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漢森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實施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結合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我校積極開展“基于STEM理念的小學生(低學段)田園勞動教育實踐研究”課題。下面談談我校開展農村學校小學低學段學生田園勞動教育的實踐探索。
一、田間勞作的觀摩實踐
我校地處農村,暑假正是夏收夏種農事集中開展的時間,適宜組織低學段學生參與農事勞動的觀摩與體驗,引導他們了解水稻種植的具體過程,體會“農村夏收夏種”季節性勞動的意義,感受農民“豐收的喜悅”和“夏種的希望”之情,促進學生感知勞動樂趣,增強勞動意識,端正勞動態度,提高勞動技能,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觀念。
去年暑假,開展了“2020,我們的夏收夏種——現代農村夏收夏種農事勞動的觀摩與體驗活動”,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積極響應和支持。在家長的指導、陪護下,孩子們熱情主動,積極參加夏收夏種的具體勞動,了解了水稻種植之翻耕整地、播種、插秧、灌溉、施肥、收割、打谷、裝谷、運輸、曬谷的過程。
在活動中,孩子們認識了稻谷的生長過程,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能,體會到不同勞動方式的效率差異,感受到勞有所獲的身心愉悅。活動小結課中,學生們開心地分享了自己的勞動故事,課題組成員結合夏收夏種的過程,引導學生認識了二十四節氣與水稻種植的關系,了解了水稻生長的客觀規律,對比耕種方式的不同,還帶他們體會了科學技術改造勞動的成果。
二、蔬菜種植的勞動實踐
很多家長都會在家附近的土地上種植一些蔬菜,我們以班為單位,深入了解家長菜地的情況,把學生按照家庭住址分為5~6組,在周末和假期參加“我和蔬菜有個約定”的蔬菜種植勞動。
各小組學生在小組長的召集下,按照約定時間,來到菜地,分別種植茄子、胡蘿卜、油菜、西紅柿、苦瓜。在菜園里,學生們觀摩了種植不同蔬菜的菜地的不同整理過程,熱心的家長也耐心地解說蔬菜的種植方法,指導孩子們整地、播種、栽種、澆水、除草、采摘、擇菜……學生們根據自己參加的種菜活動,測量茄子、西紅柿、苦瓜秧苗生長過程的高度變化,觀察莖干、葉子、花朵的形狀變化和果實的顏色、形態特征;與家長一起點種胡蘿卜、油菜,掩蓋泥土、澆水、施肥,察看種子發芽、長出嫩葉、枝葉生長的情況,拔蘿卜、摘苦瓜,寫下了觀察日記。課題組成員也抽出時間,與學生們一起參加了一些種植勞動。
在蔬菜種植的勞動實踐中,學生們學習到蔬菜種植與季節的關系,每種蔬菜的種植時節各不相同,要根據蔬菜的物性選擇適合其生長的土地,使用勞動工具給蔬菜澆水要注意方法,體驗到勞動也需要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團隊合作會帶來更好的結果,領悟到勞動要認真負責、安全規范,在日常生活中要珍惜勞動成果,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杜絕浪費,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此外,活動過程中,我們還分階段組織學生展示觀察日記,講述種菜勞動中發生的趣事、窘事,展示學生自畫的蔬菜圖案,介紹它們的生長特性,學生以“我和(蔬菜)有個約定”為題記下了和家長一起種菜、澆菜、除草、施肥、采摘的事情,敘述了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心情和種菜的一些勞動技能技巧,體會到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勞動不分貴賤,要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
陶行知先生說:“勞力勞心,亦知亦行。”我們開展勞動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親身的勞動實踐活動,勞力又勞心,感受勞動創造了一切,感悟勞動的價值,感恩勞動的成果,行而知,知又促行,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
【本文系廣東省“基于STEM理念的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