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衛
(曲靖市廣播電視臺,云南 曲靖 655000)
2014年一直被業界稱為是媒體融合元年,從2014年到現在,我國媒體融合發展已經迎來了第八個年頭,無論是傳統媒體行業,還是新型媒體行業都在探索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回顧近年來我國各級媒體融合的改革發展進程可以看出,市級媒體融合相比省級與縣級來說可能會顯得放不開手腳,在政策支撐與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都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整體而言競爭力略顯不足。想要進一步深化媒體融合改革,還需要進行大膽的創新和嘗試。
隨著目前經濟社會和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推動國內媒體的進一步深化改革成為了一項緊迫的課題。如今我們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和全媒體時代,必須筑牢主流媒體的輿論陣地和思想陣地,鞏固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新聞媒體本身具備非常重要的思想教育功能,需要有效傳播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同時,新聞媒體也具有一定的導向功能。最后,新聞媒體也肩負著一部分育人責任,作為大眾化的傳播媒介,通過日常傳播的內容提升受眾的思想認識水平。
目前,在經濟新常態下,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智慧化、智能化傳播手段與傳播介質的不斷迭代更新,新聞媒體的發展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互聯網理論思維必不可少。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化發展,在新聞傳播領域早已打破了傳統媒體對于時空的限制,不僅能夠做到實時通訊,還能夠利用數字化的手段推動媒體不斷轉型升級。以往,受眾更多的是作為信息的接收者,而現在,隨著手機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智能手機的普遍應用,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人們既是信息的受眾,還是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可以說如今受眾的角色早已從普通的接收者變成了用戶。新興媒體的諸多優勢和便利性,給受眾提供了能夠隨時隨地了解新鮮事物的渠道。因此,傳統媒體想要牢牢堅守輿論主陣地,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就必須進行媒體融合發展,這是互聯網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傳統媒體的必由之路。
在大眾傳播時代,市級廣播電視媒體擁有相對穩定的觀眾與聽眾人群,以往傳統的媒體傳播時代信息的生產掌握在專業機構的手中,在信息進行輸出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嚴格的層層審核和把關才能到達受眾的面前。總體而言信息的傳播方向是單向度的,受眾并沒有更多的話語權進行自己觀點的發表和反饋。這導致在非常長的一段時間內新聞傳播主體與受眾之間形成了相對不平等的話語權關系。但是隨著目前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應用,傳播介質的去中心化已經逐漸顯現,新聞媒介和內容的生產與傳播不再是單向的。正如筆者在前文所述,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能夠將自己實時的所見所想發布到互聯網信息平臺上,用戶變成了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因此,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市級廣播電視臺在大眾傳播時代掌握輿論話語權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只有創新改革,實現媒體融合,才能滿足目前內容生產去中心化的需求,適應新的信息生產方式和傳播形式。
總的來說,媒體融合其實是我國主流媒體發起的一場內容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縱觀我國媒體發展的現狀,各級媒體都有其獨特的優勢。中央媒體和省級媒體占據了資源的優勢和多元化的傳播渠道,目前來看發展勢頭非常強勁,而縣級媒體的發展也有相關的政策扶持,但是反觀市級媒體的發展或許就沒有那么容易,尤其在創新轉型和媒體融合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非常多的痛點。目前,國家對于市級媒體的融合發展給予了相當大的自主性,也允許一部分具備創新性的優勢媒體進行改革與融合試點。這一做法的優勢和劣勢都非常明顯,一方面使市級媒體具有相對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但是另一方面卻也讓部分欠發達地區的市級媒體的發展與改革更加如履薄冰。因為進行媒體融合的改革創新需要一定的資金和政策的支持,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需要基于互聯網平臺的搭建,如果沒有資金保證,則很難推進下去。
當前我國市級媒體大部分屬于公益類型的二級事業單位,能夠在合法合規的范圍內開展經營。因此,在薪酬體制機制和人力資源的管控方面則具備一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而想要進行媒體融合的深化改革,一定要注重人力資源配置的問題。在媒體融合改革過程中,很多人都會有所顧慮,認為改革之后會不會位置變少,從而觸動一部分的利益。因此,在改革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重重的阻礙。而做好人力資源的配置是改革的第一步。其實,在進行媒體融合發展之后,工作崗位可能不會變少反而會增多,全媒體運營中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僅僅關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能夠做出很多內容。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的不斷發展,移動互聯網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新階段,想要進一步高質量推進市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就必須強化市級媒體的自我造血功能。首先,應該在信息更新迭代飛速的時代搶占先機,緊緊圍繞黨政工作的重點與社會最新的時事熱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進行一體化新聞生產。建立更加智能化的融媒體中心,利用直播和創意短視頻的形式讓信息傳播更加廣泛和迅速,從而牢牢把握輿論主陣地。其次,融媒體中心還應該將內容優勢轉化為傳播優勢,既要堅持“內容為王”的傳播理念,又要努力把內容優勢進一步轉化為傳播優勢。市級媒體中心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更廣泛地吸引受眾,真正轉型為新型的主流媒體,強化輿論陣地的作用。
