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科目是小學生最重要的一個學科,它除了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之外,還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理解和使用語言文字。小學生正處于重要的身心發展時期,更需要對他們予以關注。所以,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小學生的教育,并與家長展開密切的配合,如此才能夠促進家校合作的真正實現,才能夠提升教學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所以,必須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家校合作模式,本文以此為基礎,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家校合作 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家校合作模式,可以促進語文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然而,語文教師想要實現對家校合作的真正落實,就需要做好對教學合作策略的合理制定,采用家校合作的形式開展教學,如此可以有效地進行語文教學。語文教師通過對宣傳的加強、充分了解家庭資源等,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對家校合作模式的有效應用。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對此類措施的采用,可以實現對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1 小學語文家校合作概述
家校合作指的就是將家庭教育加入到學校教育體系中,有機的結合家庭和學校這兩個教育場所,進而促進學科教學的有效落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時大多會詳細講解部分古詩詞,還會讓學生進行背誦;而大多數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也十分關注孩子的古詩詞掌握能力,會讓孩子進行一些古詩詞的學習和背誦,如果學生還沒有掌握,家長就會向他們講述自己的理解。這個時候如果可以采用家校合作的形式,就可以良好的貫通家庭和學校,在課內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文教學,如此可以開展更加高效的語文教學。所以,必須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家校合作模式。
根據實踐可以得知,大部分教師雖然積極地與家長進行了家校合作,然而在家校合作的具體實施環節依然遇到了許多問題。首先,家長和教師缺乏多樣化的溝通渠道,大部分教師僅采用了微信群,在群里發布通知,教師將“群”作為了聯系家長的主要渠道,此類合作模式過于單一,必定無法幫助家長開展多樣化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只能在群里交流有限的內容,所以必定無法良好地開展家校合作。其次,家長并沒有了解教師的教學工作,大部分家長的教學水平并不如教師,也沒有相應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導,所以,家長依然會根據自己的想法開展家校合作教學。如此看似與學校進行了合作互動,然而事實上卻沒有統一教學,沒有達到一體化的目標。最后,目前并沒有相關機制可以監督家校合作,缺乏相關體系監督家長和教師是否落實了自身的教學,是否遵守了合作模式等。所以,仍需完善家校合作模式,教師想要促進家校合作的真正落實,就需要借助有效的措施,如此才能夠開展更加高效的語文教學。
2 家校合作模式的優勢
2.1 彌補教師的不足
不同的家長從事著不同的專業,部分家長所涉及的技術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然而,語文專業的內容,僅僅依靠教師的力量,想要實現詳細介紹,是有著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可以對家長的專業優勢進行充分的發揮,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擴展,通過家長的參與,對教師在語文知識領域的補助進行彌補,能夠極大的促進語文教育的開展。
2.2 加強家園之間的聯系
在家長助教活動開展過程中,家長對語文教學活動的參與,能夠從教育目標上對語文學科進行更好的理解,對語文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認識。此外,有了家長的參與,還能夠使學校的辦學能夠獲得更多的思路,使學生獲得更加寬闊的視野。家長對學校活動的參與,還能夠對孩子的情況進行了解,并且,能夠使學生對父母更加理解,進而對家長產生尊重和依戀。
3 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
3.1 加強家校合作在家長間的宣傳
目前,大部分學生家長沒有接受過高水平的教育或是沒有深入認識教育工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采用了自己的理念,由于家庭和學校存在不同的教育理念,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和成長目標,因此無法實現良好的學習和成長。
部分學生家長誤以為通過背誦可以實現對語文知識的良好學習,其實不然,單純的背誦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就無法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教師想要實現對這一問題的改變,就可以將家校合作模式引入到語文教學中,如此可以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教師需要向家長宣傳科學的語文教學觀,可以在家長會上傳達科學的教學觀。告知學生家長,通過背誦和抄寫無法有效地開展語文教學,家長需要在課外盡可能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推薦學生符合他們年齡段,且積極向上的書籍,如此,學生不僅可以通過閱讀獲得知識,還可以獲得快樂,進而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還能夠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語文。通過對此類教學理念的傳達,可以逐漸改變學生家長的教學觀念,如此,家長能夠在課外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進而大幅提升他們的語文成績,在語文教學中更好的引入家校共育模式。
