會主體的創新創造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環境,進一步發揮企業、第三方社會組織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建設、運營等階段逐步引入市場力量,以期政企、政社等碰撞更多改革成果,實現社會價值共創。
從中小循環向大循環的“快躍遷”。強化對五大系統的統籌,依托141基層工作平臺,從省市縣貫通拓展至省市縣、鄉鎮和村社的貫通,規范架構體系,在數據共享、業務流程、場景落地等方面突破系統界限,實現在基層的統一貫通。推動高頻剛需應用組件開發,提升“原子級”應用在五大系統復用,強化模塊化動態更新管理,以多跨應用建設為有效突破口,實現從系統內部“小循環”到跨部門的“中循環”再到數字化改革整體“大循環”的躍遷。
數字化改革一年的實踐,浙江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路徑和方法,2002年要持之以恒,不斷深化對數字化改革規律性和重大問題的認識,這是數字化改革的不變的“道”。
數字化改革一年的實踐,浙江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路徑和方法,2002年要持之以恒,不斷深化對數字化改革規律性和重大問題的認識,這是數字化改革的不變的“道”。
堅持“知行并進+相得益彰”實踐方法。數字化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的制度重塑的過程,浙江在推進的過程中遵從“認識—實踐—再認識”的螺旋式上升的規律,要充分用好系統工程“V”型模型理論,通過任務分解和綜合集成的循環演進,推動數字化改革不斷深化。一方面,發揮理論先導作用,全面加強數字化改革的理論研究,著力構建數字化改革的內涵、目標、思路、舉措、項目等完整的理論體系,推動改革實踐上升為理論成果;另一方面,全面構建一整套與五大領域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工作規范,推動改革實踐固化為制度成果,加速形成法律法規,最終推動技術理性向制度理性躍遷。
堅持“供需匹配+精準對接”效果導向。浙江數字化改革從需求側、供給側雙向發力,堅持效果導向,從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和提高行政效率、增強治理能力的角度出發,進一步破除體制性障礙、打通機制性梗阻、優化應用場景設計,同時,依托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以更細“顆粒度”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提高供需匹配水平和效率,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在數字化改革中的獲得感。
堅持“整體智治+高效協同”協作模式。浙江全域數字化改革借助數字化手段撬動各領域各方面的全局性變革,探索構建全域覆蓋、上下貫通的高水平“整體智治”體系。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數字化改革有效破解了橫向功能不完全、跨層級縱向貫通不足、跨業務數據歸集不完整,實現了跨主體合作共治、跨組織協同聯動、全方位為民服務和全領域數字賦能等多方面的突破。
2022年,全省上下必須進一步增強攻堅突破的信心,保持久久為功的定力,明確工作任務、強化工作舉措,進一步撬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大變樣。
進一步推動體系框架具象化。聚焦重大任務基層落地,以基層治理“141”平臺的深化和承接,推動“152”體系向“1512”體系升級。聚力優化“四橫四縱”總構架,突出“規定框架+系統特色”相結合,迭代完善五大體系架構,將架構具象化,形成引領性、思想性和實踐性兼具的系統架構。不斷提升產業大腦、城市大腦、鄉村大腦的算力,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全量、全時、全域感知的智能化能力,統籌公共數據平臺共享能力,嚴把安全體系建設,不斷夯實平臺底座。比如,數字社會將富裕圖景、均衡圖景、文明圖景和幸福圖景以及社會發展、公共空間、社會保障、社會平衡、社會文明、公共安全、社會活力和公共服務“四梁八柱”從宏觀、抽象向微觀、具象落地,催生浙里科普、浙里好家政、浙里民生“關鍵小事”等重大應用。
數字社會將富裕圖景、均衡圖景、文明圖景和幸福圖景以及社會發展、公共空間、社會保障、社會平衡、社會文明、公共安全、社會活力和公共服務“四梁八柱”從宏觀、抽象向微觀、具象落地,催生浙里科普、浙里好家政、浙里民生“關鍵小事”等重大應用。
進一步推動重大應用成果實戰化。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實現制度重塑為核心,以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堵點難點為關鍵,加強宏觀謀劃、小事切入,進一步校準跑道、精準發力,按照“新識別謀劃一批、新上線一批、提升一批、推廣一批”的思路,加強應用在全省范圍的貫通,切實提升應用實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全國范圍有影響力的最佳應用。不斷凝練“一地創新全省共享”的經驗做法,推動最佳應用擴面提質、在推廣實戰中增效。
進一步推動理論成果知識化。把系統工程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數字化改革的一般特征緊密結合起來,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的落地見效,加快提煉五大領域設計思路、實踐路徑、經驗成效等成果匯編,編撰數字化改革教材,突出示范性和引領性,將數字化改革的好經驗、好案例、好做法抽象知識化、譜系化,打造一批揭示數字時代特征的理論成果。
進一步推動制度重塑拓展化。進一步拓展現代化治理空間,放大數字化改革的格局,加快政府領域制度重塑、流程再造,釋放數字紅利的普惠性,推動現代企業參與變革。推動共同富裕由發展型向共同型的體制機制邁進,探索中央部委部署快速落地響應的有力路徑,打造一批引領全球數字規則的制度成果。
進一步推動工作機制內在化。以量化閉環為理念,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壓實“一把手”親自抓的責任機制、科學化分級分類的統籌管理機制、堅持以“三張清單”為抓手謀劃重大應用的推進機制、完善“最佳應用”推廣機制,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通過“V”字模型量化細化協同模式,形成嚴密無縫的責任閉環、協同高效工作格局。
進一步推動五大系統邁向更高體系。五大系統建設要始終堅持重大任務、核心智能和百姓、企業重大需求三者相碰撞,立足大視野,謀劃大場景,加快平臺貫通、應用貫通和數據貫通,加快縣鄉一體、平臺融合,突出數據流和業務流協同,以數據流為依據,改造提升業務流,統一決策流、業務流、執行流,不斷提升群眾、企業獲得感,形成“見微知著——聚沙成塔——渾然一體”的良好態勢。
“今年花開紅似火,料得明年花更紅”。2021年,浙江數字化改革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實現了良好開局,而2022年是推進數字化改革全面貫通、集成突破、集中展示之年,數字化改革的成果定會成為活力浙江的“金名片”,推動浙江在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先行和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方面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