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東莞市南城陽光第三小學依據華東師范大學李偉勝教授的“學校文化主動生成”理論,提出了“學校文化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的理論,并在實踐中概括出了“主動生成具有‘辦學核心理念因子的學校文化”的實踐路徑與策略方法。
一、厘定三項核心措施,建立“雙線循環”整體運作機制
1.“學校文化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的思路
作為“文化主體”的學校成員(學生、教師和領導)基于對“辦學核心理念”的已有理解和踐行,創造、使用和更新學校“文化作品”(靜態的“文本資料”和動態的“文化活動”),由此提升學校的教育品質,創生學校文化品牌。
例如,2015年11月,我們在思辨梳理學校辦學理念的過程中,研讀了學校家委會建設的家委會章程、家委會工作手冊等“文化作品”,發現學校對家委會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家委會發揮其在學校發展建設中的作用還亟待提升。
因此,我們根據“開才·博育”辦學核心理念,對學校家委會建設指導工作進行了重新思考與建構,認為學校指導家委會建設要定位于對學生“開才·博育”的一條途徑,營建有利于對學生“開才·博育”的家校合作共育環境,從而對學校家委會建設指導的“文化作品”進行了“立足于家校合作共育”的改進與更新:包括重新修訂通過家委會章程、家委會工作手冊等;創新、策劃、組織實施了學校對家委會建設指導的方式與活動,比如開展“家委會章程”大討論、開展體驗式家長培訓、開展家委會建設校際間交流與專家培訓;還指導家委會建設了“家長秀課堂”“博愛護學崗”“父母學堂”“親子閱讀”“期末家校合育展示交流”等品牌項目。
家委會建設工作得到了廣大家長和教職員工的認同,家長和教師都本著“我愿意、我奉獻、我快樂”的精神積極參與家委會建設和家校合作共育工作,家校合作共育共建形成的“相親相愛大家庭”“開才·博育”文化環境,為學生健康成長產生了極大影響。學校也實時按照“開才·博育”辦學核心理念來審視家委會建設指導工作,目前學校已建立了“雙線互動,三級互補,扁平互促”的家委會建設指導良性運行機制;形成了《主動“三導” 突出“三重” 彰顯“三真”——家委會運行機制》和《“基于家校合作共育的家委會建設指導”實踐研究》成果,并榮獲廣東省中小學優秀德育科研成果評選一等獎和廣東省中小學“校(園)長開展家校協同育人”典型案例獎;“家長秀課堂”社團課程、“少年強”課程、博愛護學崗等家校合作共育項目及每學期末的“家校合作共育”評比交流活動都組織開展的有體系、有特色、有成效;近幾年學校接待市內外兄弟學校就“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共育”“家委會建設”工作來校開展交流培訓學習活動達50多批次3000余人。
2.“學校文化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的路徑
在深入理解、思辨、提煉辦學核心理念的基礎上,審視“策劃——實施——反思——改進”相關“文本資料”和“文化活動”,將辦學核心理念有機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而生成彰顯“辦學核心理念”的學校文化系統。
3.“學校文化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的平臺
以“文化作品”為平臺,讓“文化主體”通過“文化活動”來創作和更新“文化作品”,學校成員由此實現主動發展,學校文化由此彰顯生命活力。
“文化作品”主要包括文本資料,如工作規劃、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教育敘事、活動錄像、建設方案、微信公眾號信息等,以及教育活動(包括教研活動、管理活動、學生自主活動等等,例如班級活動、社團活動等)。
4.“學校文化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的“雙線循環”整體運作機制
學校通過開展“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學校文化”實踐研究,逐漸建立形成了“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學校文化”的“雙線循環”整體運作機制(如下頁圖所示):形成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以“文化作品更新”為主線的“成事”循環運作機制和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以“文化主體共生”為主線的“成人”循環運作機制。由此創生學校文化系統內涵,形成學校文化特色,并逐步主動生成學校文化建設的新氣象、學校師生成長的新品質、學校整體發展的新境界。
