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韓瑩琰
摘 要:開放實驗室是一個為學生提供創新性實驗和科學研究的學習平臺。為了緊跟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實驗教學質量亟待提高,為此,高校應不斷探索開放性實驗室管理工作的新模式。該文介紹了高校植物生產類國家級開放實驗室建設現狀,指出了開放實驗室存在開放程度、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安全隱患、經費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植物生產;開放實驗室;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 Q94;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4-0147-03
Abstract: The open laboratory is a learning platform that provides students with innovative experiment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lso needs to be improved.Universities continue to explore new models of open laboratory management.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open laboratories for plant prod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pointed out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degree of openness, management system, faculty, safety, funding guarantee, etc.of the opening of laboratorie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Plant production; Open laboratory; Management model
近幾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包括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逐步推行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教育部發布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辦法》(高教函〔2019〕13號),深入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工作,要求高校堅持“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原則[1],深化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2],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設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3]。教育部發布的《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提出高校需堅持“立德樹人”原則,加強師資、管理和服務隊伍的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4],特別提出要強化“科研育人”,促進高校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內容,科研反哺教學,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加大對學生科研活動的指導力度,加強科研實踐平臺建設,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科研隊伍,推動國家和省部兩級科研基地更大規模的開放與共享,支持學生提早進入實驗室、提早參與科研項目,提早進入科研團隊,通過高水平的科研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高素質科研人才。開放實驗室不僅可以提高實驗室資源利用率,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培養本科生實踐、創新和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有利于推動實踐教學改革,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 開放實驗室的重要性
植物生產專業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實驗實踐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常規的實驗室管理模式較為單一,教學的時間和地點相對單調。而開放實驗室則不同,能讓學生在時間、內容、地點和授課模式等方面享受更大的自由。在開放實驗室中,學生的上課地點和學習方式不再受限制,能夠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幫助低年級的學生盡快找準自己的學習定位[5]。同時,開放實驗室的實驗儀器在專業管理人員的指導下對學生開放,能夠強化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其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促進素質教育,科學探索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等,從而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和提高就業競爭力創造條件[6]。所以,本科階段的實驗室開放也應受到重視,促進開放實驗室管理的系統化。
2 開放實驗室存在的問題
