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500)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使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受到抨擊,千篇一律的非個性化教學,將不再符合時代要求,教學的人本化和個性化是高校教育所追求的。新的教學模式、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豐富多樣的教學工具和設備,更符合新一代高校體育教學的需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翻轉課堂應運而生。
翻轉課堂打破常規,使教學流程由“先教后學”轉變為“先學后教”,實現了教學流程的逆序創新。翻轉課堂起源于2007 年,由美國林地公園高中兩位化學教師創造,2011 年引入我國后便在教育界和研究界引起廣泛關注,并逐漸成為研究熱點[1]。翻轉課堂實現了“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2]。翻轉課堂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提高了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優化了體育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
以“線上教學”為關鍵詞,以碩、博士論文和核心期刊為參考文獻,初步掌握了有關線上教學的研究進展,并以此為據對線上教學進行調查。
該文采用在線問卷調查方式,圍繞研究目的,設計調查問卷,發放問卷75 份,回收問卷73 份,回收率為97.33%,整理歸納并分析,得到高校學子在新冠疫情期間進行翻轉課堂模式教學的調查數據,為該研究提供了實驗依據。
翻轉課堂是一種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高校統一使用線上教學,參與該文調查的高校學生中,45.21%是研究生,54.79%是大學生,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均是2020年參與過線上體育教學的高校學生。
2.1.1 新冠疫情下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優缺點
通過高校學生對線上與線下體育教學情況的比較,得出了線下與線上教學的優缺點,如表1,表2所示。
調查得出,線上教學最主要的優點有時間的隨意性、回放功能使學習效率提高、知識獲取便捷和教學資源共享等;線上教學最主要的缺點有與教師面對面的交流少、缺少教師監督、教學效率不高等。而線下教學最主要的優點有師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有教師監督、學習效率高等;線下教學最主要的缺點有缺少創新性、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獲取知識途徑單一等。根據表1和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優缺點并不是相互獨立、不可兼容的,線上教學最主要的優點正好是線下教學最主要的缺點,而線上教學的缺點也剛好是線下教學所獨有的優點。因此,應順應時代的潮流,將線上與線下教學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得線上與線下教學相互取長補短,而翻轉課堂就是它們結合的產物。

表1 線上教學的優缺點(n=73)

表2 線下教學的優缺點(n=73)
2.1.2 學生對教學模式的選擇
在對學生“是否希望進行教學改革,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問題中,有73.97%的學生選擇“希望進行教學改革,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只有26.03%的學生不希望進行教學改革,喜歡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這表明大部分高校學生希望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而在“非傳統教學模式中你更喜歡的教學模式是什么”的選擇題中,有83.56%的學生選擇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16.44%的學生選擇了“線上教學”的教學模式,通過這些調查數據可以知道,現在的大學生已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剛開始實行的線上教學,通過半年的實踐之后也,暴露了諸多問題和缺陷,使得學生并不喜歡線上教學,因此,結合了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翻轉課堂更受學生青睞。
翻轉課堂作為信息化社會產生的新教學模式,在我國的興起已成為大勢所趨。然而,翻轉課堂在體育領域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要加強對翻轉課堂引入體育教學的價值探究。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價值最終體現在特有的優勢對教學成果的時效上。
2.2.1 逆序創新的教學流程
翻轉課堂也叫顛倒課堂,采用了一種與我國傳統教學顛倒的教學過程,將我國傳統教學流程中的“先教后學”轉化為“先學后教”,既實現了教學流程的逆序創新,也為信息化教育帶來一種嶄新的思考方式和洞察視角[3]。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只是發生在課堂教學中,但是一節課的時間容量是非常有限的,教師不僅要講解和傳授新知識,還要組織小組進行交流探討,最后再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傳統教學將一節一個多小時的課程分為幾部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到接收新知識的同時,還要提出問題,探討問題,課程時間非常緊湊。在課程結束后,教師的任務也結束了,剩下的便是學生自行完成課后作業和進行下一次課的課前預習,這就是為什么傳統教學過程亟待改革與創新。