二、施行三大生成策略,建設“核心”“成事”“成人”三類文化
我們以“新基礎教育”的“在‘成事中‘成人,用‘成人促‘成事”理論,作為指導實施“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學校文化”的核心策略。
1.在“思辨”中融入整體發展規劃——建設高境界的“核心”文化
基于李偉勝教授的“學校文化主動生成”理論,在辨析學校辦學理念之時,需要學校成員研讀學校的“文化作品”,并至少厘清三方面:遠溯典籍,承續文脈;近觀歷史,理解自己;展望未來,更新理念。比如,至少研讀三類“文化作品”:體現學校精神文化的標識系統、歷史成果和現實成果。以此在激發和凝聚學校成員智慧的同時,辨明新理念,辨清新方向,將“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學校文化”的思路融入學校發展規劃,促進“成事”“成人”,生成高境界的精神文化。
例如,經師生理性思辨、歷史敘事、研讀學校“文化作品”,梳理辨析出了學校的辦學理念為“廣開心智 博育良才”,即開啟心智才能和博育未來人才。這是學校傳承辦學歷史與多年辦學思想積淀的結晶:學校始建于1929年開辦的“開才小學堂”, 歷經三遷校址,四更校名,即開才小學堂(1929—1943)、育才學校(1943—1950)、新基小學(1950—2003)、陽光第三小學(2003—至今),學校“開蒙育才、興教育才、新基育人、孝雅立德、陽光博育”“開心智育良才”的“開才·博育”辦學傳統特色風格一脈相承,清晰可見。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地形成了學校“廣開心智 博育良才”的“開才教育”品牌培育理念文化體系。同時,厘清學校辦學核心理念為“開才·博育”,“向博而行”“做更好的自己”成為學校的精氣神,達成了學校發展愿景:逐步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生、家長、社會高度滿意的“公平而有質量、規范而有特色”的“開才·博育”品牌學校。
2.在主動“成事”中生成學校文化——建設高品位的“成事”文化
我們依據李偉勝教授的“學校文化主動生成的思路”,按照“厘定工作方向”“選擇行動路徑”“明晰操作技法”三大方法系統展開了“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學校高品位的制度文化、課程文化、環境文化”的實踐研究,從而生成了各領域具有“辦學核心理念”因子的“文化作品”,形成了各領域“成事”的整體格局。
首先,關注“民主理校”“科研興校”兩大發展策略,開展了“協同化管理”和“學習共同體”兩大項目建設,以此為重點,全體教職員工共同梳理形成了共認的三十余萬字的《陽光三小工作手冊》,建設凝煉了“開才博育,協同共生”的制度文化。
其次,關注將辦學理念轉化為實踐活動的關鍵因素“教育活動”,開展了“課程體系建設”和“深化教學改革”兩大實踐活動,建構了“五育并舉”“融合貫通”的“開才教育”“基礎 + ”課程體系,建設凝煉了“開才博育,開放共享”的課程文化。
第三,關注學生直接相關、尤其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領域,開展“整體建構德育”和“建設環境課程”兩大項目,實施“孝雅立品課程”“博聯家校合育活動”等,建設凝煉了“開才博育,現代典雅”的環境文化。
3.在主動生成文化中實現“成人”——建設高品質的“成人”文化
我們依據李偉勝教授的“學校文化主動生成的思路”,按照“厘清發展方向”“理清行動路徑”“明晰操作技法”三大方法系統展開“基于辦學核心理念主動生成學校高品質的學生文化、教師文化、領導文化”的實踐研究,從而生成了三類亞文化具有“辦學核心理念”因子的“文化作品”,形成了三類主體“成人”的整體格局:通過團隊合作提升領導能力,在實施“協同化管理”中建設領導團隊,分項努力促成“博愛健行,服務育人”的領導文化;通過合作創新引領專業發展,在開展“學習共同體”中建設教師團隊,分項努力促成“博育篤行,誨人不倦”的教師文化;通過合作交往實現主動成長,在開展“學習共同體”中建設學生團隊,分項努力促成“博趣樂行,學而不厭”的學生文化。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