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摘要:目的:探討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納入70名觀察對象展開研究,觀察對象均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以局部膝關節疼痛程度、膝關節功能改善效果為評價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對照分析。結果:與治療前相比,患者局部膝關節疼痛程度評分明顯下降;Lyshom膝關節功能評分明顯提升,(p<0.05)。結論: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具有減輕膝關節疼痛度,改善膝關節功能的作用,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全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6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膝關節炎癥是臨床中常見的由骨性關節炎導致的病癥,其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為常見,多發于老年人群中,其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腫脹、疼痛、僵硬以及功能障礙[1]。早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以間歇性疼痛為主要表現,隨著病情的發展,除疼痛外患者常發生嚴重的關鍵畸形,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針對此類患者的治療十分重要[2]。本次研究就此展開探討,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方案的臨床效果為重點,納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30例,進行綜合對照分析,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納入70名觀察對象展開研究,觀察對象均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患者中有男性76例,女性66例,患者年齡范圍區間為44-79歲,平均年齡(56.01±4.12)歲,患膝為左側者84例,患膝為右側者48例。
1.2方法
30名患者均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指導患者將體位調整為平臥,實施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對患者患肢利用止血帶止血,取患者患膝正中位切開,手術入路選髕骨內側,將患者皮膚及皮下軟組織切開開始手術。徹底清理患者髕上囊滑膜及內、外側半月板組織,切除十字交叉韌帶后將后側關節囊與周圍攣縮組織完全松解,直至徹底清除股骨遠端及脛骨近端的骨贅組織。對于重度膝外翻患者應實行脛骨結節截骨并完全顯露后采用垂直股骨機械軸位,髓內定位結束后再對患者進行股骨遠髁截骨,保持關節外旋及外翻角度分為微3°及6°[6]。參考股骨內髁完成股骨遠端截骨,按照股骨假體厚度去除內側骨厚度,根據后踝線進行旋轉截骨,髓內定位后切除患者脛骨關節面,截取骨質9-10mm厚度后再將截骨面后傾5°,截骨成功后由外側開始松解,將畸形形態矯正,充分暴露股脛關節矩形間隙后根據股骨遠端前后徑尺寸及試膜調試選取適宜的股骨假體。測試髕骨軌跡后反復活動膝關節屈伸,對脛骨假體旋轉對線位進行準確標后取下試膜,處理脛骨髓腔,明確下肢力線后對患肢關節屈曲、伸直、內外翻的穩定性進行觀察,利用沖洗槍進行反復沖洗,將假體置入后再注入骨水泥,固定好假體后,再利用生理鹽水及碘伏進行反復沖洗,將切口關閉后再利用無菌紗布包扎。
1.3觀察指標
(1)采用VAS疼痛評分對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膝關節疼痛程度進行量化評分,時間分別為治療前、首次治療1周后、末次治療1周后,治療6個月后,評分最高為10分,最低為0分,疼痛程度與評分呈正相關[3];
(2)借鑒美國膝關節外科學會Lyshom膝關節評分法對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進行量化評分,時間分別為治療前、首次治療1周后、末次治療1周后,治療6個月后,患者的膝關節Lyshom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程度越好[4]。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分析由SPSS20.00統計學軟件完成,統計規則如下,計數資料:統計方法“%”,檢驗方式“x2”,計量資料“x±s”,檢驗方式“t”,統計學差異性標準“p<0.05”。
2結果
2.1治療效果
與治療前相比,患者局部膝關節疼痛程度評分明顯下降;Lyshom膝關節功能評分明顯提升,(p<0.05)。見下表1:
3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膝關節軟骨結構性損害導致的生化代謝異常性疾病,關節軟骨進行性退化,關節腔內滑液顯著減少以及軟骨彈性明顯降低是該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在病情因素的影響下,患者的關節腔將越來越窄,關節軟骨的磨損程度也將越來越嚴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也就此形成[5]。患者在患病后其臨床癥狀主要由膝關節疼痛,腫脹,急性,并且膝關節功能也將出現退化,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學習與工作產生負面影響。由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存在一定的致殘率,因此針對該病患者需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
通過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醫護人員通過側方松解、韌帶平衡等方法增加患者關節穩定度,但手術無法通過量化指標在整體運動范圍內平衡膝關節軟組織,更多地需要根據手術操作人員的主觀經驗來進行臨床判斷,術中妥善處理軟組織平衡關系有助于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結合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相比,患者局部膝關節疼痛程度評分明顯下降;Lyshom膝關節功能評分明顯提升,(p<0.05)。
綜上,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具有減輕膝關節疼痛度,改善膝關節功能的作用,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牛小育,黃遂柱,許飛,等. 全膝關節置換術與單髁置換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比較[J]. 臨床骨科雜志,2020,23(6):810-813.
[2]薛江海,張峰,劉朋飛. 同期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在雙膝骨性關節炎治療中的效果研究[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2):220-222.
[3]鄒春雨,米豫飛,楊瀾波. 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重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分析[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2):79-81.
[4]楊衛可,賈瑞平,王明晶,等. 抗骨質疏松治療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臨床療效的影響[J]. 新鄉醫學院學報,2020,37(12):1147-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