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代職教教師隊伍結構優化的對策建議

2022-03-08 14:29:35溫伯穎胡業華孟慶國
職業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溫伯穎 胡業華 孟慶國

摘要:高素質“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性工作。當前,我國職教教師隊伍存在高層次學歷教師少、“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不明確等問題。基于國內外高層次職教教師培養經驗分析,應通過加大定向培養和常規引進培訓相結合、獨立培養和聯合培養相結合、構建專門化培養模式等措施,全面提升高層次、高素質“雙師型”職教教師培養能力;通過制定與類型教育相適應的“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嚴格實行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培訓要求等措施,全面提升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

關鍵詞: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職教教育碩士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2)01-0015-06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獨立的教育類型,承擔著培養各級各類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通過職業人才培養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頻共振,在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支撐國家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方面發揮著越來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著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高素質“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隊伍,是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性工作。隨著我國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體系不斷完善,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對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升職教教師隊伍培養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

一、我國中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結構現狀

“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根據2020年教育部統計數據,對我國中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各級各類職業院校教師總量增加的同時,職教教師隊伍的總體學歷結構和“雙師型”教師數量均逐步提升。但是,相對于職業教育發展對師資的需求而言,仍然存在數量和結構不相適應等問題。本文重點對中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結構進行分析,由于職教本科院校數量少、規模小,暫未將其教師隊伍納入分析之中。

(一)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隊伍結構

2020年,全國有中等職業學校9 896所,在校教職工108.304 2萬人,其中專任教師85.740 1萬人(其中技工學校專任教師20.868 3萬人),生師比19.54∶1。其學歷(學位)結構、職稱結構如表1所示。此外,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為20.03萬人,占該類型學校專業課教師(總數為36.52萬人)的54.85%,占專任教師的30.82%。

(二)高等職業院校專任教師隊伍結構

2020年,全國有高等職業院校1 468所,在校教職工74.447 8萬人,其中專任教師55.642 4萬人,生師比20.28∶1。其專任教師隊伍學歷(學位)結構、職稱結構如表2所示。其中, “雙師型”教師數為22.22萬人,占該類型學校專業課教師的(總數為41.0萬人)54.2%,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9.93%。

二、我國中高等職教師資隊伍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職教師資隊伍結構情況來看,無論是中職學校還是高職院校,不僅教師總量與普職比1∶1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而且高層次學歷教師比例偏低,“雙師型”專任教師難以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需要。其中表現最迫切的是以下兩個問題:

(一)高層次學歷(學位)教師過少,缺乏引領力

第一,高層次學歷(學位)的職教教師比例過低。目前,我國教師隊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比例較低,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也與教育現代化發展不相適應[1]。從數據來看,與普通高中層次對等的中職學校目前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專任教師實際占比僅有8.6%,仍有7%為專科及以下學歷。高職院校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僅占2.0%,本科及以下學歷教師占比仍達到47.7%。

第二,高層次學歷(學位)教師的培養能力不足。2000年以來,我國48所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培養單位每年錄取人數不足1 000人[2],相對于中等職業學校每年招聘2 700名具有研究生資格的教師需求而言差距明顯;而開展“雙師型”職教教師培養的單位只有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1所,作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進行試點,2013年至今共錄取75人,且2023年試點項目將關閉。相對于我國職業院校“雙高計劃”建設和高職院校對博士學歷教師的需求,博士層次的職教教師培養能力還遠遠達不到職業教育提質擴容的要求。

第三,高水平職業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偏弱。職業教育教學研究作為職教教師的專業化能力要素之一,如在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范式下,以理解和對標產業技術升級為前提應具備的課程體系建設、教材和教學資源建設、標準體系建設和教學實施的能力[3];“新職師”應具備的專業教學法領域和職業生涯發展及研究領域能力的結構要素[4]等,均具有其特殊的專業性。因此,必須要有經過專業化培養培訓的“雙師型”教師加入,引領和支撐職業院校開展學科專業建設、職業教育教學學術研究。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缺乏與其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相適應的高層次教師,教師隊伍整體上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意識不強、能力不足,在帶動、促進和引領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方面發揮作用不夠。

由此可見,改善中高等職教教師隊伍結構,提升職業院校高學歷、高層次、高素質教師比例是促進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特別是要著力加大高職院校博士層次教師的引進與培養力度,以及中職學校的碩士及以上學歷(學位)教師的引進與培養力度。

(二)“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不明確,缺乏適應力

教育部《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2年,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超過一半”。職業院校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要了解行業企業,只有通過在行業企業的工作經歷,才能深入了解生產方式和技術發展,才能成為“雙師型”教師,才能適應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但是,我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在數量、結構和認定標準方面仍有較大差距。

