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望京
(桃江縣灰山港鎮人民政府 湖南 益陽 413414)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對社會生產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國家越來越重視水利建設。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水利施工技術取得創新,其建設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但在施工管理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要結合實際問題,制定完善的管理策略,從根本上提升工程質量。
結合當前水利工程建設現狀分析,水利工程往往在偏僻地方選址,建設面積較大,且存在較大的管理困難。為了更好地保障水利項目的順利施工,相關人員應結合工程實際特點與周邊環境實際,科學地進行規劃。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涉及較多內容,想要完善施工管理,就要對管理學、氣候學等學科進行了解。管理人員應嚴格依據行業規范要求,對各項目水利建設環節進行管理[1]。此外,還要掌握與氣候相關的生態知識,根據水文地質條件、氣候環境等,進行動態化管理,同時,對管理內容進行優化,保障建設質量的提升。
水利工程實際進行施工時,各項施工由多個工種進行配合,且通過完善的管理手段,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例如,在對三峽工程進行施工時,夏季與冬季所使用的材料與設備存在較大差異,施工技術與施工人員費用也存在較大不同。管理人員結合管理目標對施工技術進行合理劃分,確定現場管理內容,提升施工的有效性[2]。水利工程作為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管理人員應結合實際要求進行科學規劃與管理,提升項目管理的有效性。
施工管理作為項目目標完成的主要方式,合理控制重點部位質量,有利于整體質量的提升。但在實際建設管理過程中,受到人為因素、管理水平等影響,導致較多問題的存在,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利影響。現將其問題作如下分析。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由于技術操作不當或者材料質量問題,導致項目施工過程中各類問題的存在,進而延誤工期。究其原因,是由于準備工作缺乏合理性,未對施工現場材料、設備等進行嚴格檢驗,缺乏科學規劃,導致施工缺乏合理性,未在規定期限內完工,也不能保障工程質量。
水利工程實際進行建設時,常會存在各類問題,一旦遇到安全事故,管理人員應對負責人追責。而實際工作過程中,多數水利工程施工現場未對職責進行有效劃分,遇到問題時,存在互相推諉現象,導致追責工作難以有序推進。例如,部分水利工程未設置責任部門,缺乏施工現場監督管理人員與項目經理,內部責任劃分不明確,遇到問題時,找不到直接責任人,造成現場管理問題的存在。
施工單位管理制度對水利項目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施工單位應嚴格執行各項制度,從而更好地保障施工質量。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部分施工單位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導致管理工作無法有序推進。
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存在周期長、工序復雜等特點,各參建方在施工時往往只關注自身利益,卻忽略了工程質量的控制,導致人工成本、工期等問題的存在,并存在偷工減料等問題,對工程整體質量造成不利影響。除此以外,部分單位存在轉包與分包問題,無法保障施工質量,且部分施工單位技術人員工作經驗不足,管理機構不健全,加之管理人員質量意識薄弱,對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不利影響。
多數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意識薄弱。項目施工開始前,未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意識培訓,大都存在形式化,由施工單位自主進行培訓,加之管理人員未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導致安全隱患的存在。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對施工技術具有較高的要求,涉及較多工藝,同時對人們生命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因此,管理人員綜合素養與施工質量、進度有著直接關系。但多數管理人員專業性不高,質量管理意識不足,缺乏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水平,對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不利影響。
部分區域水利項目建設過程中,缺乏信息化的落實,受到客觀因素影響,水利項目信息化管理流于形式,未發揮出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對水利項目管理水平的提升造成不利影響。為了有效處理這一問題,相關人員要認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3],對工作人員職責進行細化,推動水利項目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促進管理目標的實現。
結合水利項目建設實際,科學選擇施工材料、設備和施工工藝,對現場實地進行考察,并結合氣候條件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施工方法,并結合工程實際,選擇適合的設備與材料。同時,還要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有效管理,聘用具備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另外,管理人員還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要求施工人員能夠熟練操作設備,還要提升其安全意識與責任意識,為項目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我國水利工程管理由項目法人、監督部門及其政府構成監督體系,為技術難度大、資金投入多且工期長等特點的水利工程提供保障。但在管理體系方面,仍需不斷優化。項目法人需在工程質量、進度與安全等方面負責,同時,建立完善的質量安全部門、勞務管理部門等,結合工程實際需求,對各環節進行優化。落實責任機制,責任到人,相應負責人嚴格按照制度要求開展工作,對各部門管理人員進行協調,定期對施工情況進行檢查。同時,對各參建方工作實際進行監督,對于存在的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單,重點對隱蔽部位進行排查。完善檔案管理機制,保障資料的完整性,為項目管理工作提供保障[4]。
第二,建立健全質量責任機制。水利項目質量監督由監督站負責,對項目建設中所使用的材料嚴格進行檢驗與監督,嚴格遵循工程質量與操作規范,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質量,從根本上提升質量水平。強化質量責任機制,實現質量負責人負責,優化質量管理機制,及時排查隱患,對于施工人員盲目施工與違規操作等行為,嚴格進行整改,并作出適當調整。
