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欣
(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工業文明的發展帶來生產力,但同時也使建筑業變成了高耗能、重污染產業。為減少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對能源的過度消耗,需要注重技術和理念的創新。生態辦公建筑設計理念的提出,為辦公建筑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動力。為此,相關人員應加強對生態辦公建筑設計理念的認識,立足實際促進綠色、節能、環保等技術在辦公建筑中的應用與推廣,打造舒適、高效、優質、經濟、環保、節能的辦公空間。
在辦公建筑設計過程中,采光設計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光線過暗或過明都會對辦公人員的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要從使用者以及建筑節能的角度出發,進行自然采光的設計,結合辦公建筑的功能以及特點,滿足以下方面的需求。
1)照明需求 在辦公建筑的使用過程中,辦公人員需要良好的光線來滿足工作的需要。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辦公室需要直接采光,光線的明暗程度會直接影響人們的日常工作。所以在建筑采光設計中應充分利用自然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照明能耗。
2)審美需求 從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來看,舒適的環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這就要求我們注重辦公環境的舒適度、室內采光,而且室內光線營造應滿足現代審美趨勢。例如,可以設置一些中庭空間,創造舒適的室內光環境。
3)建筑節能環保需求 現今的辦公建筑大多采用人工照明方式,對于自然光的利用占比較小,由此產生了巨大的電力消耗。因此,在照明設計中,應重視電能、熱能等能源消耗問題,盡量減少主動式設備的使用,提高自然能源的利用率,滿足低碳發展要求。自然光中存在一定的紫外線,具有消毒殺菌的功效,可防止工作環境中細菌的滋生,為人們提供健康的工作場所,但與此同時,光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
1)燈具合理均勻布置 在辦公建筑中,不同的空間對采光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燈具的布置要科學合理,在滿足照度的前提下,注意光線的均勻度,控制好不同類型燈具的使用以及燈具之間的距離。
2)采用高光效光源 在進行采光設計之前,要明確不同工種以及不同空間對于采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礎上選擇合理、高效的光源,要保證光源具有良好的顯色性能、適宜的色溫以及不產生直接或間接眩光效應,從而為辦公人員提供高質量的照明條件。
3)選擇合適的照明方式 辦公空間較為復雜,人員的聚集程度決定了使用什么樣的照明方式。一些研究者提出,在相對密集、開放式的辦公環境中,應該采用照度大且單獨照明的方式,以提高作業面照度。在一些不太密集、較為松散的辦公區域,可以采用一些照度比較低的照明方式,如會議室、地下車庫等。這樣既可以有充足的照度滿足各種不同空間工作人員的需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節能的效果。
自然采光的照明方式不需要利用任何的技術手段,而是在方案階段將對自然光的利用考慮到整體建筑設計中,從場地規劃、建筑的體塊關系和建筑的平面、立面入手,進行系統化設計,實現對自然光的最大化利用,從而有效降低建筑照明能耗。
建筑體形對天然采光有一定的影響。現代辦公樓逐漸向高層及超高層發展,需要利用建筑的頂部進行自然采光,如可在建筑內部設置中庭等通高空間。當建筑為多層且進深較大時,可以利用頂部采光,加大太陽光的入射面積(見圖1,2)。

圖1 中庭采光

圖2 頂部采光
早期的辦公空間采用的是構建版型平面,其自然通風是通過各個廊道之間互通實現的,故早期的辦公建筑中,室內自然通風的組織相對較差。隨著時代發展,辦公建筑進深越來越大,很難實現空氣流通,再加上各種新型材料的運用,建筑外窗不能完全滿足任意角度的開啟,因此需要空調系統的介入來滿足對于通風的需求,這無疑增加了建筑能耗,并造成一定的污染。
辦公建筑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必須設計合理的自然通風體系,這就要求統籌通風設計,對建筑空間以及風場的規律有一定的了解。想要實現自然風利用最大化,需要在朝向、平面功能空間排布上進行合理安排,并且對當地的光照和風能要有充分的了解。研究表明,較大的開啟扇具有良好的通風和采光效果,可減少空調系統的運用,降低能耗。同時需要注意開窗的面積、方式以及相應的規范。
1)被動式通風 被動式通風一般分為熱壓下的自然通風和風壓下的自然通風2種。建筑中的自然通風通常有3種形式:穿堂風、單側通風和中庭通風。不同氣候區的建筑對室內氣密性的要求不同。例如,夏熱冬冷地區的建筑要求氣密性要好,以維持冬季室內的溫度,降低熱能的消耗(見圖3)。

