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宇
神話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是人類創造的反映自然界、人與自然關系以及社會形態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鐫刻著人類群體的思維、情感和社會生活的烙印。研究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神話,是理解人類精神、智慧、思維以及社會發展歷程的重要途徑。隨著現代文化產業和電子媒介技術的飛速發展,神話的語境得以擴展并被賦予了新的功能及意義。有關神話敘事的研究可以被納入一個更大的敘述文化傳統中,神話反映了人們對于先人生活秩序以及生活方式的想象,其話語建構源于人類在探索前行中,反映了人們對當下生活的困惑。神話研究是一種審視人類活動的反思性研究。由楊利慧等所著的《神話主義:遺產旅游與電子媒介中的神話挪用和重構》一書,將探究目光聚焦在各種公共社會文化空間中被展示和重述的神話,通過新概念、新視角深入考察了中國神話在遺產旅游和電子媒介領域的再現和重構,系統闡述了神話主義的生產與當代社會文化之間存在的互動關系,對尋找中國神話的存在意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指涉現象的新型概念。在英語世界中,“神話主義”一詞早已存在,但長時間里其用法缺乏明確、統一的界定,本書將現代新語境中對神話的挪用和重構稱為“神話主義”,賦予了這個傳統術語以新的意義與使命。本書開篇界定了神話主義的含義和追求:自覺地將相關的神話挪用和重構現象視為神話世界整體的一部分,注重相關現象與神話傳統的關聯性,而不以異質性為由,對之加以排斥。在此概念下,神話主義不單是一種研究視角,也指涉了一種新興的文化現象,能夠直面當下社會現實,指向普遍性、復雜化的人際交流模式,兼具了日常性和當代性的時空屬性。本書圍繞神話主義這一新型概念強調現代文化產業和電子媒介技術對神話的廣泛影響,并立足當下社會發展的根本訴求與旨趣,從而使讀者對現代社會背景下神話的傳播與重述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朝向當下的新型語境。在旅游業和電子媒介的影響下,經過商業性、政治性或文化性的綜合運用,神話與具體的社區語境脫離,進入廣大的公共社會文化空間中。基于此背景,本書分別對遺產旅游和電子媒介進行應景考察,全書除總論外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重點論述“遺產旅游語境中的神話主義”,分別以河北涉縣媧皇宮景區導游的敘事表演、云南元陽縣箐口村的“窩果策尼果”、湖南瀘溪縣辛女村的盤瓠神話為研究案例,深入分析遺產旅游中的神話重構現象;第二部分重點論述“當代中國電子媒介中的神話主義”,分別從互聯網、電子游戲、影視領域展開研究,闡釋了電子媒介環境中的神話挪用與接受情況。本書在“朝向當下”的新型語境中精準分析了神話作為文化資源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實踐性,把神話放置到大眾文化、電子技術、全球化等領域中討論中,進而引出如何看待神話發展前景的現實性問題。
多維運用的綜合方法。為充分考察中國神話在當代社會呈現出的新形式、功能和意義,本書在研究方法上另辟新徑,采取了文本分析和田野作業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法。本書采用文本分析,來比較、分析和呈現神話主義在不同語境中被運用和重構時發生的多樣變化;采用民族志式田野作業,對導游、游客、政府官員、學者以及神話段子的改編者和傳播者、電子游戲玩家、影視觀眾等不同群體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度訪談,從而分析不同群體的態度與行為特征。本書運用綜合研究法將靜態的文本闡釋與動態的交流和表演過程有機結合,讓讀者認識到神話傳播的具體機制與現實案例,從而明晰在現代媒介和語境變化下神話研究的社會服務能力和文化建設能力。
本書摒棄了傳統神話學以“向后看”視角為主導的做法,運用“朝向當下”的新視角,對現代社會神話傳播與重述的歷史背景、理論基礎、社會環境、呈現形式、發展動態等方面進行了全面闡述,系統論證了“神話主義是神話的第二次生命”這一核心觀點。另外,本書以多維角度的綜合論證方法,為神話學研究擴展出一個新的方向,拓寬了神話學者的研究視野,并有助于普通讀者了解中國古代神話、認知神話的發展態勢和未來走向。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文學院
305850033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