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嬌
(內蒙古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內蒙古通遼 028000)
高校教育的“雙一流”建設,是指將高校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并擁有世界一流學科,可以說,“雙一流”建設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推進器。該文以內蒙古高校體育教師發展機制為例,從教師的選拔機制、保障機制和共生機制三方面入手,對高校體育教師發展機制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優化策略,以期為高校體育教師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首先,內蒙古部分高校體育教師選拔和測評機制目前還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選拔流程的形式化嚴重、選拔渠道和測評手段的單一化嚴重等方面[1,2]。例如,內蒙古部分高校體育教師的選拔主要通過社會招聘的形式,采用履歷篩查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這使得部分教學經驗豐富,但學歷較低的優秀體育教師明珠蒙塵,并且過度重視職稱和學歷也會導致教師職業道德、科研能力等方面受到忽視。其次,內蒙古部分高校在人才引進的規劃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部分高校在引進優秀體育教育人才后,并沒有根據所引進的人才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沒有對教師進行科研或是教學方面的要求,這就導致了部分高校出現人才閑置的問題。最后,內蒙古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培訓目的和內容缺乏針對性,不能夠與時俱進。多數體育教師培訓以教育教學理論為主,對于教學實踐能力培養和科研、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較少。
首先,內蒙古高校體育相關主管部門所制定的政策,缺乏對體育教師發展的硬性要求。“雙一流”背景下高校體育改革發展的重點[3,4],為切實保障教師發展的順利進行,近年來我國教育主管部門頒布實施了多項支持政策,如“教師培養計劃”等,在資金方面也提供了諸多的保障,內蒙古教育主管部門也設立了體育教師科研基金和教學資助基金,還成立了高校體育教師網絡交流培訓中心等,用以促進高校體育教師的發展。其次,內蒙古高校體育教師發展基金,除了源自政府基金資助外,主要還來源于社會教育基金會和校友資(捐)助。目前,內蒙古多數高校在向“雙一流”院校邁進的過程中,都積極組織建立了校友會,開展年度校友捐贈的活動等,以便為學校教師專業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最后,內蒙古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在繼續教育培訓上還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
首先,內蒙古部分高校體育教師的學習發展共同體意識較為淡薄。內蒙古高校的部分領導層對體育教師共同體意識培養重要性認知不夠,忽略了對體育教師主體精神意識的培養,這就導致了整個體育教師團隊缺乏有效的核心牽引力,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教科研正向作用力。其次,內蒙古部分高校體育教師發展的共生模式受到極大限制。目前,在多數內蒙古高校體育教師培訓過程中,雖然培訓的形式趨于多樣化,但是由于教師難免受到傳統教育教學思維的影響,共生意識不明確。最后,內蒙古部分高校在體育教師共同體構建方面,還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主要是多數內蒙古高校對體育教師實行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既要教師遵循學校的教學安排和要求,又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創造性和主體性,而體育教師共同體的構建基礎則是教師的自主性,由此看來,內蒙古部分高校固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對體育教師共同體的構建具有極大的阻礙,亟須進行優化。
第一,內蒙古高校要積極健全和完善體育教師人才選拔機制,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人才選拔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在體育教師人才選拔的渠道上,要改變原有社會招聘的單一渠道,充分利用國家重要的人才計劃平臺,力求最大限度地選拔出合適的體育教育人才。在體育教師人才選拔方式上,要改變原有的過于形式化的弊端,積極采用新的方式,如體育教師資源共享方式等。第二,內蒙古高校要積極推動教師團隊向“教學科研型”的方向發展,為教師團隊建設提供良好的氛圍。在“雙一流”背景下,內蒙古高校應當以教育主管部門相關政策為導向,更多地建設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和體育教師校際學術網絡交流平臺,以便幫助體育教師在學術交流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時,高校還需要讓體育教師感受到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與所得到的薪資水平是相適應的,并且如果能夠在科研方面更進一步,還將會得到更多更優厚的待遇。如此,高校就能吸納到更多優秀的體育教師人才,從而更好地促進學校體育專業的“雙一流”建設。第三,在“雙一流”背景下,內蒙古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要牢固樹立起“人才強校”的戰略思想,不斷培養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自覺性,提升他們的教學科研能力。部分高校領導層對體育教師人才管理較為忽視,對相關的人才發展環境氛圍的營造不夠重視,優秀的體育教師人才選拔入校后,并沒有后續的跟進培養和妥當的安排,這就導致部分體育教師對自身的專業認同感不強,并且很難形成團隊意識和自我發展的意識。基于此,內蒙古高校的領導層需要加強對教師人才管理的重視,尤其是新進選拔到校的體育教師人才,要為他們提供職業發展規劃方面的指導,讓他們主動尋求自身專業的發展和學術的研究。
