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宇恒


摘 要:隨著經濟的飛速增長,城市規模迅速擴張,人口大量遷移,現代城市管理的難度已較從前大大提升。當前,“城市病”帶來的挑戰已愈發嚴峻,傳統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方式已愈發成為人居環境優化的重要障礙。只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樹立現代城市精細化管理理念,重新梳理城市管理的重點,尋找管理中的堵點、難點,對管理細節進行全面優化完善,依托大數據建立城市運行與管理體系以及信息平臺,才能通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來有力支撐現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以人為本”;城市;精細化管理
一、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要義
城市精細化管理是指采用行政、市場、法律規章以及社會自治等多種層面的綜合手段,通過城市管理標準細致化、管理目標數量化、職責體系分工明晰化等,形成以“規范、細致、人文、效率”為內涵的城市管理模式。
(一)精細化管理決定城市管理的成敗。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記載“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事情的成敗往往取決于關鍵細節處的藝術處理。一座城市是否能吸引人、留住人更是如此,假如在管理上拖后腿,不能立足長遠,從細處著手,在精處做細,就不具備后發的潛力。在現實的城市經營中,城市精細化管理是指城市管理的半徑要寬、水平要高、質量要優。所謂半徑寬,就是不袖手旁觀,該管理的都要管進來,不畏難、不推脫。所謂水平高、質量優,就是用管理的效果來說話,讓老百姓對城市有歸屬感和認同感,進而產生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精細化管理展現城市管理的宗旨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對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型城鎮化建設“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由此可見“以人為本”是城市管理的核心內涵。對城市進行行之有效的精細化管理,能夠充分凸顯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進一步滿足市民對城市人居環境的需要,滿足其生產生活各方面的合理訴求。但特別值得管理者重視的是,并非所有的管理細節都能使服務水平加分,只有對細枝末節問題進行分類謀劃、合理安排才能滿足最廣大市民的需求。城市管理的細節問題大多與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要正視居民的合理訴求,有效解決市民的各項問題矛盾。
(三)精細化管理決定一座城市的品牌。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推進,一座城市的品牌定位更加被城市管理者重視。獨特的城市定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發展的未來。而正如俗語所講“條條大路通羅馬”,適合城市自身發展特點的品牌需要多方論證、精心考量,把不好的管理細節過濾,好的城市管理細節沉淀,去粗取精,從而形成長效的良性的城市管理機制,進而增強政府的公信力,最終實現城市社會的和諧發展,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
二、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背景
(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城市的發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根本出發點,是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指導下,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聚焦群眾期盼、訴求和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把精細化要求落實到城市的每一處角落。這是當下治理城市的根本要義,也是大勢所趨。從垃圾分類到改造老舊小區、整治街面,從提升政務辦理效率到健全公共服務設施、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精細化管理體現出事無巨細、無所不包的特點,適應了人民群眾對新型城市化的新要求。
(二)提升城市能級和向心力的必然選擇
當前,無論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在提升城市能級上下功夫,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最終落腳點。具體來說,推動“低尺度、密路網、小街巷,地下通、車快捷、人易行,無圍墻、無邊界、無障礙,生態化、低碳化、智慧化,市井味、煙火味、人情味”的規劃建設方針的落地,打造形態最好、功能最強、環境最優的新型城市化的實踐樣本,這些工作事項和任務,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應有之義。
(三)解決城市管理中突出問題的重要抓手
現階段,城市發展中還存在城市發展速度與管理水平不平衡的矛盾和問題,管理方法還有待進一步改進,管理核心標準還要進一步統一。通過城市精細化管理,不僅可以倒逼城市規劃、項目建設等前端環節,還有利于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三、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總體目標
(一)體現整潔
市容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無積存垃圾,無臟亂差現象,基本無亂停車、亂占道及小區“十亂”等現象。市政公用設施始終保持整潔無污,達到無缺邊斷角、無破壞損裂、無坑坑洼洼、無脫皮銹蝕、無臟水外溢等整齊劃一的標準。
(二)確保宜居
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基本完善,市區出行比較方便快捷,沒有明顯的擁堵感。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城市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終端設施比較完善,生活小區中“污水零直排區”、生活垃圾分類高標準示范小區等覆蓋率要達到一定標準。城市的綠化亮化能彰顯城市特色,城市綠道、公園等憩息地布局合理,“5—15分鐘生活圈”基本形成,市民生活更加便利。
(三)凸顯韌性
城市的供水、供電、排水、燃氣、地質、建筑施工、橋梁隧道等具有較為安全穩定的保障,城市公共設施功能較為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有效健全,城市綜合防災體系較為完善,海綿城市、韌性城市建設富有成效。當災害發生的時候,城市能承受一定的沖擊,且能迅速應對,維持各項基本功能的正常運行,更好地應對城市未來可能出現的的災害風險。
(四)展現智慧
