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范
在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在制作和編輯方面的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由王小芬著的《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與制作創新研究》一書從電視新聞剪輯的理論、電視新聞場面切換的方式、電視新聞聲音的編輯、電視新聞稿件編輯等多個方面對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與制作的創新策略進行了分析。通過閱讀本書,讀者不僅能夠在理論層面系統掌握新聞編輯相關知識,還可以在實踐層面提升電視新聞的編輯技能與專業素養。
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原則與優勢。新聞節目制作的良好效果離不開電視新聞節目制作堅守的原則,尤其是真實性、時效性和新聞報道的連續性。在新聞制作過程中,要堅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才可以最大化地保證整個電視新聞節目制作過程和結果的高質量。在新媒體日益發展的今天,人們隨意打開一個電視新聞頻道,都會看到無數條新鮮的資訊。這也導致了電視新聞節目在制作過程中也要跟隨熱度,為此,電視新聞的時效性將成為提升電視新聞節目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接收到的信息逐步增多,但是多數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當中,更注重關注新聞信息報道的前期階段,而對于新聞后期的報道工作則較為缺乏。因此,創新電視新聞節目制作,需要更加注重新聞報道的連續性,如組織策劃相應的新聞專題節目,一定要做到有始有終,切忌不能虎頭蛇尾,這樣才可能吸引更多的受眾。
值得注意的是,本書指出了新媒體為當下電視新聞節目制作帶來了各種優勢。例如,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特性,這些特性消化了用戶的碎片化時間,抓住了用戶的眼球乃至更多的時間。而新聞電視節目制作則要更加注重短視頻,通過短視頻來獲取受眾的下一步深入關注。
電視新聞生產創新路徑。在新媒體技術賦能電視新聞節目創新的過程中,節目制作者不僅要結合當下的新聞傳播形式實施高質量創新,還要兼顧新聞傳播過程中的基本原則和路徑使得改革創新具有長遠性和持久性。為此,本書從編排、選題、報道語言三個方面,對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創新方式展開了論述。
在編排上,做到真實而富于邏輯性。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與其他新聞生產一樣十分注重時效性和真實性,因此不論電視新聞節目的風格如何、編排方式如何,在整個編排過程當中都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真實永遠是第一位的。此外,在新聞節目編排過程中,需注重新聞事件的完整性和邏輯性。由于新聞節目在播出時是單向性的信息輸出,受眾在整個過程中也是單向性的信息接收。因此,在編排上更應當根據整個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邏輯、結果等進行編排,使得整個新聞事件更具有立體感和邏輯性。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專題報道深層次地反映新聞事件背后的各種社會因素,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選題上,保障時政與民生話題的平衡。近年來,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選題內容大多集中在宏觀性的視角上,多以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為背景。然而宏觀性的主題在短時間內難以有條理、系統性地論述清楚。同時,在如今新的傳播環境下,由于人們碎片化的時間較多,所以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選題要更加偏重生活化、碎片化。尤其是在短視頻平臺中,更加應該在原有各類主題之中多添加一些貼近人民生活的民生類新聞,讓更多的新聞貼合群眾生活本身,從而提升受眾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在報道語言上,滿足年輕受眾的語言表達習慣。在新媒體時代,人們更加傾向于生動活潑的新聞解說方式和報道形式。而以往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主要以莊嚴的風格為主,使用的語言更多是正式的官方話語,這導致了整個電視新聞評論和解說過程難以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整體的報道語言應當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滿足年輕受眾的語言表達習慣。例如,“央視名嘴”朱廣權在新聞報道過程中頻出的各種契合現階段電視觀眾語言表達的“金句”,既讓更多的觀眾看到了電視新聞語言報道詼諧幽默的一面,又彰顯出了央視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改革成效。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長清湖校區
329550033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