第一,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內蒙古地區教育主管部門應當為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政策上的保障,這也是“雙一流”高校建設的重要基礎[5-7]。首先,內蒙古高校可以依托政府方面的資金扶持,完善體育教師的薪酬激勵保障體系,更有效地激發出在職教師的教學科研積極性。其次,內蒙古高校可以依托政府方面的政策導向,完善體育教師的績效管理體系,制定出更為多元化的績效評價體系。最后,內蒙古高校可以依托政府方面的資源優勢,降低體育教師在物質激勵方面的不滿情緒,產生更為積極的職業認同感,從而促進自身職業的發展。第二,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內蒙古高校的體育教師團隊建設離不開社會的支持,社會方面多渠道的資金捐贈,是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目前,內蒙古多數高校的體育教師發展經費源自政府政策扶持,少量源自社會捐贈,這對教師團隊的建設支持不足。高校如果想要建設創一流院校,實現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就需要進一步拓寬經費的來源渠道,提升自身的經費籌集能力。在實踐中,高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高校產學研水平,實現和企業的雙贏。高校還可以通過校友捐贈的方式來獲得經費。第三,從高校層面來講,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內蒙古高校需要積極建立體育教師發展交流平臺,為教師的交流、發展提供幫助,同時組織相關的教師培訓活動等,幫助體育教師進行自我專業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對現有的學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中心,內蒙古高校需要進行運行模式等方面的優化。首先,在組織架構方面,需要對體育教師發展中心的人員進行權責分工,要確保科研和行政的分離,不能使二者相互掣肘。其次,在組織支持方面,需要對體育教師發展中心給予全面有力的支持,為發展中心人員的正常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最后,在人員構成方面,需要對體育教師發展中心的人員進行有效選拔,要確保人員的能力和水平,為體育教師的發展提供人才儲備力量。
第一,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內蒙古高校需要致力于激活體育教師的共生意識,要讓教師意識到自己是體育教師團隊中的一員,自己與團隊建設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此基礎上,要加強對體育教師共同體的構建,增強體育教師團隊的向心力,這對于教師專業滿足感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體育教師在學校的引導推動下,不斷強化自身的共生意識,互幫互助,實現體育教師團隊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具有共同專業發展愿望的體育教師團隊,對于實現“雙一流”建設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教師團隊也是學校健康發展的基礎。第二,內蒙古高校領導層需要意識到教師共同體中不同教師個體間的差異性,采取各種措施來促進體育教師彼此間的合作互補,確保教師團隊溝通機制和協調機制的正常有效運行,讓教師實現相互的交流學習,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和思考,促進教師專業的共生發展。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內蒙古普通高校可以與重點院校建立起合作指導的關系,使得院校的體育教師能夠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指導,進一步促進體育教師的發展。第三,內蒙古高校應當致力于為體育教師營造出良好的合作共生環境,為他們提供平等的專業發展平臺。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內蒙古高校應當依據雙一流建設的目標要求,制定出相應的體育教師團隊建設標準和教師發展要求,重點建立體育教師發展中心,鼓勵體育教師參加各種專業能力提升的活動和相關的培訓等,為體育教師的交流學習,提供好的平臺保障。
在“雙一流”背景下,內蒙古高校體育教師發展機制在選拔、保障和共生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嚴重阻礙了雙一流目標的實現。為了有效提升內蒙古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實現國家對高校“雙一流”建設的目標要求,內蒙古高校應當對體育教師選拔機制、保障機制和共生機制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