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寶
(德州市陵城區中醫院心內科 山東 德州 250100)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老年疾病,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1],許多30 ~40 歲的人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等諸多因素均出現血壓增高的現象[2]。目前,初診高血壓患者清晨高血壓控制和延緩動脈硬化成為臨床上的一個難點[3]。本研究觀察的指標是清晨高血壓與動脈硬化,清晨高血壓是指一天中血壓最高的時段是清晨時段。血壓在24 h 內是不斷變化的,清晨時段血壓升高可能是清晨時段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顯著升高的主要原因[4]。在臨床實踐中,許多高血壓患者在醫院就診時往往錯過了清晨時段,或者就診時已經服用了降壓藥物[5]。因此,清晨時段血壓往往很容易被醫生以及患者忽略。動脈硬化全程為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見病理因素[6]?;诖?,為探討降壓藥物聯合運動療法對初診高血壓患者清晨高血壓控制及延緩動脈硬化的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2018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200 例初診高血壓患者,分組后分別施以降壓藥物治療和降壓藥物聯合運動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8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200 例初診高血壓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 例。觀察組男性55 例,女性45 例,平均年齡(49.01±6.59)歲;對照組男性52 例,女性48 例,平均年齡(48.91±6.6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初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測量三次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②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者、重要臟器功能衰竭患者;②患者依從性差;③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對照組通過降壓藥物治療。以4 周為1 個治療周期,囑咐患者在睡覺之前每日口服1 次25 mg 計量的口服卡托普利片。
觀察組通過降壓藥物聯合運動療法治療。結合對照組服用降壓藥的方式,在增加運動療法,具體為:利用心電圖測定患者個體運動的最大負荷,認真計量患者在運動前后的血壓和心率,連續同步檢測12 導聯心電圖。制定有氧運動處方,目標心率=(最大心率-靜息心率)×50%+靜息心率;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運動方式,在運動前后都要熱身,運動3 次/周,以12 周為1 個療程,運動療程結束后,進行運動平板試驗復查[2]。
具體運動項目包括:①步行,步行是一種很好的幫助患者控制初診血壓的運動,每次步行要持續10 ~20 min。此運動適用于無運動習慣初診高血壓患者,對于一些長期運動的患者而言起不到實質性的理想降壓效果。②健身跑,健身跑也是適合初診高血壓患者進行的運動,不過高血壓患者在健身跑前要進行心電圖運動試驗,檢查患者的心功能,檢查患者血壓對運動反應性。對于健身跑之后不產生頭昏、頭痛、心慌、氣短疲勞感為程度,運動時間選擇上午九至十一點,下午四至六點之間的范圍比較適合。③太極拳。太極拳是傳統祖國醫學的運動項目,其動作比較柔和,肌肉放松為大幅度活動等是其特點,尤其適合思緒的寧靜,從而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壓。另外太極拳,有助于消除高血壓患者的緊張、激動、神經敏感等不良情緒帶來的癥狀。④墊著腳走樓梯。墊著腳尖走樓梯也是一種使血壓平穩的有效方法,由于其操作比較簡單,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對于年齡較大的初診高血壓患者而言,用腳尖走路要注意不要摔倒要慢一點。以上幾種方式適合不同的患者人群,臨床中應靈活掌握。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清晨血壓達標時間、動脈粥樣硬化指標狀況、治療效果、治療滿意度情況。清晨達標血壓為收縮壓<120 mmHg,舒張壓<80 mmHg;達標所需時間為:1 ~3 d、3 ~6 d、6 d 以上[3];動脈粥樣硬化指標主要包括踝肱指數、中臂踝脈搏波速度、脈壓指數,以上指標均采用全自動動脈硬化檢測儀進行測定。治療效果:包括顯效、有效和無效3 個等級,其中顯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水平及動脈硬化情況均得到了顯著改善或者治愈;有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水平及動脈硬化情況均得到了改善,但是尚未達到正常水平,需要進一步治療;無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水平及動脈硬化情況沒有得到了改善,甚至惡化趨勢[7]?;颊邔χ委煹臐M意度:分為很滿意、滿意、不滿意3 個等級,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治療滿意度=(很滿意患+滿意)例數/總例數×100%[8]。
采用SPSS 26.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1 ~3 天、4 ~6 天的清晨血壓達標率高于對照組,6 天以上達標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初診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達標時間對比[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動脈硬化各項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踝肱指數、中臂踝脈搏波速度、脈壓指數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初診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動脈粥樣硬化指標狀況對比(± s)

表2 兩組初診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動脈粥樣硬化指標狀況對比(± s)
踝肱指數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 1001.18±0.071.15±0.05對照組 1001.20±0.071.19±0.08 t 0.63012.8123 P>0.05<0.05組別 例數中臂踝脈搏波速度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 1001 480.21±245.131 350.89±189.36對照組 1001 458.36±234.021 400.78±228.65 t 1.34162.7810 P>0.05<0.05組別 例數脈壓指數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 10048.88±6.3028.20±6.23對照組 10048.60±6.6943.02±6.22 t 0.30516.6201 P>0.05<0.05組別 例數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初診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觀察組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初診高血壓患者對治療滿意度對比[n(%)]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高血壓的發病率逐漸增加,并且高血壓患者發生動脈硬化的治療難度也越來越大,不僅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9]。初診高血壓也就是新發生的高血壓,需要去醫院全面檢查,看看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10]。如果是原發性高血壓,血壓不高且無明顯不適,可調整生活方式,觀察血壓變化,若血壓并無變化,可借助藥物治療[11]。對于初診高血壓患者應注意低鹽低脂飲食,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12]。忌煙酒,每天堅持適量運動,控制體重。保證充足睡眠,保證作息規律,不要熬夜和勞累。規律監測血壓,若血壓仍控制不佳,或者頭暈頭痛明顯,可考慮加用藥物治療[13]。
在臨床實踐中,普遍通過降壓藥物來治療,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這種治療方式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藥物作用的時間有限,清晨的藥物效果較弱,所以一段時間后血壓又會上升,血壓指標較高,并且血壓波動也很顯著,會對血管內皮產生不良影響[14-5]。對初診高血壓患者結合運動的治療方式通,過科學的運動,讓體內血栓烷A2 和前列環素的狀態平衡,降低抗因子合成和釋放,能達到讓患者減壓的目的[16-17]。
對于初診高血壓來講,本研究中觀察組通過降壓藥物聯合運動療法治療。對照組采用的藥物治療雖然有效,但是許多患者對于藥物治療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往往感覺自己終生服用藥物的事實不好接受。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大家都容易接受的運動療法進行干預。本文結果顯示:通過對研究降壓藥物聯合運動療法對初診高血壓患者清晨高血壓控制及延緩動脈硬化的效果中發現,觀察組患者1 ~3 天、4 ~6 天的清晨血壓達標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降壓藥物聯合運動療法能夠在6 天內使大多數初診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達標;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動脈硬化各項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踝肱指數、中臂踝脈搏波速度、脈壓指數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單一使用降壓藥物和利用降壓藥物聯合運動療法治療初診高血壓患者都能夠改善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指標水平,但是明顯后者的效果更加顯著;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治療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通過降壓藥物聯合運動療法能有效提高初診高血壓患者清晨高血壓和控制及延緩動脈硬化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療滿意度,促進患者的恢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18-20]。
綜上所述,降壓藥物聯合運動療法對初診高血壓患者清晨高血壓控制及延緩動脈硬化的效果顯著,具有一定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