3.2 構建開發式語文課堂
在教育孩子期間,大多數家長的觀念并不正確,例如一些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只是學校的工作,而自己只需要負責好他們的衣食住行,而教師需要思考孩子的教育內容、如何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等問題。此外,大部分家長看待孩子的眼光過于傳統,對孩子予以了過多地關注,這會對他們的成長造成影響,進而導致孩子無法形成良好的性格。大部分教師認為通過工作可以為孩子提供根本的教育保障,所以在工作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并不充分,因此師生之間逐漸產生了距離,這會對學生的知識理解造成影響。語文教師想要實現對這一現狀的有效改善,就必須讓家長在課堂開放日與學生一起學習語文,如此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孩子的全面理解,還能夠促進家長與孩子的深入溝通,讓彼此更加貼近。例如,教師在教授《給予是快樂的》時,可以讓家長與學生一起學習這篇文章,在這一過程中,家長需要讓學生進行分享,如此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認識分享。這篇文章的宗旨是教授學生幸福的根本就是勞動,想要為人們提供服務,就需要履行好自身的義務。這篇具有教育價值的課文可以正確的培養學生的幸福觀,他們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進而實現對幸福真諦的深刻理解,通過家校聯系,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向。
3.3 充分了解家庭資源
教師需要做到對家庭資源的充分了解,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家校合作課程的開發,系統地構建學生的家庭資源庫,這能夠有效地提升家校合作工作,為家校合作提供有價值的服務,能夠統一家長和教師的教育觀,幫助他們明確自身的語文教育宗旨。所以,學校需要做好對外宣傳力度的加強,提升家長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不僅需要重點宣傳課程觀和教學觀,還需要重點宣傳各種核心思想,例如人才觀和教材觀等等,不僅可以讓家長在語文課堂開放日觀摩教學,加深他們對語文學科的理解,還可以長期借助網絡平臺等形式保持與家長的有效聯系,在這一期間教師需要有效地收集家長的建議和意見。例如,部分語文教師會讓家長填寫問卷調查表,進而了解他們的想法,然而此類模式過于被動,為了實現對這一問題的有效改善,語文教師需要積極幫助家長解決遇到的語文教育問題,例如,家長需要對學生的語文課文背誦予以監督,如果他們無法良好的記憶課文,那么就會影響家庭休息。這個時候,教師需要與家長進行專業的溝通,摸索在背誦時學生的遺忘曲線了,并為學生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訓練,如此可以良好地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記憶力等。
3.4 采用信息技術構建家?;悠脚_
在不斷應用和發展信息技術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多媒體被應用到了教學工作中,應用和普及信息技術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家長和教師構建一個良好的互動平臺,如此家長和教師可以有效傳遞和共享相關信息。家長和教師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無法實現及時溝通,因此無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指導。一般來說,家長缺乏與教師溝通的積極性,教師也缺乏家訪所有學生的時間,為了實現對學生家庭學習情況的及時了解,就需要做好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搭建信息平臺可以為家長和教師提供更加便捷的溝通和交流渠道,不僅可以實現實時溝通,教師還可以在視頻中與家長交流。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家校合作模式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設網絡設施,學校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建設信息技術設施,積極為教師和家長構建一個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如此,教師可以有效地與家長進行溝通,家長也可以第一時間做到對學生情況的全面了解,充分地展示了家校合作的作用。
3.5 建設體系化監督機制
語文教師在家校合作工作中需要以體系化為目標,重點做好對監督機制的建設。監督機制的體系化指的就是家長和教師需要進行相互監督。將家校合作模式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促進學生對語文的連貫學習,由于語文教育具有日常化的特征,所以學生需要盡可能的學習實際生活中的語文知識。想要在學校和家庭中開展持續的語文教學,就需要做好對監督機制的建立,如此才能夠促進家校合作的切實落實。此類監督機制提出教師需要定期與家長進行雙向反饋,將學生在學校和家里的情況告知對方,如此可以促進雙方對教學思路的及時調整,例如是否具有古詩詞的補充需求,到底該背誦這首詩還是熟讀。此外,不同的溝通機制可以提升監督機制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教師和家長在相關機制的監督下會不斷地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學生最終可以獲得更好的語文教學環境。
3.6 引導家長進行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
大部分家長并不重視家庭教育,并且一些家長沒有采用合理的方法輔導教育學生,因此難以有效的發揮出家庭教育的優勢和效果。反而會導致學生對學生感到厭倦,特別是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剛接觸校園生活,還沒有適應學校生活,因此家長需要做好家庭輔導工作,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習慣。學習想要讓家長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輔助,就需要做好對家長的科學指導。
