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
摘 要:隨著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深,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明顯。食品從生產到消費經過多個環節,因此食品安全管理的難度較高。由于食品安全問題較復雜,需要基于財務管理視角,從整個食品供應鏈的角度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控制。為保障食品安全,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體系,并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效率,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率。
關鍵詞:財務視角;食品;安全管理
Research on Food Safety Management Based on Financial Perspective
JIANG Yue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ujiang 332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marketization, the problem of food safe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Food goes through many links from production to consumption, so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s more difficult.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food safety issu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food safety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food supply ch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food safety,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afety assurance system, strengthen the efficiency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accidents.
Keywords: financial perspective; food; safety management
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程度之間存在密切關聯,雖然我國食品工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但食品安全問題已然成為非常嚴峻的民生問題。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為保障食品安全,減少各類安全風險事件的發生,相關部門需要提升財務供應鏈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和長期運營能力;需要對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進行要素分析,同時加強食品在多個環節的安全管控。
1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要素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形勢,而要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實施,核心內容在于構建食品財務供應鏈質量保障體系,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建立優化機制。橫向角度方面,食品的信息管理和企業的食品安全系統等各個功能構成了主要的決策框架,而信息管理系統作為食品安全保障的主要平臺,能支持各項安全措施的穩步推進;縱向角度方面,每個參與環節的主體都與食品質量存在關聯,要按照相應的標準采取監督和引導行為。
近年來食品安全頻發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供應鏈各個環節產生了大量的工作缺陷,因此對各個環節開展財務層面的管理工作較為重要。相關部門應建立食品質量安全保障監控體系,使生產的食品達到標準和要求。目前的國內外研究大多數都是從食品質量安全預警和控制等方面構建保障措施,但從財務管理的層面分析,各項實踐活動都會產生經濟效益,對多個環節的食品安全影響因素展開綜合控制,有利于優化企業內部的經濟行為。必要時可借鑒國外的先進發展經驗,并以此為基礎提出我國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和保障機制,將優秀管理經驗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實現全過程和全流程的綜合管控[1]。
2 食品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
2.1 生產環節
生產環節中食品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3個。①環境因素。工業生產和城市產生的廢棄物對水源和空氣都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而我國傳統的農業種植和漁業都需要大量的水源支持,因此環境污染會給產品生產帶來負面影響,如土壤污染會直接影響到農作物的種植,破壞土壤的再循環能力和土壤質量,在受到污染的土壤上種植農作物會危害食用者的健康。②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也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如寄生蟲、微生物等。③農業原料因素。農業原料因素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與產品污染也存在聯系,例如化肥、農藥或飼料等殘余部分會存留在水源或土壤中,過量使用添加劑或生長促進劑,會導致這些添加物留存在動物體內。
2.2 加工環節
食品加工過程中,原材料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加工標準和最終的質量標準。例如水作為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材料,生產用水受到污染后會產生嚴重的安全隱患;過量添加食品添加劑也會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我國的食品加工企業從財務管理角度來看,未能實現完全的規模化經營,部分小作坊式加工單位仍然存在,其生產技術和生產流程不正規,未設立有效的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和食品質量檢測程序[2]。
2.3 運輸環節
大部分食品經加工后,都需對食品進行包裝,以便于產品的儲存和運輸。包裝和食品之間的接觸非常緊密,如果包裝材料質量不達標,其中的有害物質就可能被食品吸收,進而轉化為食品的不安全風險因素。
2.4 消費環節
從產品的銷售到消費過程中也會有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例如,因不合適的儲存方式或加工方式使部分天然有毒有害的食物對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在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前,全面評估食品的狀態,向消費者傳遞更真實的食品安全信息,成為政府部門和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的重點研究工作,生產企業、政府和消費者都應重視整個食品安全鏈的食品安全要求。
