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國內的學前教育專業進行一定的了解和調查之后可以發現,《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在國內的學前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學前教育工作必須要將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放在工作中的首位,從這一方面上來說,在當代中職學校的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視《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的教學工作。盡管目前學前教育領域已經開始重視《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著相對明顯的問題,包含教學模式相對傳統和輕視實踐教學等等,這不利于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成長,同時對于廣大的幼兒群體的學習和成長也會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故此,在當下的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積極促進中職學校的《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的改革,解決現存的諸多問題,提升教學質量,這對于國內的學前教育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中職教育 學前教育 衛生保健 課程教學 教學改革 研究分析
1 前言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國內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國內全階段教育工作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和推進,其中自然也包含學前教育工作,但與此同時,多方主體對象對于新時期的學前教育提出了嶄新且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含學前兒童生理、心理、生長發育、膳食營養方面的教育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重視中職學校的《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育工作。然而,在國內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短時間內幼兒園數量的快速提升,導致實際的學前教育工作中的問題頻發,而如果可以強化中職學?!秾W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那么就能夠提升學生對學前兒童的衛生保健能力,對于國內廣大的幼兒群體的學習和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將針對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并且以此為基礎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策略,試圖提升現代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效果。
2 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目標概述
在《幼兒園工作規程》當中已經明確指出,幼兒園是對學前兒童實施保育和教育的主要機構,并且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實施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得到德、智、體、美、勞的全方面發展。依據于此,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目標需要設置以下幾方面的重要目標。
2.1 情感目標
通過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工作,需要使得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意識到幼兒園保育工作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還需要培養專業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主要是“四心”素質培養,分別是對學前兒童具有愛心,對幼兒園的保育工作具有足夠的耐心[1],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需要細心,對待自身的崗位職責需要具有責任心。
2.2 知識目標
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的知識教學目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簡單來說就是使得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知曉自身“在做什么”和“為什么”要這樣做。細化下來,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知識目標方面需要使得學生掌握學前兒童的營養學基礎知識和相關的膳食管理要求,同時還需要了解學前兒童的常見內外疾病預防和管理、幼兒園環境的創設和相對應的衛生學要求等等。
2.3 能力目標
之所以進行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能力”,因此能力目標是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體來看,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能力目標方面需要專業學生可以對幼兒的一日學習、生活環節進行組織和管理能力、可以對幼兒的常見疾病和意外傷害進行簡單處理和護理、可以協助幼兒園的保健醫生做好相對應的傳染病預防和管理等等[2],對于幼兒群體的學習和成長均具有積極作用和效果。
3 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介紹
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綜合考量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基礎之上開設的一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內容,這一課程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國內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質量,從而直接影響到學前教育專業領域的發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3]。
目前來看,國內的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已經給予了《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育高度的重視,在實際的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以課程講授的方式進行,使得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夠逐漸掌握學前兒童的身心發育特點、膳食結構管理和學前兒童常見疾病以及相關的急救措施等等,對于當代的學前教育工作進行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并且可以促進幼兒朝向系統、全面的方向進行發展。從中也不難看出,《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的存在對實現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是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等課程的基礎,也是幼兒園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理論基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需要給予這一課程高度的重視,并且分析實踐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策略對其進行優化和完善,實現高水平的中職學校《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改革[4]。
4 現階段中職學校《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全階段的課程教育工作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環境當中,其中自然也包含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在全新的時代環境下,對于這一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國內部分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滯后性,這些不足可能會導致學前兒童的學習、成長和傳染病防治工作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從而影響到學前兒童的健康成長。目前來看,目前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 教學理念的偏差
眾所周知,在國內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長期應用的是應試教育制度,這一情況對于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的教學理念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國內的中職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在《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了“重教輕?!钡膯栴},實踐教育工作過程中,多數中職學校會刻意地提出教育的內容,而保育方面的內容比較少,這一教學理念的偏差,導致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結構出現了不平衡的問題[5],也不符合學前教育的本質屬性。
而且,從學前教育的專業角度上來說,保育才是重中之重的教學內容,這一教學理念所導致出現的偏差現象,其本質上就是學前教育專業“本末倒置”的一種外在表現,這也是近年以來國內的《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育工作頻頻出現學前教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譬如,學前兒童的年紀普遍比較小,其免疫力比較弱,為了防治傳染病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幼兒園中的保教工作人員需要掌握系統的衛生保健專業知識,而教學理念存在偏差的情況下就難以做到這一點,一旦發生突發的、難以處理的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的保教工作人員就難以進行處理[6],對于廣大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其實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后續需要重視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理念的優化和完善。
4.2 教學模式相對單一
在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對于最終的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工作亦是如此,然而,筆者在實際的研究和調查之后發現,目前國內的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方式相對比較單一,大多數教師采取的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導致實際的課程教學變得枯燥且無聊,而且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準入門檻并不高,也注定了這一專業難以具有高質量的生源,如果長期維持課程教學相對單一、枯燥的情況下,學生就會出現失去注意力和學習興趣[7]。
再從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自身的角度上來說,這一課程所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常見的包含生物學、營養學和醫學等等領域的諸多學科知識,長期采取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的情況下,難以應對如此繁雜的教學內容,而且也會導致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出現混亂、混淆的情況。因此,在后續的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以此來應對課程內容的多樣化教學需求、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
4.3 教學目標不盡合理