智慧城市建設富有成效,各類智慧應用場景和物聯網設施廣泛運用。城市管理領域數據基本打通,許可、監管、處罰一體互通,對城市設施的實時運行狀態,以及各類城市事件發生和處置過程都能基本掌握,能實現與其他領域的數據共享,城市運行可基本實現“一網統管”體系。
(五)彰顯文明
公共文明,是衡量一個城市整體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桿,是文明城市創建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工程,也是一個城市外部形象的重要體現。比如,建設和諧高效的公共秩序、倡導誠信友愛的人際關系、開展關懷奉獻的社會公益活動、保持干凈整潔的環境衛生;再比如,公共場所不隨地吐痰,沒有損壞花草樹木、吵架、斗毆等不文明行為等。
四、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當前,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總的就是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城市競爭力和人民群眾對城市管理的滿意度。
(一)全覆蓋
就是要實現精細化管理在空間范疇的全覆蓋。衡量一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更主要的是看偏遠區域和小項目管得好不好,不能只看領導關注的大項目和中心區域管得好不好。精細化管理,領域要全覆蓋,不論是中心城區還是郊區農村,不論是群眾碰到的大事還是小事,都要做到精細化管理。
(二)全過程
精細化,是目標,也是過程。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就是要把精細化管理要求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鏈條,實施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要圍繞實現城市科學規劃、有序建設、精細管理、集約發展的總體目標,注重系統優化,積極克服規劃不合理、建設標準低,以及運營、維護過程中工作機制還不順暢等問題。
(三)全天候
就是要把精細化管理要求體現在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避免城市管理“白天力量足,管得好,晚上易出疏漏;人少時秩序井然,人一多管理就跟不上;天氣好沒有問題,一場暴雨大風就出問題”等現象。
五、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基本原則
在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實踐中,要按照城市系統化、標準化、人性化、智慧化總的治理要求,全力推動城市空間優化、管理精細、功能重構、形象再造、整體趕超,具體要堅持以下四項基本原則。
(一)堅持系統化統籌管理
重點是要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統籌,增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科學性、前瞻性和系統性,定期開展城市體檢,綜合考慮公共秩序管理和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科學管理各類公共設施和空間。
(二)堅持標準化規范管理
按照管理標準、工作標準、技術標準、質量標準“四位一體”的要求,量化管理目標、細化管理標準、強化管理措施,推動城市管理從突擊型、臨時型向長效型、規范型轉變。
(三)堅持人性化溫暖管理
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突出為民、利民、育民,創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方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廣覆蓋、高質量、可持續的多層次公共服務,切實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堅持智慧化高效管理
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現代科學技術,推動城市管理理念、手段、模式創新,高效利用資源、高效便民服務、高效改善環境,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六、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標準規范
(一)編制一批設計導則以規范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尤其要注重制定市政設施、園林綠化、市容環衛等城市管理領域的各類規范標準,使精細化管理有章可循,比如“多桿(箱)合一”、城市家具、拆墻透綠等相關的設計導則。其中,“多桿(箱)合一”應在城市道路中示范實施。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無障礙環境等一批設計導則也需要抓緊出臺以跟上當前城市有機更新的步伐。
(二)出臺一批立法條例以遵循
推動城市管理法治化,強化立法規范。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如物業管理條例、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條例等一批立法條例應盡快出臺,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同時,強化執法規范,編制市容執法實務操作規范,形成一套“教科書式”的執法行為規范,也可以有力提高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降低對執法人員的投訴量。
(三)制定一批專項規劃以引領
總體是要按照“補課+超前”要求和人本理念,緊扣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公共秩序、公共環境等,高標準編制城市綠地系統、道路綠化、亮化提升、停車設施、給排水、燃氣發展等專項規劃,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科學依據,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和前瞻性。同時,要加快推動各類專項規劃落地,加快構建完善系統性的城市管理基礎配套體系,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畢娟,顧清.論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制度體系[J].行政管理改革,2018(6):38-42.
[2]傅玉華.城市市容精細化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諸暨市為例[D].西安:西北大學,2019.
[3]陳曉秋.精細化管理視野下城市管理的研究:以溫州為例[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4]郭理橋.現代城市精細化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5]陳法榮.城市管理精細化的探索實踐[J].江南論壇,2015(9):40-4l.
作者單位:
中國計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