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珍, 王諾今, 馬俊驥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消化內科 河北省消化病實驗室,河北 石家莊 050004)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2]。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老年人群比例的增加、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逐漸趨向于西方國家,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持續升高,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大約60%~80%的結直腸癌起源于結直腸腺瘤,因此結直腸腺瘤被認為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3-5]。結直腸腺瘤的早發現、早干預可有效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是結直腸癌的二級預防[6-9]。本研究采用回顧性病例對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性別、年齡、吸煙史、飲酒史、排便習慣(正常、腹瀉、便秘、腹瀉與便秘交替)、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與結直腸腺瘤發生的關系,旨在指導結直腸腺瘤的預防和篩查工作,以期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1.1病例選擇 選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行結腸鏡檢查經病理診斷為結直腸腺瘤的患者1 126例作為病例組,以同期行結腸鏡檢查結果陰性的患者1 800例作為對照組。入選標準:①病例組為行結腸鏡檢查且病理診斷是結直腸腺瘤者;②對照組為結腸鏡檢查為正常者;③兩組病歷資料均完整。排除標準:①結直腸癌患者;②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癥性腸病和腸結核患者;③年齡小于18歲者;④臨床資料缺失者。研究經所有入選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研究的方法,通過住院病歷信息系統和電話隨訪相結合的方式采集入選患者年齡、性別、吸煙史、飲酒史、排便習慣、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等資料。定義18~40歲為青年、>40~65歲為中年、>65歲為老年。定義吸煙時間連續或共計超過6個月,每天不少于1支為既往吸煙史。定義日均酒精攝入量,男性>20 g、女性>15 g超過半年為既往飲酒史。根據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將排便習慣分為正常、腹瀉(糊狀、液狀、水狀便)、便秘、腹瀉與便秘交替。慢性腹瀉和慢性便秘指癥狀持續超過半年。

2.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病例組共1 126例,男754例,女372例,年齡22~90歲,平均(58.83±11.07)歲;對照組共1 800例,男762例,女1 038例,年齡18~95歲,平均年齡(52.59±14.16)歲。兩組性別、年齡、吸煙史、飲酒史、排便習慣、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2.2結直腸腺瘤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結果顯示,性別、年齡、飲酒史、吸煙史、排便習慣、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為結直腸腺瘤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中年、老年患者較青年患者結直腸腺瘤發生風險高(P<0.05),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患者較排便正常患者結直腸腺瘤發生風險高(P<0.05),見表2。

表2 結直腸腺瘤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3結直腸腺瘤危險因素的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排除混雜因素,將病例組與對照組按照性別、年齡、吸煙史及飲酒史進行1∶1匹配,成功匹配811對,進行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排便習慣、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結直腸腺瘤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患者發生結直腸腺瘤的風險高于排便習慣正常者(P<0.05),甘油三酯水平較高患者發生結直腸腺瘤的風險高于甘油三酯水平正常者(P<0.05),見表3。

表3 結直腸腺瘤危險因素的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結直腸腺瘤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尋找結直腸腺瘤的危險因素可以及時警示患者完善結腸鏡檢查和治療。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發現年齡、性別、飲酒史、吸煙史、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是結腸腺瘤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與之前的研究一致[2-3, 6]。本研究發現,慢性腹瀉和慢性便秘也會增加結直腸腺瘤的發生風險。考慮到年齡和性別等因素的基線水平不一致,我們根據年齡、性別、吸煙史及飲酒史情況進行1∶1匹配,以排除相關因素影響,結果仍然顯示,高甘油三酯、慢性腹瀉和慢性便秘會增加患結直腸腺瘤的風險。
本研究發現,高甘油三酯與結直腸腺瘤的發生相關,甘油三酯每升高1個單位,患結直腸腺瘤的風險增加1.361倍。考慮到可能存在混雜因素影響,將病例組與對照組根據年齡、性別、吸煙史和飲酒史進行1∶1匹配后,發現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仍會增加結直腸腺瘤的發生風險。香港大學進行的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類似,提示體脂分布與結直腸腺瘤的發生有關,中心性肥胖是代謝綜合征患者發生結直腸腺瘤的核心因素[10]。有研究提示,甘油三酯是年齡<50歲人群患大腸腺瘤的重要危險因素[11]。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還有可能會影響結直腸息肉的病理復雜程度,高甘油三酯血癥與絨毛狀及絨毛管狀腺瘤的發生具有明顯相關性,增加晚期腺瘤復發的風險[12]。利用UHPLC-HRMS技術,基于全球脂質組學,對進展期結直腸腺瘤患者的血清脂質組學進行分析,探索生物標志物,發現甘油三酯是結直腸腺瘤和正常人群主要的差異脂質,提示甘油三酯代謝異常可能參與了進展期結直腸腺瘤的形成[13]。本研究還發現慢性便秘與結直腸腺瘤發生密切相關,長期慢性便秘時發生結直腸腺瘤的概率明顯增加。慢性便秘不僅是結直腸腺瘤發生的危險因素,同時又可作為結直腸腺瘤的癥狀,它與結直腸腺瘤的發生可能互為因果[14]。有研究表明,便秘與結直腸腺瘤有一定的關聯性,便秘患者服用蘆薈后,引起結腸黑變病,且結腸黑變病可顯著增加結直腸腺瘤的檢出率[15-17]。盡管黃連素可以短暫引起便秘,但是它在預防結直腸腺瘤的復發方面有肯定的療效[18]。
目前關于慢性腹瀉與結直腸腺瘤關系的研究存在不同的觀點。有研究認為顯微鏡下的結腸炎導致的腹瀉伴發結直腸腺瘤的風險不大[19]。有學者認為飲酒后出現腹瀉特征的人患結直腸腫瘤的風險更高,其原因可能是酒精促進了結直腸腺瘤和結直腸癌的發展,也有可能與人體中的酒精代謝酶相關[20]。但是本研究提示,以慢性腹瀉就診的患者發現結直腸腺瘤的概率明顯增加,提示存在慢性腹瀉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結腸鏡檢查。
綜上,慢性腹瀉、慢性便秘和高甘油三酯是結直腸腺瘤發生的危險因素。此結果可指導臨床工作,提醒我們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另外,還可以據此篩選出高危人群,實現結直腸腺瘤的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防止其癌變以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但是,本研究尚且存在缺陷,回顧性研究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存在著偏倚,期待未來開展更多的前瞻性隊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