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提高建筑裝飾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本文選擇“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課程教學進行研究,對該教材的開發過程進行了全面系統分析。通過對應崗位的技能調研,掌握本教材的培養目標,進而選擇教學內容。再采用規范的教材開發流程,開發出教材目錄、項目任務結構、具體實例和教材形式。最后提出了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優化的四個方面。
關鍵詞 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崗位技能;教材開發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2.032
1建筑裝飾行業對應崗位的技能要求
在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寫之前,必須對行業內崗位進行細致的調研,明確本專業對應的工作崗位和資格證書。
教學團隊采用企業走訪、電話聯系畢業生的工作情況、網絡公開權威信息等多種方式和渠道,對建筑裝飾相關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建筑裝飾相關行業對人才需求的情況、建筑裝飾專業職業崗位的人才規格、核心課程和實務水平等方面進行了充分調研,并且將所得的數據做綜合分析,提出能夠指引教材開發的成果。
教學團隊通過訪談和調查十幾家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建筑裝飾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綜合分析發現“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是本專業核心課程,本課程設置目標對應具體的工作崗位和資格證書。對應崗位有設計助理、繪圖員、施工員、資料員。設計助理的能力要求為:能獨立與客戶溝通,能繪制施工圖及效果圖、有一定手繪基礎、軟件操作及團隊合作能力。繪圖員的能力要求為:熟練掌握各種繪圖軟件、能熟練操作軟件繪制各類圖紙、并能有較強的領悟力和溝通力。施工員的能力要求為:掌握一定的房屋構造、建筑材料、建筑識圖、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力學、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筑結構方面的知識、負責裝飾工程施工的組織與管理。資料員的能力要求為:掌握相關法規知識、能讀懂各類施工圖紙及文件并能管理項目部施工及其文件資料。
被調研的企業對相應崗位(室內設計助理、繪圖員等)畢業生技能提出了具體要求。在所有素質能力中,最關注的是:學生對于建筑制圖標準(國標)、住宅設計規范、熟悉繪制圖紙的工具、繪制圖紙的速度、繪制圖紙的質量、良好的溝通能力、負責任的職業態度。其中:企業最重視建筑制度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范等標準和規范,然后企業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繪制圖紙的工具,最后是繪制圖紙的速度和質量,以及溝通理解能力和責任心。而對于具體繪圖工具,項目專業人員普遍認為當前畢業生對繪圖工具的理解不足,其原因可能是美術繪畫等類型課程缺失。[2][3]
2基于真實崗位技能調研的教材內容選擇
眾所周知,建筑裝飾行業是我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發展非常迅速。雖然發展出了一批具有高級資質、品牌優勢、人才優勢和資金優勢的大規模企業,但是行業依然是小而散的大格局??傮w上看,建筑裝飾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行業處于買方市場狀態,即客戶有強勢的談判能力,這就倒逼裝飾企業不得不把設計工作前置。
因此,在現實工作場景中,設計師在與業主溝通設計風格與效果的時候,往往需要先行手繪效果草圖或者三維效果圖,爭取簽約機會。待項目簽約后,再用軟件詳細繪制平面圖和施工圖紙,而不再像以前先談妥項目,再繪制圖紙、出效果圖。因此,手繪圖紙變成一項基本的技能。手繪圖紙因為更加靈活和高效,因而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不亞于CAD圖紙。雖然,從總工作量上看,在實際裝修項目中,CAD圖紙的繪制占比60%,超過手繪圖的40%。主要是因為在項目實施階段,需要更精準更美觀的圖紙。但是,手繪圖是CAD的重要基礎。[4]因此,在本課程教材的編寫上,采用手繪圖紙的形式撰寫相關的教學內容。
