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敏
一、研究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觀念不斷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也不斷深入學校教育的全方位。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道德與法治科目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學習局面。作為黨的宣傳重要陣地的科目,它在進行著立足現實、銳意創新的全面改版。作為從事多年的政治教育的專任教師,更應該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二、研究創新活動教育實踐的做法
在落實法治教育的實踐中,除了堅持用慣常的課堂講授模式外,我結合了我在德育工作實踐中的具體活動教育方法,進行了大膽的設計,真正將法治教育觀念深深植入到學生的認知與行動中去。
1.借助廣東法治宣傳周活動,開展法治教育活動。2015年12月4日,通過德育處聯合道德與法治教師邀請了中山市司法局石岐司法所鐘莉為我校學生以宣傳憲法知識為主題作主題講座。借助此項活動,我校廣大師生更全面的了解憲法,熱愛憲法,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師生的憲法意識、公民意識、民主法治意識,使學校形成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充分發揮了法治在社會發展中的規范、引導和保障作用,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法治環境。
2.課題引領,提煉法治教育經驗,指導學校法治教育方向。2016年6月28日,由我本人負責的省級課題“構建初中學校法治教育有效模式的實踐研究”結題報告會。隨著課題結題報告會圓滿結束,標志著學校法治教育再上新臺階,結題并不代表研究的結束,更是新的開始。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專任教師,結合學校實際,創新法治教育新模式,將一如既往的堅持對學校法治教育有效模式的實踐和研究,為構建平安校園作不懈努力。
3.觀看法治教育直播現場會。2016年7月1日,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法治教育觀念,市教育和體育局舉辦了全市中學生假期前法治教育直播會議。道德與法治教師在結合本校實際的基礎上,設立學校分會場,組織在校的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準時觀看視頻直播會議現場。學生普遍反應教育效果良好,同時也為放假前的學生們上了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4.結合中山市法律知識競賽,每年開展校級選拔賽。2017年和2018年,道德與法治教師配合學校德育處開展了中山市第八屆、第九屆法律知識競賽,每年挑選來自初二級的由每個班級組成的代表隊參與比賽。并從中挑選優秀班級參加中山市法律知識競賽片區賽。道德與法治教育充分利用“法律進校園”“法律知識競賽”這一有效的形式,對全校師生進行普法宣傳,。通過豐富多彩的宣傳和競賽活動,把法律知識送進校園,送進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中,切實提高學生學法用法的積極性、自覺性,樹立學生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增強學生的法律素質和維權意識,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把學生培養成為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公民,為構建和諧校園,創建平安中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5.聯合社區志愿者,開展校園法治嘉年華活動,共同構筑法治教育堅強壁壘。2018年9月21日,道德與法治教師配合學校德育處,聯合石岐區普法辦開展了“法治護航,擁抱明天”校園法治嘉年華活動。活動中中山市中元律師事務所的馬云杏律師,為學生們展開題為“遵紀守法從我做起”的校園法治知識講座。馬律師的法治講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她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列舉了很多具體生動的案例,引起了在場所有學生的強烈共鳴,讓大家在輕松的環境中增長了知識。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總結研究效果,展望未來
作為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師,通過堅持常規的課堂教育模式,結合學生實際,有選擇地跳出課堂,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親身體驗中去感悟。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實現課程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配合學校德育工作實踐,聯手家庭、學校、社區等多方教育力量,真正將教育媒介的功能運用到極致,從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夯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基礎。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