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星
摘? 要? 在新時期的發展過程中,職業院校逐漸加大了對排球和羽毛球技術的改革力度。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逐漸開始對跨項目展開研究,而體育教學中的遷移理論成為重點研究項目?;诖?,本研究將主要致力于探究遷移理論在職業院校羽毛球與排球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首先指出運動技能遷移理論概念及其影響因素,通過結合羽毛球和排球技術教學間的關聯,分析遷移理論用于職業院校羽毛球與排球技術教學中的作用,最終詳細闡明具體的實踐應用情況,以期能夠在提升職業院校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為之后的教學實踐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 職業院校? 羽毛球? 排球? 遷移理論?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1-178-03
在職業院校中,羽毛球和排球均是大學生所喜愛的體育運動,且逐漸普及化發展,在日常的訓練和教學的過程中,因為羽毛球和排球多變的擊球技巧等帶來全新的挑戰[1]。通過把運動技能遷移理論用于具體的技術教學工作中,可明顯提升學生的羽毛球和排球技術和運動技能訓練的質量,以及體育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水平。
一、運動技能遷移理論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一)遷移理論主要概念
遷移理論主要指針對于即將發生的運動技能,人們自身已經掌握的運動技能可能帶來的影響,加上慣性因素,人體帶給下一運動技能的負面或正面影響。一般而言,順向、逆向、和正負均是運動技能遷移所包含的方式[2]。其中的順向遷移,重點在于觸類旁通,即之前已經學習到的運動技能對需要新學習技能的影響;其中的順向和逆向互為影響且緊密聯系;其中的逆向遷移主要指的是對于已經學習到的,后續將要學習到的運動技能帶來的影響。例如,在對羽毛球運動技能的訓練過程中,扣殺將會受到高遠球技能的影響,即為高遠球的順向遷移。在即將扣殺時發生運動偏移或遇到意外,在發出高遠球之后,即表現為逆向遷移。在運動技能遷移理論中,正遷移即為可以提升訓練效果的,反之則是負遷移。因此在職業院校實際的運動技能訓練中需要實現逆向正遷移以及順向正遷移的教學。例如,高遠球發出后進行扣殺,連續性地一氣呵成的運動即為正面作用,所用技能的走位和運動等均類似,即正遷移。職業院校的教師在實施羽毛球和排球的教學中,經對運動技能遷移理論的合理應用,對學生訓練效果有明顯的提升作用。不僅如此,按照遷移的規律能夠將羽毛球和排球訓練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如若職業院校的學校實現兩者的結合,在提升羽毛球和排球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能夠增強信心。相反出現運動技能負遷移,則使得在對羽毛球和排球技能的應用中較為枯燥,學生訓練積極性明顯降低,對羽毛球和排球的教學和訓練等帶來不利影響。
(二)對運動技能遷移造成影響的因素
1.掌握先學技能程度對新學運動技能遷移影響。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于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而言,如若學生穩定性較好,掌握的程度和熟練度越高,則在對后續技能的學習中能夠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學習起來較為簡單,獲得更好的遷移效果[3]。如若學生并不熟練之前學習到的運動技能,則在后續的學習中將感覺負累,發生負遷移的效果。所以說在羽毛球和排球的教學訓練過程中,運動技能遷移效果好壞與否,同學生之前學習到的技能的熟練程度存在密切關聯性。
2.相似的運動技能對遷移的影響。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于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而言,之前已經掌握的均會對新學運動技能產生影響。前后所學兩種技能方法結構相似度較高,且存在共同因素,則所學的運動技能會受到已經掌握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的促進作用,但是因前后兩者技能的差異性,將互為干擾,所以說有較多的共同因素和相似性則會在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中產生正遷移。
3.運動技能遷移受分析總結經驗教訓能力的影響。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于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而言,學生在學習技能之后便進行知識技能的儲備,將會對后續所需技能知識等構成影響,將發生遷移現象。如若通過對先前學習運動技能經驗的良好分析和總結,將能夠在對新運動技能的學習中把上述總結出的經驗應用其中,分析兩種技能間的不同和關聯性特征,實現正遷移[4]。相反,如若學生并未掌握好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且未實施詳細深入分析、理解,未對之前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則會造成運動負遷移等情況的出現,進而對新學的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產生不良影響。
二、羽毛球和排球技術教學間的關聯