第三,強化質量監督。負責人結合施工流程辦理監督手續,向質量監督部門申請項目劃分,各參建方建設過程中接受監督與檢查。對于部分竣工驗收,監督部門參與監督,對質量等級明確后,才可交付使用。
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員而言,其管理理念落后,因此,需對管理理念進行更新。農田水利工程作為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管理人員要對管理工作提起重視,認識到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做好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方案,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各區域強化宣傳工作,提升人們對水利工程的正確認知,鼓勵群眾參與到水利項目監管工作中,提升水利設施的保護,避免出現損壞設備的行為。
水利項目建設過程中,監理單位屬于第三方機構,對項目施工過程的全過程進行監管,由甲方聘用專業的獨立機構。因此,監理單位要保障公正性,嚴格依據項目規范要求簽訂合同,發揮出監理職能作用,并成立專門的監理隊伍,明確規范制、合同及其技術標準等內容。各階段完成施工后,做好交底工作,對水利項目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監督。此外,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提供資料信息,做好資料的收集與歸檔,同時做好驗收工作,并對資料進行移交,為業主方提供監理報告與數據資料。項目建設過程中,監理方還要做好巡檢與跟蹤工作,對分項工程與隱蔽工程進行重點監督,及時找到項目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原材料進場時,也要嚴格地進行監管,確保材料、設備等質量達標,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其不得流入施工現場。對于完工后的工序,要進行報驗制,結合規定,進行簽審并做好后續施工工作。
質量監督部門負責項目日常安全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項目法人承擔項目責任,各參建方承擔安全生產責任。同時,各參建方積極配合管理人員,制訂組織機構,落實日常管理機制與生產機制,定期對地下、水上等位置進行嚴格檢查,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整改。完善水利項目安全生產預防、防汛預案,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5]。結合項目建設現場氣候環境,按照不同工序與時間節點,結合工程實際,制訂進度計劃,并結合各階段目標與任務,對各階段施工進行細化,合理控制施工進度,保障工程質量的同時,在規定期限內完工。為了更好地保障安全生產與質量,高質量地完成進度目標,要強化日常監管工作,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同時,制定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表,確保考核內容的實時性。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管理人員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綜合素養對工程整體管理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并影響到項目建設水平。想要保障項目施工質量與安全,施工單位就要重視管理人員培訓,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養。第一,提升管理人員質量意識,使其認識到質量控制對水利項目建設的重要性。第二,強化管理人員培訓力度,提升管理人員綜合水平,合理控制管理工作,提升管理質量與效率。
第一,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統。水利工程進行灌溉服務過程中,為保障灌溉工作的有效性,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水資源的有效控制,提升水資源的合理性,緩解灌區旱情。
第二,運維管理系統。水利工程實際進行管理時,要重視運維管理工作,保障水利項目運行的穩定性。相關單位科學要應用信息技術,構建運維管理系統,對水庫、水泵進行動態化監測。大數據技術下,優化維護方案,保障運維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遙感技術。在水利建設中,遙感技術的應用可實現遠距離測量,利用衛星,對地球反射電磁波信息進行有效處理,實現目標物的有效監測。水利工程實際進行管理時,遙感技術的應用可與地理信息技術相結合,實現對水利項目的動態化監測,及時做好維護工作。
第四,RTK 技術。RTK 是一種實時動態化測量方式,對水利項目質量進行監測過程中,為了有效提升數據準確性,需合理應用RTK技術,以保證測量精確性,為后續項目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水利項目實際進行管理過程中,要對多個項目進行監測,同時對運行數據進行測量,掌握水利項目運行實際,以采取有效的調度策略[6]。在應用過程中,可利用載波相位觀測值,實現對項目的動態化定位管理,獲取監測點三維定位信息。工作人員在管理過程中將RTK 技術獲取的觀測值與坐標信息傳輸到監測點,及時對數據進行監測,有效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在水利工程施工現場人員、設備及材料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流動性,因此,管理人員要結合工程實際,強化動態化管理。隨著施工材料與設備使用量的不斷增加,不同材料需求程度不同,因此,管理人員要對施工進度提起重視,對材料進行科學管理,并處理好施工人員的增減。此種動態化管理模式對現場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具有較高要求,需對現場施工順序進行全面了解,同時對材料使用情況進行推算,保障各環節施工的順利開展。
水利項目法人與參建單位嚴格依據國家與行業規范進行質量檢測工作,做好質量檢驗評定資料的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與規定,做好檢測試樣取樣。對來樣檢測,需做好試樣標識與交接等手續,同時對試驗結果準確性負責。提供來樣的單位與個人還要對試樣的真實性負責。嚴禁未辦理質量監督手續就擅自建設主體工程,嚴禁以施工單位檢測結果代替監理、質檢單位檢測結果,嚴禁事后監督代替事前、事中監督管理,禁止以各種名義補辦質量檢測評定手續,對于編制施工、質檢資料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近年來,我國水利事業取得快速發展,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發展不僅促進了建筑行業的持續發展,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在水利工程的管理過程中,仍存在較多問題,因此,相關人員需提起重視,制定完善的建設管理策略,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養,促進水利項目的可持續發展。