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雷
摘要:結直腸癌屬于目前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是出現在直腸或是結腸的癌癥,其中以直腸最為常見。在發病后期,患者會出現大便性狀改變、腹痛、便血等癥狀,易出現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好發于男性。對于結直腸癌來講,早期診斷與治療較為重要。目前,結直腸癌主要采用手術治療,但在手術后,會有其他不同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腸梗阻,而腸梗阻的出現又會加重患者的痛苦,影響治療與預后效果。因此,采取有效的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預防措施,對提升結直腸癌患者術后效果具有積極作用。本文就以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的預防措施展開綜述,為臨床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預防;進展
【中圖分類號】R57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結直腸癌屬于目前發病率較高的一種腫瘤,在治療中主要采用手術治療,但術后腸梗阻又屬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5%左右[1]。而結直腸癌術后出現腸梗阻后,會引發機體酸堿失衡、水電解質紊亂等,不僅會延長住院時間,還會增加其痛苦,嚴重時還會導致患者死亡[2]。因此,做好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的預防干預非常重要。本文針對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的預防措施進行研究,現做如下闡述。
1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的發生機制
結直腸癌在開展手術后,因手術會影響腸蠕動,導致其蠕動功能暫停,從而影響了腸內容物的運輸,故于術后3-4天,在肛門排便或是排氣之后,患者會出現輕微的腸梗阻,此時可以通過減少食物的攝入量來改善此癥狀;但如患者出現中度腸梗阻時,需要禁食或是營養支持,并以具體病情進行藥物治療;對于重度患者,可能需要開展手術治療。而引發結直腸癌患者術后腸梗阻的原因較多,如炎癥神經元、神經源性機制的相互作用,同時術后應激反應、炎性機制等,均會引發腸梗阻[3]。
2引起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的因素
有研究表明,年齡超過60歲的結直腸癌患者、糖尿病、手術時間超過2小時、有過腹部手術史、開腹手術等均是引發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出現腸梗阻的主要獨立危險因素。通過相關指標聯合檢測,可以診斷急性腸梗阻。
患者出現腸梗阻之后,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延長術后恢復時間,增加術后并發癥的風險,甚至還會增加術后死亡率。此外,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出現腸梗阻后會引發程度不一的臨床癥狀,如嘔吐、腹痛,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還會引發不良心理,如焦慮、抑郁等,降低治療依從性、配合度[4]。
有研究指出,結直腸癌患者出現術后腸梗阻后,會延長患者的康復時間,增加護理成本,加重經濟負擔。
3預防結直腸癌患者術后腸梗阻的措施
結直腸癌屬于難治性疾病,近年來發病率較高,且越來越向年輕化方向發展。在研究中表明,環境、飲食方案、遺傳、炎性病變等均屬于結直腸癌的發病因素。多數患者在確診病情后已處于中晚期階段,此時需要及時采取手術切除治療。傳統的開腹手術雖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因開腹手術的切口較大,創口較大,從而增加了腸梗阻,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與預后效果。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開腹手術相比,其有創傷小、可以減輕對機體屏障的損傷、減輕胃腸道壓力等優 點,并在無菌手術下進行治療,不會損傷腸黏膜,可以有效預防腸梗阻的出現。因此,對于結直腸癌患者來講,盡量應用腹腔鏡手術,可以預防術后腸梗阻的出現。本研究與張曉飛,李永強[5]《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的效果對比分析》的研究結果相近,實驗組出現1例腸梗阻,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在結直腸癌患者手術后,通常情況下臨床主要采用常規藥物干預,如抗感染、保護臟器、維持水電解質紊亂、營養支持等,但實踐表明,其在預防腸梗阻中效果并不理想。隨著中醫學的發現,臨床在結直腸癌患者術后應用中成藥注射劑,即七葉皂苷鈉注射液,其不僅能發揮抗炎、消腫、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還可以防治手術引發的腫脹,對預防術后腸梗阻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與迪米拉·阿里根,帕爾哈提·阿布都熱衣木,張麗博[6]《β-七葉皂苷鈉注射液預防結直腸癌術后粘連性腸梗阻及對血清分子標志物的影響》研究的結果一致,即觀察組腸梗阻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麻醉管理方案也越來越優化,開展多模式鎮痛管理,并在區域內聯合神經阻滯,可以提高鎮痛效果。并在此過程中,加速康復外科的發展,不僅可以減少不良反應,還可以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有助于減少或是預防結直腸癌患者術后腸梗阻的發生率。
結束語:
結直腸癌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且發病機制也較為復雜,故需要盡早診治,以此來提升療效。但結直腸癌患者在開展手術后,會因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增加術后腸梗阻的出現,且腸梗阻的發生還會受到機械性因素的作用,甚至是引發腹腔內炎性病變的發生,引起廣泛粘邊。此外,結直腸癌術后出現腸梗阻后,還會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影響機體的免疫力,增加并發癥的發生風險,甚至是死亡。因此,做好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的預防措施非常重要。經研究表明,結直腸癌患者可盡量采用腹腔鏡手術,減輕手術創傷,以此來預防腸梗阻的出現;同時術后應用科學合理的藥物干預,或是做好麻醉管理,均能有效預防術后腸梗阻的出現。此外,如患者出現腸梗阻時,需要積極實施科學、有效的處理措施,以此來提高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史秀寶.低位直腸癌術后盆底腹膜疝與術后早期腸梗阻及血清C-反應蛋白表達水平的關聯分析[J].黑龍江醫學,2021,45(19):2047-2048.
[2]范現政.結直腸癌患者根治術后發生動力性腸梗阻的影響因素[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28):5269-5272.
[3]尹彥斌,劉英蘭,王躍生.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的預防及治療進展[J].中國醫刊,2021,56(10):1057-1058.
[4]占小波,張竝,詹衛華,應學清.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9,31(08):1054-1056.
[5]張曉飛,李永強.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術后腸梗阻的效果對比分析[J].當代醫學,2019,25(23):14-16.
[6]迪米拉·阿里根,帕爾哈提·阿布都熱衣木,張麗博.β-七葉皂苷鈉注射液預防結直腸癌術后粘連性腸梗阻及對血清分子標志物的影響[J].現代腫瘤醫學,2019,27(07):1169-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