一是認定標準的內涵仍然較為模糊。從以上數據來看,雖然中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比都超過了50%,但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正式的、統一的“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5],“雙師型”教師認定主體主要是高職院校或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缺乏行業企業的參與[6],且高職院校是利益相關單位,各地或各院校對“雙師型”教師認定條件總體較為寬泛,大多數“雙師型”教師實際上是“雙證型”教師,部分“雙師型”教師的職業資格證書與專業教學要求不相適應,或并不具備到相關行業企業進行一定時間實踐的經歷,與職業院校專業教學需要的真正“雙師型”教師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二是類型屬性的功能不夠清晰。各級職業院校和學界對“雙師型”教師這一概念內涵還沒有獲得一致解讀,特別是基于職業教育的類型屬性的共識尚未形成。無論是“雙師型”的教師層次論和教師類別論,都未從職業教育及職業院校的教育功能角度研究“雙師型”教師內涵[7]。有學者認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了“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即“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8],但其實這個內涵界定也缺乏基于類型教育的功能屬性的要求。

從職業教育發展對職教教師的需求來看,“雙師型”職教教師的內涵也在不斷變化和提升,但無論是從個體視角的“雙師”素質教師認定,還是從群體視角的“雙師型”創新教師團隊的認定,都需要有更符合職業教育類型需求的“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并快速推進新標準下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培訓。從這個角度來說,依據教育部提出的以推進雙師素質為導向的新教師準入制度改革要求,以及職業院校“雙師型”創新教師團隊建設的要求,從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實際出發,職業院校的專業課教師應該100%具有雙師素質。

三、職教教師隊伍建設的經驗借鑒

(一)我國高層次學歷(學位)職教教師培養的經驗

職教教師培養能力的提升是改善和優化職教教師隊伍結構的重要途徑。在國家政策引導和支持下,我國在成功進行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試點培養的基礎上,于2013年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招收首屆職教“雙師型”博士生,為我國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模式積累了經驗。具體而言,高層次“雙師型”職教教師培養中的人才特征值得關注。

一是跨學科特征。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在“雙師型”職教教師碩博士培養體系中確立了融“職業性”“技術性”“師范性”和“研究性”為一體的培養目標,并明確“雙師型”職教博士是一種“復合型教師”[9]、“交叉學科的高端人才”[10],形成了將“教育學”和“工學”有機結合進行跨學科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機制[11]。其“跨學科”招生制度改革、多方協同育人機制構建等方面的有益探索,為我國“推動高校聯合行業企業培養高層次‘雙師型’教師”,與高水平理工科院校聯合開展職教教育博士培養提供了有益經驗。

二是高層次特征。高層次“雙師型”職教教師培養是為了滿足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發展對高層次職業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別是職業院校學科專業發展急需的領軍人才,培養在專業教學領域進行培養體系、課程開發、專業教學實施等方面具有前沿理論研究、開發指導與實施等能力的高層次教師,在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任務中發揮高端人才的職業教育改革指導和引領作用。

我國部分綜合性大學也承擔了職教教師培養培訓的任務,在職教教師培養中以其綜合性學科專業優勢、豐富的一體化教學資源、優越的實踐實訓條件等,形成了跨學科培養職教教師的獨特經驗,為“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擴大高層次職教教師培養主體、優化培養主體結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國外職教教師培養的經驗借鑒

在推進職教教師培養培訓發展進程中,世界各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為我國提供了許多職教教師培養模式、培養規格等方面的參考。

一是培養規格向上延伸。隨著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推進和職業教育的發展,其師資隊伍需求也轉向教師隊伍層次結構的向上延展。如英國高校教師發展局設立了專門的職業技術教育研究生課程,為中職教師提供研究生畢業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書[12]教育。德國職教教師培養有國家考試、職業教育學碩士和職業教育碩士三種模式,其中國家考試模式學習九個學期后畢業相當于獲得碩士學位,也就是說,職教教師學歷層次至少要相當于獲得碩士學位[13]。美國勞動力和人力資源教育大學理事會會員大學都有側重職業技術教育和人力資源教育的博士項目,20世紀 90年代中期,美國職業與技術教育教師擁有碩士學位的比例已達45%左右[14]。澳大利亞職業教育教師由各專業教育學士、碩士、博士層級的教育證書,組成了完整的專任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學位證書體系[15]。

二是重視跨學科融合培養。各個國家職教教師的培養從招生生源、職前培養過程和后置化培養等不同階段,都呈現出立足職業領域跨學科融合培養的特征。如德國的職教師范生必須學習教育學科和兩門職業學科,或一門職業學科和一門文化學科;另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招收企業技術技能人才實施跨界培養,完成向職教教師身份的轉換[16]。法國職業教育教師的任職與教師會考緊密結合,會考制度與學歷要求和工作經驗緊密相關。英國的研究生教育證書課程由學科研究、專業研究和教學實踐組成,凸顯了跨學科領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四、快速優化我國職教教師隊伍結構的對策建議

