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琴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醫院血液凈化科 湖北 宜昌 443100)
血液透析全稱為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腎衰患者的腎臟替代療法之一。通過將血液從身體排出體外,血液通過由無數中空纖維組成的透析器。彌補腎衰竭丟失的部分功能,延長患者生存時間[1]。血液和電解質溶液的濃度與身體相似,稱為透析液。中空纖維的內外,通過分散、超濾、吸附、對流等原理進行物質交換,去除體內代謝廢物,保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同時去除體內多余的水分,整個凈化過程血液回輸稱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能生存多久取決于許多因素。一般來說,年輕的透析患者心理狀態良好,能工作,能讓別人看不到自己生病。平時要注意預防感冒等并發癥。一般來說,透析患者死于并發癥。因此,我們應該多與醫生溝通,在治療的前提下配合飲食和自我維護,才能實現長期生存。構建血管通路是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基礎,自體動靜脈內瘺為常見血管通路,其操作簡單,且內瘺位置接近機體表層,安全性較高,在臨床應用中較為廣泛,被醫護人員稱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2]。然而動靜脈內瘺成熟時間相對較長,且內瘺創建會損傷血管內皮,成熟期間易發生并發癥。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促進內瘺成熟、維護內瘺功能。本文選取56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探討遠紅外線照射治療聯合康復鍛煉對促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成熟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選擇宜昌市夷陵醫院2018 年7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56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8 例。其中原發性疾病有:糖尿病腎病者18 例,慢性腎炎者12 例,多囊腎者8 例,高血壓腎病者15 例,狼瘡性腎炎者3 例。對照組男性15 例,女性13 例,年齡24 ~68 歲,平均年齡(46.4±18.7)歲;試驗組中男性16 例,女性12 例,年齡25 ~67 歲,平均年齡(45.9±19.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原發性疾病符合《腎臟病診療指南》[3]中相關診斷標準;②血透時間不低于6 個月;③對自體動靜脈內瘺術耐受;④全部患者均知情并且簽署同意書;⑤患者治療依從性很高。排除標準:①病情危重,預計生存時間<3 個月;②合并惡性腫瘤疾病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④前臂Allen 試驗呈陽性;⑤合并深靜脈血栓;⑥手術部位感染;⑦合并嚴重心肺疾病存在意識障礙或精神障礙;⑧中途退出者,臨床資料不全者。
對照組在自體動靜脈內瘺術后予以患者康復鍛煉指導,主要內容如下:①術后2 h,若患者創口無出血,且無感染征兆,即可指導患者行前臂上抬運動,50 次/組,每隔2 h 做一組。②術后1 ~2 d,指導患者行全臂60°上下輕擺動運動,100 次/組,每隔2 h 做一組。③術后3 ~7 d,若患者創口未發生異常,可指導其行腕關節及肘關節屈伸、伸展運動,10 min/次,2 次/d;同時指導患者行握拳運動,輕輕握拳5 s 后,伸開五指,5 s 后繼續握拳,10 ~15 min/次,2 次/d。④術后10 d,待患者傷口拆線后,指導其行100 次全臂用力擺動運動、200 次握拳運動,此為一組,每隔4 h 做一組。⑤術后半月,指導患者行加壓握拳運動,即伸直抬高患肢,掌心向上,用健側手輕壓上臂,屈曲患臂并握拳。外展患臂時松拳,100 次/組,每隔2 h 做一組。試驗組于自體動靜脈內瘺術后1 ~3 d 采用遠紅外線照射進行治療,治療儀(型號:QK-C02F,批準文號:黑械注準20172260105,生產廠家:哈爾濱市全科醫療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與穿刺處皮膚相隔20 ~25 cm,30 ~40 min/次,2 次/d。同時,指導患者行康復鍛煉,方法同對照組。兩組均治療3 個月。
(1)治療效果:優:血管穿刺位置未有硬結,疼痛感較小或者沒有,未出現滲血;良:血管穿刺出較硬,疼痛感比較明顯,一部分出現滲血;差:血管穿刺處硬結直徑大于1 cm,疼痛感劇烈,滲血比較嚴重;總優良率=優率+良率。(2)內瘺影像學檢查觀察:采用彩超檢測兩組內瘺直徑、血管深度及血流量。(3)內瘺成熟情況觀察:統計兩組內瘺成熟時間及內瘺成熟率。內瘺成熟標準:內瘺血管直徑≥6 mm,血管深度≤6 mm,流量>600 mL/min。(4)并發癥情況:統計兩組感染、血栓、滲血、假性動脈瘤發生情況。(5)血壓:測量患者治療前后的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
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優良率比較[n(%)]
治療后,試驗組內瘺直徑、內瘺血管深度、內瘺流量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內瘺影像學檢查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內瘺影像學檢查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數內瘺直徑/mm 內瘺血管深度/mm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試驗組 283.26±0.32 6.13±0.22 6.76±0.46 5.90±0.29對照組 283.28±0.36 5.74±0.29 6.73±0.45 6.12±0.37 t 0.2205.6690.2472.476 P 0.8270.0000.8060.016組別 例數內瘺流量/(mL?min-1)治療前治療后試驗組 28497.36±34.18701.95±56.81對照組 28499.26±33.87614.63±45.22 t 0.2096.363 P 0.8350.000