同時,考慮到本校學生擁有較好的美術底子(因為入學后學習了“基礎素描”課程),因此教學采用手繪圖紙具有較好的可行性。
3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教材開發設計
3.1教材目錄結構設計
通過整合企業項目資源,教學團隊獲取了許多可以用于教學的實際案例,從中提取了一部分,并基于手繪圖的順序步驟和教學方法,設計出項目式教學大綱。將大案例分解為若干個項目,在項目中繼續細分為若干個任務,得到細分的課程教材目錄結構。具體包括6大項目14個任務,分別是:(1)項目一:圖框。任務①繪圖器具、任務②繪圖準備、任務③繪制圖框標題欄;(2)項目二:原始平面圖。任務①繪制原始平面圖、任務②加深圖線、任務③標準尺寸、任務④繪制改造后的原始平面圖;(3)項目三:平面布置圖。任務①繪制建筑輪廓、任務②繪制室內房間平面布置圖;(4)項目四:頂面布置圖。任務①繪制建筑輪廓、任務②繪制室內房間平面布置圖;(5)項目五:室內立面圖。任務①分步驟繪制室內立面圖;(6)項目六:制圖規范。任務①制圖范例1、任務②制圖范例2。
3.2教學任務編排
具體到每個任務的編寫,具體設計是:任務描述→任務分析→實操步驟→任務總結→課后練習。本著將理論和實操融合一體的原則,以真實任務開始,后進行任務分析(介紹理論知識和學習目標),再進行任務圖紙的繪制,其中將繪制的細節、注意點、重難點、技巧進行圖文細化的描述,并拍攝對應的小視頻微課進行補充,最后進行總結、布置課后練習(新的真實項目任務)。如此形成閉環,學生在任務中潛移默化地將知識、技能、素養三目標同時達成,并通過新任務進行知識的遷移和升華。
在完成單項的任務學習后,在教材最后章節再設置綜合的實訓任務,實訓任務的圖紙也來源于真實項目。學生可以依據前面項目一到五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并鍛煉學生在綜合項目任務中的團隊協作能力,并在其中設置多個企業真實的“困難”(例如需求更改、預算變化、時間變化等),磨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吃苦能力。
3.3具體教學任務編寫實例
按任務描述、任務分析、任務實操步驟、注意事項等維度編寫教學任務。并且注意配套準確的教學圖形。
以項目二:任務2為例展開描述具體教學設計:
3.3.1任務描述
通過手繪建筑施工圖,對建筑制圖有更深入的了解,手繪的過程中需注意圖紙的圖線、圖形及標準的要求等,同時還要注意繪圖的步驟和制圖方法。
3.3.2任務分析
分析建筑的內部空間劃分;通過繪圖了解建筑的平面布局,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空間分析能力,了解基本的制圖規范。
3.3.3繪制原始平面圖
繪制準備:
繪制原始平面圖,計算房型落在紙面上的總長及總寬,考慮三道尺寸線以及軸線標號拉開輪廓所占用的距離。標注線起點離外墻輪廓線12 mm,尺寸線、軸線標號都取8mm,則標注在紙面上共需要36 mm寬度。根據以上測繪數據,選擇合適的圖幅及比例。因此,選定A3圖紙,1: 100的比例進行繪制。根據以上數據,在圖紙上進行布局,并繪制。在此基礎上,作圖遵循上緊下松、左右不等的構圖原則,基本上可以確定繪圖起始點。
繪制定位軸線:
根據測繪,確定出房型的總長和總寬,確定繪圖起始點。確定起始點后,根據測繪出的主要房間的開間、進深尺寸用鉛筆繪出軸線的位置,軸線是假定的,用于確定主要結構位置的線。習慣上,在室內設計平面圖中,軸線呈水平或垂直分布,并處于墻體中央。根據測繪結果,在已經畫出的軸線上標出門、窗洞的尺寸。門、窗洞既可輕點輔助點,也可輕畫輔助線。
其中:要注意定位軸線的繪制應符合《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500012017》的規定。定位軸線應用0.25b線寬的單點長畫線繪制,單點長畫線的兩端,不應采用點。點畫線與點畫線相交接或點畫線與其他圖線交接時,應采用線段交接。定位軸線應按編號來分,編號應注寫在軸線端部。圓應用0.25b線寬的實線繪制,直徑宜為8mm-10mm。定位軸線圓的圓心應在定位軸線的延長線上或延長線的折線上。
繪制墻體:
采用輔助點或輔助線的方法繪制墻體。以輔助線為例,輔助線在軸線兩側,與軸線的垂直距離等于墻厚的一半。輔助線同時也只是門窗和墻體交接的部位,墻體在此處需要斷開或交叉,因此務必仔細,不要遺漏。
用鉛筆繪制墻體線。示例中的水平或垂直墻體線,用丁字尺和三角板配合繪制。注意丁字尺只能依靠在掛板的左側邊緣;弧線墻體線可用曲線板和圓規配合繪制,墻體線段位于上一步標記的輔助點之間,在門窗位置斷開,并連接輔助點使線段封閉;在墻體交叉部位,則自然連接成空心的十字。