高素質“雙師型”職教教師隊伍是促進我國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國家對優化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有著急切的期待和要求。著力解決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當前發展問題的關鍵,在于加大高層次“雙師型”職教教師培養力度、全面提升職業院校教師雙師素質。

(一)全面提升高層次“雙師型”職教教師培養能力

職教師資培養院校要通過國家政策引領,加大高層次“雙師型”職教教師吸引力,提升培養力,在快速增加高層次高素質“雙師型”職教師資數量的基礎上,提升職教教師隊伍整體質量。要實現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達到“建設‘國家工匠之師’引領的高層次人才隊伍”目標,在未來五年內,我國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是要培養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雙師型”教師,使其占比達到30%以上,并且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博士;而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重點是具有博士學位的“雙師型”教師,使其占比達到10%以上。通過這些高層次高素質“雙師型”職教教師帶動、促進和引領職業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

1.定向培養與常規人才引進相結合

根據《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提出的“支持高校擴大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探索本科與碩士教育階段整體設計、分段考核、有機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博士研究生培養,推動高校聯合行業企業培養高層次‘雙師型’教師”的要求,通過定向專項培養和常規人才引進相結合的方式,推進“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培養能力快速提升。

(1)設置定向專項招生計劃。根據預設的未來五年內高學歷“雙師型”職教教師占比需求,建議國家每年設置5 600名職教教育博士和1.5萬名職教教育碩士定向專項招生計劃。專項計劃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其中50%的計劃用于招收普通應屆(或歷屆)碩士或本科學生實施定向培養,由培養高校、政府、就業職業院校簽訂三方協議;二是另50%的計劃用于招收職業院校或相關行業企業具有碩士學位或本科學歷的在職教師和技術人員,實施定向培養,職業院校教師畢業后返回所在職業院校任教,行業企業人員簽訂到職業院校任教的協議。職教教育博士(碩士)定向專項招生實行單獨考試、單獨錄取。

(2)拓寬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并加強雙師素質培訓。拓寬職業院校常規的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加大相關學科專業的學術型博士和碩士引進力度,補充和更新專業教師隊伍。同時,要以雙師素質培訓為重點,從職業教育的類型屬性出發,立足于工作領域,強化非職業教育領域的博士和碩士教師對產業技術標準的理解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的能力,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項目化、工學一體化等課程開發的能力,基于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進行專業教學實施的能力等,使之盡快成為適應專業教學研究與實施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

通過上述方式,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可以定向培養2.8萬名“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專業學位)和7.5萬名“雙師型”職教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通過定向培養和常規引進及雙師素質培訓,確實保證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雙師型”博士占比在現有基礎上增加10%(相當于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總數達到6.1萬人),中職學校教師隊伍中“雙師型”博士的占比達到0.5%(相當于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總數達到0.325萬人),碩士及以上學位的“雙師型”教師占比在現有基礎上增加30%(總數超過20萬人),從而基本滿足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2.獨立培養與聯合培養相結合

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對職業技術師范院校、高水平工科大學通過加強職業技術師范教育、雙師素質培訓進修等措施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的要求,充分發揮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和高水平工科大學在高層次“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培養方面的功能,在兩類高校中實施“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獨立培養和聯合培養。

(1)開通“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設置10~15個專門的“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專業學位)培養點。一是以特殊通道的方式在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設置3~5個職教教育博士培養點。二是在已有的職業技術教育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學術型)的高校增設10個左右職教教育博士(專業學位)培養點。每年每個培養點招收30名左右“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生,一年共招收450名左右專業學位博士生進行定向培養。

(2)與理工科大學聯合培養“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與理工科大學已有博士點聯合培養,設置200個左右聯合培養“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培養點。由現有50多所職教教育碩士培養試點院校(獨立設置的職教師資培養院校、高水平師范大學、理工科大學的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和50~80所具有博士點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科技大學)一對一或一對二組成聯合培養共同體,每個共同體設置“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培養專業點5個左右,共設置200個左右培養專業點。每個培養專業點每年招收20~30名“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生,一年共招收5 150名左右博士生進行定向培養。

職教教育碩士采取以上相同的辦法增加培養單位。現有職教教育碩士培養試點院校每年每校招收不少于100名職教教育碩士,聯合培養院校的200個培養點每年每個培養點招收50名左右職教教育碩士,一年共招收1.5萬名左右“雙師型”職教教育碩士。

3.構建“雙師型”職教教師的專有培養模式

“雙師型”職教教師獨特的類型屬性決定了其培養模式與其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差異性。從培養標準、培養規格、培養體系、培養過程、質量認證等環節都應該有與其類型屬性和人才特征相適應的模式和要求,從而實現其專業化發展。

(1)成立專門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家層面成立職教教育博士和職教教育碩士兩個教學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職教教育博士和職教教育碩士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要求、指導性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所有培養單位遵照執行。

