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生本德育是指以學生為中心的學校德育,采用生動活潑的實踐形式來開展,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進而提升生命質量。社團是課堂的延伸,是生本德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重要平臺,體現了對學生個性的高度尊重。由于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各方面發展尚不成熟,因此開展社團活動還需采取有效策略來規范和指導。
一、教師指導,社團發展方向明確
筆者擔任班主任之始,便組織了為班級取名的活動。隨后決定在班群里征集,全班家長群策群力,最終敲定了“弘雅”作為班名。“弘雅”各取“弘毅”和“博雅”中的“弘”和“雅”,“弘”為“光大”,“雅”為“雅樂”,強調了班級藝術特色,寓意高雅。
這個班級名稱較好地代表了班級特色和老師、家長們寄予的期望,經過投票,一致確立了“弘雅班”的班級名稱,并將之延伸為社團名稱,取名為“弘雅弦樂團”。
二、家校共育,充分挖掘社會資源
筆者積極開展家校共育,充分利用家委會等資源,在家長中選舉出樂團團長和組委會。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備,在筆者和組委會的牽頭下,在校領導的高度支持下,確定了班級上課的大課室,選購好了團員們的樂器,定好上課時間,組委會完成了“弘雅弦樂團”的前期組建工作。
2018年9月13日,弘雅弦樂團正式成立,共有團員25人。以“播撒音樂種子,豐富課余生活,開啟心智,提高藝術涵養”為宗旨,努力提升班級的資源文化和綜合實力。為了紀念孩子們邁上音樂道路的重要一步,組委會特地舉行了一個簡單而隆重的建團儀式。儀式上,樂團團長向兩位來自廣州交響樂團的指導老師頒發了聘書。
此后,在樂團的系列活動中,家長發揮了巨大作用,家校聯手形成了獨具“弘雅”班級特色的教育合力,實現了合力共建下的不斷超越,為孩子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
三、以生為本,選編合適的活動內容及形式
弘雅弦樂團的活動力求“小立課程,大做功夫”。團員們分為兩組,在兩位導師的帶領下定期學習。內容和形式契合小學生身心特點,讓學生們樂于參加。
筆者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以平臺展示為驅動力,研究與組織適合小學生發展層次的社團活動。一方面在班級中舉辦特色活動,為社團成員提供小型展示平臺。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學校主辦的各類相關活動,為社團成員提供大型展示平臺。在新冠疫情期間,樂團創作了一首抗擊疫情的公益歌曲《歲歲平安》,為祖國加油祈福。
多樣化的平臺相結合,為樂團成員們提供了良好的鍛煉機會和自我展示機會,團員們的演奏水平與合作意識都得到了極大提高。
四、積極利用新媒體
筆者在管理過程中,高度重視與家長、學生的及時溝通,重視擴大宣傳面,不斷提升弘雅弦樂團的質量和美譽度。筆者充分利用網絡通訊工具,搭建弦樂團與家長、小團員們聯系溝通的橋梁。利用班級群聊、班級公眾號等線上工具,推送弦樂團動態和活動成果,讓家長和更多的人了解學生在弦樂團活動中的表現,拉近教師和家長的距離,贏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同時擴大活動的社會影響力。
五、反思
1.小學弦樂社團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靈活性,能夠促進學校教育從知識中心向兒童中心的轉變。社團成員在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中,積累了屬于自己的獨特經驗,在提升演奏水平的同時,也鍛煉了審美能力,培養了主動性、創造性和團隊合作意識,是核心素養獲得發展的良好體現。
2.為實現師生共同成長的目標,筆者和社團輔導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社團活動過程中,及時做好各項活動記錄,積極進行反思總結,努力成長為善于組織學生社團活動的研究型教師。
3.社團活動讓學生成為學校德育的主體,使學生在親身參與社團活動中得到了自主成長和發展。學生能在志趣相投的基礎上參加活動,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個性化的發展,全面提高素質。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