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宏 曹佳芹 王靜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于我院普外科行手術治療的50例患者,統計普外科既往切口感染病例,分析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感染危險因素制定預防措施,觀察兩組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結果: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研究組為0.00%,對照組16.00%,前者低于后者(P<0.05)。結論:分析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并制定預防措施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預防措施;常規護理;切口感染發生率
普外科是醫院常見的一個科室,普外科收治患者疾病種類繁多復雜,多數患者需行手術治療,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患者皮膚、組織和臟器等直接暴露于手術環境中,加之諸多因素影響,導致患者切口感染發生率較高,感染不僅可影響患者術后恢復,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其經濟負擔,感染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患者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分析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并制定相應預防措施十分重要[1]。本研究即探討了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于我院普外科行手術治療的50例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2組,主要為對照組(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4.15±6.47歲)和研究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44.44±6.26歲)。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作對比。
1.2 方法
1.2.1分析危險因素
統計普外科既往切口感染病例,分析切口感染危險因素,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危險因素:(1)手術污染程度(污穢或感染的手術);(2)患者健康狀況;(3)手術技巧;(4)手術室環境、器械、敷料等不符合規范;(5)手術人員操作不當。
1.2.2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術前準備、健康教育、術后監測、心理護理等;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感染危險因素制定預防措施,具體如下:
(1)術前護理。預防微生物污染切口,開始于手術前,做好患者手術前的清潔和皮膚準備、腸道準備,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告知患者于術前1d洗澡、理發、剪指甲,更換衣物,腹部手術患者,術前肚臍使用松節油清潔,術前遵醫囑應用抗生素,消化道手術患者術前晚、術日晨各清潔灌腸1次;針對糖尿病患者術前實施降糖治療,將血糖水平控制在平穩范圍內,吸煙者禁煙,針對術前存在營養不良、貧血、電解質紊亂的患者,糾正后行手術治療,行備皮、輸液等操作時嚴格規范,術前嚴格消毒滅菌手術室,保持手術室環境清潔無菌,將室內溫濕度調整在適宜范圍內,進入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嚴格按要求完成手術著裝。
(2)術中護理。將手術器械、用品等準備齊全,確保手術器械經嚴格滅菌處理,確保手術室環境、器械、敷料、一次性用品等符合手術標準,限制手術人員和參觀人員,減少不必要的走動,手術室門在手術過程中關閉,主刀醫生、助手、器械護士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醫生提高手術技術,合理處理組織,減少出血,消滅死腔,做好無菌物品管理,已經污染的用品立即更換,不可再用于手術,術中給予患者保溫護理,在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減少患者暴露部位,手術過程中及時清除血跡、溢出物等,收集感染性廢物。
(3)術后護理。選擇合適的包扎方式、包扎敷料等,密切觀察患者手術切口有無滲血滲液,有無紅腫、局部皮膚溫度是否升高等,敷料滲濕后立即更換,刻意感染傷口換下的敷料均行細菌培養和染色鏡檢,換藥時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并分析數據。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數據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研究組為0.00%,對照組16.00%,前者低于后者(P<0.05)。詳見下表:
3 討論
手術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手術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切口感染不僅可導致患者軀體痛苦,健康損害,并可影響術后疾病恢復,惡化醫患關系,增加醫療糾紛率[2]。感染嚴重者可敗血癥、全身感染等,甚至可直接導致患者死亡,感染對患者、患者家庭、醫院等均造成了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故加強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顯得尤為重要[3]。分析誘發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并制定預防措施可發揮良好的預防作用。
本研究經分析發現,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較多,主要有手術污染程度;患者健康狀況;手術技巧;手術室環境、器械、敷料等不符合規范;手術人員操作不當等,根據存在的危險因素制定了術前、術中和術后三個階段的針對性預防措施,綜合、有效的預防措施全面阻斷了可能誘發感染的環節,從而有效降低了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研究組為0.00%,對照組16.00%,前者低于后者(P<0.05),可見分析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并制定預防措施是顯著有效的。
綜上所述,分析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并制定預防措施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木塔力甫·沙吾提,阿布都熱合曼·買買提. 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2):44+57.
[2]黃韌. 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94):73+86.
[3]袁洋洋. 分析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及預防對策[J]. 臨床研究,2019,27(10):14-15.
252550118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