(2)構建校企校培養共同體。專門設置的職教教育博士(碩士)培養點應成立由培養院校、中(高)職院校、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培養共同體,按照職教教育博士和職教教育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確立的培養方案,以“三明治式”和“三導師制”培養方式,培養真正具有雙師素質的“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和碩士。

(3)構筑聯合培養共同體。聯合培養職教教育博士(碩士)的培養點應成立由現有職教教育碩士培養試點院校和理工科大學相關博士點共同參與的培養共同體。職教教育博士(碩士)培養試點院校參與整個培養過程,并在共同體中負責職業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按照職教教育博士和職教教育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方案,以“三明治式”和“四導師制”的方式,培養真正具有雙師素質的“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碩士)。

(4)落實企業實踐制度。職教教育博士和教育碩士培養過程要突出雙師素質的培養。整個培養過程要嚴格實施不少于6個月的行業企業實踐制度,企業就讀人員嚴格實施不少于6個月的職業院校教學實踐制度。同時,完善企業實踐和教學實踐考核制度。

(二)全面提升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

1.制定與類型教育相適應的“雙師型”認定標準

職業教育較為發達的國家對職教專業教師的行業企業實踐均有明確的內容和時限要求,而且與教師資格認證緊密掛鉤。因此,在“雙師型”認定標準制定方面,可以采取通用標準和專業化標準相結合的方式。無論哪個層面,其出發點都應符合類型教育的基本屬性,即基于其跨界的“雙重”實踐能力結構要素,強化職業領域或工作場域的技術實踐能力要求、職業教育領域的教學實踐能力要求。一是要把有相關行業企業6個月的實踐經歷和考核結果作為認定“雙師型”教師的最基本條件。二是要堅持職業院校專業課的20%課時聘請行業企業技術或管理人員實施。對上課的行業企業人員要進行教育教學技能培訓,要設置一定的準入條件。三是除“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和碩士及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職教師資類專業畢業生外,新進教師必須有三年行業企業實踐經歷的規定。引進的其他高層次人才,也要安排6個月的行業企業實踐。

2.嚴格實行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培訓要求

大多數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普遍存在重資格認定輕系統化培訓的現象。“雙師型”教師取得證書或資格后不再關注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個人的技術技能更新跟不上我國產業技術結構轉型升級帶來的職業內容和職業形態的變遷。落實“雙師型”職教教師的企業培訓制度是促進“雙師型”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重要途徑。一是必須嚴格落實在職教師每五年到行業企業進行6個月實踐的規定。二是要完善“雙師型”教師年度考核制度,將考核列入教師個人專業化發展檔案,與其專業技術發展和工資績效等相關聯。

我們期待在未來的五年內,通過全面落實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的新教師準入制度和“雙師型”培養培訓制度,承擔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學的教師全部具備符合職業教育教學需求的雙師素質。

參考文獻:

[1]徐輝.關于“十四五”教育規劃的若干建議[J].教育研究,2020(5):12-16.

[2]曹曄.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建設的成績、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21(17):55-60.

[3]吳全全.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范式下“雙師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21(4):48-55.

[4]莊西真.建設“新職師”,培養“新職師”[J].職教通訊,2020(12):1-10.

[5]崔宇馨,石偉平.雙高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邏輯、困境與路徑[J].職教論壇,2020(10):90-95.

[6]曾賽陽,陸莎,艾巧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評價認定政策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21(10):102-108.

[7][12][15]吳全全.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問題研究——基于跨界視域的詮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24-26.

[8]曹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十三五”回顧與“十四五”展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0):11-17.

[9]張洪華,曹曄.職教師資培養40年:從本科到博士——慶祝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建校40周年[J].職業教育研究,2019(10):5-10.

[10]蔡玉俊,郭家田.工學領域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21(26):41-44.

[11]王振剛,孫翠香.跨學科博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機制研究——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特需項目”為例[J].職教論壇,2016(23):5-10.

[13]謝莉花.德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三性融合課程及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14(5):24-32.

[14]張洪華.規格上移: 職教教師培養模式的發展趨勢分析[J].職教通訊,2015(31):33-35.

[16]鄢彩玲,趙志群.企業技術技能人才向職教教師轉換——德國的經驗與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2021(1):149-154.

(責任編輯:張宇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a欧美在线|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青青草一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黄视频网站| 网久久综合| 欧美色视频在线|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综合网久久|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伊人成人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 99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日韩欧美色综合| 一级毛片网|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青青国产在线| 伊人蕉久影院|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一个色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理论片一区|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理论片一区| 日本91视频|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影院|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婷婷色婷婷|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欧美成人二区|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亚洲天堂网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国产精选自拍|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天堂自拍|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高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精品91在线|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99精品免费在线| 婷婷六月在线| 午夜免费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