繪制門窗:
墻體線條繪制完畢之后,開始繪制門窗。在斷開的墻體之間繪制四條等間距的線段,選擇適合于1:100比例的繪圖模板,在模板上尋找大小合適的扇形,繪制在門的位置。繪制時注意門的開關方向。繪制門檻時,只需在門的位置用兩條線段連接斷開的墻體即可以完成平面圖上的門檻。繪制移門時,在門檻中間位置畫一道貫穿的等分線,再在兩邊分出移門的格局。通常會用在陽臺及廚房門。
3.4綜合教學資源開發和展示
由于本課程屬于實操性課程,在學生學習本教材的過程中,圖文形式難以做到讓學生完全理解,尤其是繪制過程的注意點、技巧等,因此在開發過程中也拍攝了部分小視頻,作為教材的補充。這是配套課程開發的最重要的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學資源是圍繞核心教材而開發的一系列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點和技能點的多樣式的學習內容,可以包括:音頻/視頻、案例、背景資料、3D模型等等。
過去教學資源總是散落在教學網站、閱讀材料、實訓軟件中,難以發揮“1+1>2”的系統整合作用。為此,教學團隊聯合技術公司開發了立體教材APP,將相關教學資源,特別是視頻資源和圖紙資源上傳到立體教材APP,學生可以不局限于靜態的平面的教材,而能夠學習到活潑的、圖文并茂的、便于隨處可學的內容。學生通過手機相機掃描教材中的圖紙,即可調出相應的小視頻或者圖紙,輔助學習。如此設計,做到以紙質教材為核心,以立體教材APP為輔助,即學即用,方便快捷。此外,還設計了測驗、筆記、討論、提問等多種功能,方便進行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在使用過程中對各種學習過程進行數據記錄,最終形成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
4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教材開發展望
本教材開發的具體內容均來自實際崗位,并且采用了傳統紙質教材+立體教材的綜合開發模式,具備一定的先進性。然而,由于本次教材開發是一次創新嘗試,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未來將持續更新改進。教學實施過程中,可以從四個方面不斷改進:(1)由于尚未投放給學生大規模使用,因此對于內容錯誤或知識技能點講解不夠深入具體的知識點,將進一步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進行針對性的完善。(2)找到紙質教材和立體教材綜合使用的最佳方式,并且優化立體教材的交互體驗。(3)緊密關注建筑制圖標準和住宅設計規范,隨著行業標準的調整,教材也將相應及時修訂。(4)加強校企合作,為教材補充更多的、最新的、真實的項目案例,提高學生對實際工作崗位的競爭力。[5]
5總結
中職建筑裝飾專業是市場需求量很大的技能型專業。本文研究的《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教材開發實踐不僅是面向崗位實際技能需求的教材開發,而且是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實踐。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推廣應用價值,有希望能夠有效改變企業崗位需求和學校教學嚴重脫節的現象,最終改善學生培養質量,提高本專業的辦學價值。但是,任何時候的模式創新都不是終點,還需要實時根據培養過程發現的問題、市場需求的變化,而與時俱進地創新。
參考文獻
[1]李永霞.“5G”時代建筑裝飾專業項目式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21,(06):18-20.
[2]杜贇.“三位一體”的中職建筑裝飾專業教學模式探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12):178-179.
[3]高潔.基于職業技能競賽的建筑裝飾專業群教學改革與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1,(07):110-111.
[4]朱亦新.機械制圖與CAD繪圖教學改革與校本教材開發研究[J].時代汽車,2021,(19):95-96+117.
[5]郝云亮.職業教育項目課程教材開發探索[J].當代職業教育,2021,(04):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