圖3 熱壓下的自然通風
利用溫室效應可以降低冬天的能耗,但同時增加夏天的能耗,所以要注意以下問題:①選擇合適的中庭朝向,利用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減少夏天的溫室效應;②注意場地周圍其他建筑對中庭通風的影響,在能耗模擬和計算中充分考慮周圍環境條件;③中庭可采用雙層玻璃幕墻的方式,有利于夏季降溫并且降低冬季的能耗(見圖4)。

圖4 雙層玻璃幕墻
2)生態建筑中庭空間的設計 中庭空間是辦公建筑中較受歡迎的空間,是大眾交流、共享、互動的紐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中庭空間在吸收太陽輻射、改善自然采光、促進室內通風等方面的生態效應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中庭空間既是現代建筑室內的精彩演繹,又是生態建筑的重要設計策略。
3)不同開窗策略下自然通風的特性 有關研究試驗證明,空間內的通風量與中庭頂部天窗的高度有著密切聯系。頂部天窗高度越高,頂端的熱空氣對頂層房間的影響越小,而頂部天窗的面積及形式也有著不同的拔風效果。通過相關試驗得出以下結論:①中庭的底層區域通過拔風效應達到適宜溫度的時間最短,中高層所需的時間較長,故中庭空間對于溫度調控的作用隨著高度增加逐漸降低;②中庭空間頂端的熱空氣對頂層房間的溫度影響較大,所以要結合建筑外表的設計,設置一些天窗,以達到通風降溫的效果。
通過一些研究得出合理化、科學化的辦公室室內設計,能營造出舒心的辦公環境,大大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人的活動多在室內完成,現代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讓人與自然拉開了距離。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案例分析得知,要實現優質的室內環境并且達到節能的要求是比較困難的,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協調。如果僅為了達到某種效果就采用大量的人工、主動式設備,既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又會增加能源的消耗,因此,應通過對環保材料的使用、空間布局的設計等方式減少對主動式設備的使用。
在場地調研階段,要充分了解場地的區域特征、降水、采光等客觀因素。要保護現有的資源,實現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時要采取因地制宜原則,實現人性化設計。要將建筑的大環境與城市的人文環境相結合,打造舒適的辦公環境,在延長建筑使用壽命方面應當首先考慮環保材料的使用等。
1)采用可再生能源 通過大量的實驗可知不恰當的室內裝修會引發環保問題。在室內裝修階段,設計者要結合現有自然條件,盡可能體現環保節能理念。材料的選擇不可盲目,應該與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相結合。例如,使用太陽能光電板,不僅可以提供室內照明,還可以減少電能消耗,達到節能減排效果。
2)簡約時尚設計 奢華和復雜的室內裝修并不能為使用者帶來內心的愉悅。在家具選擇方面,應該注意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辦公室設計應遵循簡潔、舒適、時尚的原則,大量的裝飾會降低辦公空間的格調并且影響辦公者的使用感受。我們可以在平面設計階段提高空間的豐富感,在裝修方面則盡可能做到簡約大方,減少多余的裝飾品,整體色彩宜淡雅清秀,注意使用的舒適度。
在發展低碳經濟的背景下,建設生態化辦公建筑是必然趨勢。辦公建筑設計應當回歸自然的建筑風格,遵循節能環保以及宜居性設計原則。在材料方面,提高再生材料的使用率,多利用環保材料,注意綠植的設置,減少能源消耗。辦公室的生態化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流,建筑設計工作的重點要從單純注重美觀向節能減排方面轉移。要多關注新型能源的發展趨勢,并與辦公建筑設計相結合,既要考慮眼前利益,又要注重長遠效益,站在城市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實現長久平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