3 基于財務視角下的食品安全管理
3.1 加強食品生產環節的安全管控
食品安全問題存在于食品的整個發展環節,食品原料的質量水平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產品質量。食品生產環節是由食品生產者完成產品的產出過程,因此,需重點加強食品生產者的食品安全保障意識。相關部門要建立更嚴格的保障機制,消除小概率食品安全事件對消費者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相關企業要和上游的食品生產者建立更深入的溝通機制,例如,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宣傳手段推廣安全生產知識,有效提升食品生產者的安全保障意識;協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互動合作關系,保障整個食品生產過程的平穩健康運行。企業要全方位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對各項生產涉及的資金活動和價值形態進行綜合調節,以成本管理和資金管理為核心,提升企業內部的財務績效,驅動企業更重視食品安全,樹立保障食品安全責任意識。
3.2 食品加工環節的管理對策
為全方位保障食品加工環節的食品安全,要完善監管環境,使加工企業根據相應的流程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有關標準建立統一的管理體系。加工企業應重視安全質量管控,必要時引入第三合作方準入制度。可參考日本企業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經驗,日本建立了全方位的食品供應鏈應用模型,從財務運作的角度規范食品生產流程,從產品的加工制造到產品流通,保留每個過程的信息記錄,建立高水平的庫存管理機制,除在企業內部實現可追溯性計劃外,企業間的各項溝通也從交易的角度完成了食品在財務方面的信息交換[3]。日本的5S管理體系可有效減少信息不對稱情況,因此我國在食品加工管理環節中,也應強化信息網絡建設,對不同行業和企業的各項工作展開計劃性控制,保障消費者可以清楚了解到產品信息,作出更準確的判斷。企業還可以建立產品質量安全預警系統,對信息數據庫展開綜合管控,掌握食品安全的核心內容,對各類信息進行共享和實時分析。
3.3 運輸環節的整體優化
產品的運輸環節可從物流和銷售2個角度進行安全管控。①提升產品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一些生鮮產品由于易腐敗變質,對保質期和保存條件要求較高。為確保產品能及時到達目的地,應做好物流階段的監管工作,根據食品的不同類型安排運輸模式,整個食品物流環節也可以選擇規模化經營的方式節約成本,提升工作效率。②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供應產品,建立健全的流通檢測體系,根據國家的統一質量標準構建內部監管方案。相關企業要在分析消費者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準確預測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確定生產量,在有效的生產時間內生產出合格產品。相關企業還應加強自身和上下游機構的交流合作運營,建立更高效穩定的配送體系,在最低的成本條件下完成小批量的食品訂單運送,消除潛在的儲存成本,降低產品在儲運過程中的潛在風險[4]。
3.4 售后環節安全控制
售后環節的安全控制重點在于維護與消費者的關系,提升產品的整體合格率。例如,為保障企業的經營效益,企業需通過媒體手段或信息投放的方式建立企業和消費者間的溝通渠道,通過這些平臺收集消費者的意見,解決投訴問題。同時要進一步擴展企業和消費者的風險交流內容,對有關食品生產流程和其中涉及到的風險點做好綜合監測,讓消費者和公眾對企業的產品管理進行監督,并對風險交流的效果作出評估,提升企業的風險交流水平[5]。
3.5 食品安全追溯保障機制
食品安全追溯保障機制要求各個生產企業和加工企業公開生產加工流程,使各環節的鏈條更透明,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都可參與到財務管理和生產質量管理中。可追溯系統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快速定位食品產生問題的環節,同時對上游的多個主體工作流程進行排查。在發生食品風險時可快速定位責任方,為食品安全治理打好基礎。企業要做好企業利潤和社會責任之間的平衡,從而權衡企業投資完成資源的合理配置。
在這一方面我國可以參考國外部分企業在風險管理和安全追溯保障機制方面的工作方案。例如,美國企業在食品風險方面的投入較大,企業會對食品的安全性展開系統化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制定風險管理流程,采集食品風險信息,作為制定安全管理體系的依據。美國政府部門還會強調基于食品安全的風險分析方法需接受社會各界的建議、監督,這使得部分企業的安全追溯保障機制面向全社會公開,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交流互動更加緊密。而荷蘭食品生產行業的價值鏈體系相對分散,食品原料生產企業、食品批發企業和食品終端服務企業之間建立了完善的訂單分配機制,不僅從財務角度降低了食品供應鏈成本,同時也能確保食品質量的安全和穩定。日本企業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質量保障機制從可追溯性的角度建立了全過程管理流程,從產品加工制造到產品流通之間進行了實物和賬面體系的對應,對食品按照庫存日期保質期等標準分別進行保管和運輸。
3.6 主營業務的穩步發展
近年來我國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逐漸上升,也出臺了很多政策來保障消費者利益。當一個企業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后,其市場占有率會大幅下降,產品在資金流的不斷輸出中會處于不利局面。在市場前景發展不樂觀的前提條件下,相關食品企業需要在鞏固主營業務的同時避免資源供給流量偏差。現代企業的多元化經營不意味著將原有的核心業務全部丟棄,而是在多層次發展的同時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維系原有的食品領域,扭轉經營狀態,讓企業的財務水平保持正常水準。忽視主營業務的發展必然導致企業在治理和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缺陷,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必然引起較大規模的財務風險。
4 結語
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相關部門要建立更穩定的安全保障機制,對各環節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綜合控制。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會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狀況,維持企業生產經營安全是食品企業的基本社會責任。企業內部需做好嚴密的篩查和財務運營管控,確保各項戰略規劃的正確實施。
參考文獻
[1]路紅兵.基于財務視角的食品安全管理研究[J].經濟師,2017(12):87-88.
[2]李慧文.基于財務視角的食品藥品監管成本效益研究:書評《食品安全管制長效機制》[J].肉類研究,2020,34(11):118.
[3]高建來,劉艷楠.基于財務視角下的企業食品安全問題探討[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4,35(18):374-376.
[4]熊超,張凱明,黎明.基于財務視角的食品藥品監管成本效益研究[J].財會通訊,2015(2):81-83.
[5]張秀芳,常昕,陳曉偉.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進展:基于文獻綜述的視角[J].農業科技管理,2011,30(6):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