如表3所示,翻轉課堂的實施步驟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部分,在課前教師根據制定的教學目標,整理教學內容,然后根據教學內容編輯測試題目,最后通過PPT、Word等形式將教學資料發送給學生,學生在接收到教學資料后,可以一邊觀看一邊上網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同時將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探討,解決完問題后,便去完成在線的測試并找出錯誤之處,等上課時詢問教師。在課中,教師進行全面講解后,組織小組討論,然后解決學生的問題,學生通過教師講解、小組討論和有針對性的課后測試,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課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評價,教師根據評價結果,改善教學設計,完善課程教學中的不足。學生則總結、反思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對知識和技能進行鞏固和提高。在翻轉課堂中,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只是設計者和參與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4],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去學習和探討,為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表3 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
2.2.2 翻轉課堂的人本化與個性化
人本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個體的尊嚴和價值,反對灌輸式教學,提倡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個性化教學就是尊重學生個性的教學,必須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施教。審視我國傳統體育教學現狀,體育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設計者,無論是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選擇,還是教學過程的實施,都是針對整個班級制定的,表現出“一刀切”的特點,沒有尊重和考慮到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翻轉課堂打破“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模式,在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上,表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并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提供輕松和愉快的教學環境。翻轉課堂非常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通過對課內外時間的協調安排,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促進其個性化的發展。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既會制定適合所有學生的統一目標,又會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符合其身心發展的個性目標。在課前,教師會在線上發布教學視頻,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及其領悟能力自行調整觀看時間和觀看次數。學習和領悟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重復多次觀看直到掌握,最后所有學生通過測試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檢測。課中由體育教師統一講解示范和糾正錯誤動作,進行知識內化。這種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以教師的教為輔導的教學模式,更能表現出教學過程的人本化和個性化。
2.2.3 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
在傳統的體育評價中,體育教師一般只會根據最后一次體育知識的測試成績和體育技能的考核成績進行最終評分,這樣,考核的只是學生最后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但這樣的評價方式忽略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強,運動天賦高,可以很輕松地完成教學考核,如跑步、跳遠、投籃等,個子高腿長的學生,天生就占優勢,而個子矮或者運動天賦較差的學生,盡管很努力、很認真,花費更多的時間學習,但是最后的考核成績可能不及格。這樣的評價方式會使運動天賦差的學生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無法達到教學的目的,這就是傳統教學評價的弊端。
在翻轉課堂中,體育教師不再是唯一的評分者,在教師評價以外,還有各小組之間交換評價和自我評價[6]。除了線下的評價以外,統計每位學生線上測試的平均分也應該加入測試成績中,按照一定的權重將4個部分結合起來,便是最終的測試成績,筆者認為,總成績=50%平時成績+50%測試成績,測試成績=10%自我評價+10%小組互評+60%考試成績+20%線上測試成績,除了測試成績的評價不同以外,平時成績的評價也不同于傳統課堂,翻轉課堂將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情況、學習過程中的進步程度,按照一定的權重綜合起來,成為最后的平時成績,所以平時成績=60%課堂表現+40%進步程度,最后將平時成績與測試成績加起來就是總成績。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學評價,做到了教學主體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的豐富化,結合線上和線下教學評價,采用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使教學評價結果更加真實和客觀公正。
逆序創新教學過程是信息化社會的新產物,翻轉課堂不僅實現了逆序創新的教學流程,還使體育教學過程,更加人本化和個性化;突破了評價主體的單一性,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豐富評價因素,使教學評價更加客觀公正;使用線上與線下的組合方式,優化了教學要素,使教學效果優質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成果,大部分來自其他學科,而在體育學科的研究和實踐中比較少,因此,切勿盲目引用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或將其他學科的教學過程生搬硬套到體育翻轉課堂中,要充分了解體育學科的特點,把握量度,有選擇性地汲取和借鑒其他學科的理論和經驗,最終在高校體育課程中,推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