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凱榮|文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但同時,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問題仍然突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艱巨,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從“堅決打好”到“深入打好”,深刻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
筆者認為,有色金屬行業是重金屬污染防控的重點行業領域,要以更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概括為7個字:減污、降碳、強生態。有色金屬行業應積極落實,做出行動,不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更要在行動上真抓實干。
一是提高生態政治站位,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兩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督察過程中對典型案例進行了集中通報,其中均涉及有色金屬企業。中國五礦集團和中國鋁業集團近日公開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落實情況,堅持逐項任務、逐條措施開展整改。作為企業,應從此次環保督察中深刻吸取教訓,全面做好“回頭看”,嚴防問題反彈,構建起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二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升級。企業應貫徹新發展理念、控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完成“十四五”期間能耗“雙控”目標,通過嚴控冶煉產能無序擴張、推動固廢綜合利用等舉措,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如云鋁股份致力于鋁電解固體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研究,“大修渣資源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解決了多年困擾行業發展的危險固體廢棄物處置難題。同時,還應加強科技攻關力度,開展鋅濕法冶煉、銅連續熔煉、廢舊鋰電池回收等一批清潔生產技術,提升行業整體清潔化冶煉水平。

三是完善綠色標準體系建設,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和監管。如江銅貴溪冶煉廠主起草的《有色重金屬冶煉產品能耗消耗限額》《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陰極銅》等“綠色標準”,已涵蓋銅冶煉的全流程和主金屬產品的生產全周期,為中國銅冶煉行業對標國際綠色發展、加快低碳減排發展,樹立了標準新體系、發展新標桿、技術新支撐。在環保監督方面,有色金屬行業應全面落實我國全面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等相關法律法規,嚴格規范再生原料的產品進口,提高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率。
“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有色金屬行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時刻繃緊生態環境保護這根弦,與政府部門形成齊抓共管的綜合治理局面。企業要補齊短板弱項,切實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體意識和全局意識,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將生態治理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