學前教育專業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屬性異常強烈的專業,而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內容具備著較強的理論性特點,這導致很多中職學校在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只關注其理論性,并且在傳統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之下開始理論授課,長此以往,導致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目標成為了培養高理論素質人才,這違背了學前教育專業的本質屬性[8]。
從社會中的學前教育專業崗位角度上來說,其需要的是實踐應用型專業人才,而目前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目標并未做到這一點,培養出來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具備明顯的同質化、高等低能特點,即便能夠畢業在崗位中進行工作,后續也會出現頻繁更換崗位的情況,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脫離這一領域,這對于國內學前教育整體的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國內的《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育需要注重新時期學前教育專業崗位的人才需求,針對教學目標進行靈活變化,從而培養出高質量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資源。
4.4 實訓設備的不足
在實際的《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得學生這一方面專業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重視實踐教學的貫徹和落實。但即便國內的中職教育事業整體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是經濟方面的限制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改觀,簡單來說,目前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實踐教學存在著經濟方面的限制,而在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實訓設備的不足,難以滿足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方面的需求。甚至具有一部分中職學校,以教學時數的不足為由,將《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的實踐部門直接刪除,導致實際的教學結果出現了不完整的現象,培養出來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也與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相脫節,并且最為重要的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是為了廣大的幼兒群體的學習和成長進行教育服務的,因此實訓教學設備的不足,在后期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后果,甚至影響學前兒童的身心健康。
5 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改革的可行路徑分析
在國內的教育組成結構當中,學前專業教育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部分,決定著是否能夠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僅對學前兒童的學習和成長比較重要,對于其后續的學習和成長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在國內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依據這一課程教學現有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促進重視《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的教學改革。
5.1 及時轉變教學理念
任何工作都是理念先行,對于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工作來說也是一樣的。近年以來,國內的學前教育工作快速發展,與此同時,社會對于幼兒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具備相對應的職業素養、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水平。
因此,當代的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育工作需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突破傳統的“重教輕?!标惻f理念的限制,使其轉變為保教結合的教學理念,時刻將二者結合在一起。例如在學前兒童傳染病專業防治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重視相關知識理論的教學工作,另一方面還需要使得學生投入到實踐學習過程中,了解幼兒的身心特點,這樣才能系統、全面地提升專業學生的學前兒童的傳染病防控工作,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通過討論、實踐練習、對其他人的教授、對所學內容的立即運用等方式來進行學習,可以有效地降低傳染率。
5.2 調整教學目標
就目前來看,國內的學前教育事業保持著高速的發展,每一年學前教育專業領域都具有較大的人才缺口。然而,國內的學前教育專業龐大,長久以來卻未能滿足這種人才需求,其重要原因就是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目標不夠科學合理[9],鑒于這一問題的存在,在后續的《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重視教學目標的重新設計和調整。
譬如,目前社會中需要的是具備良好實踐應用能力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資源,因此在實際的《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始終以培養學生的保育能力為核心、重視學生保育能力形成的目標。并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將這一教學目標進行進一步的細化處理,包含設計對應的階段教學計劃等等,使得重新設計的教學目標具備科學合理性和實施的必要性,從而有效地滿足現代學前教育專業崗位的人才需求,這對于國內的學前教育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是比較重要的。
5.3 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革
在前文已經進行了一定的提及,目前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模式已經凸顯出來了一定的滯后性,既難以滿足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難以滿足學前教育專業崗位的人才資源需求,因此在當代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積極促進《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以實現直觀教學、現場教學、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的運用,同時在此基礎之上形成對應的教學模式[10],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跳脫出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
5.4 落實跟崗實習
在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過程中,跟崗實習教學模式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教學模式,可以使得專業學生提前熟悉學前教育專業崗位的工作,待到真正進入專業崗位之后,學生的適應速度、提升工作質量速度都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因此,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育過程中需要積極促進與當地幼兒教育機構之間的合作,并且安排相對應的指導教師,針對學生的跟上實習進行不斷的跟蹤、指導和評價,如果學生在實際的實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或者是問題,指導教師可以直接進行解答,從而提升學生在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跟崗實習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并且最終達到具備專業崗位工作能力的教學目標,這可以有效地促進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也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目標之一。
5.5 提升責任教師綜合素質
但凡是教育性質的工作,教師在其中永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工作中也是一樣的,因此為了促進這一課程的而教學改革,需要重視提升責任教師的綜合素養,為此中職學校需要定期定時開展教師的培訓工作,并且為培訓工作設置對應的激勵約束制度,一方面使用約束制度保障培訓工作成效,另一方面采取激勵策略,吸引更多的教師參與培訓,從而使得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改革得到促進,這對于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成長也是極為重要的。
6 結語
綜上所述,就是筆者針對現階段國內的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改革的相關研究和分析,從文中闡述內容中不難看出,目前國內的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較多,不利于國內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和可持續性發展,因此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改革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國內不同的中職學校需要洞悉這一發展規律,跟隨時代發展進行對應的變化,從而提升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質量,穩定、持續地為社會輸出高水平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資源。
參考文獻:
[1] 高玉燕.微課在中職《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6(1):78-79.
[2] 王露彩.微課在中職《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文淵(小學版),2019(4):413.
[3] 王家鋮,蒲云陽.中職教育教學中“三疑三探”教學法的應用研究——以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為例[J]. 空中美語,2021(6):1041.
[4] 劉慧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能力本位教學設計探索[J]. 魅力中國,2021(14):344-345.
[5] 郭佳佳.關于《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的教學方法指導[J]. 探索科學,2021(9):27-28.
[6] 丁建民.中職學前兒童衛生保健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 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5):380-381.
[7] 王曉梅.《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課程思政教學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7):1711-1712.
[8] 黃鑫莉.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課程教學探究——以四步式教學法為例[J].魅力中國,2020(40):305-306.
[9] 張萍.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以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課程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8):143-145.
[10] 賴曉倩.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學前兒童衛生保健學》課程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7(32):266.
作者簡介:
孫思梅:(1975.03—),女,山東青島人,本科,漢族,單位:伊犁職業中專(師范)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