治療后,試驗組內瘺成熟時間低于對照組,成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內瘺成熟率、成熟時間比較
治療后,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治療前,兩組血壓水平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血壓水平比對照組低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s)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s)
DBP/mmHg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試驗組 28 143.67±23.09 112.09±15.24 95.33±11.16 77.95±6.59對照組 28 144.16±21.96 131.67±19.27 95.07±10.55 83.86±7.69 t 0.0814.2170.0893.087 P 0.9350.0000.9290.003組別 例數SBP/mmHg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壓的發生率較高,有研究報道,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壓的發生率大于70%,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壓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且較難控制,是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和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影響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壓控制的因素很多,如容量負荷、鈉鹽的攝入、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應用等。其中細胞外液容量過多以及鈉平衡失調,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壓的最重要的原因。利用人工把動脈、靜脈直接吻合形成動靜脈直通管道,稱為自體動靜脈內瘺[4]。該血管通路由Brescia-Cimino 首創,隨著該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其已經成為長期血液透析最為常用的一種血管通路[5-6]。一般自體動靜脈內瘺通常選擇非優勢側手臂來創建通路,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小,該通路方式創建時疼痛程度低、舒適度高,患者更能耐受,該技術所需費用相對廉價,故備受廣大患者青睞[7]。然而,內瘺成熟至少需要4 ~6 周,為確保血液透析的有效性,一般于2 ~4 個月后方可使用,內瘺成熟期間血管會發生重塑,這會激活炎癥因子,誘發感染、血栓等并發癥,進一步延長成熟周期,或導致內瘺不能充分成熟,從而影響患者透析質量[8]。
王婷婷等[9]指出,自制動靜脈內瘺術后指導患者進行科學性、系統性功能鍛煉,能夠增加局部血管血流,避免內瘺狹窄、堵塞,為內瘺盡快成熟創造良好條件。我院對患者實施全面性功能鍛煉治療3 個月后,患者影像學檢查指標明顯改善,證實了該療法的輔助作用。然而,功能鍛煉難以消除局部炎癥,對并發癥預防作用十分有限[10]。基于此,我院加用遠紅外線治療儀對內瘺局部皮膚進行照射,3個月后影像學指標較對照組改善更佳,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18%左右,內瘺成熟率較對照組高出18%左右,成熟時間較對照組短1 周左右,證實了聯合方案更具優勢。分析原因:①功能鍛煉不斷刺激血管收縮、舒張,可增強血管彈性,且其能加快新陳代謝,讓血管在短時間內變粗、增厚,縮短內瘺成熟時間[12]。②遠紅外線照射產生的溫熱效應,能夠促進血管平滑肌舒張,增加內瘺血流量;其產生的非溫熱效應能夠增加細胞活性,抑制炎癥反應,不僅可促進損傷部位修復,且能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所以,手術后要密切觀察內瘺搏動情況,用手觸摸感覺有無震顫或聽診有無血管雜音,如有,則提示內瘺通暢[12]。反之,應盡快去門診復查。早期囑患者抬高術肢,禁向患側側臥位,觀察瘺口部位有無滲血或包扎過緊,促進血液流動,防止血栓形成[13]。嚴禁在術側肢體進行靜脈注射、輸血、輸液以及測量血壓、持重物、佩帶飾物或手表等,以免造成內瘺閉塞,應盡量穿袖口寬松的內衣,促使內瘺盡快成熟。本次研究采用遠紅外線治療儀聯合康復鍛煉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的影響進行探討,結果表明,試驗組治療效果比對照組高,試驗組治療后內瘺直徑、內瘺血管深度、內瘺流量均優于對照組,試驗組內瘺成熟時間低于對照組,成熟率高于對照組,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治療前,兩組血壓水平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血壓水平比對照組低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遠紅外線照射+康復鍛煉有利于促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成熟,且能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