在實際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某些排球技術動作能夠實現和羽毛球技術動作的結合?;诜磻俣群途珳食潭鹊确矫孢M行分析,發現積極培養學生的羽毛球技術能夠精準判斷出落點,掌握怎樣控球;基于觀察力、搶點占位、判斷精準度等層面而言,羽毛球和排球均有一定要求,所以需要保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好正向遷移理論,提升學生掌握這一運動技能的能力,加上羽毛球初學者對體會和掌握高遠球發力中鞭打、閃腕動作的難度,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可通過學生已經習得的排球扣球和發球技巧,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對羽毛球學習的難度[5];基于準備姿勢、發力順序等層面而言,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在一些方面存在相似性,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促使學生明確兩者的不同和相似的地方,以便在正確形成思維印象之后繼續開始對運動技能的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和掌握程度。作為職業院校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教學的教師,應當基于自身能力和經驗,并在不斷總結、歸納和分析的基礎上全面結合各種運動項目,按照相關理論系統掌握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遷移規律等,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實現不同技能間的正遷移。
三、運動技能遷移理論用于職業院校羽毛球與排球技術教學中的作用
(一)實現對運動技能的糾正和改進
在實際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如對已經學習到的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存在不足,將會造成對新技術能力的學習中產生極大的阻礙作用,出現負遷移。例如,若學生是先學習的高遠球再學習的扣球,則先學習到的技能將會對后學習到的技能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極有可能發生負遷移。因此說在具體的教學訓練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避免因不同的動作結構發生負面影響,要特別向學生指出前后兩種技能動作的不同之處。
(二)實現對運動技能訓練質量的提升
在實際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通常學生的身體和大腦會對已經學習的運動技能產生固性思維,使得當新學技能和之前的有極大相似性的時候會自主按照之前的技能進行訓練,大腦會自動過濾到新學習的運動技能,一般不會去思考兩種相似技能間的不足[6]。所以為了能夠產生正遷移的影響,需要在學習到新的技能知識的時候努力尋求和分析前后兩種相似運動技能的相似點和不同點,以便為心學技能提供良好的基礎。加強訓練之后學生可實現對新技術的定型和鞏固,彌補兩者間的差異。例如,羽毛球運動中的扣殺和高遠球兩者動作在結構和原理上存在相似性的特征,盡管存在一定差異但是大多是相似的。所以體育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指出揮動手臂、彈跳、轉肩等的異同,以及兩種運動的差異性,來來幫助學生掌握羽毛球高遠球和扣殺兩種動作技能。
(三)實現對已有運動技能經驗的概括
在實際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教學訓練,能夠實現師生思維活動和身體運動等的緊密聯系[7]。例如,作為體育教師在具體的教學訓練過程中,應當積極應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依據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訓練方法,通過合理、科學的方式指點學生完成技術訓練。學生要實現思維活動和身體訓練的有機結合,并按照自己訓練的實際狀況,提升分析和總結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的能力,以及自身的領悟水平,致力于提升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訓練的有效性。
不僅如此,針對于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主要規律,學生基于認真總結分析的基礎上,將對自身運動技能遷移效果產生影響。例如,在實際的對羽毛球和排球運動技能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學生要加強已有技能的正確分析和掌握,盡可能實現運動技能的正遷移,加強對動作結構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還要通過親身體驗和理解的方式,經大量訓練之后實現正遷移原理,增加運動訓練。
四、職業院校羽毛球與排球技術教學中遷移理論的應用實踐情況分析
(一)扣殺球技術的應用實踐
在實際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以及在體育比賽中,扣殺球技術是進攻得分的關鍵手段和方式,也是整個隊伍進攻能力的關鍵性指標。而在體育運動技能中,排球中的扣球和羽毛球中的殺球技術均包含空中擊球、落地、助跑和起跳共四個環節[8]。例如,右手握拍、擊球時,需要形成背弓才能夠完成技術動作,經大臂帶動小臂、鞭打動作、收腹發力等完成排球扣球和羽毛球殺球技術動作。在完成擊球的動作時,羽毛球主要通過手腕閃動向下壓球,而排球通過前推動作向前壓球,經前臂內旋的方式便于球拍正面擊球。所以在具體學習羽毛球和排球殺球技術的過程中,可經經大臂帶動小臂、鞭打動作、收腹發力等動作實現正遷移。另外,起跳后的滯空能、控制手指手腕對球(球拍)能力,以及彈跳能力、揮臂速度等均是扣殺球成功的關鍵。通過應用科學合理的對比練習、輔助練習的方式,強調在學習中正遷移的關鍵作用,以此為依據提升學習運動技能的效率。又如,經擲羽毛球輔助練習,能夠在學習排球扣球技術時體會快速揮臂、身體呈弓形、鞭打等技能動作。
(二)網前技術的應用實踐
