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蘭
(吉林省松原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松原 138000)
國外混合式教學研究源于20世紀的混合式學習,混合式教學應該是教學技術和個性化學習在恰當時候的結合。近幾年,研究關注的焦點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設計、混合式學習的機制和混合式學習的環境。有些職業院校機械制圖課程的課本教學資源與就業生產實際有些脫節,會影響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目前,機械制圖教學已經開始使用微課和網絡資源豐富課堂,合理降低教學成本,進行高效學習。
機械制圖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鍛煉學生的識讀和繪制工程圖樣的能力,這也是衡量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指標。設置的教學任務不能局限于制圖知識的學習,還要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解決繪圖問題的能力,要把能力培養放在首位。如果學生在課程中掌握的知識點沒有形成內化知識反映到解決制圖問題的能力上,在學習后續課程時就可能忘掉制圖國標規定、零件表達方法等內容,不利于與后續課程的銜接。而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后,可以把項目化教學的教學目標利用網絡資源呈現得更直觀生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架構,突破重點難點。設計教學目標時,要適當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結合多種教學目標全面培養學生。
機械制圖是一門研究識圖和繪圖的課程,實現物與圖的相互轉換是課程的主要特點。高職教育要突出運用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對應企業崗位需求重新整合教學內容,打破原有章節和課程框架的限制,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利用多平臺協助發布資源,把零散的知識點集中體現在每個案例上。例如,在學習制圖基本知識和國標制圖規范中,先借助網絡資源學習點、線、面的三面投影,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立體感,再由教師通過任務中出現的圖線規范性問題進行線下演示講解,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最后通過云班課、學習通軟件設置作業、答疑解惑等內容,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將機械制圖和AutoCAD繪圖兩門課程有機結合起來,每完成一部分理論內容就適當布置軟件繪圖作業,既分散了制圖難點又提高了學生制圖的基本技能,實現了多平臺協作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于課程中的難點,如組合體識讀與繪制中,可以與AutoCAD建模或UG結合起來,此章節需要學生有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線上布置任務后,線下教師講授三維軟件的操作,也可以作為線上資源反復練習,學生通過建模培養自身的空間立體感,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化理解線面分析法和形體分析法,便于學生學習組合體的讀圖。
教學內容要緊抓時代特點、專業特點和學生特點并不斷更新維護。例如,企業中經常需要進行設備維護維修,對原有損壞的零件進行測繪,繪制出零件圖,根據繪制的零件圖加工出新的零件。測繪是學生日后在實際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務。在學習斷面圖時,可以先利用云班課發布軸的測繪任務,線下讓學生完成分組、測量、草圖繪制等任務,再通過教師發布的微課(區分剖視圖與斷面圖是學生關注的問題,微課制作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從區別講到畫法)學習斷面圖知識,解決當前任務出現的問題。課堂上教師要有效利用時間分享學生作品,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梳理知識脈絡,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優化課堂時間效率,實現高效課堂,將課堂變成學生分享展示的平臺,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以計算機繪制的圖樣為評價考核結果,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要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測繪的方法,在課前進行分組測量,課上進行展示答疑。針對零件圖中的公差配合要求,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課上連線企業專家答疑解惑,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講解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如機械制圖基本知識和齒輪、螺紋等規定畫法的問題,針對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網絡資源主要是學生觀看典型零件加工過程,通過情境式教學使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形成學生喜歡探究學習的良好氛圍。課下,學生需要根據教學任務和資源自己理解機械圖樣的形成原理,體會投影原理,培養自身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時,組內協作完成零件的拆裝、測量等任務,在合作中發現問題并互相幫助,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職業素養。課上,學生根據教師下發的任務進行研究討論,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擴大知識面。學生通過教師發布的視頻資源、PPT動畫、課程相關資料進行預習,通過教師的演示示范對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并利用成果分享等方式進一步對線上教學資源進行鞏固提升。教師還可以對學生課前的學習情況進行數據統計,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針對性調整。單元任務結束后,學生通過教師發布的測試內容對學習情況進行自檢,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通過線上知識拓展環節拓寬知識面,鞏固學習內容,培養創新性。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抽象難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用形象生動的畫面表示出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滿足課堂需求。
課程資源主要以識圖視頻、繪圖微課、虛擬動畫的形式呈現。在三視圖的投影原理和組合體讀圖的項目中,錄制三視圖繪制解說視頻,使學生學習更加直觀。針對聯系密切、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如剖視圖、斷面圖、標準件及常用件等,應制作恰當的微課來滿足課程需要,注意避免資源的羅列,對資源進行合理化設計。在學習成果評價環節,可以通過曬圖紙的形式進行師生互動、小組互動、互助點評,實現自主探究式學習。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選用帶有VR技術的教材,學生在自學時若遇到想象不出來的形狀,可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通過手機進行平面圖形和三維圖形的對比,通過觀察模型細節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信息技術下的微課、MOOC、網站、社交平臺等多平臺協同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解決了機械制圖教學中存在的很多問題。MOOC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為制圖的學習提供了幫助,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的有機結合使師生可以充分進行交流合作,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依托平臺已有資源和教師積累的資源搭建適合學情的課程框架并不斷完善。
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發揮了機械制圖線上教學的優勢,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多種信息化手段研究課程內容的深度和維度,積極反饋學生在互動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