家長首先應當為學生的語文學習設置一個良好的環境。例如,小學生對聽故事十分感興趣,學校應當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讓家長將一些講故事的電子產品提供給學生,以此來開展聽故事學習。如此,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他們閱讀習慣和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此外,家長還應當在家中購置含插圖的書籍,根據學生不斷提升的閱讀能力,逐漸購置具有難度的書籍。如此可以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學習。在休息日,家長可以與學生一起去圖書館等閱讀氛圍和學習氛圍十分強烈的場所,強烈的學習氛圍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此外,家長還應當做到以身作則,在語文學習或做作業期間,與學生共同學習或閱讀,如此除了可以為他們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外,還可以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最好的榜樣就是家長。閱讀教學對語文教學來說十分重要,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口語和寫作等能力。所以,家長應當參與學生的閱讀活動,與他們一起談一談讀后感,討論故事情節等等,如此可以使他們的主體性得到凸顯。不僅可以從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對學生加以鍛煉,還可以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態,促進家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最后,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并不強,所以,家長應當做好對學生的督促。例如,應當監督學生在做語文作業時的態度是否認真,是否背誦了語文課本等。當然,家長需要以教師作業的完成為監督目的,促進特定教學目標的實現,然而,家長在這一期間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引導和監督。首先,家長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具有針對性的對一些記憶法和學習法進行制定,由于每個學生具有不同的成長環境和成長方式,所以,他們具有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等,家長應當合理的對教師指導的方法進行調整,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法。例如,學生的積極性如果不高,家長應當借助獎勵機制,在完成某項學習任務后,家長應當對學生予以獎品或帶他們出去游玩等,以此來作為獎勵,并且,此類獎勵應當具有針對性和合理性,除了需要符合學生的興趣之外,還應當做到適量。此外,家長的評價方式也應當合理。同時,還需要從學習成果方面,對學生予以及時、科學的評價。對他們的學習成果予以肯定。并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之處,以及仍需提升之處,由于小學生對家長的看法和評價十分重視,希望家長可以對其予以關注,所以,所采用評價方法必須做到合理。如此,可以促進學生更加自信的學習,并感受學習成功帶來的喜悅,如此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4 結語
有許多方法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然而學生主要的生活和學習場所就是家庭和學校,所以教師需要結合他們的身心發展,做好對家校合作的加強,做好對語文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與學生家長開展更加深入的溝通,用信息技術開展更加高效的溝通交流,如此,可以做到對學生語文學習的及時了解,幫助他們開展更加高效、更高質量的語文學習。家校合作的建設過程十分漫長,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對自身經驗的不斷總結,對學生成長和學習的及時了解,如此才能夠為家長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
參考文獻:
[1] 胡露露.“互聯網+教育”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家校聯合策略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13):2.
[2] 李增芬.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有效利用家校溝通[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00(007):69.
[3] 崔松娟.基于高效教學的小學語文家校合作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000(002):P.29-30.
[4] 劉春燕.小學語文教學家校合作方式的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4):1.
[5] 田翠霞.關于家校合作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東西南北:教育,2017:157.
[6] 丁寧.家校合作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應用現狀的調查分析[J].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000(013):104-105.
[7] 劉艷玲.基于家校教育結合理念的小學生語文教學策略分析[J].語文課內外,2020,000(013):71.
作者簡介:
尹付秀:(1993.01—),女,漢族,隴南武都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