2.1 實驗室開放程度較低 在大多數情況下,高校的開放實驗室由學院分管,各學院溝通不緊密,學生在使用實驗室之前需要進行復雜的手續申請;而且學院之間的交流存在阻力,其他學院的學生較少,這大大降低了實驗室的利用率。高校一般是根據課程教學需求開放實驗室,而開放的實驗內容范圍窄,可操作性差,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實驗較少,難以滿足大多數學生想要深入研究的需求,這使得一部分學生的科研熱情大大降低。同時,植物生產類實驗需要用到的大型儀器較多,操作也比較復雜,而熟練操作的人才有限,使得申請變得更加困難,導致一些大型儀器的可利用時間變少,因而學生的實驗也會變得被動。
2.2 缺乏信息化管理經驗 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高校為了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也應盡可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和管理中,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現在大部分高校開放實驗室的管理模式仍處于傳統的手工管理階段,在使用實驗室之前,必須要經過繁瑣的預約,預約者首先要填寫開放實驗室使用申請表,找實驗室管理員簽字,但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的實驗室管理平臺,造成實驗室預約不方便。在開放實驗室信息平臺中,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實驗管理員的工作內容較為分散,沒有實現信息化的集成管理,這使一些儀器設備的閑置時間大大增加,而有一些實驗室出現重復預約現象。
2.3 缺乏專業管理人員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使用是科研項目必需環節之一,而想要使用開放實驗室必須要征得管理人員的同意,但管理員一職在大多數高校都有所空缺,大多數由任課教師兼顧,而任課教師的工作繁瑣,既要負責課程的準備和指導,又要負責學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實驗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尚未對開放實驗室進行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使得實驗室開放的力度不大[7]。不僅如此,許多實驗設備都需要定期檢修測試,否則一些昂貴的儀器就會損壞。最重要的是,這些大型儀器的使用率較低,使用效果不佳[8]。并且學校在制度上也沒有這類工作量的體現,實驗室管理員的日常工作繁重卻又經常被忽視。為此,重視實驗室管理員的勞動成果,提升實驗室管理員的專業素質十分必要。
2.4 存在安全隱患 植物生產類實驗室中備有各種化學試劑,危險化學品的比例很高,具有易燃、有毒等特點,許多實驗操作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若不規范操作會產生有毒的氣體或粉塵,不僅給實驗室的環境造成污染,也會損害學生的身體健康。比如,使用或者配制揮發性藥品時不在通風櫥進行,將食物、飲料帶入實驗室內都會造成嚴重后果。除此之外,實驗完畢后儀器使用完未拔電源、人離開酒精燈忘記熄滅等現象十分普遍,這些現象既存在安全隱患[9]。由于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難度較大,且實驗室中設備及人數眾多,若不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會造成生命與財產的損失。
2.5 經費緊缺 大多數高校的實驗設備難以滿足學生的科研需求,實驗室的日常消耗品也是一大筆支出,大型儀器設備維護與檢修經費以及設備的維修等也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是大型儀器設備應用范圍較窄且操作專業,使用主體多為本科生,流動性大,使用和保養不當容易造成設備故障。二是大型儀器對試劑耗材的要求嚴格,而相應的配套試劑耗材價格昂貴[10],如果經費不充足的話實驗難以完成。除此之外,許多大型實驗設備都是國外進口的,日常維護和管理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部分儀器要購買進口配件,需要的時間很長,但學校在儀器維修方面的投資很少,導致大型儀器的維修周期很長。很多地方高校科研實驗室由于配套資金短缺或不足,造成大型儀器存在“買得起,用不起、修不起”的現象,使得開放實驗室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
3 對策建議
3.1 完善開放實驗室過程管理 規范管理,制度先行。要想提高開放實驗室的質量,首先應建立一套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管理制度。開放實驗室不只是對本專業開放,還可以跨專業、跨院系、跨學校開放,實現實驗室資源共享,促進各專業、各領域的知識交流,增強開放性。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和開放制度,使開放實驗室管理規范化、科學化,使學生在科研中更加地獨立自主[11]。科學管理需要明確以下幾點:明確負責實驗室安全的管理員,專人專管,避免一人多職;制定合理的開放時間及預約方式,讓學生能便捷地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合理地安排實驗時間與進度,避免將過多的精力浪費在預約實驗室上;明確開放式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維護制度,合理規劃實驗耗材的購置;明確開放實驗室的安全操作規范,做好應急預案等。
3.2 加強信息化管理建設 通過信息網絡加強實驗室的開放管理,打造出開放實驗室獨有的信息管理平臺,采用新型、集中的實驗室管理模式,使實驗室的管理變得開放和信息化,將開放實驗室預約管理、儀器設備管理、安全檢查等管理工作變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實驗管理員可以通過信息平臺管理實驗室,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實驗室的利用率大幅增加[12]。通過信息平臺,不僅可以實現實驗室的管理信息化,還可以幫助實驗室管理員有效率地對儀器設備進行管理,減少設備閑置和損壞的可能,使實驗室的管理得到加強。
3.3 強化實驗室耗材管理 實驗試劑和耗材占據著整個實驗過程,同時與實驗室安全密切相關,因此在開放實驗室中實驗試劑和耗材的使用必須進行嚴格的管理。學生首先要計算自己做實驗所需要用到的試劑和耗材,寫成預算交給老師,老師同意并簽字后后方可購買使用。試劑到貨后要在瓶身注明使用者姓名,再交給管理老師,管理老師將試劑按性質進行分類保管。強腐蝕性、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試劑必須由管理老師統一管理,按種類放入危險化學藥品試劑柜中。無毒性的試劑學生可自行保存,但要妥善放置,不應帶入生活區。做完實驗后,所有的試劑和耗材均應上交,不可擅自帶離實驗室。