近年來,相關部門圍繞媒體融合和轉型升級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從頂層設計層面促進廣電行業與傳統出版行業的融合,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加強互聯網數字技術的應用,拓展APP及網絡平臺形式的新媒體業務,進行媒體融合的轉型升級。在媒體融合的探索和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如何有效配置資源,進行資源共享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目前,出版行業和廣電行業其實還是存在各自為戰的情況,對于信息的采集與加工還分散在不同部門和行業當中,未能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和共享,不僅增加了采編的成本,也不利于傳播的發展。對于市級廣播電視和紙媒之間的融合發展,可以從產業政策方面著手,以出版業的轉企改制和廣電業的制播分離為契機,鼓勵出版業與廣電業之間開展各種形式的跨界合作。對于傳統出版業來說,可以借助自己的內容資源優勢與影視領域實現跨界合作與發展。同時,廣電行業也可以借助自己平臺方面的優勢進軍出版領域,兩者相輔相成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
對于部分市級廣電媒體融合的產業政策和相關制度,可以進行融合與合并。例如,屬于出版管理范疇或者廣電管理范疇的相關政策文件,如果在內容和規范的范疇具有一定的相同和一致性,則可以對兩者進行合并。例如,陜西臺經營中心采用“直播間+原產地”融媒一站式閉環營銷服務、“融媒+政企”管家新服務等方式,推動融合經營創收有較大增長。部分廣電媒體立足本土化發展,持續深耕“新聞+政務/服務/商務”運營模式,深入參與智慧城市建設與社區治理,體現出與社會同頻共振的責任擔當。此外,對于市級相關的優秀融合項目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榮譽激勵,但是表彰與激勵都需要建立在科學評估與評價的基礎之上,對相關的產業融合項目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判,從而調動相關從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市級廣播電視臺與日報社融合的組織活力,推動日報社與廣電媒體融合發展。
互聯網思維的本質是用戶體驗為王,如今早已進入萬物互聯時代,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不斷升級,各行各業都在向互聯網領域轉型,從而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以促進行業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升級。傳媒領域也不例外,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是單向且閉合的,信息來源的渠道相對比較單一,而互聯網時代用戶獲取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且受眾本身也成為了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可以說市級媒體平臺已經不得不與商業媒體平臺進行用戶的爭奪。在這一背景下需要強化服務意識,以服務帶流量。一般情況下媒體融合需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是媒介產品的迅速擴張,其次是產品之間的媒體關系與用戶關系的再造,最后是信息終端本質上的變革。
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原有的電視臺的工作人員、相關的組織部門和組織架構與日報社的相關架構和人員需要進行拆分和重組,重新組建為全新的融媒體集團或者是融媒體中心。在這一背景下,隨著產生來的用人模式、人員管理和績效考評等多個方面的差異,也會成為媒體融合轉型升級的桎梏。市級廣播電視臺和日報社想要進行融合,首先就需要基于全新的融媒體中心構建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從而讓媒體融合不僅僅是簡單的人員或者部門的相加,而是基于傳播實踐的真正融合。媒體融合毫無疑問需要技術上的創新和改革發展,但是技術創新的前提需要進行制度上的創新,解決媒體融合過程中相關從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問題。只有解決了人的問題,才能進一步談根本性的融合發展。
總體來看,市級廣播電視臺具備自身的優勢和弱勢,一方面在內容生產能力和媒體的運營方面是不及國家級和省級媒體的,資金來源主要依托于地方的財政。不同身份的員工工資待遇的差距比較大,這就在內部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現象,不利于提高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因此,需要從根本上解決人員轉型的困難,從而奠定改革和創新的基礎。媒體融合也對傳統的紙媒和廣電媒體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破了以往單兵作戰、條塊分割,獨立完成新聞生產的工作模式。
在傳統媒體時代,信息的來源渠道和傳播渠道都是由各級媒體自己掌握的,因此在競爭意識上相對薄弱,甚至沒有品牌意識。而新媒體時代,傳播渠道的多元化讓每個互聯網用戶都成為了信息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公民記者的產生與隊伍的發展壯大讓傳統媒體的聲音非常容易淹沒在信息洪流當中。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傳播的快速也讓用戶的選擇更加多元,在市級媒體進行媒體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利用新媒體平臺增強與用戶之間的黏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市級廣電媒體與紙媒之間的融合其實也是媒體品牌的重塑和再造。市級廣播電視媒體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應該加大創新力度,不僅要注重內容生產的創新性,制作更多廣大用戶和受眾喜聞樂見的節目產品,還應該在呈現的形式與傳播途徑上多下功夫,注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打造獨具特色的頻道品牌,在新媒體平臺與客戶端形成集群效應,實現聯動發展,從而提升影響力和品牌力。
在各級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市級廣播電視臺往往因為其獨特的優勢資源成為地區性媒體融合的試點和先行者。自2014年媒體融合元年開始,在技術升級與平臺轉型以及互聯網技術升級等方面都有了較為的進步。目前,媒體融合的改革發展已進入深水區,此前“+互聯網”的階段已經基本實現,接下來如何向“互聯網+”邁進,從簡單的媒體之間的相加邁向真正的體制機制的融合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從體制機制的創新發展、突破傳統的新聞媒體采編思維和傳播思路,并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力度,注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增強用戶黏性,才能在媒體融合的新階段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