在實際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在學習阻擋對方回球的技術動作時,主要表現為羽毛球的封網技術和排球攔網技術。在雙打比賽中,一名羽毛球運動員將對手回球路線的打法在網前封住是一種戰術意識。而排球中的打探頭和攔網技術等均能夠體現出排球運動員的戰術意識[9]。由此可見,不管是羽毛球的封網技術還是排球攔網技術,均需學習者具備敏銳的觀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及準確的起跳時機。羽毛球封網中快速下壓擊球,以及排球探頭球都是直接在網上將回球扣到地方的場區內,均是良好封網運動技術能力的體現。因此在具體的職業院校體育運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培養學生戰術意識和判斷能力,經轉變擊球速度和進攻者的擊球時機等加強培養。例如,在日常中多多通過觀看圖片技術動作,以及羽毛球和排球比賽等的視頻,細致觀察并分析動作要領,經認真梳理之后完成對比練習。也可選擇模擬排球攔網手臂為羽毛球拍的方式,通過動態模擬視圖等促進技術間的遷移,讓學生更好地體會羽毛球與排球技術的相似之處。
(三)移動步法的應用實踐
在實際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較好的身姿移動到適當位置,或經不斷快速移動實現防守和進攻等,實現有效擊球的運動技術,則被稱為是“移動步法”。其作為一種無球技術,和學習者快速啟動的反應、對球的預判、移動不到位時隨機處理球能力等存在密切關聯,是一項極其關鍵的,可以有效發揮戰術的關鍵因素[10]。例如,羽毛球前進、后退殺球,以及排球上步、撤步扣球等,均是經移動步法實現對球和自身位置的調整之后所完成的扣殺球的技術動作。羽毛球與排球技術的移動步法均需靈敏的素質和較好的移動速度實現,更像是身體素質的遷移,對空間感知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說在具體練習這兩種步法的時候,可將其視為能夠實現對自身身體素質有效提升的練習方法。又如,移動速度可通過較長距離移動步法練習提而完成。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結合球的移動步法練習,在對學生處理球、移動意識、預判和空間感知能力等層面發揮的作用非常顯著。
(四)發球技術的應用實踐
在實際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羽毛球和排球均應用手臂或持器械上下擊球的方式,完成羽毛球正手發球、排球下手發球的動作。另外,均是在右肩前上方完成的羽毛球正手擊后場高遠球、排球上手發球的動作。例如,右手握拍、擊球和扣球動作的不同主要在于擊球方向和高度上的不同和變化,主要經鞭打動作將球擊高擊遠。準備姿勢、擊球及擊球后動作,是羽毛球正手發球、排球下手發球兩者運動技術發揮所經過的三個階段。站在整體的角度進行分析,發現兩者均是在落球時經細致觀察、精準判斷,以及之前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找準擊球點完成擊球的動作,自下而上的揮臂完成,之后身體重心的轉移。因此在實際的職業院校羽毛球與排球技術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多表現為拍不準的情況,羽毛球是在松手后自然下落的狀態,排球是在拋球后擊球,整體上對拍面要求高,且下落距離長。
五、結語
在實際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某些排球動作能夠實現和羽毛球動作的高度融合應用,經加強培養訓練,可提升學習者的反應速度、觀察能力和對球的判斷精準度。通過將排球的鞭打動作投射于羽毛球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促使學習者對羽毛球的殺球動作更加熟悉,并能夠明確掌握。另外,在高遠球中通過對引臂甩腕、取位找點等發球運動技能的運用,便于學習者進一步掌握高遠球的速度。而在羽毛球封網教學中積極應用排球攔網的眼隨人動、手動等的運動技能,促使學習者具備良好的運動素質,明確了解操作方式方法,深刻領會最佳球點和有利時機,最終實現正遷移。
參考文獻:
[1]唐夢巍.體育教學中同群項目運動技能遷移研究——以排球與羽毛球技術為例[J].武術研究,2020,5(09):151-153.
[2]高緩,丁翠萍.試論排球運動與羽毛球運動之間的運動技能遷移[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5(05):30-31.
[3]潘際娜,石海燕.網球與羽毛球技術動作之間正遷移在排球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體育科技,2014,35(03):47-49.
[4]秦勇.高校排球教學視角下遷移規律的具體運用——以鄭州大學為例[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23(06):96-97.
[5]周子琳,湛慧.普通本科高校排球教學中遷移規律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7):115+117.
[6]舒思佳.網球發球技術對排球上手發球技術遷移效果的實驗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7):62-63.
[7]黃曉梅.排球技術對氣排球技術的遷移作用實證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4):36-37.
[8]宋人杰.羽毛球教學訓練中運動技能遷移的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9):52-54.
[9]曹勝男.運動技能遷移理論在羽毛球和網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畫報,2020,14(17):122-123.
[10]黎明星,唐旭,孟英偉,等.乒羽球融合設置的研究——基于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優化的視角[J].體育時空,2018,35(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