3.4 強化實驗室隊伍建設 目前,許多高校對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開放實驗室需引進專業技術管理人才,一方面要從技術上入手,管理人員的應及時參與學校組織的技術培訓活動,學習實驗的管理方法,開闊眼界,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將實驗室工作化繁為簡,從而留出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另一方面要提高待遇,實施崗位有償服務制度,在教師職稱評定、福利待遇、外出培訓學習和個人獎勵等方面給予支持,提高管理員的工作動力,也使實驗室管理員對學生的科研更有積極性[13]。吸收更多較強專業能力、較有責任感的青年人才加入管理隊伍中來,努力建設素質優良、理論扎實、技術過硬的實驗室管理隊伍。
3.5 加強安全防護 植物生產專業實驗類型十分豐富,在做實驗前應制定好可能的應急措施,只有全體人員都牢牢地樹立安全意識實驗,才能安全有效地進行。開放實驗室要不斷地制定與完善防護措施,符合國家制定的實驗室安全準則,建立消防通風系統、供電系統、監控系統、污染排放系統等,使開放實驗室的實驗環境安全舒適。學生在進入開放實驗室之前,必須進行安全培訓,并通過考核,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14]。實驗室墻壁上應張貼安全規范,指導學生正確地使用危險試劑,提醒學生離開實驗室時切斷儀器電源等。開放實驗室有嚴格的開放時間限制,所有實驗都要提前安排好時間,提倡2名學生晚上一起做實驗,晚上不能超過22時,以確保學生和實驗室的安全。每天安排值班老師對開放實驗室進行檢查,實驗室管理員要對突發情況制定好應急措施,如有問題隨時匯報。學院領導定期對開放實驗室安全檢查驗收,予以督促。
3.6 合理使用經費 高校開放實驗室必須有充足的經費支持,為了保障實驗室開放效果,高校需要進一步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為配合信息化管理平臺,發揮平臺的最大價值,學校可以設立專項基金,以滿足實驗室管理員培訓、開放實驗項目建設、實驗教學內容更新和實驗材料補充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健全實驗室經費管理制度,明確專項經費的使用范圍,規范審批流程,加強監督檢查,防止專項資金被隨意挪用[15]。本著“提高使用效益,體現公平,不鋪張浪費”的使用原則,做到專款專用。
4 結語
開放實驗室是培養本科生科研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要使開放實驗室的良好運轉,必須在信息、設備、人員、資金、安全等方面為其提供強有力的管理保障機制。現代教育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了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素質人才,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驗室條件和環境,不斷地進行開放實驗室管理模式和安全制度方面的探索,建立和健全管理體制,改進和完善管理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加充分地利用開放實驗室。
參考文獻
[1]遲云平.創新型人才“雙元”教學課堂環境的合理構建[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0(16):0059-0061.
[2]吳燁.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策略[J].中國高校科技,2018(06):92-94.
[3]教育部關于印發《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辦法》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9(06):44-48.
[4]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9(09):26-30.
[5]何洋,宋瑱,李東梅.“開放實驗室”實驗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11):267-268.
[6]何玉林,唐榮江.關于新時代本科教學實驗室開放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4):194,198.
[7]霍學慧,畢建杰,房信勝,等.加強實驗室開放教學提高本科生創新能力[J].實驗室科學,2018,21(4):237-240.
[8]吳偉剛,沈鳳英.植物生理生化開放實驗室建設探索與實踐——以河北北方學院為例[J].農業與技術,2020,40(05):176-177,180.
[9]邢小霞,李平亮,趙川德.高校實驗室化學品信息化管理實踐[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12):159-160.
[10]關曉琳.高校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平臺建設的探索[J].現代國企研究,2017(12):88.
[11]方正美,陳燕,朱麗君,等.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背景下實驗室開放管理的幾點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23):87-88.
[12]薛東,劉建.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04):140-141.
[13]張家毅,李麗枝,王鳳琴,等.構建地方高校開放實驗室創新模式的實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4(07):150-155.
[14]康傳紅,范乃英,李光明,等.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準入教育體系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02):6-9,31.
[15]李琦,郭艷,孫林華,等.普通本科高校教學實驗室開放管理的保障機制[J].教育觀察,2019,8(07):111-113.
(責編:張宏民)
311850033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